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元始诸天 > 第三九二章八门金台

元始诸天 第三九二章八门金台

作者:弃还真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1:04:56 来源:笔趣阁

————

旬月,

吕国都,西城郊,白鹿原!

一座明黄高台屹立其间,在古朴高台之上,每一块砖石间,皆有着三尺三寸三厘之数,其上铭刻着战死将士的姓名生辰。

隐隐约约间夹杂一声声牛皮军号回响,一名名阴兵阴将的身影,在其间若隐若现。

只此一整座明黄高台,足足用了一十二万八千黄砖,每一块黄砖都抟着战死将士的骨灰血肉,寄托着一国的香火愿力。

这就是以吕国一国之力,敕造而成的八座封神台之一!

无数阴兵阴将自香火中复苏,如斯异象接天连地,化作一道道雷云天柱,八道雷云天柱交织着雷霆,带着赫赫天威。

明黄高台之上香火气息流转,恍若有着千军万马铮铮,千万兵戈阵阵齐鸣。这些百战兵魂在香火气息洗炼下,魂灵之中的阴气全无,倒是有了一丝丝刚阳正大之气,一朝列成大军军阵,亦有几分生前风采气度。

荀少彧神色淡泊,身穿着锦绣华服,头戴紫金冠,漫步走在青砖古道之上。一旁有着吕国三公,太师闻渊明、太傅上阳朝、太保荀不讳三人,还有着鲁子受、诸逾行、司子期三位上卿,亦步亦趋跟在荀少彧身后,面上神情复杂看着周匝的一切。

与荀少彧一并随行的,还有着三万的【黑水锐士】,一柄柄战戈高举,一面面铁盾如铜墙铁壁,仪仗招展旌旗飘扬。

这三万之众的顶尖精锐之师,气势惨烈而又激昂,恍若刚刚从尸山血海生生的踏出来的一般,是一支真正百战余生的强横战兵,震慑着明黄高台上桀骜不驯的魂灵。

上阳朝沉声问道:“君侯,此台……莫非,就是您为那些战死疆场的将士,所敕造的兵冢?”

以上阳朝以及五位上卿的法力神通,法眼观望阴阳二界无碍,自是对这一座兵冢上空,演化的诸般异象洞若观火。

只见,这一座兵冢显化异象,一道道兵戈之音絮绕不住,在无数的香火气息之下,数以十万计的阴兵啸聚,一面面阎罗旌旗招摇。

这一座祭祀兵冢简直就是万鬼齐聚,若无香火气息不断洗炼,鬼气一朝爆发之下,只怕此地方圆千百里,顷刻间就会成为一片绝地。

这等凶险恐怖的险地,荀少彧竟在国都周匝敕造了八座之多。

每一座兵冢的敕造,都是吕国国力的损耗,在如今吕国国力不振之时,上阳朝不认为荀少彧,会花费如此大的代价,用来修建这一座兵冢。

以众臣对荀少彧的了解,当中若没有重利,不可能糜费如此之巨,来建八座无用的高台。

此刻,上阳朝心中的疑惑,亦是其他五位上卿的疑惑,几大上卿都将目光投向一脸平静的荀少彧。

毕竟,就在这几月以来,荀少彧的动作不断,在吕国上下各大城邑,令工属令吏们敕造大大小小的神祠百余之数。甚至一度动用了修行人,以道法神通日夜不间断的修建,其速度一日千里不止。

这些吕国上卿们耳目众多,或多或少也是知道此事的,固然心疼花费巨大。但是碍于荀少彧怜于战死将士之心,一个个也无法直言上谏。

而荀少彧祭祀战死军士之举,无论是成效如何,着实让吕**心大为震动。

然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这些上卿们亲眼目睹了兵冢如斯气象,可不信荀少彧真的只是,单纯的为了缅怀故旧之人所立。

荀少彧看着气浪翻腾,一座座方阵阴兵徘徊,轻声笑道:“没错,这就是寡人所立的兵冢,尔等亦可将其称之为封神台!”

眼下八座封神台将成,气象接连天地极为惊人,一味地瞒是瞒不住的,也到了告知几位上卿重臣了。

若不然这些重臣,每日都看着如山似海的玉贝投入进去,怕是心里都有些不安。

诸逾行进言道:“君侯,这……封神台,看着阴气滚滚不息,阴兵阴将列阵咆哮,看着就不似善地。臣在此斗胆,请君侯给臣等解惑,这封神台到底有价值?”

纵然荀少彧一直以来,对外都是以怀思阵亡将士为由,但这些重臣早有怀疑其真实性。只是荀少彧也不明言,这些上卿们哪里敢私下问及,更是怕犯下刺探机密的忌讳。

荀少彧看着气象万千的封神台,胸中一口豪气升起,道:“所谓封神台,顾名思义为寡人封神之台!”

“封神?”

除若有所思的闻渊明以外,其他几位上卿面上都由着困惑。

闻渊明迟疑了一下,道:“君侯此台,可是与神道有关连?”

太师闻渊明倒底是上清宫门人,根底深不可测,不似苦境之人一般不识神道修行门径。

这位老太师一听封神之说,就联想到在苦境大地上,早已濒临销声匿迹的神道。

看着几位上卿询问的目光,闻渊明淡淡道:“老夫曾闻神道,言太初有道,神与道同!”

“上清宫经卷记载,这一方天地宇宙开辟之初,有三千先天神圣自大道孕育而出,彼时三千先天神圣,就为先天神道始祖,神道兴盛一时,为天地宇宙无数世界之主角!”

“只是后来,由于宇宙虚空演变,佛祖、道祖、魔祖三大祖师踏破藩篱,一举证得无上大神通之位,神道才终是衰落了下来,由着佛道魔崛起。”

老太师拱手问道:“敢问君侯,这封神台可是神道传承?”

荀少彧畅然笑道:“老太师慧眼如炬,这确实就是神道传承,寡人前些年有一桩奇遇,得来一些神道修行的皮毛,如今立此八卦封神台,为吾吕国镇压国运之数。”

荀少彧看着兵冢上,浮现金戈铁马蒸腾气象,驻足良久道:“寡人,在国都八方敕造封神台,以此八座封神台拱卫国朝,自此但凡吾吕国名臣大将、百死战卒,其魂灵皆入封神台与国同休,吕国不亡英灵不灭。”

“吼!”

“吼!”

“吼!”

一听着与国休之言,这一座封神台十万八千阴兵轰然咆哮,其声吼破一重重云霄,兵戈铮铮起鸣。

几大上卿豁然一惊,诸瑜行更是诧然道:“这八卦封神台,竟有此玄妙之能?”

荀少彧淡淡回道:“是否有此之能,寡人所知也不详尽,只是得其传承就是如此。”

“这也不无可能,神道修行之人寿元悠长,更在佛道修行人之上。”

闻渊明沉思一会儿,道:“老臣尝闻,上古曾有神道大能之士,开辟神国世界,高举神国于虚空之上,化为天地星辰之一,传信仰香火与世。”

“但凡信仰此等神道大能之士者,其寿尽身死之时,三魂七魄归于神国,都与神道大能之士同享不朽长生之道。君侯敕造封神台,想必与那神道大能之士,却有异曲同功之秒。”

鲁子受拱手一拜,道:“老太师博闻广记,佩服,佩服!”

荀少彧手掌伸开,慢悠悠道;“老太师,且看……这封神榜!!”

嗡——

一道金光裹着一道榜文,直破一重重苍穹云霄,金色神榜流转一枚枚宝篆神文。这一卷封神榜缓缓张开,一枚枚璀璨神文间,迸射着缕缕毫光。

第七品宝兵级数的封神榜一经现世,引得国都周匝八座封神台震动,百万阴兵汇聚喧嚣,一时旌旗万千升腾,滚滚阴气磅礴如江似海,在吕国国都方圆千里,赫然形成八道通天云柱。

“此乃封神榜,封神榜中存性灵,只要吾吕国功勋,皆可在封神榜上留下姓名,只待未来身死之际,就可托身封神榜上。”

荀少彧迎着众位上卿惊诧的目光,徐徐道:“一旦托身封神榜上,只要这八座金台不塌,封神榜不毁,吕国社稷不亡,就可不朽长生与世。”

“性灵托庇吕国国运,为吾吕国神祗!”

几位上卿闻言,目光再看向封神榜时,已然有了一些炽热,道:“托庇国运,不朽长生?只是区区一卷榜文,竟有这般好处?”

这些上卿不似荀少彧一般天资纵横,又不似闻渊明一般背景深厚,对于这些上卿而言,就是臻达大宗师级数,都是他们一世修来的福分了。

大宗师二三百年的寿数,看似超乎常人二三倍,但是比天人神魔的万载不朽简直不值一提。

此时的吕国六卿,看似执掌一国权柄,威福生杀自享,但再过五百载,且看这时的风云人物,又有几人依旧长存。

“当然,这一卷封神榜虽能敕封神祗,但所封神祗必须用香火愿力为资粮,以此维持己身神位不坠。而且除非封神榜本身,能在第七品之上晋升品阶,不然入榜神祗终生修行不得寸进。”

听着终生修行不得寸进,闻渊明闻言一皱眉头,暗道:“果然……”

对于一位修行人而言,一生修行不得寸进,简直是比死还要令人痛苦。

而这一卷封神榜,却能让生灵延续寿数,起到逆天改命之用。

因此,几大上卿哪怕明知封神榜的缺陷,但看着封神榜时的目光,仍尤自显得极为炽热。

荀少彧展开封神榜,问道:“众卿,可愿签下这封神榜,与吕国同休戚?”

只要以本命精血签下这一卷封神榜,就等于在榜上留下一丝精魄。

介时,无论日后是死于刀兵,还是陨于寿终正寝,封神榜都会凭着这一丝精魄牵引,在香火愿力汇聚之下,再度凝聚一道完整的性灵。

几位上卿躬身下拜,道:“臣等,唯与国同休戚!”

说罢,闻渊明率先咬破手指,指尖金血成珠,落在封神榜上后,勾勒出一个个金色的’蝌蚪’,在榜文上不断的跳动着。

…………

掖庭,凌烟阁!

这一间宝阁正中丹墀之上,悬挂一尊四方玉壶,白玉质地的四方玉壶壶身,铭刻着三百六十五数的宝篆真言,丝丝灵光在四方玉壶上流转不定。

受得六位上卿的签押,这一卷封神榜神异自生,得享一国国运冲刷,整卷榜文之上,透着一丝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

荀少彧面色平静,自袖中取出封神榜,缓缓开口:“请,封神榜归位!”

这一卷封神榜之内灵性自生,当即化作一道神光落入玉壶之中。

封神榜一落入玉壶中,白玉玉壶嗡嗡作响,三百六十五数的灵光,在壶身上不断的游弋着。

见着四方玉壶灵光摇拽,荀少彧幽幽道:“常云光何在!”

“常云光何在!!”

悠长的回音,在空旷的凌烟阁中回荡。玉壶中的封神榜,听着荀少彧的召唤,金榜吞吐香火气息,似乎在悄然酝酿着什么一般。

终于,在荀少彧连续呼唤三声之后,封神榜中的灵性有所动作。

嗡——

似是茧化成蝶一般,一尊金甲神将缓缓自封神榜中走出,纯粹之极的香火气息,恍若岩浆爆发的力量,带着恐怖绝伦的毁灭性,在这一尊金甲神将周匝沉淀。

“臣,常云光叩见君侯,”

这一尊金甲神将经过吕国香火洗炼,已然有了一些纯阳之气,举止间犹如生前一般无二,恍若一尊活生生的存在。

当初常云光身死之时,荀少彧尚未炼就封神榜,自然也就无从在封神榜上留下一丝精魄,作为以后封神的依凭。

常云光能以金甲神人的形象现世,还是荀少彧这几年不遗余力,宣扬常云光的忠正贤名,得到了不少的香火愿力,且还有着吕国国运加身。

也真是因此,常云光一经出世,才有着不弱于宗师级数的气象,成为坐镇封神榜的第一神将。

看着这位心腹大将,荀少彧沉声道:“寡人敕封尔为镇国大将军,永享吕国三牲祭祀,永镇凌烟阁,非寡人诏令,擅入凌烟阁杀无赦。”

“臣下,遵君侯诏令!”

常云光伏身叩首,道:“臣常云光,定以凌烟阁作为臣之性命。”

此刻,随着八座封神台的建立,荀少彧手中封神榜与封神台相互呼应,化为一道无形无质的天网,一时间竟能覆盖整座国都,将整座国都化为荀少彧的地上神国。

而有着封神榜之力,在这一座吕国国都之內,荀少彧俨然有着横击天人神魔的自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