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走进修仙 > 距离灾劫七千万年的行星

走进修仙 距离灾劫七千万年的行星

作者:吾道长不孤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5:43 来源:笔趣阁

无法解释,无法描述。UU小说,uu234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真是让人战栗不已的体验。

神州巅顶逍遥,万法归一麦思伟是这样想的。

不管几遍,他都没法适应“仙路”

暂命名为“超灵气环境”,既不同于星球引力圈、生态圈附近的高灵气环境,也不同于宇宙荒芜地带的低灵气环境。物质的存在状态与常规宇宙完全不同,时间与空间,已知的十一个维度——或许还有未知的维度——在这里发生了超耦合,微观与宏观在这里不存在任何界限。

真是让人战栗不已的体验。

然后,他离开了那里。

一道四维的门扉打开。在三维的视角看来,这个超球体和球体没什么区别。逍遥修士的顶尖法器——列缺舰穿越了超球体,来到这边三维空间。

一颗孤零零的恒星,发出黯淡的红光。一圈零零散散的小行星。还有一颗行星。星球孤悬的这片星空距离星河很近,一等亮星非常多。在这里,夜晚即使没有阳光也没有卫星反射,依旧可以看到星云的瑰色。

万法归一足尖在舰桥上轻轻一点,法器真灵立刻与他的意识交联,十二万九千六百个阵法层层套嵌,将他身周的电磁场放大。星舰核心的“道一两相大阵”,制造出正逆两道膜,贴合极近,生生从真空无量海之中榨取出道一之力【卡西米尔力】,化出精纯真空灵力。麦思伟身边的电磁场以近光速扩展,最终延展至300光秒。

三百光秒。五光分。约0.6个天文单位。即使是光。也需要盏茶功夫才能跨过这段距离。这个范围甚至远远超过土星环的大小。如果有一块这么大的平面,那么这个平面足够一颗地球这么大的岩质行星在上面滚来滚去。

麦思伟习惯性的眯了一下眼睛。其实“列缺”作为半仙器水准的星舰类法器,其内部的光线是恒定的。只不过身为人族,他习惯性的将电磁感应与视觉交联形成共感觉罢了。丝丝缕缕电光缠绕在他身边,构成阴阳爻。电光闪烁,在有无虚实之间自由切换。这是为了处理电磁场收到的灵犀。他扩张出去的电磁场,就相当于一个巨型射电望远镜与巨型光学望远镜的混合体。

三百光秒,神州后土直径的万倍以上。

掌握了光电变化的他可以收集这三百光秒内一切电磁波的讯息。

只要他的元神足够处理。

无数灵犀透过电磁场。以光速导入这位巅顶大修的识海,旋即又被他以臻至化境的天歌行修为用电磁波送出,推入刚刚构筑的阴阳爻阵中,转化为阴阳爻文【二进制的机械语言】,然后输入算器,由星舰的真灵自行处理。

“目前位置……暂时不明。疑似天河之心……”

“恒星为红巨星,质量……体积……半径……”

“行星,目测为一颗,测定轨迹,测算引力扰动……”

“行星表面光谱分析……岩质行星。大气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表面完全是液态水。有碳……”

高度类似神州后土啊。

麦思伟这么想着。

在他扩张着自己力量范围的时候,另一个路秩开始自动执行。

那是唤醒休眠的“船员”用的。不同于地球人构想的那些船舰,本体为法宝的列缺可以为一个人操纵。麦思伟完全可以一个人驾驭它纵横星海。

但是,他到这里来的目的,终究不是踏青。

仙盟想要打造一片安稳的乐土,能供应所有今法修求道的的国度。为此,他们需要有震慑仙人的力量,让仙人不敢妄为。

而想要获取这样的力量,研究这个宇宙,就是最好的办法。

列缺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数据。

任何数据。

一切可以研究的数据,都能够被今法的体系转化为力量。

而既然是研究,那就必须带上一定数量的人了。万法归一麦思伟再如何伟大,也只是一个人。他能够把握一切电磁变化,但也不敢说自己能够探明任何领域。

在列缺的下层舱室里,数百人在在毫无依托的空间当中排列成了严整的方阵,静静的沉睡。然后,元磁之力波动催动了他们的元神,一股更加强烈的悸动从他们意识深处传来。

那是信号——“醒来”。

然后,所有人都醒了。

这一批人是仙盟最为精锐的一批弟子,是大宗师当中的精锐。也只有他们,才能够在仙路的超灵气环境当中生存。

这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苏醒了。他们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隐晦的用灵识传音商量。

“这次是哪儿……无量天尊!红巨星!”

“又不是没见过。”

“这可有些稀奇了,红巨星旁的宜居带上,居然还有一颗行星?”

“原本是远日行星,有一个固态的内核和一层冰面吧?因为恒星膨胀,所以才变成宜居的天体了。”

“岩质内核和液态水部分几乎是等重的!有趣。”

“强磁场……这么小的岩质部分也能形成强磁场?有趣,值得研究。”

“星环确认……真细啊。”

“这大概是已知的最小行星环了吧?”

……

众人的交谈当中洋溢着一种特殊的欢快情绪。仙路是他们未曾完全掌握的东西,在早期的实证当中,甚至有人迷失在了那广大宇宙,至今没有找到。不管怎么说,落入仙盟可观测宇宙的范围之内,而且没有一离开仙路就迎头撞上强大仙人,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列缺的调度官刘御熙则走到麦思伟面前。对这位逍遥修士道:“缥缈宫诸位同门已经就位。可以开始了。前辈。”

麦思伟点点头。列缺一震,蓝色灵光透体而出,开始加速飞往恒星。在越过行星轨道之后,列缺才停了下来。另一个元磁旋光圈自列缺上飞震而出,同样是扩张到三百光秒之外。这一道法度的作用是三百光秒以内,捕捉恒星喷洒而出的种种元素以及恒星风推动的星际物质,估测恒星以及这颗恒星系的大致年龄。

这项工作与其他人的工作一起进行。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持续了整整十一天。麦思伟支撑起的这个巨大的元磁真光圈,效率超过了所有天文望远镜的总和。这种效率对于绝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列缺的舰载算器。也是极品玄器级数的算器,只差一步就可以蜕变为永不修坏的仙器。而列缺号的船员们就算将自己的课题一股脑的发给这超级算器,也不会对这算器造成多大的压力。

仅仅是十一天,他们就对这个恒星系有了相当深入的了解。

第十一日的酉时,刘御熙向麦思伟报告。

“前辈,现在初步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麦思伟点点头,注意力依旧在那颗恒星上。他在观察恒星那磅礴的磁场,手指微微划动,似乎是在记录什么。红巨星是恒星老年的阶段,整个星体非常不稳定。磁场活动剧烈。麦思伟就是在观察这不稳定的极端磁现象,进一步完善电磁理论。

刘御熙继续报告:“根据我们的计算。这颗恒星的质量约为1.314*10^29钧,略小于神州大日的1.326*10^29钧,但总体上还属于同一个层次。”

麦思伟点点头:“和我预估的差不多。”

刘御熙微微惊讶。张目便可量天,这就是巅顶逍遥的实力吗?

他还在神州的时候,就接触过驻世的逍遥。那些逍遥,客绝对没有这个本事的。

难怪万法归一被公认做元力上人、太一天尊以下最伟大的天才!

刘御熙定了定神,然后道:“前辈,下面的部分您一定会感兴趣的。根据那颗行星、以及星际物质的同位素测算,还有恒星元素光谱,这颗红巨星的寿命,约在三十八亿到四十三亿年之间。”

麦思伟动动眉头:“这……略有些不符合当今的理论。”

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相若,那么它的寿命也应该和太阳相似才对。可红巨星分明是恒星垂暮的标志,太阳至少要经过一百亿年的燃烧才能进入这个阶段,这颗星球约莫也需要这么久。

可是……三四十亿年?

“我想,这个问题是有解释的。”刘御熙道:“按照推测,两亿年之前的那一场大灾难,使得这颗恒星被夺走了太多的力量。之后,这颗星球陷入了低迷期,呈现低温。”

将灵气夺走之后,一颗星球就会陷入低迷期,低灵气环境下,能量做功效率极低。在这个过程当中,恒星将会失去光热,星球膨胀的力量不足以抵御自身的引力,恒星会整体向内塌缩。可只要不当场毁灭,恒星作为一个有序的系统,仍旧会从广袤宇宙补充灵气。而灵气超过一个阈值的时候,爆炸性的连锁反应就会出现,高温高压下,氦聚变会提前发生,恒星的稳定性会被破坏,迎来一个大反弹。

“两亿年前……”麦思伟有些困惑:“红巨星持续时间很短的,应该只有十万年到百万年不等。”

“前辈,您忘了两个原因。”刘御熙提醒道:“首先,这颗恒星是被提前引爆的,内里还有大量氢元素,只不过是提前进入了红巨星阶段,因此寿命远远超过一半的红巨星。第二,这地方距离天河之心只有百万光年左右,而且比神州更接近巨引源,所以时间的流速与神州并不相同。对于这里来说,那件惨案,仅仅发生在七千万年前——哦,神州恒星年。”

麦思伟一瞬间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摇摇头,苦笑:“到底是老了……”

麦思伟觉得自己到底是老了吧。在他年轻的时候,可从没有人提过这种事情。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时光长河唯一。

从经典时代活到现在的老修士。都有这个毛病。

也是他的理论。证明了光速的绝对性。可也为那绝对的、他所信奉的“时间长河”奏起哀乐。在他之后,就有一个年轻人,以他的天歌体系出发,翻开了匪夷所思的宇宙图景——光以绝对的速度联系了宇宙,可宇宙整体,却并没有一个相同的“时间”。

刘御熙觉得眼前的前辈突然有点儿迟暮的感觉。他不知该说什么,只得继续说道:“咱们再来说一说那唯一的行星。这颗星球质量约为神州后土的一点零一倍,直径却有一万八千里。是神州的一点五倍。这是因为它的密度比较低,表面为液态水,岩质内核与液态水的比例为一比一点二一五,磁场强度与神州相若。公转周期约三百四十七个神州年,自转周期则为四十四个神州日……”

“此方天地,一年就有两千八百多天啊。”麦思伟有了一点兴趣。

“是啊,挺长的。”刘御熙附和一句,然后继续说道:“这颗星球没有卫星,有行星环,初步确认。这些行星环的成分包括固态冰、铁的各种化合物以及少量的其他成分。”

麦思伟觉得对方特地点明这颗行星,应该是有目的的。于是问道:“这颗行星有生灵吗?仙道如何?人道如何?”

刘御熙摇了摇头:“不,没有发现什么高等生灵。按照推算,这颗星球七千万年之前还是一颗远日行星,连大气都是固态的。几千万年前恒星的一次急速膨胀,撕毁了接近恒星的后土行星【类地行星】和巨行星,然后使得这颗星球解冻。它解冻的时间,约莫六千五百万年。”

越高级、越复杂有序的生物演化越快。六千五百万年,若是在演化的后期阶段,足够恐龙灭绝之后的小型哺乳类进化成人类。可是在演化史的初期阶段,根本不够看。

麦思伟微微摇头。他想象得到那可怕的场景。恒星的力量太大了,它仅仅是生病了,老了,然后倒下了,可倒下的余波,就摧毁了身边微不足道的灰尘——它的行星。

这颗星球,它或许存在的兄弟姐妹,全部都被恒星的伟力炼化了,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而让摧残恒星寿元的,或许只是高级仙人的呼吸。

“幸好,我们至今也没有遇到那种仙人。”麦思伟微微摇头,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那颗碧绿如同翡翠一般的行星:“这颗星球,远看几如美玉,我也隐约感受到了生机……错觉?还是说无机物开灵化妖?”

“不,并非如此。无机物开灵化妖几率很低,想要积累出充盈一方天地的生机,所需要的时间不比物种进化短。”刘御熙道:“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其他星球崩溃的时候,有一个岩块携带了些微微生灵,然后在这颗星球解冻的时候落入其中,那就有可能为这颗星球播种,让这个星球生态系统直接跳过最初的几亿年。”

麦思伟点点头,脑海当中浮现出另一幅画面。

在恒星失去稳定,急速膨胀。当这个过程进行到第几千年还是几万年的时候,一颗后土行星【类地行星】终于进入了洛氏极限【洛希极限】,被引力撕成碎片。这些碎片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小行星带,环绕这颗恒星。然后,这颗行星的某一块“尸块”,会携带一定的微生灵【微生物】——这些微小的家伙必须很原始、、很简单,能够适应种种极端环境,并且能够休眠几万年。而且。破碎的时候,这一块搭载着生命的方舟,必须有着接近但不超过这颗恒星第三宇宙速度的初速,这样才能来到恒星系的外围,恰好被这颗远日行星俘获。

这简直就是概率学上的奇迹!

麦思伟突然有一种别样的感动:“我有点想去看看了。”

原本这样一颗星球,是没必要亲自从、探查的。但是,他就是想去看一看。

“到这颗行星上去?”

“看看。”

刘御熙大喜:“那感情好啊,前辈。我们有的实证组提出了要求,说需要那行星岩质内核的物质,做更加精准的测算。如果您方便的话,请带回百钧左右的样本,另外,我个人也希望您能够好好调查一下那里的生灵圈。”

“那里?你不是刚刚才说了,那里的生灵很简单吗?”麦思伟笑道:“和你昨天做的那个模型有关?”

麦思伟是列缺舰载算器的主人,在这个局域幻境里,有着和冯落衣相若的权限。

刘御熙有些不好意思:“您也关注了?”

“很新颖的角度,忽略部分物质限制,直接以算法来推演生灵。”麦思伟摇摇头:“天灵岭最近有这个倾向?”

“其实,我出身万法门来着。”

麦思伟敲了敲脑袋:“哦哦哦,我想起来了。万法门的小刘。我记得,你来这里之前,你是西海的守疆使吧?”

“西疆指挥使之一。”

麦思伟笑了:“官还不小。”

刘御熙也笑了:“这没什么,和现在一比,我之前做的兼职不算事。”

“你到西海,是为了完成给海妖群落建模的工作吗?”麦思伟道:“我记得你还不到五十岁,是你们那一代里最早成就元神的……以你的成就、你到学科,或许在一颗宜居行星做节度使比较好。”

“宇宙这么大,老呆在一个地方可不好。”刘御熙笑了笑:“在晴朗的夏夜,我总会望着繁星,心里想着能不能到那一边看一看。以往只觉得我应该能够活到征服群星的时候,可现在,我有了能够去亲眼看一看的机会。”

“原来如此啊……”麦思伟点点头:“我会帮你去看的。如果没有危险,你也会是继我之后第一个踏足那……那颗行星叫什么名字?”

“海天。”刘御熙笑了笑:“私底下的叫法,也就是一个临时代号,不能算作正式名称。”

“我觉得这个名字就不错。”麦思伟遥望海天,心中微微有些暖意。:“海天啊……”

生命的奇迹。(未完待续。)

ps: 本章也兼做为一位书友祈福。

可能有部分读者已经知道了,本友之一,排在粉丝榜上第七位的“刘禹锡先生”,罹患重病,就在今天,他要进行——或者已经经历了——一场非常凶险的手术。

大约是一周之前吧,他找上我,说“以前说好的龙套呢?快点啦,不然我就看不到啦”。那个时候,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这本书,还有那么一个读者,一直追更道生命的最后一天。

于是,我就写了这一篇番外。

我只希望能出现生命的奇迹。

——喏,少年,你的番外,你的龙套,说道的我都做到了。说好用压岁钱给我凑一个盟主的,你可别食言啊——不管是一年还是两年,我都等得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