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战争的创伤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二百二十五章 战争的创伤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谈判还在继续,岳飞忍住了自己的脾气,他为自己看错人感到懊恼,还以为宇文虚中是个宋人,会好一些,没想到更加伶牙俐齿的宋人,让谈判陷入了僵局。

完颜宗望站在城头,冷漠的看着宇文虚中回到关隘之中。

他清楚的知道了宇文虚中是真正的察子,黑水司的证据确凿,可惜现在形势变了,过去可以肆无忌惮的杀戮,是因为宋人无法报复,他们怯懦、软弱、胆小。

现在的宋人的武夫,站在金国的大门口,试图用主人家的孩子,换来撬开大门的机会。

谈判陷入了僵局。

……

而赵桓一步步的深入农村,发现了大宋和他想的不同,愚昧与落后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而金人南下,带来了更可怕的兵灾,赵桓已经对路边的尸体麻木了。

人间惨剧。

“赵都知,平时村民就是从这处悬崖峭壁上,回到村落的吗?”赵桓吞了吞喉咙,垂高至少数十丈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在山上凿出一道仅仅一个脚掌宽的路。

栈道,在山区是一种极为奢侈的选择,至少要数十年才能做一条栈道出来,在悬崖上凿出孔洞来,插入木桩,耗时良久。

而这群山民,居然年复一年的从这一个脚掌宽的路上,居住生活,娶妻生子。

“孙少宰的扎子提到过这里,说这是羚人。居住在悬崖峭壁之上,如同羚羊一样在山间腾挪。朕开始还有些不信,结果还真是如此。”赵桓摇头说道。

他没有像要上去的打算,因为他给孙博的扎子的批复,是将这批羚人从山上迁下来。

历史总是螺旋上升的,但是赵桓并没有觉得大宋绝大多数的百姓们,并没有因为历史的螺旋上升,获得足够的收益。

比如他看到的田野间忙碌的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自己的劳动工作,却连吃饱都是问题。

大宋的确是可以做到一天三顿饭,毫无疑问,甚至偶尔还能补充点肉食。

但是那是在丰年,在灾年的时候,依然会受到粮价飙升的困扰。

而现在并不是灾年,但是金兵大肆掳掠,让百姓们的粮食被掳掠,赵桓看到的处处都是凄惨。

与赵桓想的不同,太原之战,打了将近两百多天的时间,这两百多天的时间里,整个河东路的百姓,都遭到了掳掠。

金兵不是一直呆在太原城下,而是不断的派出散兵劫掠。

这也就是羚人们,为什么要把村寨建在崇山峻岭之上,他们想要依靠地利来阻拦金人的掳掠。

略有成效,但是收效胜微。赵桓已经看到了数个村寨被屠掠一空。有些百姓的尸骨腐烂在了灶台之上。

好在,现在都过去了。云中路收服了。

赵桓用力的握紧了自己的拳头,他活在一个超强的盛世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人间如此凄惨。

他忽然想到了种师道那句话,死掉的敌人才是最好的敌人。

如果是常平仓和广惠仓没有失火,这个已经变得有点像高利贷的青苗法,多少还能救济一下灾民。

但是常平仓和广惠仓的失火,让朝堂失去了对民间赈济的可能。

赵桓扭头看着饿殍千里的大宋山河,对赵英说道:“责令孙少宰和李太宰二人,尽快掉些粮草过来,多用些银钱向江南商贾买些粮草。”

“官家,淮南陈家答应了买粮的事,而且决定在未收到钱款的时候,先向平州发粮。崔家也上奏少宰,言官家若有所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赵英回复道。

赵桓点了点头,大宋国祚才一百六十余年,本来就是命不该绝的时候,不管是军卒,还是商贾,都还没有彻底的腐化。

赵桓猜测,哪怕是自己不付款,淮南淮北这两家富商,也会将所有粮草补齐。

“那就让崔家督办两千万贯粮食入河东路,赈济一下饱受战乱之苦的灾民。”赵桓不介意给这两家富商一些圣恩。

他是皇帝,稍微青眼有加,即使没说一句好话,他们在大宋的买卖,绝对会一帆风顺。

“还有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两路,赶走金人之后,也是这个模样,官家。”赵英低头说道。

“那就再填两千万吧。令陈崔两家注意粮价的事。”赵桓摇了摇头,河东路常平仓失火,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就不失火了?

更何况完颜宗望在河北两路做的孽,一点都不比河东路少,河北两路的状况,可能比河东路还要差些。

毕竟河东路陇右还有不少山,村民还能依据地利,阻挡一下金人的劫掠。

但是河北路可都是平原啊,那里的百姓,更加苦难。

完颜宗望的劫掠在岳飞攻入雁门关之后,仓皇而逃,都仍在了沂州。

而完颜宗望的劫掠都仍在了汴京旁的大营里。

几次作战失利,劫掠成性的金人,没获得什么实惠。

战争,从来都不仁慈,能带来的只有伤痛,双方打生打死,到最后都是饿殍遍地。

打仗呀,就是造孽呀。

“杨知府前两天传来了捷报,说获得种马三千余匹。”赵英抛开了土堆,他在给赵桓做今天的午饭,土焖全羊。

将羚羊剥好之后,撒上羊羔酒去腥,在将拌好的葱、姜、蒜、大料、盐、茶料涂抹均匀。

用几卷厚纸包裹住,外面糊上泥巴,四周都填上柴火,烧了一早上,火灭以后,敲开泥巴,就有了人间美味。

羚羊是赵英自己打猎打来的,调料都是餐车上的餐柜里面放着,这柴火,在这山间,自然哪里都是。

“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太上皇就喜欢吃羊肉,后来蔚然成风。官家多吃点。”赵英将切好的羊肉,放到了赵桓的面前。

“把羊肉切点给王禀、沈从、胡元送过去点。”赵桓挥了挥手说道。

这一只烤全羊,赵桓可完全吃不下,分麾下炙,在军中是一种隆恩的表现。

就是收买人心。

“还有给杨沂中带两对犀角,命令其继续劫掠。”赵桓尝了一口,味道很好,餐车果然是个好东西,至少赵桓不用每天大饼卷肉片了。

战争会带来伤痕,但是不打仗,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伤痛了,会灭国,会生灵涂炭。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只要战场在别国就是。

“官家再喝点粥,熬了一早上,都熬烂了。正合适。”赵英又端来了粥。

赵桓点头,大宋占了青塘以后,有了青塘马。

赵佶这个很会享受的皇帝很喜欢吃羊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宋内地的马政圈出来的地,全都养上了羊。

赵桓摇头,赵佶这个家伙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他喜欢羊肉,害的大宋内地连像样的马军也没有。

承平百年而忘战,金人这这一次南下,会给大宋带来极强的冲击,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思想上,走向何方,完全是一个未名的方向。

他需要小心谨慎的把握大的方向。

皇帝,哪里有那么容易。特别还想做个明君。

“官家,皇后娘娘到太原府了。”赵英看官家吃饱喝足,心情似乎不错,小心翼翼的说道。

“知道了。”赵桓怅然,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这个临朝称制的皇后,即使她做的再多,赵桓也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这个世界有很多规矩,并不会因为赵桓是皇帝而改变。如果这次没有惩治,那会给后世留下无穷无尽的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