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纵横诸天的武者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告一段落(求订阅)

义忠郡王竟然从海上跑路了,难怪一直寻不到他的踪迹!

人过留痕,雁过留声,当今手下的绣衣卫不是吃素的,之前只不过想错了方向,以为义忠郡王走的是陆路。

怎么说,跟随义忠郡王跑路的,单单其麾下心腹和家眷就有上千人,加上护卫的人数怕不有几千。

还有更加庞大的财货需要搬运,这么大的队伍怎么都不坑一点痕迹都不露。

等绣衣卫转换思路,终于在通州海边发现了端倪,有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当今得到消息后十分震惊,第一时间将通州知州拿下审问。

通州知州倒也干脆,直接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原来正是在他的掩护帮助下,义忠郡王一行悄然登船出海。

当今倒也没有做得太绝,只是将之撤职查办,没有问题的话就准备滚出官场吧,要是有问题得到牢里走一遭。

宫里没秘密,当今得到消息不久,朝中重臣基本上也都得到了消息。

所有人全都松了口气,义忠郡王既然选择了乘船出海,显然没有打算继续在大齐混迹,这让他们心中松了口气。

主要还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好在现在用不着担心这个了。

至于义忠郡王心中到底是什么打算,一干重臣却没什么兴趣知晓,该头疼的应该是当今。

起码,当今就不好拿这样的借口,糊弄太上皇。

朝堂经过此番动荡,义忠郡王一系官员几乎被清理干净,就算义忠郡王此时突然返回,也无法挽回巨大的损失。

当今心中仍存疑惑,却不好再拿到台面上折腾,至于他是如何糊弄住太上皇的,朝堂重臣们没兴趣知晓,也不打算知晓。

京城上空笼罩的阴霾气氛一扫而空,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喧嚣繁盛。

时间流逝,很快到了秦可卿的分挽期,大老爷派出了身边好几位得力人手,亲赴通州州衙坐镇,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这次贾蓉得了大便宜,之前通州知州不是被当今拿下了么,大老爷帮着运作一番由贾蓉连升数级,当上了通州知州之位。

这事,在京城贾家引起轩然大波,当然波动最大的是荣府二房。

尼马就连贾蓉这个侄孙辈都当上了正五品通州知州,政二老爷这个正五品的工部郎中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家族子弟有出息自然是好事,可太有出息快要爬到叔爷辈的头上,就不怎么叫人愉快了。

自从消息传开后,政二老爷的心情一直不怎么样,为了麻醉自己干脆沉迷于工作不可自拔,不时出趟远门公干来个耳朵清净。

这下轮到贾珠杯具了,作为长辈他还没堂侄混得好,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幸好这些年的官场经历,已经磨平了他心中的锋芒,不然单就这事他就咽不下气,以他的身子骨根本就承受不住折腾。

眼下不过叫人看两句笑话算什么,他和妻子李纨倒是淡然处之,可惜母亲王夫人做不到心态平和啊,暗地里不知骂了大老爷多少回,同时对贾蓉都怨恨上了,怪他升官太快压了贾珠好几头。

幸好王夫人不掌家,不然以她这等见不得旁人好,也见不得族人压过她儿子的心性,京城贾氏一族能起来才怪。

大老爷自然不知这些屁事,就算知晓也不会在意。

他此时手里拿着一封密报,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讽,悠然摇头双手合什轻轻一搓,手里的那封密信直接化作飞灰。

密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写清了周瑞在通州的手段。

王夫人不是善男信女,手下的狗腿子也没啥好玩意,这厮竟然想着收买稳婆,等秦可卿生产时弄个血崩而亡。

大老爷派去的人手查到周瑞的手段后,并没有等到秦可卿真的发动才出手,提前几天已经将周瑞拿住,还有那位稳婆也不幸出了变故,无法及时跟进帮助秦可卿生产。

在贾蓉不知情的情况下,秦可卿顺利生产产下一子,喜得合不拢嘴急忙写信来京报告喜讯,而周瑞则被卖去偏远之地的煤矿,估计这辈子别想着还有回来的可能。

大老爷手下能人不少,随便制造一点痕迹,就能把旁人的想法引偏,就算最后王夫人找人寻到周瑞留下的痕迹,也只会以为这厮在通州滥赌惹了人,被装了麻袋敲了闷棍,最后也不知是自己跑路还是被人掳掠而去。

这件事到此为止!

大老爷按照正常套路给贾蓉送去贺仪,之前派去通州的人手的大半撤回,只留下少少几人继续看护秦可卿可刚刚生下的孩子,等一年后再行撤离。

王夫人没了最重要的外管事帮手,以后想要插手外面的事情,显然不那么容易了。

尽管觉得她不可能继续针对秦可卿,但事无绝对还是小心一些为妙,这位的胆子也是大到没边了。

元春已经通过说出秦可卿的身份得了巨大好处,王夫人竟然还不想放过秦可卿本人,简直蛇蝎心肠。

就算杀了秦可卿,对于王夫人本人和元春,也没多少帮助吧?

真是奇了怪了,如此吃力不讨好又何必再造杀孽?

贾蓉有子的事情,在京中贾氏一族中引起热议,怎么说都是族长一脉,贾蓉后继有人对贾氏一族来说,也算是好事一件。

一些有闲暇有闲钱的族人,干脆联合起来到通州去道贺,荣国府两房也都送去了极其珍贵的礼物,不管两房内里是什么心思,反正在表面上没有丝毫差池就是。

叫京中贾氏族人感觉心寒的是,城外玄真观修真的贾敬,竟然对此不闻不问,好象贾蓉不是他的嫡孙,对嫡玄孙的出生也没有任何看法。

“贾敬这厮,彻底废了!”

与林如海私下交流的时候,大老爷毫不客气评点道:“这厮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义忠郡王都跑路了,太上皇的身子骨也一日不如一日,当年的事情早就过去了!”

说着一指自己,笑道:“连我这样的先太子心腹伴读,都混成了工部尚书,当今至于揪着他不放么?”

“或许是他看淡了名利吧?”

林如海不好在背后谈论旁人是非,只得含糊说道。

“屁的淡泊名利,我看他是修仙把脑子修傻了!”

大老爷没好气道:“他要是真有心思修真,张老道的本事比起玄真观的道士可要强得多,怎么就没见他求到张老道门上去?”

林如海哑口无言,他怎么知晓贾敬心中是什么想法?

“算了算了不说这些屁话!”

摆了摆手,大老爷笑道;“义忠郡王主动跑路,当今眼下已经没了能够威胁到皇位的皇室中人,怕是要大干一场了!”

“这跟我,好象没什么关系吧?”

林如海心头微动,苦笑道;“太上皇好活着呢,怕是我没机会!”

“不试一试怎么知晓?”

大老爷不以为意道:“妹夫你的能力我还是知晓的,起码比朝堂上大半官员都要强,只要机会合适未尝不能更进一步!”

“还是等等看吧!”

林如海苦笑,却是没大老爷这般乐观,郁闷道:“眼下端儿的学业正在关键时刻,我也不想太过忙碌错过了他考童生秀才的时机!”

“啧啧,妹夫你的要求还真是高啊!”

大老爷啧啧笑道:“端儿眼下不过十岁,就要开始考秀才了?”

“十岁也不小了!”

林如海不以为然道;“早早通过了秀才试,等再过两三年去试试举人试,成年要趁早么!”

“太早了不少是好事啊!”

大老爷摇了摇头,轻笑道:“听闻端儿的学问已经很不错了,倒是可以试一试,是回苏州考还是就在京城?”、

“还是回苏州吧!”

林如海笑道:“免得在京城太过碍眼,小小年纪承受了太多非议不好!”

不管哪朝哪代,就算是现代时期在京城考试,都比其它地方容易得多,当然也容易引起非议。

尤其林端年纪还小,祖籍又是苏州这等文风鼎盛之地,显然林如海不想林端小小年纪就背负太过沉重的压力。

“这次族学有不少学生回南考举,你是让端儿跟他们一起去,还是让林家的人手带他回去?”

大老爷直奔主题笑道:“要不我让淙儿跟着一起回南?”

“那就多谢大舅兄了!”

林如海感激道:“有淙儿陪伴,想来端儿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我也好放心一二!”

“放淙儿一起考秀才试试,就算不过也是一种难得体验!”

大老爷笑了笑,悠然道;“不知不觉孩子都大了,希望他们能够快快成才吧,也能分担咱们身上的担子!”

林如海但笑不语,他才更希望儿子快点成才,能够壮大林家的实力吧,至于贾家最近几年出了不少人才,在低层官场可是有不小势力啊。

此时的贾家组学热闹非凡,足有十几位专攻四书五经的学子准备南下考举,百工学堂的武学学生也有数十人被要求一同南下,一边游历开眼一边护卫考举同窗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