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走进修仙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与火之民

走进修仙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与火之民

作者:吾道长不孤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4:17 来源:笔趣阁

火之民是这个宇宙最古老的生物类别之一。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它们远比岩质行星的土之民、气态巨行星的风之民与远日行星的水之民要古老。

这很好理解吧。毕竟,这个宇宙,最早诞生的天体是恒星。

而行星、则必须等到这个宇宙产生了足够多的比氢更重的元素、第二个世代的恒心诞生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最为古老的天眷遗族,就是天体妖灵与火之民的族群。只不过对天眷遗族来说,他们都是天人大圣的追随者,在那个时代,没有谁会在意彼此之间族群的差别,更不会在意族群的强弱。因此,古老的天眷遗族并不一定比新出现的天眷遗族强,而新加入这个文明圈的天眷遗族,更是有无数机会追赶那些古老的遗族。

但是,与其悠久历史相对应的,则是那无可探究的演化过程。

人族对于“观察”的兴趣更大于“政府”。仙盟那百年的观测记录中,就有许多记录,证明了火之民之间也有生物性的差别。约束它们肉身的诸多力场,也能表现出“复杂”与“简单”的区别。而龙族给予的情报更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火之民是一个没有遗体化石的物种。

几十、几百亿年来永不间断燃烧的恒星,就相当于给每一个火之民免费的火葬。这比燃烧更炽热的大气,是他们诞生的苗床,亦是他们永眠的坟墓。

甚至连它们一路行来的足迹,都会被故乡所焚毁。

而火之民最早的遗迹化石,也必须等到它们能够登陆自己故乡恒星的其他行星为止。

而在这个世界,能够进行这样的航行,也就意味着至少大乘期的水准。

水平再低一点的话,就根本没有横渡虚空的可能。

当然,这对火之民来说,反倒不算什么事了。

不同于岩质行星表面,恒星的表面往往不会有太过复杂的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没有“生物圈”这个负熵系统初步处理灵气,恒星灵力在“易吸收性”“易转化性”上都不如行星表面。

但是,在灵力的浓度与质量上,恒星的灵力远胜行星。

火之民们起步会有些艰难,可入门之后,便会有着“爆炸”一般的修为飞涨。

毕竟,恒星的“聚变”,本身就是“无序趋向有序”的过程。而恒星的阳气,便是行星“负熵”的最初来源。

对于火之民来说,只要过了第一关,踏上修行之路,那么一路突飞猛进到分神期都不是问题。

而由于先天体魄的关系,同级修法相同进境下,他们的战斗力,更是远胜行星上的生灵。

但是,这却不是没有代价的。

和行星上的生灵不同的是,火之民修行之路,并非是“寿元悠长”下的大道独行,而是燃命燃魂、与死亡争分夺秒的惊险赛跑。

他们的修行,是“减寿”的。

修为越高,阳火之力越是集中,内能越强,也就越是容易趋于混乱。

甚至每一次冲击关窍,都有大概率折寿与死亡。

除非在元婴期的时候就做出抉择,放弃火之民的先天特性,以元婴重塑灵体,逐渐脱离“火之民”的形态。

这便是元婴法的真正特效了。绝对的普适性,任何生灵都能用它转化为统一形态。

但是,这却等若抛却了自己先天的肉身,**着一个元婴。有道是万劫阴灵难入圣,选择了这种道路的火之民,甚至失去了在恒星表面生存的本事。

绝大多数火之民都没有条件选择这一条路。除非有一个修为臻于天仙境界的亲友可以在转化的过程中将他们带到行星,否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元婴在阳火之中活活炼死。

而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燃尽寿元之前,冲破最后关隘,打破内外系统的隔阂,获得恒定的负熵。

这也是……王崎面前这一支火之民的过去。

他们学会了修法,也就学会了这燃烧生命冲向永恒的途径。

这一支火之民真正的种族名,是“真炎神”。

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与技术背景下,真炎神拥有着特殊的生存哲学。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人生便只有三种状态:死亡、冲向死亡的灿烂,以及冲破一切之后所得到的“永恒”。

畏于寿命的减少而不敢提升修为、冲击关窍修士,必然会在不久之后归于故乡的永恒之火。这与死亡没有任何区别。

而修炼,便是燃烧自我的灿烂。

其结果……就只有“死亡”与“登仙”。

后者,便是“永恒”了。

当然,这种美学的养成,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修炼。

还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攻击。

也就是“冰”。

绝大多数火之民是没有办法获取天然纤维的。而恒星表面也不会有矿物的存在。衰老与濒死的恒星,或许会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比如红巨星的内核,就必然有大量的铁。但是对于一般的火之民来说,这些元素都处于无法开采的状态。

恒星的内核,对于一般的不死兽来说,都属于“禁区”。

至于他们最容易获取的材料……

恒星的聚变中,主要就是质子-质子链式反应与碳氮氧循环反应。质子-质子链反应没有任何副产物,而碳氮氧循环反应,则偶尔会有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作为副产物流出。

碳、氮、氧,再加上最常见的氢元素、氦元素,所能够得到的稳定的、熔点最高的物质,竟是“水”。

没错,和很多人印象不同,许多火之民,都会使用“冰”的。

许多恒星的火之民都干脆选择了彻底抛弃工具的道路。但是,依旧有少数火之民,选择了使用工具。而除了极少数在大质量恒星生命末期诞生的火之民有使用碳晶体的可能性外,一般选择使用工具的火之民,都会用“冰”

这已经是它们能够找到的固态物质中,最容易得到的了。

至于恒星引力捕获小行星、然后在小行星整个蒸发之前得到的金属元素……

对于火之民来说,那一般就是镇世神器了。

毕竟,也不是每一次外来天体下落,都能够落到火之民可以够着的地方。

而对于火之民来说,冰是唯一的材料。

冰是他们记录文明的载体,是固化法术效果的唯一炼材,是城市的唯一基石。

但是……这“最好获取”也只是相对而言。

在恒星表面让冰保持冰点,又谈何容易?

但是,真炎神们,也确实是有一番际遇的。

他们走上了全族修“冰”的道路。

元族的陌路,便宣示着一个道理由反入正是一个古老的修炼诀窍,并且天眷遗族偶尔都会使用。

修火的钻冰取火、修木的金上种花、修金的火中取金,都能够修出一番真滋味来。

在太阳上修冰,修不成也就罢了,若是修成了呢?

那又是何等的精彩!

或许是当初的传法仙人有意影响,或许是真炎神中智者指点,又或许是他们只是命好,选择了一条最难但最正的路子,又幸运的走通了。

总之,他们慢慢就开发出来了强大的修法。

通过改变灵气上时空上的分布,来重新调整热能的分布。

与龙皇不谋而合的想法。

或者,按照王崎阴暗的思想,它们说不定就是真空道的实验品?虽然这就显得太过巧合,但也不能排除这可能性不是?

和人族一样,这是普适性未必广,但是绝对契合自身的修法。他们甚至能够抵抗仙路的抓取。

而这个修法本身……和王崎想得一样。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个修法并不能真的完全逆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它不是毫无代价的就集中热能的。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消耗巨量的灵力。

只不过,它几乎达到某种计算上的极限效率,消耗的灵力与之造成的正面效果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被吸收的热量,会进一步推动真炎神的修为。这不同于灌体,而是相当于将修士放置在最适合功体的环境之中。

而被改变的阴寒灵力,则是又能够从另一个层面增益真炎神的功法修炼,达成“阴阳调和”。

于是,在漫长的时代之中,无数冰的城市,在恒星之上建立起来。

而对于火之民来说,“冰”完全就是文明产物,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产生的高级材料。文化地位,比地球上的“纸”“砖”“陶瓷”“铁”等等加起来还要高。

而另一方面,冰又具有容易消逝的特性。在火之民的眼中,冰不具备生命,但是有着“辉煌”(蒸发),也有着“永恒”(被法术固化的建筑材料、法器),几乎是同时具备死亡、璀璨与永恒的特殊存在。

而这种物质的结晶,又存在着透明的性质,能够操控光的穿破。其自身形态,也是千变万化。

这是艺术的基石。

真炎神们的艺术之路,便是从冰艺术开始的。

与此同时,能够抵抗仙路抓取的真炎神们,也成功统治了自己的大日疆域。

一个同时有两支土之民、一支风之民的大日疆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