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烟熏火燎水淹抓耗子

程褚从各方面都要比沈从还要优秀一些,为人要比沈从还要谨慎很多,但是程褚并没有捞到从龙之功。

他保住了李纲,算是功绩,也刚刚足以让程褚变成指挥使。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程褚最近不知道为何读书非常勤奋,赵桓对程褚是极为满意的。

当他看到程褚的模样的时候,不由怒火中烧。

“官家,臣引马到辛庄七里外停下,前往辛庄,没成想还没到辛庄,就遭到了暗矢,臣与三位亲从官都是这个模样,有负圣望。”程褚身上挂满了箭矢,得亏程褚生性谨慎。

他在前往辛庄的时候,就已经全甲前去,要不然他就回不来了。

“你无错。令胡御医好生给你看看,以后再议。令张叔夜点兵,领一万兵马到辛庄围剿刘家死士!反了天了!”赵桓愤怒的喊道,他自己本人带着人回了皇宫。

开玩笑,这个时候去围观,会出大事的!

此时此刻,这群死士的最大的目标是谁?必然是自己。

赵桓为了不给军卒们捣乱,率先回到了皇宫,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赵桓连文德殿都没待,躲在文华楼上。

带着朱琏和赵谌两人,防止宫中被渗透。

这宫中出了多少事了?赵桓对宫人已经没有了基本的信任,即使延福宫和文德殿,赵桓都已经怀疑起来了。

听说刘家豢养了死士,那还得了?

张叔夜紧急调动兵马,开始清缴辛庄,而另外一批人围困了整个刘家府院。

军队至,死士三下五除二就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张叔夜也是一名宿将,不会轻易涉险,对于幽深的地道,甚至称之为地宫都不为过的刘家地道,张叔夜极为慎重。

张叔夜将所有的军卒散播在整个汴京城中,开始烟熏整个地道,所有冒烟的地方,都用泥土堵上之后,张叔夜开始水淹。

确定了刘家庄的地道入口是唯一的冒水口之后,张叔夜才停下了水淹的举措。

无数死士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从洞口鱼贯而出,被张叔夜的大军抓了个正着。

比李邦彦猜想的人数更多。

刘家居然在京城里,天子脚下,豢养了五千余众的死士,在反复拷问之后,张叔夜才派人进了灌了水的地道之中。

让赵桓心情非常差的是,得亏赵桓没有因为面子的问题,去问了问李邦彦,要不然这刘家的地宫就正式成型了。

如果不是事发突然,刘家的死士的狡兔三穴,就可以跑的无影无踪。

要不是事发突然,刘家的地宫的排烟排水的洞口就悉数挖好了,张叔夜想要拿下地宫,不付出昂贵的代价,简直是痴心妄想。

要不是事发突然,赵桓也不知道在汴京城中,居然有这么多的赵构同党。

几乎所有有名有姓的邸店大商,都是赵桓的忠实拥趸,他们给临安送了无数的钱粮做支持。

不仅如此,刘家为代表的邸店大商们,私制弓弩,铠甲准备随时策应赵构的王师北伐。

赵桓知道的突然,但是下命令没有丝毫的迟疑。

而刘建,也没有死,他从地宫里爬了出来,被捷胜军给抓了个正着。

“全杀了吧。”赵桓没有丝毫表情的说道。

死士,什么是死士?

一群亡命徒,赵桓翻了不少的卷宗,这些死士名义上是江湖的侠客,为了钱或者为了报恩,聚集在了刘家的手下。

但是赵桓发现这些所谓的死士,不过是些在逃的要犯。

在黑棺材面前,众生平等。

所有的死士,没有扛得住两天,都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罪状,交待的一清二楚。

都是些该死之人。

赵桓之前下过一个对江湖流匪的诏书,就是他们必须下山,归入工赈监做工,维持生计,等待均田。

而赵桓这次抓住的这群人,就是那些穷凶极恶,死不悔改的流匪,他们身上绝大多数背着人命官司。

李纲的腿一抖,说道:“死士该死,那些商贾,官家。”

“一样处死吧。女眷归入教坊,樊楼、甜水巷等官妓馆的空位很多,统统归到娼籍。男性流放岭南,建设琼州去吧。”赵桓看着手中的卷宗,怅然不已。

自己一道政令下去,人头滚滚,万颗人头就这样死于闸刀之下。

这是谋反,这些人不能留。

李纲嘴唇动了一下,还是站了起来,俯首说道:“官家,死士约五千七百余人。皆背负命案,死有余辜。商贾之家首恶尽除,籍家产,也是符合律法。”

“只是官家,那些女眷,多数都不涉及此事,能不能稍微宽容一下?以彰显官家仁德?”

“捷胜军还有不少军卒,没有持家之人,这些女眷又不知情,编入教坊,徒增幽怨,到时候又是一阵歪风,歪诗。官家,不如将这些女眷重做军妇?成家的那种。”

李纲叹气,官家这屠刀一举,就是近万人头,死士五千七百余人,涉案的商贾超过了五千,这一下就严重摧毁了整个汴京的坊市格局。

李纲其实想劝劝官家的,可惜他找不到理由给这群人申辩。

张叔夜找到了六千余副臂弩,五千余腰弩,长弓万张,箭镞数万,长短兵万余,这万刀刘,是真的万刀。

这是明目张胆的造反。

做事极为隐蔽的刘家等人,如果不是因为赵构说漏了一句,恐怕会一直躲在汴京地宫里伺机而动。

“成家吗?说的也是,那就饶过女眷吧。其他的依旨行事吧。”

赵桓也是非常的颓废。

他想不明白啊!

他的均田,让大多数农民受益!

商改,结束扑买的承包制度,让税务透明,让商人们做事有了章程,而不是被帮派的游侠儿随意收税,他在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有了制度,就有了保障。

为何这些人会选择帮赵构呢?

赵桓异常颓废的坐在皇位上,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模样,即便是金人来的时候,他都不是这个模样。

意气风发,都是两个肩膀头扛着一个脑袋,谁都不是铁打的。真刀真枪的打了一场,大宋人人好男儿。

可是他现在开始有些怀疑自己。

这是一万人啊!

他一道朱批,就是一万条人命,一万个家庭!

但是他又不能饶恕这些人。

事实上,赵桓只是将知情的涉案人员全部诛杀。

按照宋朝法律,造反是要夷三族的。

大宋的法律是极为严苛的,赵桓的这个政令,在朝臣眼里,甚至格外的仁慈。只诛杀了涉事之人。

但是赵桓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已经让绝大多数人受益了,他们为何要造反呢?

“李太宰,你说朕做错了吗?”赵桓出神的问道。

李纲一愣,官家开始犹豫了吗?果然赵家人都是一样,出乎意料的优柔寡断。

李纲叹气的说道:“官家,臣以为官家无错,错的是他们。涉及此时的多数是坊市里的一等商贾。他们欺行霸市,做事肆无忌惮。”

“官家,商改正是动了他们的命脉,所以他们才选择铤而走险。”

“涉案之中,没有一个二等以下的商贾,尽数都是邸店一等,官家,莫要挂怀。”

李纲有些急切,官家你不能怂啊,你要是缩回去了,半截的商改,走了一半的均田,就没法走下去了!

大宋就完了!

赵桓猛地惊醒,他再次打开了卷宗,看了很久,才发现自己误会了。

果然参与造反的都是邸店一等商贾,连一个二等的都没有参与,甚至有超过半数的一等商贾,都不知道此事。

果然,万刀刘他们这次造反,搞得非常隐蔽!估计加入他们这个圈子,需要不少的考验。

可惜被一个老狐狸的李邦彦,从赵构的一句话里,听出了不少的猫腻。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旦有了些许的线索,那一切都会变得明朗起来。

赵构果然是好队友啊!

赵桓这才舒了一口气,吓得他以为自己的国政出现了问题。

超过五成的一等商贾之家,几乎所有的中等商人和下等商人,选择了支持赵桓。

除了税务,还有邸店规范的各种改良制度。

都是些崇祯看了流眼泪的义商啊!

赵桓这才算是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他也是被这个近在咫尺的造反给吓了一跳,细细理清楚关系之后,赵桓才放下了心。

自己的国政没有问题,是适合现在大宋的。

毕竟这帮一等商贾都觉得发不义之财,是错的,连万刀刘的考验都无法通过,可想而知,他的国策,是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这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