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

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朕!大纠结!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让沈从传达的谕旨,是他的决定,而这个决定,并没有遭到从王禀、李彦仙到杨忻中这些武将们的反对,因为这太威胁边关的安全。

只不过还需要将放行的方案再此商议一番而已。

金人现在要是扇动这数百万的百姓,一起来攻打关隘,多么强大的关隘,都在这茫茫人群中,都会化为灰烬。

宇文虚中大半夜打扰赵桓赏月,找到了赵桓,商量这件事。

“臣不太同意开关放人。”

“即使开关,这些北地逃过来的百姓,必须十年为奴。如果不兴教化,这些人会把大宋翻了天的!”宇文虚中当面而坐,面色极为严肃,他了解金国人。

赵桓点了点头,朱琏给他们倒上了茶水之后,离开了延福宫的大殿,走进了偏殿。

朝政的事,朱琏听了那是后宫干政,虽然赵桓没有让她走,但是她还是离开了大殿。

将大殿留给了要说正经事的两个人。

赵桓将茶杯放在了中央,倒了点茶水在桌上,说道:“金地百姓从朕来到燕京就开始集结于边关,开始的时候,是辽阳本溪一代的金国百姓,只有十数万人。”

“但是随着黑土区,会宁府和黄龙府附近的百姓到达,现在山海关外、北古口、奉圣州、大同府这四处地方,已经有了数百万人。”

“到底有多少,朕不清楚,也没人清楚。”

“如果他们冲关,别说北古口这个关隘,就是大同府围五十里的大城,依旧挡不住数百人万的迁徙的冲击力。朕开关放人,实属无奈。”

“事实上,现在这些百姓没有冲关,完全是在等在朕的决定。他们快饿死了,再等下去,不出半个月,就要冲关了,到那时,局面会变得异常的艰难。”

赵桓看着桌面上四个水滴,愣愣的出神。

宇文虚中摇头,说道:“可以射杀之,大宋的弓弩很多,而且现在有蒺藜炮,这些金国百姓连一把菜刀都没有,根本不足为虑。”

“死掉的这些人,就是他们身后蜂拥而至的金国百姓的肉食,哄抢之后,畏惧刀兵之利,自然会退去,回到金国折腾。”

“他们还是死对吧。”赵桓出神的问道。

宇文虚中点头,说道:“是的,死不是很正常吗?两国交兵,死伤不是极为正常的事吗?莫说百姓,王公不也会死吗?他们是金国人。”

“战争是残忍的,他们的君主在掀起战争的时候,他们没有阻拦,他们就是有罪的人。”

“他们是金国人,但不是金人,是汉人、契丹人、奚人、渤海人、瀚海人。”

“他们没有能力阻拦他们的君主发动战争,因为他们手中并没有刀兵。我们发动战争,审判的是金人,而不是所有的金国人。肆意屠杀百姓,我们和金人将毫无区别。”赵桓又点了几个点说道。

宇文虚中的面色越来越严肃的说道:“官家一向仁善,心怀天下百姓,众所周知。臣待在汴京这段时间,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百姓变得富足而且安居乐业。”

“仓廪实而知礼节,百姓有了粮食,才会有精神上的追求,他们开始喜欢看小报,也算是一桩美事。”

“但是官家,放这数百万人入关,就要消耗粮草养他们。那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常平仓、富商手中购买,这天下的粮食是有数的,归根到底从大宋的百姓手中扣出这些粮食来。”

“敢问官家,金国百姓吃了粮食,我大宋百姓饿肚子,大宋的百姓会答应吗?”

宇文虚中的言辞已经极为犀利,他目光炯炯的看着赵桓,赵英在旁边满头大汗,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新上任的燕京经略使,还没俩月,就这么直面官家,如此说话?!

“至少燕京路的百姓同意了。”赵桓满脸笑容的说道。

他已经就是否放金国百姓入关这件事,在燕京各州府张榜通传,也派出了皇城司的察子们风闻言事,搜寻百姓对这件事的反应。

他的大宋国百姓并不是忘记了仇恨,而是同样可怜被金人压迫的金国的汉儿,言辞多为赞同,极少数反对也是害怕金人混进关来,尤其是黑水司的探子。

“那还不是百姓们信任他们的官家,能够把这事处理的周全吗?”宇文虚中摇头说道。

现在大宋的百姓对赵桓有一种盲从,事涉燕京路,甚至整个大宋粮食安全的问题,民间居然反应平平,这超出了宇文虚中的预料。

但他是朝廷的御史大夫,是朝中台谏的首席,官家的政令显然不符合大宋的利益。所以才有这场月夜下的谈话。

“这些金国的百姓入关之后,会以十年为期,成为奴仆,作为赏赐军卒的奴仆,还会送到大同府煤田,峰峰矿区的煤洞铁山里挖煤挖铁。会在大宋修路,建城,修长城,十年过后转良,送到全国各地分居。”赵桓再在桌子上点了两个点。

这是他对处理金国百姓的态度,给他们一条活路,但是依旧对他们进行审判。

他们并不是无辜的,提供给了金国粮草和签军,就是他们的罪过,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现在想要投靠大宋,就要付出代价。

挖铁、挖煤、修路、造桥、建城都是苦差事,而这些人将会是做这些苦工的主力。

宇文虚中依旧在摇头,说道:“大宋百姓的双手足够强力,足够撑起大宋的天空,就是没有金国的百姓,我大宋百姓,也能把这些做好。”

“工赈院在籍农夫千万,正在趋于稳定,这数百万的百姓入关,那我原来大宋的民夫如何自处?他们如何养家糊口?”

“金国百姓的男人,会挤占大宋民夫的工作,金国百姓的女人和孩子,会挤占大宋百姓的口粮。”

赵桓看着宇文虚中说道:“你是一个文臣,你应该满口的仁义道德。”

宇文虚中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而不是如此血淋淋的,说这样话?臣是大宋的臣子,其次才是一个文人。”

“金国百姓中已经没有多少孩子了,都被煮着吃了。”赵桓沉默了许久说道。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说道:“不意外,金国常常出现这种惨剧,臣见过很多次。”

“臣的方略官家思考一下,蒺藜炮的威力,足够吓退这些手无寸铁的金国百姓,投放些长短兵,让他们回金国闹腾,是最优的选择。”

赵桓默不作声的盯着桌面,他已经说了这么多,从关隘战略安全,到百姓的反应,到自己对他们的处理,而宇文虚中逐条的反对,赵桓无法反驳。

最优解,蒺藜炮炮轰百姓,驱赶他们成为灭金之先锋。

这个话题又绕了回来。

“他们是汉儿啊!是汉人!里面几百万人中,九成都是从秦时设立了辽东郡之后,不断从内地迁过去的汉人!你让朕炮轰他们?!”

赵桓依旧在抵抗,他不愿意自己变成冷血无情的统治者,也不愿大宋的百姓变成如此冷酷无情的金人。

残忍而无道的统治方式,最终会将大宋国带着走向毁灭。

“可是他们已经不是大宋的百姓了!是金国人!”

“官家,你太过仁善了,我们是在战争,谋划灭亡金国!”宇文虚中指了指赵桓画的水滴说道。

“内圣外王。”宇文虚中就着赵桓倒出来的茶水写了四个字。

“若是官家一意孤行,放金国百姓入关,那臣无话可说,定当竭尽全力转运粮草。”

“若是官家只是碍于君王本本纪留残暴之名,臣可以下令全线开炮驱赶流民,这残暴之名臣来留就是。”宇文虚中站了起来,俯首说道。

“你先走吧,容朕缓思一晚,明天给少卿准确答复。”赵桓也同样起身,将宇文虚中送出了延福宫。

“官家莫生气,宇文少卿也是为了国政,气坏了身子,就不好了。”赵英搬了个凳子出来,让赵桓坐下。

“天下万事没有两全之法啊。朕也没有生气。”赵桓坐在凳子上,看着天空的一轮圆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从秦开始移居辽东郡的百姓,已经不能再当一名宋人了吗?朕,大纠结啊!”赵桓皱着眉头问着明月。

做皇帝好难,做好皇帝更难。

他还不至于和宇文虚中的冲撞生气。

自己的气量也没那么小,这是大宋铮铮铁骨的忠臣、直臣、能臣,自己为这个生气,那就是是非黑白不分。

要是为了这种事生气,自己还当什么皇帝,早早去后山那颗槐树上挂着得了,省的给皇帝这俩字抹黑。

他甚至设想过暂停东胜卫城的建设,放金国的百姓,去西夏霍霍去。

西夏在岳飞一塔换基地的打法下瑟瑟发抖。

但是依旧改变不了西夏两面三刀的本质,让金国的百姓,到西夏霍霍,绝对能把西夏国霍霍的不成样子,无力参与到宋金之战中。

但是赵桓有点舍不得这些劳力这么平白无故的让给西夏人。

他在纠结,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劳动力。

只管饭,就可以用十年不用发工资的员工。

送人口给西夏,自己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赵桓看着明月发呆,金国的金人到底是些什么东西?

居然能玩出这种自决于百姓的决定来。

百姓迁徙之路上,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城池打开城门,接纳这些流民,金国没有常平仓,接收这些百姓大概要给他们分粮?

而且居然没有任何救济,就任凭他们逃离?

赵桓左思右想,帝王无情才是正确的,这些流民可以充当极好的先锋,敲开赵桓构建的燕京、云中防线的大门。

赵桓突然感觉到了一双冰凉的小手,环抱住了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