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君临战国 > 第五百六十四章 攻克成武邑

君临战国 第五百六十四章 攻克成武邑

作者:龙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5:38 来源:笔趣阁

[第5章第三卷明争暗斗]

第578节第五百六十四章攻克成武邑

魏军行辕,篝火摇曳,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斥候三层巡逻,非常严密。

中军帐内,辰凌端坐在帅帐桌后,在帐中央,单膝跪拜着两个人,戎装血渍,狼狈不堪,正是滕虎和沈铮两校尉,单独面见大帅。

“回来就好,浴血重生,对你们是一种磨练,日后大有前途!”

“幸不辱命,完成任务!”两校尉仍念念不忘这次执行的军任。

“很好,正是因为你们几时完成了任务,重创了城邑粮草,付之一炬,使得扇堤关军心溃散,逼得卫福通不得不铤而走险,战术冒进一搏,才会被我有机可乘,如果是正面攻打城关,双方鏖战,就是十万人马全拼光,也攻不下来。”辰凌轻叹一声,这一系列谋计,环环相扣,任何一个都起到很大作用。

两人起身后,很明显的伤痕,但是并不中要害,肩膀、手臂、腿上、肋部都有血迹和包扎。

“回去好好歇息吧,这段时间,你们没有任务,十日后,攻打曹州的时候,还会正面冲锋的。”

“末将领命!”二人激动退出,大帐一片宁静。

辰凌对着作战图研究一番后,暂时还没有头绪,只能走一步,随机应变,毕竟战争局势,稍纵万变,需要为帅者,冷静沉重,针对变化,制定相应对策,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和号令。

他起身,来到床榻盘膝坐着,开始吐纳元气,吞噬先天之精气入体,转化为体内的先天真气,滋润奇经八脉,五脏六腑,而且每一次呼吸,反复洗淘体内的杂质,千淘万漉,像是吹尽黄沙始到金般,最后把身体滋润、雕琢、锤炼得骨骼晶莹,无尘无垢,才算真正的巩固先天秘境之躯。

延年益寿,固精润脾,真气游走各大细胞之间,使得新陈代谢都变得平稳悠长,不至于使血肉从人生壮年趋近巅峰状态后,衰老下去。

三日后,辰凌点兵进攻成武邑。

由于这座城邑,在官道枢纽处,起到暂时囤积货物,周转的作用,但是大火种付之一炬后,这里的守军也遭受一阵袭击,对于魏军早有胆怯,听到魏军数万合围而来,力抗之决心,已经转淡。

辰凌吩咐夏世雄先锋军,两万人马,兵分三面,合围成武邑,唯独留下北面的城门,给城中百姓逃离,这是一种心理战术,要瓦解城内军民上下一心,顽强抵抗的意志。

果然,城中的军民抵抗士气不高,第二日就开始有百姓陆续撤离,生怕魏军困城,到时候百姓没有了粮食,都会被饿死在城内。

守军也有逃兵出现,混在百姓中撤走了。

过了两日,城外磨刀霍霍,准备着各种攻城器材,并在野外训练阵法,模拟攻城的防御与进攻等,使得不足两万的守军,有些越来越心里没底,远望魏军来势汹汹,卫国毁灭在即,许多将领也都心灰意冷。

这时,魏军以强大的猛势,进攻成武邑,三面城池同时进攻,强大的弩机,呼啸射入城内,巨大的投石机,不断砸在城墙上,动辄出现了豁口,这样的小城邑,不像扇堤关那样,依山傍势,厚实坚硬,小城根本就抵挡不住大石的乱砸。

交锋了一日,尽管没有攻克,但是排山倒海的压势,魏军森寒的杀气,勇往直前的血勇,令卫卒胆怯,当天夜里,就有一些校尉、千夫长,带着乡勇之兵,连夜逃走了。

由于北城一面,没有设置伏兵,一些逃兵把消息传播回来,许多将士逃离之心更盛,丢兵弃戈,卸甲归田,一万多的卫卒,直到第二日,竟然不足四千人了。

翌日,魏军发动猛烈攻击,正午拿下了成武邑。

没有了粮草军械,这座城邑也失去了关键作用,不过,这是右路军攻克的第一座城邑,辰凌把它当做前沿指挥部,在这里布兵整修。

反正伐卫之战,并没有提出期限,他也不着急猛扫其它城池,争头功,让将士们休养生息,减少伤员和烈士,战斗力才会更加强大和凝聚。

一晃数日过去,斥候营被派出,围绕着成武邑百里进行密集的游哨,对潜入这个范围的卫军斥候,予以消除歼灭,使卫军曹州、平陵一带的守军们,根本不知道成武邑驻军的情况,犹如盲人摸象。

这支魏军入驻成武邑后,约法三章,加上事前辰凌颁布的军规,魏军士卒没有做出偏激、过格的事,侵略者的烧杀抢夺本性被压制住,因此当地卫人的反抗,自然相对强弱。

毕竟大多数百姓,没有那么大爱国情操,因为气节这东西,在战国还不流行,百姓只管吃穿住行,温饱问题,生活和疾病问题,只要自己的生存不受到威胁,很多人都安于现状,不与参与国家大事。

再说卫、鲁、宋等国,衰弱这么多年下来,国人早无了振奋的激情,向心力明显不足,历代国君昏庸,从王降至侯,从侯降至君,小诸侯国,已经不算真正意义的国家,更像是一方领主,百姓不会舍生忘死去保卫。

即使各国走出的策士、名士、大将们,也不会对自己的成长故乡,有任何留恋,都是以自己现在任职的朝廷为主,这是战国的士子规则。

这日,辰凌走出成武邑,带着亲兵,到四周民舍走访,毕竟魏军要在这里驻扎一段日子,粮草和供给要从魏国出发,经扇堤关,途经此地,送往成武邑,支持魏军作战消耗,打好附近百姓关系,使得他们放弃抵抗和破坏,对于后方和平,将有重大战略意义。

但许多民户见到有魏军来到,都吓得不敢出屋,侍卫长派人找来了当地的里长、亭长,询问当地情况。

“两位老人家,请放心,我们乃仁义之师,我家大帅辰凌,更是名动列国的大英雄,不会欺负你们这乡民的,我们军中军纪如山,不允许烧杀抢夺,如果有魏卒敢前来欺负你们,可以直接去军营上告我们大帅。”

沈铮,柳岩等亲信校尉,在于当地里长小吏交流,一些年长胆大的老翁走出村子,听着几位魏军校尉在这做宣传工作。

渐渐地,魏军在村里做了一番动员,卫人的警戒心放松了,不少人都从房门中探出头来,看看外面高大勇武的魏卒,似乎并不像人们传说中的凶神恶煞,于是壮着胆子相继走出来。

当地这些村民,有男有女,但基本都是骨瘦形销,衣衫破烂,有些人家穷到孩子没有衣服穿,裹着破旧的被单走出大门,出来凑热闹。

卫国自西周康叔立国时,定都朝歌,后来卫成公迁都濮阳时,占卜说可以在这里立国三百年,后来濮阳果然成了卫国的福地,如今朝歌为旧都,濮阳为新都,卫国君经常游玩在两都,不理朝政,卫地多是当年殷商遗民。

这些年下来,由于卫政荒废,赋税家中,土地荒芜,卫民生活艰难,土房土墙,除了破烂的坛坛罐罐,烂掉的被褥,真的是一穷二白,比原始部落强不了多少。

辰凌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疑问道:“这里如此贫困,为何不迁往别处?”

里长有些战战兢兢道:“大帅,卫人地位卑微,去往别国,也不会接受咱们这种贫民,而且,大家祖祖辈辈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从没有离开过山村,贸然去往别处,会不适应的。”

辰凌心中一叹,在古代,都不把贫民百姓当一回事,任意踩踏,但正是因为这些贫穷的百姓,正在供应钱粮和赋税给卫朝廷,维持那些高官贵人优渥豪绰的生活,他点头叹道:“民为国之本,你们在这里放心的生活,魏军这次征讨卫朝廷,就是要拔出这种落后的朝纲,将来并入大魏之后,你们的生活都将得到改善,过上充裕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