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君临战国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

君临战国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堪回首明月中

作者:龙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6:48 来源:笔趣阁

[第5章第三卷明争暗斗]

第310节第二百九十八章不堪回首明月中

翌日荆燕很早就安排精兵充当护卫,来到驿馆,事实上,昨天晚上,他为保护储君安全,就在驿馆各街道设下关卡,并以保护使者为由,设下重兵保护,禁止一切骚乱出现。

荆燕先是进驿馆房间面见储君,跪安行礼,汇报一下自己的安排,两人商议一下行程后,辰凌召来邢家村的人,交给荆燕的副将焦飞接领,并带回军营。

这时兰歆雅三女已经起床收拾好行囊,简单用过早饭后,开始上路。

今日荆燕安排了两辆篷车,可以免去乘马的辛苦,辰凌单独一辆,方便传达军令,以及荆燕及时汇报,而兰歆雅和两位侍女在一车上,两名匈奴骑士则分配了战马,蓬车轱辘压在雪地上,辚辚行出辽西郡阳乐城,精兵卫护,一路向东。

辽西郡与辽东郡相邻,阳乐城(今抚宁)与襄平城(今辽阳)相隔三百里,荆燕带着一千轻骑护着车辆,用了两日的时间,在第二天的黄昏时分,抵达襄平城下。

辽东郡的治所城堡在辽水之东百余里,即襄平城。它东依辽东山地,西望辽河平原,大梁水经郊东、北转折西、南注入渤海。

襄平守卫军见到荆燕将军入城,不敢怠慢,轻易放行,车队来到国府驿馆,这是专门招待番邦国外使者用的,安置好兰歆雅等人。辰凌与荆燕匆匆忙忙出了驿馆,赶往临时王宫。

经过青石街道,来到临时改建的一座大宅院,修缮成临时王宫,因为王宫内居住的王族非常少,目前还没有王妃,宫女和寺人也不多,只有太后和储君,所以一个大宅院也足够了。

辰凌和荆燕来到王宫门外,侍卫见到荆燕这位青年将军,似乎早接到太后旨意,知道荆燕得到太后召见,没有任何阻拦,立即放行。

随行护卫留守在外,只有辰凌和荆燕进入了宫内。

这也是辰凌为何当日找荆燕亲自护送的原因,就是为了掩盖身份,因为他目前还不能曝光,贸然进入王都和禁宫,都需要一些麻烦,即使找人通传,如何交待身份,说轻了,守卫未必会搭理他,说重了,都会怀疑他的身份。

有了荆燕随行,这一路的安排和同行,让外人都看成是荆燕带着一位使者进宫,既可以免去他很多麻烦,又能遮挡住身份,这是他最妥当的安排。

进入王宫后,直接赶往太后的寝宫,慈宁殿。

与其说殿,还不如说院,这是一个独立的四合小院,院子的主宅房子略大,前房作为太后的正宫,接见一些老臣大臣重臣的,后房是居住下榻之所。

这时夜幕垂落,明月当空,王宫内已经掌灯,宫人较少,显得冷冷清清,根本不像一个诸侯国的皇宫。

太后早已在慈宁主殿等候,淳于臻、郭隗都在,还有那个假扮储君的人张迥,待辰凌和荆燕进殿后,太后屏蔽了侍女和寺人,整个殿内,即只有他们六个人。

“职儿,拜见母后!”

“王儿——”易太后见到他出现,情绪激动,刚才还镇定的情绪一下子崩溃,担忧了两个多月,燕国的大业,儿子的安危,她的希望,交融在一起,令这位三十多岁的太后扛着无形的负担。

先前还有些责备他,过于狠辣,不念旧情对付秦王,后来得知‘姬职’在河西出事后,埋怨变成了强烈的担忧和挂念,这时候,她忽然明白,两国交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上升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时候,什么是远亲,什么是近亲,远近就分得很清楚了。

“职儿无恙,累母后担惊了,实在罪过。”

易太后已经起身,抹泪道:“王儿,走近一些,让母后瞧清楚,有没有受伤。”

辰凌走进一些,看到易太后的焦虑,以及满眼的担忧和紧张,一股温暖油然而生,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自己的身体内,毕竟流淌着对方传承下来的血脉,一靠近,就感受到母性的慈爱和包容,鼻子发酸,也不禁有些感动。

“母后!”

“王儿!”

母子两人紧紧抱着一起,相互宣泄一番压抑心里的感情,易太后是担忧儿子的安危,由担心到重逢,恍如隔世,情绪激动,而辰凌由她身上找回母爱的感觉,联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能在这找到一丝家人的温暖,感到很欣慰。

“王儿,这些日子,你都在哪里,派出的斥候,在河西四处打探你的消息,都杳无踪影。”

“母后,那日与秦交战后,我带人撤走,却被白起带兵追杀,被迫与队伍走散,落入一个山谷,深受重伤,被人救治,幸免于难,眼看年关来临,孩儿想着如何等开春动身,恐怕秦兵会在河西设下层层重兵把守,到时候插翅难飞,不如利用寒冬逃走,利用秦兵松懈时候,铤而走险,冲出突围,闯入草原,千方百计回到燕国。”

“原来如此,王儿,你受苦了,但你身为燕国国君,身兼复国重任,只此一次身涉险境,日后再也不许你冒险了,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职儿听母后教诲!”

易太后见他受教,顿时放下心来,破涕为笑道:“这次你回来,燕军已经把齐**队赶回了滦河以南,收复了七成的土地,只要寒冬熬过去,明年开春,燕国就能复苏了,下一步如何谋划大局,还需要你这个储君,与重臣商议,拟定策略。”

辰凌点头道:“这是自然,燕国百废待兴,我急着回来,也是在考虑燕国下一步的运作,现在五国联盟与秦国交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强秦从此转弱,被封闭在潼关以里,只要进一步封锁交通和贸易,秦国就会因此削弱,剩下的中原五国,明年混战将起,正是咱们在稳定后方、发展经济,定国安民,进行改革的大好时机。”

此刻早已起身的郭隗、淳于臻、张迥三人走过来,向着辰凌弯身行礼,神态毕恭毕敬齐道:“参见储君!”

“储君洪福齐天,真乃我大燕社稷之福!”

辰凌跟他们却是不用多客套了,保持着君臣之间的威严,说道:“今晚我要在正宫参阅一下这两个月来的奏折,郭卿家、淳于卿家、张炯、荆燕,你们四人在旁陪读,把近日来燕国发生的大事,全部汇报给我,还有,苏秦丞相何在,我要夜里见他。”

“启禀储君,苏丞相已经出使齐国,要说服齐国退兵,至今未归,去了有二十余日,行程包括赵国、魏国,估摸着,也快有音讯传来了。”郭隗回道。

辰凌凝思道:“苏秦出使了?嗯,苏卿乃国之栋梁,中流砥柱,既然他出使齐国,那么肯定有一定把握,咱们就等候好消息吧,现在你们何时上一次早朝。”

“储君不在的时候,早朝三日一次,由于目前朝政不稳,难民过多,旧政律法等被破坏废除的不成样子,各部门都在初建,都是一些困难和问题,并无大事。”储君替身张炯答道。

辰凌谓然叹道:“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这次我回来,暂时都不会离开了,咱们君臣同心,共同开辟新道路,完成燕国振兴使命,迅速崛起,追上诸侯强国,完成日后宏图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