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纵横诸天的武者 > 第四百二十八章 默默种田

纵横诸天的武者 第四百二十八章 默默种田

作者:我叫排云掌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14 来源:笔趣阁

雷虎从宋家山城顺利返回!

“殿下,岭南宋阀阀主宋缺答应停战!”

在隋军前线大营,见到晋王杨广后直接说道:“不过宋阀主提出了要求,希望陛下能够答应!”

“理应如此,吴侯辛苦了!”

此时的杨广绝对堪称闲王,很有礼贤下士的王者气度。

只是可惜,雷虎不吃这套啊。

“殿下,接下来的事情我不愿参与,就此告辞!”

吃过庆功酒后,雷虎私下找到杨广直接道:“若晋王有事相召,派人过来招呼一声就是!”

“也好!”

杨广本来想留下雷虎参与跟岭南宋阀的谈判,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次谈判对大隋来说没甚光彩,还是不要叫外人参与的好,免得身在关中的杨坚事后不悦。

雷虎自然也不想参合这样的事情,无论双方谈得怎么样,最后都会不满意,到时候他这个说和的人,就会被两方同时埋怨,里外不是人的滋味可不好受。

还不如早早抽身,最后不管两家谈得怎么样,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安全返回领地后,他并没有做出其它举动,治下的百姓数量还是太少了,现在就将钱塘跟太湖,还有嘉兴等地用运河方式联通的话,对于领地的发展效果并不明显。

总不能数十万百姓都去做生意吧,那谁来种地?

眼下有四条宽敞坚实的官道联通领地内的主要城镇,在雷虎看来就已经够了,起码在短时间内四条官道迅速繁华热闹起来,沿途的村镇也得到了好处。

他所实行的军管,并没有管得太宽,象明太祖老朱那样,坐桌子哪边吃饭,甚至怎么动筷子都要管,雷虎只是想要治下百姓习惯这种军事化管理,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够将百姓的力量集合起来。

当然,他不会做得跟官府免费征调役丁一般,还得百姓自带干粮,而是由官府和军队统一发放工粮。、

但凡是官府或者军队组织的劳动,人来就可以了,吃饭问题官府和军队出面解决,而且还得吃饱吃好。

哪个要是在其中伸手,雷虎不介意让其,还有背后家族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军管对纪律和效率的要求极高,所以别看吴侯雷虎上任才一年时间,可领地里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甚至比起开发完善的北方之地,都要来得完善。

这时代的百姓和官府,怕是没见识过村村通道路,镇镇都有官道相连的交通状况吧,吴侯领就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做到了这一点。

只要是农闲时间,驻防村子里的军队代表,就会联合当地官府一起,组织百姓修缮道路桥梁,除非遇到下雨下雪还有太过寒冷的天气,否则这样的劳动是不会停歇的。

这是驻村军队代表还有官府组织的强制性劳动,除非身体确实有病,不然根本就逃不脱集体劳动关口。

一般村子里总有里个二流子之类的角色,等军管代表入驻村子之后,这些二流子一样的家伙就成了劳动主力,根本就没有偷懒躲避的空子可钻。

这时代的带路要求标准不高,加上百姓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错,在能吃饱饭的前提下,劳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又有积分奖励吸引他们奋勇直上,整个吴侯领在短短一年后完全变了摸样。

无论是钱塘郡还是太湖区域,又或者姑苏之地,放在后世都算得上江南最为精华的膏腴之地,一旦这些地区的交通彻底联系起来,所能爆发出来的经济潜力相当惊人。

此时的吴侯领,几处重要城镇都有宽五米的碎石坚固官道相连,而县城之间的官道也有四米之宽,同样也是碎石铺就。

就连县乡连接的官道,都有三米宽度,尽管没有碎石铺就,却也能正常用个十年八年不出问题。

至于乡村道路,都是两米左右的夯实土路,对于百姓之间的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最好能够相隔一段时间便查漏补缺一回。

如此,吴侯领地限制经济发展和商业交流的道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领地大肆修路铺桥的同时,雷虎手下的兵将已经将整个领地的公田全部清理出来,按照每一位青壮十亩,老小五亩的标准分田。

这是基业田,不能传承子孙后代,也不能买卖的田地,而且田地的产权还在官府手里,只是分派给百姓耕种而已,基本没有年限限制,直到分派田地的百姓确认死亡为止。

整个吴侯领有百姓五十万,其中青壮不足三分之一,官府需要派发的基业田不到三万倾,对于吴侯领来说实在太过轻松。

别看雷虎分派的田地不多,那可是标准的上等水田,而且不仅只有男女青壮有水田分派,老小也有。

官府分派田地都是按照人口,根据户籍分派,可不管什么男女老少。

也就是,一位青壮男丁名下只有十亩水田,而青壮女性名下也有十亩水田,而老小名下同样有五亩水田,由官府和军队双重监督不许以家人名义侵占。

如此,也就保障了不管男女老少,又或者身体是否有疾病残缺,都能依靠名下的田地过活。

至于这些田地是否由本人亲自耕种官府会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而每次收获时官府除了拿走商量好的分成之外,还会取走一份粮食存储在特定的官仓中,用着不时之需。

官府没有刻意盘剥的意思,每到了清黄不接的季节,拥有田地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凭借户籍到特定官仓取走前一年存储的粮食。

如此政策,对于隐户的吸引力极大,这不政策事实了还没半年,主动向官府和军队申报户籍的隐户数量便有近万户。

对于种地百姓,雷虎的忧患政策可不仅只有这些。

官府身派的十亩上等水田,要是不好好操弄的话,等到收成的时候同样没多少收获,他可不希望治下百姓因为操弄田地的问题饿肚子。

这时候,圣门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经历了汉武时期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运动,两汉四百年光景儒家独大,百家却是暗淡无光,甚至许多学说已经彻底消散于历史长河中。

好在圣门乃是当初的百家学派失意者联合而成,手中保存了十分完善的诸子百家传承,其中自然就有农家传承。

另外,象是刚刚出世不久的《齐民要术》,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以圣门的实力都有传承。

通过阴葵派的关系,雷虎不仅得到了相关的农书,还弄到了好些个专研农学的‘专业人才’。

圣门可不仅仅只有两派六道,更多的则是没有练武天分,或者说已经错失了练武最佳时期,只能作为圣门底层存在的弟子。

这些位于底层的弟子没啥战斗力,可通过学习圣门手里完整有序的百家学说,只要认真学习总能成才的。

可惜的是,因为大环境因素,还有圣门高层不重视的缘故,这样的专业人才却是只能困顿于圣门底层。

当然有圣门庇护,他们的日子也不能说糟糕,只是所学的一身本事,没办法在更大更广阔的平台发挥而已。

可世家门阀却恰恰相反,他们对手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能够转化为家族实力的知识相当看重,对于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也都很是重视。

有个十分有趣的事实,那就是此时的世家门阀,种田的本事却是比一般百姓甚至朝廷都要厉害,可见他们对于知识垄断的厉害程度。

有圣门的庞大人才资源可用,雷虎自然不会求到世家门阀那里,不然等待他的将是无数的苛刻要求和条件,到时候吴侯领还是不是他的都难说。

可笑吧,在后世几乎无人问津的农学知识,此时却是世家门阀手里的核心资源,同时也是保证世家门阀优势地位的核心利益所在。

这些事情,雷虎当上吴侯以后,慢慢的也都熟悉和了解了,自然不会主动向门阀世家低头服软,他想要推广更加科学的农耕知识,只需要向圣门求援即可,还不用付出那么大的大家。

当然,为了不刺激门阀世家敏感的神经,从圣门要来的农学典籍和专业人才,都没有轻易放出,而是加入了吴侯领的军队之中,以军队的名义向治下百姓传播更加先进的耕种知识。

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自然不明显,就象后世国家刚开始推广化肥一般,从来都没有用过的百姓自然不会信任,甚至有的干脆将国家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化肥倒进水沟了。

雷虎明白,想要让治下百姓的耕种更加科学规划,需要很长时间的推广,还有明晃晃的例子才成。

好在他一点都不缺乏耐心,反正领地里到处都是膏腴的上等水田,除了分派给百姓的基业田之外,其余控制在官府受礼的田地,大部分都是各地驻军以及‘生产建设兵团’耕种,这些水田正好拿出来做了试验。

就在雷虎于领地默默种田的时候,岭南方向传来消息,隋军跟岭南宋阀私军已经停止交战,同时还达成了某些协议。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