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剑颂 > 第一百零五章 龙渊而来

剑颂 第一百零五章 龙渊而来

作者:淡水鲈鱼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6:47 来源:笔趣阁

白影子断了一只胳膊,从火海中逃走,说是从容,但事实上乃是败走,之前那一剑凶猛,他身为妖,从不曾想过人居然有如此厉害,自己从火焰中袭杀而出,却不料反被火漩所蒙蔽,此人者有凶戾之能,甚难对付。

再想到之前那幽门弟子,黄泉中人,本打着吞鬼而壮妖的想法,却不料那人亦难对付,一人一鬼若是汇合,自己纵然妖力已有小成,恐还是输少胜多,免不得一死的下场。

窃取祝融香火数年,不料最后却杀出两个高手,不过还好,最基本上的目地算是达到了,大半的村庄化作火海,剩余的那些人家,纵然没有被自己杀死,吞了精气神明,恐也已然葬身火海深处,化作怨灵投入阴界去了。

白影子的五官模糊,只有一双眼睛通透雪亮,与常人无异,耳朵尖锐,口鼻皆只有突起而没有具体形态,心中想到那些活人被烧死,这可以说成是星眸的眼睛内,却满是扭曲与快意。

世人常不明何为妖,故有穷天道尊言,妖为人之假造,气焰灼天者,是**与不详的化身,莫说妖有善者,这绝不可能,若妖成善,那便常常是精、灵、怪之属,决不可与妖混为一谈。

妖者身边常随妖氛,行走时有妖焰云气相随,哪怕有大妖可以藏匿自己的妖焰云气,但此举只是藏显不藏隐,外表不见不代表没有人可以看破。

所有的妖都是出自阴世的“诡谲异气”;《左传》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一个人所忌讳、害怕的事情,是由于他自己的气焰所决定的,妖由人引起,如果人没有嫌隙,妖便不会自己出现,人背弃常道,妖便起来作祟。

总的来说,妖的出现和人是相对的,人如果是六气之中的“明”,出自于“阳”,那么妖就是六气之中的“晦”,出自于“阴”。

人为内敛,心有德行;妖为外放,故无所顾忌。更简单的说,如果妖会去做善事,那么这东西也就不叫做妖了。

而出现妖的原因,无外乎是“疑”、“怨”、“恨”、“怒”、“喜”、“泣”、“恶”、“毒”、“忌”、“执”。

此为妖十类,世间诸妖,莫不皆应此划分,譬如程知远手中的那柄洗血黑剑,便是最后一类“执”所化成的剑妖。

破妖,除去暴力的斩杀之外,如果能够知道这只妖对应的“类别”,那么破除起来便简单的很,还是洗血为例,执妖破执,便不复为妖,其余九类皆通此理。

而十类妖中,最诡异的莫过于“喜”类,此乃阴极阳出之物,晦尽明降所诞,阴阳颠倒,晦明不知,藏于人中而不得视,难以分辨,善蛊惑。

喜类之妖,若出,也为世间异闻之一。

而火童子,出乎于“怨”类之妖。

黑暗星沉,白影火屠行到一处山塘,此时要紧便是寻找一处圣人察觉不到的地方潜心修复自己的伤势,否则依照如今圣人们的反应速度,恐怕不出三日便会有九重楼以上的修士前来搜寻,届时自己绝对是战之不过,必死无疑。

他奔逃不断,心灵中的神智渐开,但依旧充斥着杀戮之欲,身边的妖焰云气也拖行的老长,远远看过去,在黑夜天地中便是一朵移动的白云,行走飞快,如鬼魅魍魉,似像是传说中,那黄泉大地的掌灯使者一般可怕。

前方丘陵中有一黑衣人出现,拦住白衣火屠去路。

“......!”

他不能说话,但眼中已经露出凶暴,手掌中火焰升腾,炽烈的红蛇再度化作一柄滴落滚烫铁水的屠刀。

黑衣人张开双臂,露出阴影中的三张脸,那两臂之中各有双头,即是四头伸出,长长的脖颈如同龙蛇一般可怕,过不瞬间,黑衣人人形俱无,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只蛇身九头的庞然大物。

白衣火屠抬起脑袋,愣愣的看着这一幕,他手中的刀原本已经扬起,但现在又缓缓放了下去。

深渊中的泽水咕嘟嘟的从大地上冒出,吞噬了他身边的火气,那灼热与炽烈在不断的散去,如同溃败的兵马一发不可收拾。

心惊胆战,惶惶而迎。

对方的那股气焰简直遮天蔽日,浩荡的云气几乎覆盖整片山野大地,在这种恍如天威般的恐怖妖氛下,他白衣火屠的妖氛,简直如同沧海中的一朵水花,纵然可荡起涟漪,但不过瞬息之后,便会归于虚无。

猩红的眼睛在黑夜中照破一切,当中的眸子映照出最可怕的深渊,当中似乎有九只类似龙的影子在咆哮,但一切寂静无声。

白衣火屠颤抖着放下屠刀,他缓缓跪在地上,把腰弯到极深处,泥泞之中火焰骤熄,只留下青烟袅袅而上。

白衣火屠以头叩地行大礼,模仿人的行为,表达他对于眼前这只旁然大物的臣服与畏惧。

黑暗茫茫,妖焰熏天,九头乱舞,世间魍魉嘶鸣。

“吾自龙渊而来,逃得九子封锁,今欲覆赵地,引为陆地鬼国。”

话语狂妄,全然不把几位圣人放在眼中。

同一日,北狄各部,皆有大族率部中大军南下劫掠,于雁门关攻赵,凶悍猛烈,如燎原之火。

..........

翌日,程知远和虞霜分别,后者要直接前往稷下学宫,来年开春将有大考,稷下学宫广开门授,这是学习知识的大好机会,并且时间长达足足半年,对于虞霜来说必须要去,而程知远心中亦有意,因为听闻东越剑圣或许也会前往稷下学宫。

剑之道,在剑神童子没有复苏之前,自己只能独自摸索,虽然儒门大贤颛孙师教导了自己一剑,确实是受益匪浅,平平一剑却藏着世间哲学,如果要参透还需花上不少时日,但与其自己闭门造车,不如前去旁听,旁外圣人大道听不得,剑圣人之道,自己总改能听得的。

“只不过现在我有要事在身,要前去邯郸,等从邯郸回来,我便向榆次城中司寇复命,说稷下学宫一事,届时来年开春,或许你我还有再见之日。”

程知远与虞霜作别,把那朱红色的大袍挂在身上,虞霜从包袱中奉上一本竹册,此时与程知远笑道:“我与兄长交谈甚欢,更同患难,此番别离,无甚长物金银相赠,只有这竹书一卷,言天礼之谈,不是甚么贵重之物,聊表心意。”

程知远谢,与虞霜互相行大礼而道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