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君临战国 > 第六百四十九章 燕廷风雨来

君临战国 第六百四十九章 燕廷风雨来

作者:龙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38 来源:笔趣阁

[第5章第三卷明争暗斗]

第664节第六百四十九章燕廷风雨来

辰凌当着文武官员的面,当场宣布了加强司法、审判、刑侦部门分工不同,且相互配合的关系,要求立即投入工作,展开对朝廷内外,官员及外戚,贪赃枉法,以及祸害百姓的一些弹劾奏折进行求证。

这样一来,一些官员冷汗直冒,浑身透着寒意,一旦具体侦察案情,自知难以脱身干系了。

此刻,一位老臣站出来,老气横秋道:“我王,万万不可,燕国朝廷刚刚稳定下来,正是人心求安,百姓思定的时候,如果朝廷突然用法压人,对官员动刑,会造成朝政不稳,正所谓‘刑不上大夫’,众卿多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大夫,不可以牢刑加身。”

辰凌冷冷一笑,这些老儒是不是学傻了?这个时候了,还黑白不分,调到是非,把死的都能说成活的,如果君王没有主见,就会被一些沽名钓誉的学士辅佐,与社会脱节,往往造成更大的隐患。

历来开国之君,都是马背上得天下,一旦登基为皇帝后,就会打压武将,以防政变发生篡权现象,往往会提高文官的地位,这是文官独大,相互倾轧斗权,就会消耗国力,最后民不聊生,又演变成天下暴乱。

不但要文官武将地位要均衡,其它各个方面也要适当平衡,否则很容易畸形发展。

辰凌脸色沉下来,语气寒冷道:“尔等儒家的孟夫子不是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很有道理,君王尚且为轻,何况贪官污吏乎?寡人以百姓为重,以社稷为本,立善新法,振兴燕国,就是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富强,但是有一些毒瘤,公然抗法,就是挑衅皇权,挑衅国法,挑衅燕国的执行力、公信力,断不能轻视之!”

“至于‘刑不上大夫’更是迂腐之见,寡人却要说,‘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权力、爵位和待遇虽然不同,却不能违背法律和官员的行为准则,否则,朝廷能扶持你,就能收了你,这位大人,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法需求,年后就交了权职,卸任回家,颐养天年吧。”

燕王一句话,把这位迂腐的老儒生,给罢权降职了,一些本想趁机接话,劝燕王收回成命,从长计议的一些顽固派、腐化派,一见燕王动怒,罢黜了刚发言的一名文官老儒士,一时都有些胆怯,不敢开口触犯天威。

积极派、改革派、少壮派们,却出言附和,支持大力整顿官风,查处为非作歹的外戚,平日里狐假虎威,目中无人,干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如今从燕王口中下令,就会从上到下,进行一次整风、查案!

接下来,燕王把话题转给了乐毅,由他正式宣布,接下来具体改革的措施,乐毅站出来,身姿挺拔,气势英勃道:“其一是‘明奉法,审官断’完善法律,严厉法制,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其二是确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则,加强政绩考核,把官爵和禄位授予有功、有能之人,克服‘外戚裙带、亲亲贵贵’的用人传统,其三是‘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对于遵纪守法给与奖励,对于任何违法者,坚决予以打击;其四是……”

乐毅滔滔不绝,展现出过人的口才和逻辑能力,把政事堂最新的方案公布出来,不少有锐气的年轻官员,包括一些外来的士子们,地方县令们,听到这些细则,都忍不住点头兴奋,深切感受到燕王与朝廷,对于变法的重视,对于公平的强化。

待乐毅作完政事堂的变法报告,剧辛开始了军事报告,公布了燕**方制度和编号的更改,至于具体屯兵情况,并不外露,属于军事机密。

随后,燕王又点拨了几个人,比如秦开、范睢、苏秦等人陆续发言,让群臣也了解了草原匈奴的信息,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中原诸侯混战的一些格局,等这些人畅所欲言之后,朝会已经从清晨,一直开到了正午,辰凌这才宣布退朝。

退朝之后,审法院总使徐渭公、刑部总使叶琅生、纪检司总使淳于臻,三大重臣联手,开始对弹劾奏折上的官员名单,进行查证、搜集贪污受贿的证据,还有一些官员的外戚、家臣等为非作歹的案件,全部立案侦查。

刑侦司衙部门,简称刑部,就是后世的公安局、地方刑警队等,叶朗生曾在做过九卿之一郎中令副手,掌管宫殿警卫,被借调出来,专门搞刑侦调查工作,也算燕王的心腹。

三位大臣聚在一起,有的负责递交证据,有的负责调动人手,紧凑布局,忙碌起来。

燕国的一些胄贵们、元老们会到府内,都出现人心惶惶的一面,精明者,立即传出消息,称病在家,割断与一干亲戚的联系;当然也有心怀侥幸者,派人通知自己派系的人,销毁证据,或者近期压低气焰,以免触碰霉头,等朝廷降温之后再伺机而动。

襄平城一些有权势的府邸都在忙碌起来,满府灯火通明,大门快马连出,官署吏员穿梭,竟是大战在即一般。

………

辰凌已经不去关心这些了,他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过程如此,就交给那三位司法、侦察、纪检部门去配合做了,不必他费神。

御书房内,秦开落座,与燕王相谈甚欢。

“秦将军,这一年来,在草原上征战,风餐露宿,辛苦了。”

“谢我王关心,末将在草原生活了七八年,都已经习惯了野外草原的习俗,那里的寒风、枯草、一片苍凉,却有一种空旷之意,训练出的精兵,往往骁勇善战,透着一股悲凉的野性,能为我王打造一支精锐铁骑!”

辰凌微微一笑道:“你还需要多少年,能打造一支骑兵劲旅,能横扫东胡数十万骑兵?”

秦开寻思一下,略微皱眉无奈,轻叹道:“回我王,目前燕山和草原上驻军已经七八万,但战马只有四万匹,这还是加上了近期兰氏的馈送,原本末将打算十年内,把骑兵发展到十万,但是要正面手持长兵冲锋,像草原人那样灵活,就办不到了,燕人骑术再如何训练,也不如匈奴、胡人那样在马背上生长的民族,因此数年内抵御和防护东胡入侵尚可,如果主动攻击东胡,横扫过去,就有点艰难了。”

辰凌轻轻点头,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这个时代没有马镫和齐全的鞍马,对于人在马背上的固定和平衡,相当困难,可谓一桩苦差事,因为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马鬃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

除非像草原牧民,整日生活在马背上,男女老少皆是高明的骑士,草原壮年,甚至能脱开双手,手持长柄马刀和长矛,进行冲杀刺击,马背抡械格斗,准确拉弓射箭,但是中原的骑兵就没有这么高明的本领了。

中原的骑兵,多是以轻骑扰敌,冲锋陷阵冲开步兵的阵脚,快速追击,拉弓高射,以密集的箭雨罩过去,却不能准确瞄准射击,因为马背颠簸的厉害,只依靠腿功夹力,训练个一两年,难以与胡人骑兵匹敌。

辰凌嘴角溢出一丝笑容,显得神秘莫测道:“放心吧,寡人会有办法解决将士们骑马困难的问题,只要你几年内迅速打造出一支十万骑兵来,做好与东胡决战的准备,到时候,寡人会倾国之力,给你配合最优质的装备,全副武装的锁子板甲、简单实用的马镫,最锋利的武器,充足的粮草,到时候,正面击溃数十万东胡骑兵,不是难事。”

秦开见燕王如此有信心,愕然道:“板甲?马镫?那些是何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