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对赵构,绝不后退一步!

“现在尚不清楚,但是一名飞军约为禁军十倍的战斗力,但是给养上消耗肯定要低于十名禁军。至于低多少,还是看训练效果。”

赵桓对飞军的战斗力,非常确定,毕竟他参考的模板是这片土地上,最猛的军队。

一个筚路蓝缕、紧衣缩食,却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军队模板。

“三万飞军,相当于三十万的禁军给养。再加上北地的七万捷胜军,还有十万永定军,三万左右的秦凤军,以及关中五万杨家的永兴军。相当于五十五万禁军,的确是难养的很。”李纲点头说道。

赵桓走下了御前,大声喊道:“赵都知,给朕扛个大桌子来。”

“朕详细算过,之前的禁军总数约为七十万,这七十万禁军的消耗,一直占了大宋朝堂的国库支出的六成到八成。”赵桓说道,拿出一个册子,上面是他的计算。

李纲突然指着册子上数字问道:“这是什么?”

“朕学……是朕学习乐业人的数字。他们算账是一把好手。朕学过他们的算数。”赵桓擦了一把冷汗,大宋有算学,而且成就很高,可是这种简化版的数字,对大宋来说,也是一种推动性的进步。

赵桓曾经给刘益兑换过《同文算指》,也算是提前打过埋伏,没成想李纲居然突然问起来。

“我在刘大家那里见过,一直想问问。既然是学的乐业人的算学,臣改天也去看看。计省那边的账目实在是太多了,上百个算学博士,忙活一个多月才能算清楚大宋的账目。”李纲点头。

“大宋养不起二十五万边军加三万飞军,再加十万精锐。”赵桓怅然的说道。

大宋这个盘其实很不错,如果不是赵构在南方有叛乱的可能,勒紧裤腰带,还是能把这三万飞军加十万精锐给养出来。

但是坏就坏在了江南税收大户,现在已经不稳定了。

李纲了然,说道:“官家,臣有一言。”

“大宋边防紧张,边军,永定军、捷胜军、秦凤军、永兴军这二十五万人,必须保证。但是朝堂直属禁军也需要保证。不如这样,这三万飞军且训练着,暂时戍卫汴京。”

赵桓点头,现在是三比一,都是同意养飞军,而不是精锐。

“然后,再养五万精锐,放在汴京城外。”李纲突然说道。

恩?

“大宋的财政吃不消。朕清楚。”赵桓摇头说道,这事他都算清楚了,以大宋的财政,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

李纲俯首说道:“其实官家,商税改制的事,进行的很彻底。商税从百抽三,变成了十抽一。”

“官家,只要商税改制,扑买没了。就是不算江南,今年大宋的国库也是要比往常年要高很多。”

赵桓眼前一亮!对呀,商税改制的问题,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

北地商税不高,也有三千多万贯,还有两川两淮等地贡献了三千多万贯。

但是这商税,至少有九成,都被以员外、乡绅、扑买、地主、帮会们给抽走了。

消灭中间商,自己赚差价!

今年的税收数字,绝对比往常年要好看些。

不说直接超过十倍,就北地几路而言,有万万贯的收益,还是可以稍微期待一些。

不过赵桓很快的想到了问题的另一个点,那就是粮食。

“光有钱,没有粮,我也养不了军队啊。”赵桓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个领悟,就是将钱粮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有钱就有粮。江南的粮食多了,吃不下,自然要想办法卖给北方。”李纲说道。

赵桓语气的声调突然降了下来,问道:“若是赵构,把粮食卖给金人呢?那个什么崔家,保不齐就在借着给平州运粮的契机,给金人运粮。”

赵桓的话刚说完,整个朝堂一片寂静,掉根针都能听见的那种安静。

张叔夜感觉自己的血气翻涌,他的脸色越来越红,他突然爆喝道:“官家!臣愿领兵两万,直去临安!找出赵构来!将其碎尸万段!”

赵桓扭头问道:“若是赵构跑呢?跑到海上去呢?撑着船在长江上飘,到海里去飘,甚至飘到琉球呢?”

张叔夜的手都在抖,最后化成了一股叹气。

赵桓不是无的放矢,这赵构又不是没有去海上飘过,正常的历史线里,他被完颜宗弼搜山检海,差点被抓住。

要不是岳飞收复建康,从新构建长江防务,这南宋有没有还另说呢。

大殿里再次沉默起来,有人反叛,官家却不愿意调动边军去平叛,因为边境并不安稳。

种师中率领三万秦凤军勤王,其实已经把陇右都护府暴露在了吐蕃的嘴皮子之下,要不是西军军堡体系完备,说不定这青塘三郡,现在已经姓吐蕃了。

调谁?谁都不能调。

李纲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官家,臣觉得,咱们是不是高估了康王手下的战斗力。臣也不是轻敌。只是觉得他们未必能够拿下汴京。给他们四十万人,臣也有信心守得住汴京。”

“禁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废物。地主私兵,也不见得强到那里去。”

赵桓这才想起来,李纲身上还挂着四壁守御使的差事没卸任。

“可曾当真?”赵桓盯着李纲认真的说道。

“臣愿立下军令状。他赵构,绝对不可能拿下汴京!汴京百万军民一心,一个赵构又算得了什么!上次开封之战,汴京百姓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英勇。”

“官家废除了祖宗之法,没有流放汴京百姓,感恩戴德的汴京百姓,绝对不会让官家失望。”

“汴京民心可用。”李纲同样严肃的回答道。

赵桓点头,有几分道理。

【历史事件提醒:第二次开封之战,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十七万金兵精锐围城,还有签军、汉儿、渤海人等数十万辅军,浩浩汤汤来到汴京城,也没拿下汴京。如果不是宋钦宗出城议和,两帝也不会变成俘虏。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啊!

赵桓看着系统的提示,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汪洋大海一样的战争。

“若是赵构率兵进攻汴京,那李太宰就靠你了。朕不打算跑,城破了,朕被他杀了,朕也不怪你。”

“面对赵构,朕绝不后退一步。”

现在的汴京四通八达,漕运发达,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军事中心、经济中心。

如果失去了汴京,那他跑到哪,结果都一样。

若是赵构来了,就启动李纲所言的民心可用。

若是赵构不来,那就洗好脖子,等朕去砍去!

“朕决定,训练飞军!”赵桓掷地有声的说道。

赵英搬着大桌子进了文德殿,后面有几个宫女和太监搬着凳子,端着盘子说道:“来喽!”

“官家,老臣今天新学了一道菜,名叫茄盒。已经做好了。诸位朝堂大员,都是饿着肚子来的,这眼看着到了饭点了,老臣就擅作主张,把几位大员的饭菜也给做了。”赵英笑着说道,让几位太监和宫女把饭菜摆好。

赵桓满脸黑线,他让赵英搬桌子,是为了放地图,一起研究到底如何调兵遣将。

他赵英是怎么理解成为请客吃饭的?

不过正事有谈的差不多了,赵桓摸了摸肚子,说道:“来,上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