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十七章 漏成筛子一样的大宋情报系统

现在已经不是口含天宪的汉天下时代了,君权在这个时代已然没落到了需要奸臣把持朝政,才能让整个朝堂听话的地步。

这不是赵桓想要的朝堂,但是现在的他无能力为。

赵佶面对这样的朝堂也只能无奈的选择同流合污。自己和他一样的选择,就会被金人抓起来玩牵羊礼去。

朝堂之乱,根子不在朝堂。

赵桓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具体出现在哪里,他还不清楚。现在他也没有功夫搞清楚这些事,因为他的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应付金兵之上。

他必须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是有德之君!是兵强马壮之君!

才可有可能在这个遍地奸臣的朝堂安稳的待下去。

要不然,哪天一句失德,一句拥立,自己就得麻溜滚下台了。废帝的日子绝不好过。

他忽然觉得自己今天在这个朝堂上的表现还不错,至少像陈东这样的忠诚之士,会得到自己整顿朝纲的决心,不会寒了天下志士的心。

赵恒忽然心生一计说道:“刚才与众位将军商定,要割地赔款称侄。”

“臣不信,种少保笑容满面的走了。这么多年了,可曾有人见过种少保笑过?”陈东拱手说道:“虽然臣只是太学生,但也有一腔热血尽忠报国,有何吩咐,但请陛下明言。必当竭尽全力。无需试探。”

赵恒点头,陈东对大宋的忠心值为100/100,竭尽全力,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而且在这个十三岁法定结婚年龄的时代,赵东也很成熟。

“你在学生之间,把这句话传开,今日早朝,陛下听从右丞李邦彦和康王谏言,与金议和,赔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绢帛百万!”赵恒准备用流言蜚语这种下作手段,把这俩挑头投降的家伙,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赵构不是想当皇帝?自己先把他渲染成卖国贼,卖国贼能当皇帝吗?这是触碰到了他知识盲区。

他不确定有没有卖国贼还能登基称帝。

只知道,这天子之位有德者居之,他要是失了德,想登基的难度只会直线上升。

陈东直起腰来,考虑了片刻,说道:“臣领命。”

他自然知道赵恒的手段不光彩,但是现在赵恒手里有牌可以打吗?

看种师道的笑容可知,庙算的结果必然是战,而且很可能是血战到底。

军队已经在外征战,亲从官三千兵马只能守卫宫城,再想做事,怕是宫城都要出事,毕竟有赵楷做前车之鉴。

万一蔡攸脑子发了昏,带着数万京师禁军进宫城,这三千戍卫可是寸步不能离。

虽然朝堂看似温和,其实早就是暗流涌动了。

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帮太上皇控制天下禁军,天下兵马不属于现在的新皇帝。

满朝文武皆为蔡攸、李邦彦等人的朋党,只想把新皇帝做成提线木偶。

就连勤王的大宋西军,也是种家军,是种师道嫡系,要不是种师道无子嗣,怕是早就再现陈桥事变,也不无可能。

新皇帝能想到利用太学生,用天下悠悠之口攻讦朝堂二名奸臣,又有何不可?

陈东认为已经很不错了,虽然陈东不认同这种方法,但新皇帝所说也是实情。

今天朝堂哐哐哐跪下的一群老贼,不就是在逼宫?

他们做的初一,不许新帝做的十五?

陈东毫不犹豫的领命,让赵恒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还是个皇帝。

只不过能做多久,还是要看这三处战场的结果。

金兵南下,兵临汴京,徽宗禅让,仓促荒唐。

这一切的责任都需要赵恒来承担,因为原来的宋钦宗赵桓已经魂飞魄散了。

徽宗,郓王,康王,朝臣都让自己不爽利,一报还一报,自己用这下作的手法,也不让他们爽利!

一天的忙活也让赵恒头大,第一天皇帝生活以闹剧收场,拟好诏书,盖了章,下放到了中书省,令其传闻天下。

不过中书侍郎白时中挠了头,按理说这诏命依然下达到了中书省,他这个中书侍郎自然负责传闻天下,可是,这里面哪一条都不是他,或者说蔡攸想要看到的内容。

“将诏书尽快发往各衙门,通传各衙,至于他们执行不执行,就不关我的事了。”白时中最后决定听从现在皇帝的命令,将这份诏命通传各衙。

一皂服小吏脸色有些为难的看着诏书说道:“蔡少保那里,要不要禀报一声?”

白时中飞快的说道:“该通报通报,该通传各衙通传各衙。只要这蔡攸一天不是皇帝,这皇命就得多听一天啊。得罪蔡攸不会死,得罪了新帝可是要挨刀子的,哎。”

……

太学书舍,陈东居所。

陈东很好的执行了新皇帝的命令,将李邦彦和康王赵构早朝表现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康王真的自请为议和使,谏言金千万两,银亿两,牛马十万头,布绢千万匹?这是要把大宋卖掉吗?!不当人子!”一名布衣少年,听闻陈东描述,义愤填膺的怒喝道。

“我早已写好奏章《陈安边十策》,以委托迁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帮我转呈新帝!朝堂之上,尽然是些蔡京、童贯、梁世成、李邦彦等这种货色,怎可安邦定国!我要再修一封《请诛大宋四贼》!”布衣少年看着皇宫方向的宣德楼,满眼悲愤!

赵佶在位二十六载,着蔡京建立西城扩田所,专事搜刮民脂民膏,设生辰纲,大兴土木!民不聊生,现在已然禅让,那蔡京之流还有何依仗立足朝堂?!

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人!他要更多人和他联名上书,诛杀四贼!让朝堂再变得政清人和!

“请诛大宋六贼,再加上朱、王黼在朝堂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荒淫无度。在民间鱼肉百姓,将我大宋弄的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否则安有梁山、方腊义举?!我今日谏言请诛六贼,陛下虽然按下不表,可是能看得出陛下的内心对现在的朝堂相当不满!”陈东喝了点酒,拍着桌子大声说道。

布衣少年说道:“梁山、方腊乃是叛乱,何曾成为义举?切不可胡言。你既然将如此重要消息告诉了我,我这就去告诉汴京百姓。传闻天下,让天下众人皆知,朝堂尽是蝇营狗苟之辈!”

太学院太学生有旁听大庆殿议政的权利,陈东的这个消息实在是让这名少年为之震惊!

朝堂之上,一品大员大谈卖国,赵氏宗亲居然亲做议和使,大宋朝堂居然已经腐朽如斯!

陈东看着布衣少年离去,非常满意,新帝让他将消息散播出去,他可不准备只在太学中散播。找布衣少年,是想让他将此消息传的汴京遍地都是!

“诶!你回来!哪里是金千万,分明是金五百万!喂!”陈东忽然想起来,布衣少年听岔了那赔款的数目,他仓皇去找夺门而出的布衣少年,可惜人已经离开。

此人名为欧阳澈,乃是一位布衣,并非太学学生。

陈东性子洒脱,进京入太学后,经常针砭时弊,对蔡京和童贯之流,百无禁忌,平时参加宴会、集会,旁人都远远的避开他,唯恐他出了事,自己也惹上麻烦。他倒不在意,日子过得更加洒脱。

欧阳澈乃一介布衣,与陈东臭味相投,善谈世事,慷慨尚气,悯国忧时,见识明达。平日里谈论国事,切中要害,其心赤诚,陈东自是知晓。

只是让陈东没想到的是,这位比他还要热忱的家伙,不出一天已经将此事,宣扬的整个汴京人人皆知。

李邦彦和赵构并不知道整个汴京城已经将他们议和之事,传的沸沸扬扬,并且赔款的数目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金亿两,白银十亿两,牛马百万,绢帛千万的恐怖数字。

两个人接到新帝诏命,命其议和使立刻出发议和,康王就明白这新帝还是屈服了。

向金国乞和,本来就是太上皇在位时,就定好的章程。当时自己那个哥哥,现在的皇帝也在场!

是朝堂庙算,得到的唯一答案,是现在汴京困局的唯一解决办法,金兵何其凶残,朝堂上,有谁不知?

李邦彦莫名其妙的抬头看了一眼主心骨赵构,这个康王现在也是面沉如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构非常奇怪的是,金兵凶残擅战,太上皇赵佶望风而逃,一向软弱的大哥,居然在第一天上朝的时候,掀了桌子。

难道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皇帝威风?简直莫名其妙。

不过赵构还是按照自己设计好的套路,来到了金兵大营。

金兵大营就驻扎在黄河北岸,离汴京仅有十里左右!坐着马车,也就半个时辰就到了。

赵构来这里,就是为了刷声望,当皇帝讲究名声,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那个位置岂能顺利坐上去?他就是为了皇位而谋划的亲为议和使这桩事。

他们俩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装上了马车,向着黄河对岸的大营而去,

顺利的进入了金兵大帐之中,所见甲士极为精悍,身高马大膀大腰圆,帐前大兵身上的凶悍之气,让在妇人之手长大的赵构瑟瑟发抖。

金兵凶悍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眼中凶煞之气,形如实质一般,刺的他皮肤生疼。手中朴刀血迹早已渗入握柄之中,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血腥之味。气息绵长,呼吸之声,如同牛哞。

金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大帐之外,无数的军帐之中,尽然是如此甲士!

赵构颤抖着走进了金帐之中,看到了完颜宗望。

一身白色长袍,左衽,窄袖,衽襟之中藏有一白色方巾,正盯着汴京布防图,看的入神。

如果赵恒在此处,一定会发现,此地图和自己宫中悬挂一模一样。金廷并非临时起意兴兵攻宋,而是早有谋划,此汴京堪舆图乃是不传之秘,如何来到金兵军营,耐人寻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