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

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安魂山上的官家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王禀抓到的这条大鱼是金国的先知完颜宗干。

完颜宗干拥有金国人所没有的敏锐和国家观念,真正继承了完颜阿骨打对金人的野望。

完颜宗干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线,在完颜晟死后,会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明白儒雅和随和在拿到权力的路上,没有任何的帮助。

他现在已经完成了对金国未来百年的治国方略的制定。

王禀的千里奔袭并没有打断完颜宗干的自我蜕变,甚至激化了他的成长。

但是现在这一切雄才大略,都没有用了。

因为完颜宗干离开了金国,来到了大宋。

他再多的智慧,再多的谋略,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和展示舞台。

赵桓觉得自己做梦都能笑醒了。

他还想到了当初的赵楷的疯狂和赵构的无耻。

可能是自己的这个皇帝之位,是直接天降。得来全不费功夫,总觉得他们这群人有些癫狂。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每天就是做个人形图章。

在札子上,不停的戳戳戳,时间久了,手腕都是疼的。

而且每天考虑那些国家大事,考虑国家政策,甚至要想到数百年的影响,对未来有没有害处,这些费脑子的事,很容易掉头发的!

还有无时无刻督促着他前进的那种责任感。

不管是河东路、云中路牺牲的将士和军卒,还是种师道那带着老迈和腐朽却充斥担忧的语气,还是这次王禀的千里奔袭,还是自己在河东路、关中看到悬崖峭壁上艰难活着的百姓。

都在督促着他成为一个明君,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做皇帝,当然可以划水摸鱼,甚至当一个木匠皇帝,也不是不可以。

赵桓也具备这个条件,毕竟李纲也不输于那些声名显赫的明相。

但是赵桓不敢。

他害怕死后无法面对种师道,无法面对为了国家牺牲的将卒,无法面对那些伸着手的百姓。

做皇帝有什么好的,当然,赵桓觉得,可能自己打开皇位的方式不太对。

开局面临的金国入侵,随时要他的命,到逐渐了解大宋,知道大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节点后,不敢懈怠,以至于形成了惯性。

所以,赵桓很难理解,这群人为了争这个皇帝之位,打的肝脑涂地的初始动机。

换句话说,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赵桓无法理解为了权斗的可怕,但是完颜宗干却能够切实的理解权斗的可怕,他到现在都记得在黄龙府发生的事。

完颜晟晕倒之后,完颜宗干挑起了大梁,他做的很好。

王禀的攻城被完颜宗干守的滴水不漏,用最快的速度梳理好了朝政,向着会宁府调集军队前来增援,向前线的主力,要求他们回援。

完颜宗干也曾亲自上城头,用箭矢打退了王禀的进攻。

完颜宗干虽然上战场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他毕竟是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并且作为庶子,必须足够的优秀,才能让父亲侧目。

完颜宗干的马上功夫极为了得,一把长戟玩的出神入化,在山海关和韩世忠全甲厮杀,也不落于下风。

他守住了大军溃败、过半军队被敌人围杀、士气崩溃的黄龙府。

他以为自己会彪炳史册,会成为金国力挽狂澜的功臣!

后来,完颜晟醒了,命人把他绑了,和三个金人的公主一起,被送进了宋人大营去议和,放缓王禀的攻势。

愚蠢!

完颜宗干躺在马背上,看着王禀紧张的模样,笑出了声。

“怎么,你没有见过你们宋国的皇帝吗?这么紧张做什么?”完颜宗干用这略微嘲讽的语气说道。

王禀摇了摇头,说道:“你特娘一个俘虏,能不能闭嘴少说点!吓死人了!人山人海的我能不紧张吗?”

王禀指着远处的小小山头,脸上挂满了紧张。

他知道皇帝出汴京城三十里来接他,他也早就有了心里的预期,但是他看着远处山头上的人影,还是紧张的手心都是汗。

场面有点大的过分了。

李纲选的地方,比官家要高明一些,官家搞那个陈桥驿,完全是把王禀往死里搞。

而李纲选的就很考究了。

是汴京城逢年过节都会有人去的地方。

脚下这片山丘,叫安魂山。

这里是陈留门血战之后,四万汴京军民的埋骨之地。

当然这里完全不是乱坟岗的模样,义士的尸骨,整整齐齐的安葬在阳面。

而另一面却是仿照大同府勇义忠魂纪念广场,建造的汴京勇义安魂广场。

官家站在那座刻满了姓名的巨大石碑下,已经站了不知多久。

官家得知今天王禀归京之后,就特意起了个大早,来到了勇义纪念广场,站在巨大的石碑,望着那刻不完的名字,出神了一上午。

汴京今日大雪,鹅毛大雪飘荡在空中,而赵英端着大大的油纸伞,挡住了绝大多数的雪花,但是依然有些雪花在北风的吹拂下,调皮的钻进了赵桓大氅的衣领里。

但是官家丝毫没有反应,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想的那么出神。

“官家,王禀到了。”李纲走到了赵桓身边说道。

“知道了。”赵桓点了点头,紧了紧身上的大氅,看向了北方。

鹅毛大雪把天地染成了银装素裹的模样,千里冰封的大地上,赵桓可以看到王禀的绵延军卒,正在缓慢而有序的踏过黄河的冰面。

而王禀的军队绵延很长很长,在大雪中,一条黑线蜿蜿蜒蜒的伸向了远方。

这只军队,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从临潢到黄龙府,再从黄龙府到热河,再从热河进入山海关,再从山海关来到了汴京。

行程高达万里。

赵桓面对这样的一只军队,也不由的站直了身子,他们是大宋的脊梁,历史会留下他们的姓名,永世传唱。

广场的人山人海,并不是赵桓刻意组织,甚至他都没有下诏,召集百姓。

李纲也是建议官家只带文武百官,毕竟天气预报显示,今日大雪,普通百姓出城,容易冻伤。

马上就要过年了,赵桓也不愿意兴师动众,就准了李纲的提议。

这些百姓是得知王禀归京,自发组织来到了这小小的山丘。

一如既往,他们是无比沉默。

这里安葬的是汴京的血战陈留门军民的尸骨,没人愿意在这里,大声喧哗。

赵桓也没有请艺人表演,搞的锣鼓喧天,热闹无比。

自己站在这里,就是对王禀的最大肯定。

等在大雪里的百姓,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攻势里,知道了王禀的功绩。

为了防止大宋百姓认为朝堂虚假宣传,夸大事实。

王禀在黄龙府前击杀金国太子,围杀一万一千三百名铁浮屠的功绩,在宣传口中,只用了大量的词汇。

毕竟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当然赵桓绝对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朝堂也会如实记录。

百姓们,为什么自发的组织在了一起,来到了这处安魂之地呢?

因为王禀是在给他们报仇,陈留门的血仇,只有血可以洗刷!

大多数的百姓是沉默的,大多数百姓是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显得有些冷漠。

但是他们真的会用脚投票,让这个世界变成何等的模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奏乐!”赵桓让李纲开始欢迎仪式,自己走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很不喜欢这些虚头巴脑的规矩,比如他作为皇帝,就必须站在高处迎接归来将卒。

但是他又不得不遵守,否则王禀就要受到朝臣攻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