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君临战国 > 第六百二十五章 腐化滋生

君临战国 第六百二十五章 腐化滋生

作者:龙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6:48 来源:笔趣阁

[第5章第三卷明争暗斗]

第639节第六百二十五章腐化滋生

辰凌在山村平凡的农户家住宿了一晚,晚膳是粟米粥和咸菜,极是简单,本来吴老伯还要给二人煮些狩猎的獾子肉,但是被辰凌拒绝了,这次他深入农家院,不是为了大鱼大肉来的,而是亲身走访,体验农户原汁原味的生活。

当他得知民间百姓十分拥戴新法,对燕国朝廷很是热衷服从后,哪怕吃着最简单的粟米粥和山咸菜,也觉得十分的可口,胜过在魏国吃的山珍海味。

这是他的故乡,一群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为君者的幸福和骄傲,不是拥有多少后宫嫔妃,住着如何气派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领土内的百姓,安定温饱,没有动乱,拥戴着朝廷,形成一股滚滚的国运大势,汇聚在他身上。

国运昌盛,国泰民安!

辰凌轻轻吐了一口气,农户质朴的生活,给他一种坚定、大势,就好比一些虔诚的信徒,每日祷告,那股信仰之力全部汇聚在佛身一样。

君王亦如此,当他广施仁政,刚正清明,英明领导,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天下百姓对君王的一种仰视、崇拜、感恩、尊敬,这样对王权的信仰和拥戴,也使得他为君者,增添了大势,九五之尊,紫气东来,王者之风!

一夜无语,山村寂静,东北的雪飘的更大了,有一种豪迈之气。

翌日辰凌继续上路,侍卫叶羽跟随,两个人,两匹坐骑,顶着风雪一路北上,燕国的疆土领域,包涵华北平原一部分,更多在东北辽东之地,两大平原之间,隔着磅礴的燕山山脉,几乎隔绝了东北与华北。

横贯东西数百里的山脉上,只有古道口平岗山道、喜峰口卢龙山道进入辽西腹地,但都是羊肠山道,很难走,更别说入冬大雪天。

在这战国时期,行人要去辽东,都只走靠临海岸线的辽西走廊,在燕山脚下,与渤海之间,这里有一座渝关,把燕国分为了关里与关外,关外就是指的辽东、辽西等东北地带。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辰凌走在辽西走廊,途径燕山的山脚,望着寒冬腊月,鹅毛大雪,不禁感慨万千,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句。

在这样苦寒之地,成长起来的国人,应该更有血性,豪迈、奔放,骨子里透着热血与勇猛。

但是,数百年的燕国,由于数十代的燕王,都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老古董,不肯变法改革,也不与中原交流文化,导致燕国的文化最为落后,这种基因,甚至影响一两千年的后世,东北地区,文化相对中原,仍落后很多。

这片土地上,很少会出现什么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军事家等等,搞不了细致的文化,这与苦寒之地,人们性情豪放有关系,不扣小节,不能在细微上出成就,搞学术的氛围会相对弱一些。

直到二十一世纪,大多中原人、南方人形容东北人,都是豪放、直爽、热情、彪悍、高大勇猛,当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能吃能喝、臭白活(能说的意思),不少吹大牛的酒蒙子!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燕国传播较少,尤其这一片土地上,由于后世经常被少数游牧民族侵占,比如鲜卑、后金、大辽、满族等,文化思想与中原脱节,造成这里文化层次不如南方地区及江南才秀。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辰凌要发展燕国的决心,这是他的根据地,天时地利人和,他都不缺,可以说,只要巩固辽东半岛,把东北平原之地,都当初燕国的后方粮草,根本就不担心六国联军,燕山山脉,几乎能挡住六国的铁骑,只要再辽西走廊设下重重关卡,就能把盟军挡住在关内,当然,要保住燕国的华北之地,就困难了,需要一条真正的厚实长城,隔绝在赵国、齐国的边界。

辰凌心中想着这个防御问题,一旦新‘燕京城’竣工完毕,燕国的国都定在后世的北京之地,就要考虑北面的匈奴和胡人,以下南面的赵齐,以及中原盟军的威慑了。

六日后,辰凌和叶羽终于抵达了辽东郡的襄平城(今辽阳)。

辰凌并没有提前通知任何密探,只是边赶路、边走访,对沿途的百姓农户,县邑变法做到客观认识,考察民风,心里有数。

二人进入襄平城时,正是晌午,由于燕国并不限制商贩,并鼓励各地商人到燕国经商运货,使得燕国的襄平城,繁华不少,尽管还比不上大梁城的一半,但是比之刚复国时,冷冷清清,百废未兴,街巷无人的景象,已经天壤之别了。

襄平城内,大街小巷也多了不少商铺,酒肆客栈,驿馆青楼,布匹香水,纸墨笔砚等等,颇有几分大梁城内的街道气氛。

就在这时,一句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快滚开!”

“还不给老子让路?”

两匹骑马的人率先冲到,坐骑上的两个人挥舞着鞭子,看穿着倒像是哪个侯府内的家将打扮,驱赶着过往的国人让路,比城管还霸道。

随后,两辆镶嵌金缕边的驷马蓬车经过,前后簇拥了十多位带着兵器的家丁,声威浩大,雄赳赳地走过。

沿途许多百姓和摆地摊的小商贩赶忙躲闪,生怕被殃及,有人躲闪不及被抽了鞭子,不敢声张反抗,知道坐豪华车的,大都是朝廷的大官,得罪不起。

辰凌站在人群中,看到如此横冲直撞的家丁恶怒,心中冷哼,目光透着一股杀气,询问身边的百姓问道:“老伯,这车内是什么人,好大的威风啊!”

“唉,这是朝廷政事堂的一位副使,叫做何绅,听说他最近破受亚卿乐毅丞相的赏识,颇有几分才干,数个月变法下来,逐渐掌控了一些实权,地位越发显赫,咱们老百姓,可惹不起啊!”

辰凌听着听着,脸色沉了下来,浑身透着一股杀气,对这个何绅,并没有多大印象,有可能是乐毅从众多士子或官吏中,选拔出来,担任政事堂的官员,就这样不大不小的官,在京城内都如此放肆,其它大官又如何无法无天呢?

不知为何,他忽然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敏锐地捕捉到了一股,建国后朝廷官员之中,滋生一种**、嚣张、无视法律的常见现象。

“官场腐化?”辰凌自此登基之后,多数时间在魏国,对于国内街头这些小事,自然不能逐一得知,而且,他有一种直觉,似乎远不止这些。

“公子,咱们直接回宫吗?”叶羽压低声音问道。

辰凌摇了摇头,继续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要体会一下,京城内的官员气息。

半个时辰,二人走出几条街后,又听到有人喧闹喊打的声音,还有女子的哭叫声,周围聚集了不少旁观者,辰凌眉头皱起,凑了过去,发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正与几个身穿小厮服饰的家丁交手,而哭叫着的女子,却被两名家奴抓着少女头发,制住她的身子,不让她挣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