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纵横诸天的武者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武事(求订阅)

京中各家各族有太多子弟前往边关效力,引得整个家族甚至大半个京中勋贵势力都把目光放到边关一带,就连朝堂上的纷争都少了许多。

只是,边关传回来的消息却是有好有坏,不少勋贵子弟刚刚抵达边关还没适应情况就遭遇与胡骑突然的战斗身陨,消息传回京中自然引起哭声一片,许多家族在中秋过后更是一片缟素,搞得京城的氛围都有些肃杀压抑。

贾家这边还好,虽有两位族中子弟身受重伤,另有多人受伤却没有阵亡的,放在京中勋贵圈子里相当难得。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流逝,待京中勋贵家族子弟逐渐在边关站稳脚跟,慢慢表现好起来后,还是贾氏宗族子弟的表现最为突出。

不是说个人的表现突出,有好几家京中勋贵精心培养的子弟,在个人武勇和军队指挥方面都极其耀眼,在这一波前往边关的勋贵子弟中可谓鹤立鸡群,就是贾家子弟论单个也比不了。

可论整体的表现,贾氏一族子弟却是轻松拔得头筹。

但凡刚刚过去没有倒霉重伤的家伙,眼下在边军和支援的京营之中,都成为了将校手里得用的精干之才。

混得最好的两位甚至短短时间内迅速升上一营小校之位,其余不是百人之长就是五十人的队正之位,都成了军中有品级的底层军官。

单个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把贾氏一族子弟当个整体来看,那就相当来哦不得啦,甚至能惊动边军统军大将的一股新兴势力。

也不是没人察觉异常,特别是京中的聪明人太多,他们根据边关传回的消息,很容易就推论出哪家子弟单个表现惊人,而哪家又集体表现出彩。

很明显,贾氏一族这次又狠狠露了回脸。

军中升迁极其快速,混得最好的两位子弟,眼下依靠实打实的战功,已经混到六品级别,另外的子弟也基本都是七到九品不等,全部成为了军中有品级的军官。

虽比不得几家嫡系子弟混成了五品游击将军那般夸张,可势力和表现却一点不差,只是家族资源没有全力倾斜过去而已。

京城贾家,这是又有在军中崛起的势头啊!

不要说一直紧盯着边关战事,与他们本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勋贵家族,就是当今和文官集团首脑大臣都有这样的想法。

朝堂上说怪话的不是没有,只是可惜眼下局势特殊,不将侵入大齐边关的胡人赶回塞外,说边关将校的怪话只会不合适宜。

都不需要大老爷亲自出手,勋贵集团的大臣就主动出面,将说怪话的文官喷得面无血色不敢胡言乱语。

真要是把勋贵集团惹急了,直接把说怪话的家伙顶去边关抵抗外敌去,就足以要了那帮嘴炮文官的小命。

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文官一贯都是嘴炮强者,一旦真的要他们上战场,不是要他们的命了么?

一个不好,很有可能直接丧命,或者棉被胡骑抓住成了俘虏,无论哪样都不是朝堂上的文官乐意见到的结果。

当今也没啥古怪反应,私下里还透露了十分的赞赏之意。

没了忠顺亲王和义忠郡王这两个对皇位有直接威胁的皇家人,当今此时虽说不上乾刚独断却也彻底掌握了大齐朝堂,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会出现威胁到皇位的存在。

加上之前突闻胡骑破关,想要寻个得力大将坐镇边关收复失地,却寻不到合适武将的困窘,让当今明白武将势力衰落得到底有多厉害,在这等危及国本的时候,自然乐意见到各大勋贵家族的子弟在战场上表现优良。

就是为了培养能打的大将,当今也不会吝啬封赏,当然前提是必须得有实实在在的战功傍身,想要依靠弄虚作假上位,一旦被发觉后果绝对是灾难性的。

如此这般一闹,贾家再次成为了勋贵圈子里的焦点之一,还是最惹人关注的勋贵家族。

没办法,谁叫贾氏子弟在边关的整体表现,好得出奇呢?

京中的勋贵集团,除了依靠皇后位份上位的家族外,其余勋贵家族大多是开国时期传下来的军功家族。

尽管经历近百年的和平生活,许多家族在军中已经没了势力,可他们的传承还在,看待军伍之事的眼光也不差。

像那些天赋突出,特别擅于军伍之事的勋贵子弟不论,这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他们个人的表现虽然极为抢眼,可旁人根本学不来他们那套。

而贾氏一族前往边关效力的子弟则不同,明显看得出来他们都是经历过学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对于军伍之事的天赋没那么夸张,却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无。

在一干眼光不差的勋贵家族掌权人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立家之本!

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这样的军伍之才,不需要每一代都能有升任一方大将的族人,贾氏一族的福泽就跟与大齐同在。

只要大齐还在一天,有源源不断的家族子弟在军中效力,除非贾家做出大逆不道诛九族的祸事,不然一直都能成为大齐的勋贵家族不倒。

这一点,叫京中颇有眼光的勋贵家族掌权人,十分的心动。

他们要是能够学到贾家培养军伍之才的手段,不也同样可以成为这样长盛不衰的家族么?

于是,大老爷的别院突然热闹起来,主动上门拜访的勋贵家族家族络绎不绝,目的几乎全都一样,希望能够再次仔细参观学习贾氏族学的办学方式。

他们不是傻子,家族又有不弱能量,很容易就能打探出,那帮在边关混得如鱼得水的贾氏子弟,全都毕业于贾氏族学武学。

就连武学的教材和课程,他们都已经弄得清楚明白,可这样还远远不够。

起码在这些实权家主眼中,贾氏族学的武学想要培养出合格的军伍之才,却是难之又难,

单纯的教授武艺,以及一些简单的杂学知识哪够,起码得有几本著名兵书作为教材吧,可贾氏族学里的武学偏偏没这样的举动。

这就叫外人感觉十分奇怪了,贾氏族学里的武学,好象传授的与军伍之事没多少关系,偏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又都在边关战场表现出色,要说其中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会相信。

能有什么猫腻?

面对史家双侯直截了当的询问,大老爷嗤笑出声:“以咱们这样的家族,想要弄几本知名兵书还不简单?”

“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自身打好基础,比如一身足以在军中立中的武艺,还有对各方面常识都要有所了解,至于军伍之事只要教授了他们最基础的就成,至于以后能成长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看他们自身的机缘和努力了!”

史氏双侯表示不信,真要是这么简单,那他们这些勋贵家族的族人子弟也不会表现得,比贾氏族学里武学毕业生,差太多啊。

“这有什么不可信的?”

大老爷不屑道:“象咱们这样的家族,老祖宗总会留下一些实用的战场经验,以及统兵带兵之法!”

“这些东西都是家族最珍贵的底蕴,我自然不可能全部传授给族中子弟,只让他们学到营一级的指挥和军阵变幻就成,真的要是全部传授的话,我担心皇宫里那位会坐不安稳啊!”

此言一出,史家双侯顿时悚然一惊,后背立刻泌出一层冷汗。

“恩侯果然思虑周全,我等不如也!”

史老三一脸汗颜,他们一门心思想要族中子弟个个成才,恨不得他们都有大将之才,可他们却忘了当今的反应了。

要是某个家族的将军之才扎堆出现,怕是没等家族风光起来,当今就得想主意先把这个家族的势头打压下去,遇到狠一点的直接就灭族了。

而且这样做的后遗症相当之大,合着某个家族的武学,比起朝廷花费巨大精力代价培养的将领还要出色,这是什么道理?

尽管大齐开国百年,同样和平了近百年时光,武将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开国之时,却也算是国家基石。

不然朝廷手里没有能打的将领,就跟弱宋一般经济文化发展得再繁荣昌盛,最后也顶不住野蛮的外敌入侵。

只要脑子不糊涂,都知晓朝廷绝对不会答应,让一家或者某一个阶层,将武将资源全部垄断,事关一家一姓的江山安稳,容不得高坐龙椅之上的皇帝视而不见。

而像大老爷这样,贾氏一族的武学,培养出的毕业生,最厉害的也只是相当于军中一营主官小校的水准,只要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肯定不会引起当今和朝堂的特别关注啊。

一营小校不过刚刚摸到中层军官的边而已,连个游击将军都头号都无,皇帝和朝廷想要压制实在太过简单,根本就用不着刻意针对。

史氏双侯满意而去,很快大老爷的话,便传入一干有实力的勋贵家族家主,或者高层武将之耳,顿时引起一片赞叹之声,大老爷果然厉害。

就连当今,听到了大老爷的话后,都忍不住点头轻笑,赞道:“贾恩侯心有分寸,很好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