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六十一章 来了!他们来了!

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六十一章 来了!他们来了!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最后拿起了李纲的札子,这个札子上,写的是今年官考的名单,也就是说东华门外唱名的学子,都在这里,需要赵桓朱批。

他有些犹豫。

汴京、燕京、临安、成都府的四大行政学院已经在建,对于现在的大宋而言,这点钱财,真的不用放在心上。

只不过赵桓叹气的收起了一本书,现在不是时候,甚至没有基础。

这本书的引言是一个幽灵,在欧罗巴徘徊。

他就是在犹豫这个。

赵桓收起了这本书,批红了大宋新一批录用的没有品秩的官员。

这些官员将会在太学进行一轮行政教育之后,散播到整个大宋的各个角落。

三年后将会转为上京路的从七品的知县事,若是不想到上京路任职,那就只是变成从九品的文林郎,充当主簿。

这是一份天价的连升三级的蛋糕,就看舍不舍得吃苦了。

不过赵桓显然注意到了算学这一门上,几乎没有人得到足够好的评价。

这就是现在的大宋。

新与旧的交替期,等到两个月后,大宋那些落榜的学子,就会在工赈监,开始识字班的扫盲工作,一边教目不识丁的大宋百姓识字,一边继续自学,等待下一轮的官考。

赵桓将札子处理完,准备回延福宫休息,等到回到延福宫的时候,朱琏这丫头又在桌子上睡着了。

他摇了摇头,将朱琏抱了起来,放到了榻上,自己熬夜,她也跟着熬。

赵桓想着大宋的未来,陷入了深睡。

赵鼎行走在草原上,马军随行。

塞外很苦,他最后的官员任命为上京路经略使,名义上管理着整个上京路。

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一切都需要他的经营,这是大宋新的领土。完全陌生的地方。

他是一名非常传统的大宋文人,过着十年寒窗苦读,却又梦想一朝金榜题名天下唱的美梦。

他成功的在崇宁五年,赐进士及第,东华门外唱名,天下恭贺。

可是大宋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党争,让他身心俱疲,不断的磨平着他身上的棱角。

二十一岁的进士及第的风光,到现在四十五岁,终于走到了大宋的朝堂的中央,三年累迁,他再过两年就可以做到大宋的右丞。

封侯拜相就在眼前的时候,他却在朝堂上站了起来,说自己要去大漠。

看似是一方经略使,提前了好多年,成为了相公。但这个相公却是荒凉的大漠。

为什么要来?

谁知道呢?

赵鼎看着一轮圆月,他当时就是觉得,在整个朝堂的核心里,只有自己最闲了。

“赵相公。”刘经溜达着来到了赵鼎的身边,将一封札子递给了赵鼎。

这是镇州皇城司的察子们,传过来的谍报。

赵鼎随意的打开了札子,只不过他的神情越来越严峻,看完之后,也久久不能平静。

镇州,是整个上京路的核心,甚至有耶律部在,他们是耶律的王族,却在耶律延禧被俘,耶律大石带着宗亲远走西域,耶律余睹死亡之后,变得荣光不再。

但是这里并不太平和耶律家关系不大,耶律家的老弱病残被杀光了。

耶律大石在燕京府打退了宋人,他被金人的完颜娄室俘虏之后,就变成了带路党,带着去抓辽国的皇帝。

完颜娄室抓住了耶律延禧,耶律大石趁机逃跑,到达镇州之后登基称帝,现在带着人向着清河而去。

大宋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耶律大石为何向西逃窜。

到了这个时候,赵鼎终于明白了为何耶律大石不回辽东等地,一头扎到了西域,再也不回去了。

他想回来也回不来。

他被克烈部的忽儿札胡思禄汗,打的落荒而逃,是逃出了整个辽境!

而不是大宋参事们一贯认知中的耶律大石避开金兵锋芒,而是真的打不过克烈部的忽儿扎胡思!

现在的镇州已经陷入了铁勒诸部的克烈部的统治范围之内!

所以现在的上京路的镇州四州,草原上的明珠,现在并不在契丹人的手里,而是在克烈部的手中。

耶律王族被杀的一干二净了!

怪不得耶律斜,在献图的时候,说最后一个耶律宗亲也走了。

赵鼎看着手中的札子面色阴晴不定,这是一个前所未知的情报!

虽然赵鼎在来到镇州之前,就知道镇州大王不是契丹人,而是克烈部的族人!

在朝堂的庙算中,也主要是针对耶律家的人,结果快到地方的时候,赵鼎才知道他们弄错了敌人到底是谁!

“速度将情报传到燕京府!”赵鼎面色极为沉重的将札子递了出去,让快马加鞭赶回燕京,三马换乘坐,日夜不息的赶往燕京。

赵鼎之所以面色如此严峻,是因为这个克烈部,定都的地方是唐朝回鹘故都窝鲁朵城,也就是传说中的龙庭。

龙庭是什么,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匈奴俘虏后关押的地方,就是龙庭。

龙庭。

是汉代匈奴之龙城!

魏晋时期匈奴单于庭!

南北朝时的柔然可汗庭!

隋时期、唐中期的突厥牙帐!

唐初期的安北、瀚海都护府!

是草原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但是现在,克烈部定都龙庭,这个消息让赵鼎非常的震惊!

克烈部已经如此的强大了吗?难道铁勒诸部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这让赵鼎无比揪心的一封信件,传递到赵桓的案上,不过三天的时间。

赵桓打开札子看到的时候,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到来,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变化,蝴蝶效应正在逐渐展现。

赵桓也从情报中,彻底改变了自己对克烈部的认知。

事实上,这个部落早在百年前,就有吞天之志。

【开泰元年(1012年)十一月,石烈太师阿里底杀其节度使,西奔窝鲁朵城,盖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

在正常的历史线里,至少要到靖康六年(1132年)年中的时候,克烈部才会和耶律大石彻底打起来,然后才是定都龙庭。

结果因为攻打宋国战事不够顺利,金国略微收缩了防线。

克烈部失去了东线来自金国的压力,在西线直接把废物大石给打跑了,将本该六年后定都龙庭的事,现在做了。

事实上,赵鼎的情报上的铁勒诸部,是大宋或者中原王朝,对整个漠北草原民族的称呼。

这个铁勒诸部真正的族名,应该叫蒙古诸部。【注1】

克烈部定都龙庭,宣示着蒙古这个世界级的霸主应运而生。

他一直在准备着应对着克烈部,或者说蒙古诸部的出现这件事。

所以他才会如此着急的来到燕京,布局灭金之事,结果自己这里,刚刚把金人赶回了大鲜卑山以东,图谋敌后和正面双重夹击,灭掉金国。

构建足够的纵深和防线,来让大宋有足够的机动力,来应对来自蒙古诸部铁骑的冲击。

他一直想要在漠北铁勒诸部,彻底成为一个一统的部落之前,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将辽东郡和西夏收拾掉,好应对逐渐强大起来的漠北游牧民族。

只可惜,耶律大石带着精锐跑了,被克烈部打的抱头鼠窜,连老家镇州都丢给了克烈部。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赵桓在文德殿内慢慢的说道。

赵桓说的这句话是《燕然勒功铭》。

说的是东汉将军窦宪,率领军卒,长驱匈奴境内,率领铁骑三万多、辎重战车一万三千余辆,大破北匈奴于龙庭,将匈奴人彻底消灭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窦宪留下了一块石碑,这句是当时的文书,留下的碑文。

事情大条了。

克烈部的忽儿札胡思已经称汗,并且敢于定都龙庭,至少在名义上,统治着整个漠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