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君临战国 >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苏秦见齐王

君临战国 第二百九十四章 苏秦见齐王

作者:龙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6:48 来源:笔趣阁

[第5章第三卷明争暗斗]

第306节第二百九十四章苏秦见齐王

天刚刚放亮,苏秦就登上轺车向齐王宫而来,要在早朝上,面见齐宣王。

齐王宫在临淄城的北面,与王宫遥遥相对的,在南面,是闻名天下的稷下学宫,天下国士奔向投奔的学府,同时它的剑宫也是战国十大修炼圣地之一。

中间是一片异常宽阔的街市,那便是名闻天下的临淄“齐市”,所有的朝臣进宫,都得从这片街市穿过,这种都市格局,在天下都会中堪称独一无二。

自从建成商坊街市以来,各国商贾们便大感兴趣,一片商市竟能和王宫比肩而立,这在当时确实是天下独一份,这无疑表明,齐国大大的看重商人。

这在饱受“抑商”之苦的商人们看来,简直比赚钱本身还,于是,天下的富商大贾竟是接踵而来,争相求购店面,同时又在临淄大买地皮建房建仓,倏忽十几年,齐市竟然成了天下最繁华的第一大市。

临淄人口大增,百工商贾达七万多户,几近五十万人口!齐市与魏市,大有不同处,魏市风华侈糜,多以酒肆、珠宝、丝绸、剑器名品为中心;齐市则平朴实惠,主要是鱼市、盐市、铁市、布市四大类,总的说来,风花雪月,齐不如魏;实惠便民,魏不如齐。

齐王规定:朝臣入宫,非有紧急国务,必须步行穿过“齐市”;运输车辆与紧急军务,可走旁边专门设置的车道;朝臣入宫,须得向齐王禀报街市遇到的逸闻趣事。

苏秦在车上挑开窗帘望着稷下学宫,心中微微起伏,他明白,这个学宫,是齐国文化促进交流之地,如今齐国强大,人才济济,物资丰富,兵强马壮,地域之广,超越诸侯,早就有了吞燕灭秦,一统六国之雄心,齐宣王又是一个极其浮夸奢华,好大喜功之人,劝其收手的确有些难度。

齐国远处大海之滨,土地肥沃,民风强悍,非但涌现了孙武这样的兵学世家,且近数十年来又文风大盛、工商业昌隆,秦国被削弱之后,东方六国,就只剩下齐国最大了。

但苏秦并不看好齐国,齐国田氏的立国根基远远没有魏韩赵牢靠,三家分晋,历经百余年流血争夺,其后相继变法改制,军民一统,如臂使指。

齐国则不然,田氏主要靠上层篡夺杀戮之方式夺得姜齐政权,旧贵族盘根错节势力极大,田氏在齐国执政后又没有彻底变法改制,世族封地的势力依然很大,根基自然不坚实可靠,甚至都不如全新的燕国有生机。因为齐国要强大,必须有一次彻底的改革,而改革就要牵动全国各阶层,齐国重商,贵族较多,利益很难撼动,穷富相差悬殊,无法形成一个生机勃发、根基稳定的国家。

由于苏秦代表燕国出使,对于齐国而言,燕国处在灭亡边缘,根本算不上外交使臣,因此齐宣王根本没有重视,直到早朝结束,才想起让燕国使者进殿面君。

接近晌午,苏秦才被召入宫内,在大殿上,跪拜齐王。

苏秦入了大殿,看到大殿宏伟气派,奢华无比,大殿之上坐着一位四十岁的中年男子,气势威武,正是在位十年的齐宣王田辟疆,是田氏齐国的第七代君主。

苏秦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恭祝齐王,贺喜齐王!”

“哦,我何喜之有?”

“齐王您即将成为天下霸主,秦国此时衰微,燕国即将灭亡,赵、魏、楚、韩论实力都不是齐国的对手,恢复春秋时期齐桓公霸主的时候到了,齐国将再次成为中原的霸主王者,难道这不值得外臣恭祝贺喜吗?”

齐宣王微微点头,本以为这燕国使者一入殿就是为了燕国说事,痛斥一番,或者软求一番,想不到先恭贺起敌国君王来,真是前所未有,对着苏秦有些刮目,问道:“苏秦,听闻你是鬼谷子的高徒,张仪的师弟,才华出众,怎么眼光如此不济,选择了投效燕国这种即将灭亡之国,这不是自取灭亡吗?”

苏秦淡淡一笑道:“这正是外臣今日来齐的目的,其实我最看好的是齐国,齐国南面有泰山,东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面有渤海,可以说四面都有天险的国家,齐国的土地纵横两千余里,军队七八十万,粮食堆积如山,三军精良,进攻如锋芒之刀刃,弓弩勇猛快捷,骑兵所向无敌,战如雷霆,解如风云!”

“临淄富而殷实,这里居民没有不吹吹竽鼓瑟、弹琴击筑、志向高远、意志飞扬,凭借着大王的显明和齐国的强盛,天下没有哪个诸侯国能比得上!”

“只可惜,秦国衰弱之后,已成为众矢之的,马上成为下一个秦国,同样处在被瓜分的危险之中,苏秦替大王捏一把汗!”

“此话怎么讲?”齐宣王狐疑问道。

苏秦纵横捭阖,铺陈设局,用辞藻兜了一个大圈,终于切回到主题上,从容答道:“人饿的时候,之所以不吃毒药,是认为即使能填满肚子,可是不久就会死去;现在燕国弱小,濒临覆亡,但反抗力仍在;秦国衰退,元气大伤,却无法将其灭国,中原诸侯的矛头都在观望齐国,因为齐国就是唯一的强国了。”

“如果大王贪图十个城邑的便宜却使中原诸侯都起了戒心,很有可能迅速形成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因为诸侯国谁也不愿意看到齐国灭燕,然后迅速强大,吞并了他们的领土国家,这就叫唇亡齿寒,防患于未然,实不相瞒,外臣苏秦在来齐之前,已经携带燕国储君的外交令,经过了赵国、魏国,赵王与魏王都已答应结盟出兵,韩与赵魏历来不分邦,楚国南蛮子更愿意落井下石,五国联盟已悄然形成。”

“现在侵入燕国的五十万齐军,只剩下三十万不到,而且前线粮食被烧,军饷不足,而燕军重新整编十万精兵,开春之后就要与齐军决战,假如这个时候,赵、魏、韩、楚同时出兵,切断孟尝君那十万大军,无法回齐,齐国四面受敌,如何应当?这与吃毒药充饥一样危险,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这样做。”

齐宣王顿时一惊,心想有这等事?不过他早朝倒是听闻燕国使者先去赵、魏,后来齐国的消息,因此使得傲慢自大的齐宣王,心中不爽,才没有马上召见苏秦,这时听到五国暗中要结盟对付齐国,顿时有些惊慌,因为齐国虽强大,但是天险却没有秦国那样坚固,一旦五国出兵,齐国必败,他下意识问道:“既然如此,该如何办呢?”

苏秦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回答道:“圣人做事,能够转祸为福,因败取胜。因此尽管齐桓公虽有女色的牵连,自己的名声却更加的尊贵;韩献子虽因杀人获罪,但自己的地位却越发稳固,这些都是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例子。大王可以听从我的意见,不如归还燕国余下十几座城邑,并以并用谦恭的言辞向五国澄清,齐国只是为了帮助燕国平定内乱,让中原诸侯暂且宽心,放开敌对的情绪,把这种矛盾转化开,同时约定趁着这次分秦的机会,可以预定诸侯六国进行一次会盟,把他们下一步抗齐的目光转到征服周围小国上,比如鲁、宋、卫、越、中山国等等,这些小国,苟延残喘,不断在边境滋扰大国,大家可以选定目标,各选一国,凭自己能力消灭附近归属国,扩充领土,互不干涉。

这样大王无形中化解危机,还能让各大诸侯国推崇齐国的谋略,当之无愧为中原霸主,燕国平白无故收回城邑,两国不用交战,也会感激大王,化解仇恨,如此,大王不就避开了众强敌,反而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吗?那么大王发号施令,天下诸侯又有谁不会听从呢?这可是霸主的事业,也是所谓转祸为福,因败建功的好办法。”

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觉得这一条妙计,既转危为安,把危机消于无形,还能各有所得,消灭附近的一些小国,换做以前,如果对小国用兵,将受到其它大国的相互制约,生怕一家独大,这次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统一意见在一起,等齐国成为霸主后,再找时机分化、消灭五国。

“好,苏秦先生不愧为鬼谷高徒,见解独特,目光长远,寡人差点误中一些大臣的谬见,今日纠正过来,幸好为迟不晚,没有酿成大祸,待寡人与重臣商议过后,就下令入燕大军退兵,归还城池,希望从此结为兄弟之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