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颂 > 第四百零二章 泰山不复

剑颂 第四百零二章 泰山不复

作者:淡水鲈鱼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6:47 来源:笔趣阁

仲尼老了,已经太老太老,他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都会死去,只有那双眼睛依旧注视着天空与土地,他深爱着这片人间,但这片人间的道德却已经随着时间一柄腐朽。

再精美的房梁也会被蠹虫蛀噬,再巍峨的宫殿也经不住光阴之刀的劈斩,仲尼坐在丘陵上,他双手握着拐杖,那根老木棍靠在他的肩头,叔仲会与仲由侍奉在仲尼的身边。

叔仲会还很年轻,他是所有弟子之中最年轻的,而仲由已经老了,他也如孔丘一般,垂垂老矣。

“仲由,你不要去卫.....孔俚让你做邑宰,但此人见利忘义,绝不是君子,他心中没有仁义,也没有德行与操守,卫出公守卫许多年,他的父亲蒯聩为人荒唐,消失了许多年,但我听说,他如今却偷偷潜了回来。”

“孔悝的母亲伯姬是蒯聩的姐姐,这件事情必然有蹊跷之处,你如果去了卫国,我会很伤心,因为你要前去的乃是龙潭虎穴,而不是一个传道的居所。”

仲尼的眼睛昏花,絮絮叨叨的说着。

卫国与天下列国都不相同,起码在这个世界之中,它处于一个很奇怪的“状态”。

他就像是南世中的孤岛,是光阴与岁月放弃的糜烂地,他的君王活的总是很漫长,却又不与南世的所有国家接轨,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中,卫国的存在感也十分薄弱,乃至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因为忘记了卫君的事情,居然导致在大一统的秦朝之内居然还有一个“封君”。

其实秦始皇是把他忘了,这一忘就是十几年。

而在神魔仙鬼的世界之中,卫国的“独立感”显然更加浓郁,但相对的,他的存在感也十分薄弱,仿佛时间都不能侵入卫国的王宫中。

也或许正是这种“不作为”,才导致卫国的人才大量的流失,才导致卫国的封地内,虽然有云梦宫这种世间顶级的“教育机构”,却依旧没有人选择“振兴”卫国。

因为卫国已经没有振兴的必要了。

“三尺的黄土上演七尺的荒唐故事,卫国早已摒弃了礼,他们只盯着眼睛的一亩三分地。”

叔仲会对仲由(子路)道:“我也是如此想的,师兄不该前去。”

子路道:“我已经答应了对方,又怎么能够临时反悔呢,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先生不是一直希望我能发扬先生的道么?”

“卫国虽小,却也是一处邦国,且既游离于天下之外,却又独占天赐之沃土,地灵人杰,虽然君主昏庸,但万事都可变,无不可变的道理,无不可变的法,无不可变的人。”

“孔悝虽然只是一个都邑大夫,但他权利乃是卫国摄政,执掌祭祀礼乐,我可以从卫国入手,请求恢复天下的礼与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是荀况的劝学篇所言,学生深以为然。”

孔丘的眼睛眨着,努力的想要看清远处的泰山。

他的眼中,泪水再一次流了出来。

子路抬头行礼:“先生心念鲁地故土,然先生不是更希望儒的教化遍布天下的么?”

“先生为什么哭泣呢?”

孔丘与子路,两个人相伴了大半辈子,子路是唯一一个敢驳斥孔子话语,甚至给他提意见的人,两个人的关系早已超越寻常的师徒,而更像是一对挚友。

“鲁哀公百十四年,哀公西狩获水麒麟......”

孔丘的声音有些飘忽,又很是沙哑沉重,子路接口,认真道:

“学生记得,先生说,此非祥兆,先生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先生斋戒沐浴三天,见鲁哀公,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恒,没有得到支持。又向季孙请求出兵,同样遭到拒绝。”

叔仲会眨了眨眼睛,那时候他似乎才刚刚跟随孔丘没有多久。

“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正是因为不愿再有这种事情发生,学生才更要去卫国。”

孔丘忽然开始呜呜的哭。

子路亦抬起苍老的面容,笑道:“先生是不舍学生吗?”

孔丘哭着哭着,开始咳嗽起来,他的脑袋垂下去,再也不看泰山了。

叔仲会握笔的手抖了抖,他眺望远方的泰山,巍峨的岱宗就在那里,镇压着整片齐鲁大地。

夫子曾在年轻时登泰山而小天下,如今他再也不看泰山.....

子路也望了一眼泰山,笑着摇了摇头:

“记得,夫子当年登泰山,与道人荣声期不经意而遇,荣声期披着鹿皮制作的衣服,拿着没有装饰的琴,边弹边唱,于是夫子就问他,你为何如此快乐?”

“道人荣声期道:我的快乐很多,最突出的有三条,其一,天生万物,以人为最宝贵,我是人,自然高兴,此一乐;其二,人分男女,世俗又以为男尊女卑,我是男人,也很高兴,此二乐也;其三,人生寿命有长短,有的人很小便夭折了,而我活了九十五岁,当然高兴,此三乐。”

“贫穷是读书人的本分,死亡是人生的归宿,守其本分而得其归宿,有什么忧愁呢?”

“夫子当时夸赞了他,并且和他谈了很久。”

“荣声期和夫子说,夫子是泰山。”

子路叩首:“先生永远是子路的先生,永远是子路是夫子,子路不敢不仰望先生,从古至今,从生至死。”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孔丘颤声道:“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

子路拜首:“从政者从来危险,夫子如此,子路如今为天下计,更欲如此。”

他对仲尼行了大礼,随后站起来,三步一叩首,直至百步之外,彻底离开了博邑之野。

叔仲会望着子路的背影,安慰孔丘道:“先生,师兄会完成您的愿望的,这天下会有道德,礼乐会重新恢复繁盛。”

然而孔子只是又开始哭。

“子路回不来了。”

三日之后,孔子病的更严重了,叔仲会急的焦头烂额,他找了很多药物,但收效甚微,而孔子在迷糊之中,只是喃喃说着,什么姬寤生的礼乐之谈,什么礼崩乐坏已是定数不可改也....

“庄公的胡言乱语而已,先生您在说什么?”

叔仲会服侍孔子喝药,孔丘的手颤抖着,他浑浊的双眼通红,他忽然对叔仲会道:

“儒门将乱....八脉将碎,颜回,孔鲤,子路,颛孙师,子夏,曾参,孟轲,荀况......我梦到了他们每一个人.....他们有的头颅不翼而飞,有的成为了黄土里的尸体......”

“我还看到一个孩子,我看到他的剑,他背上有一只眼睛,他的两眸如同龙的目......他把剑放在子夏的脖颈上......”

叔仲会吓得不轻:“夫子做噩梦了。”

孔子只是摇头,使劲摇头,他咳嗽不止,几乎要把肺和肝胆都吐出来。

他喃喃重复着楚狂的歌,不断重复着何如德之衰那一句话。

叔仲会焦急万分,而这时候,破落庐舍的外面,门户被轻轻敲响了。

叔仲会前去开门,他看到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站在门外,那老人向叔仲会微笑,同时自我介绍:

“我是荣声期,来看我的老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