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制作火药的具体步骤

火药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候,人们就已经在方士手中,制造出了火药。

不过火药最开始的时候,是药,治疗胃痛疮疥和无名肿痛等多种疾病。

而火药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宋仁宗时候,曾公舜编纂的《武经总要》中,第一次出现了火药这个名词,并且公开记录了三种军用火药的配方。

可惜,这并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人的注意。

而陈规的做法就是宋仁宗的名为伏火硫磺法的方法来烧制火药。

做法就是二两硫磺,二两硝石,三个皂角子一起燃烧,等到皂角子燃烧完毕之后,再放入三块木炭,进行炒制,正式出锅。

事实上,火药的发明起于春秋,在晋朝的时候,火药就已经有了相当大规模的应用,到了盛唐,火药已经被几乎大多数的炼丹师们所掌握。

并且在民间形成了产业链,汴京的烟花是极为璀璨的。

但是这三样火药配方,直到在金国发明了铁火炮之后,宋朝才正式重视起来。

原来火药还能这么玩。

道家炼丹,导致了火药的发明,当然道家们炼丹,炼丹师为了长生不老。所以,这个火药在军事上的用途,一直没有被重视。

道家对民间的祭祀、符咒之术、社会风气都有广泛的影响。

赵桓就看到过一句话,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所以,火药一直伴随着中国前进而前进。并没有停歇。

在大宋的火药主要用来做什么?

用于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药发傀儡。这是火药的主要用途。

“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

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大变活人在宋朝就有了,可惜军事上,火药一直不堪重用。

而陈规的火药在伏火硫磺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在配方上,进一步改良。

没有任何科技可以一蹴而就,连牛顿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正因为如此,赵桓才不能把tnt的制作方法拿出来,直接使用。

毕竟拿着一本高数书,不上课,不还是得补考吗?

当然,就高数而言,上课了,认真听讲了,也不见得不用补考。

正如同高数一样,制造火药,与个人的资质有绝大的关系。

所以赵桓必须找到一个人,找到大宋的火药基础,才能进一步的提升火药的威力。

在地基上盖房子,才能把房子盖的更高。

“你这个火药自己摸索的?”赵桓手里捻着火药问道。

这种火药显然不能做火枪的击发药,但是显然做炸药包的火药,也不太够用了。

“官家,原来的广备攻城作,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而后太上皇下旨,全力督造长兵,就停了火药作。”李纲小声的说道,提醒官家火药作的产量。

赵桓并没有太埋怨宋徽宗赵佶这个决定,因为如果是赵桓,他也会停了这个不靠谱的火药作。

蒺藜炮,并不是炮,和赵桓准备做的炸药包一样,就是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注1】

但是这一切都要基于火药的质量,比如面前的火药,就有过半的哑火,这上战场,岂不是笑话?

指望金人和流匪一样的弱智?被火药的声音和火光吓到?

“朕找找,上次种少保走的时候,写过一道他曾经改良火药的札子,在哪来着?在这里!”赵桓在自己宽大的袖子里,找了半天,拿出了一本札子。

其实他只是在换黑火药的制造工序和流程。

剩下如何更有效的杀死敌人,就是刘益、苏携、陈规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看着蒺藜炮的资料,赵桓也相信,宋人不会让自己失望的,他们只是缺少质量上乘的火药罢了。

“种少保连这个考虑到了?果然是种少保啊!”李纲皱着眉说道。

赵桓脸上挂着笑意,这当然不是种师道写的,而是自己从系统的成就积分商城里兑换的。

当然不是一硝二硫三木炭这样背公式那么简单,说都会说,做怎么做?

怎么处理,做到何种地步?都需要严格的规定!

《褐色火药初探》是赵桓拿出的札子,他递给了陈规,方法并不长,甚至和陈规的操作,几乎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流程上做了规范。

其实这个原名为《六角七孔栗色火药成形技术一》。

陈规拿着看了一眼,眼中的惊异越来越重,说道:“官家,稍等片刻,臣去去就来。”

相比较陈规的粗工、粗料、粗器,赵桓给出的办法,多了淋硝、淋磺、碾磨、压药、造粒、烘干等技术。

赵桓并没有稍等片刻,而是跟着陈规进了火药作内。

柳柴是预先处理过的。

在去浆去质之后熏蒸了一整天,取出之后蒸汽熏了一整天的柳柴,削去了柳皮,放入铁桶内烘烤了整整六个时辰。封泥自然冷却之后,就是现在陈规手中的柳柴原料。

陈规取出石碾,将准备好的柳柴,放入了石碾中,碾成了粉料。

开始着手处理硝石和硫磺,烘干混合之后,开始拌料,将硝石七十五两,硫磺十两,木炭十五两精准称重后,再次研磨。

正是一硝二硫三木炭的配方。

“官家,这里要加水吗?”陈规突然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初探》问道。

水洗火药?还能这样?陈规看着这个步骤,有些疑问。

赵桓点头,给了陈规肯定的回答,札子里就这么写,想弄明白怎么回事,就要靠陈规自己去理解了。

陈规开始不断的拌药加水,水洗拌料,手中黑褐色的药料,变成了颗粒。

之后陈规并没有停下,反而拿出了筛子,调整了一下筛子的孔洞的大小,除去了粉末。

“石墨粉!帮我取五十两的石墨粉来!”陈规大声的喊着,很快就有人将石墨拿过来,石墨粉是要进行了抛光。

在经过压药的时候,药料终于变成了厚约一寸,宽一寸三分,重一两二钱二分的药饼。

这个时候,陈规并没有停下来,然而拿出了称,开始称量,凡是不符合要求的药饼,统统弃之不用,重量不对,证明其中料不对。

最后陈规得到了五十块的药饼,他小心翼翼的端着药饼,放入了烘药房,目光炯炯的说道:“官家,这次一定能行!”

“陈少卿,不断的变化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可以得到其他的品类的火药,多尝试就会有新的发现啊。”赵桓笑着说道。

这只是初探,做的火药,只是在做蒺藜炮的炸弹药,每一个药饼上都会有插上铁片,引爆的时候,铁片四射,场面不要太好看。

赵桓看着墙角的火枪,说道:“种少保曾言,硝八十两,硫磺四两,木炭十六两,可得火药,色栗味苦,陈少卿可以试试,可能会适合你的火枪吧。”

这是击发药的配方,赵桓没有等陈规去尝试,把击发药的配方说了出来。剩下的都在初探这本札子里,等待着陈规慢慢去摸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