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武侠世界大穿越 > 第二千六百三十九章 人间朝堂变格局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一年过去。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说修行界如何风起云涌,因着绿袍老祖闹出事端,引来无数后续变化,在修行界卷起阵阵浪花,叫一般修士心惊胆战不敢有丝毫放松大意。

这些,都与寻常百姓没多少关系,自然也没有引起寻常百姓的关注。

以前,但凡修行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凡人世界总是会受到波及,反正到了最后倒霉的都是普通人,实在是无奈得很。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自从新明朝建立后,官府加强了对城市的防护。

刚开始还是一批实力高强的武者坐镇,专门应对修士或者其它意外变故,至于普通人内部的纷争他们却是不管的。

效果还是有一些的,起码那些修行界的底层,就连入道之境都没达到,与寻常百姓接触最多的外门弟子,经过护城武者的多番争取,打了不知道多少群架,终于替满城百姓挣得一息安宁时光。

等到符文之道推广天下,各地培养出来的初级符士大量涌现,地方上的城市纷纷埋下符文阵基,对修士的抵抗能力进一步加强。

一旦有修士在城里肆虐,埋在地下的符文阵基感应到了危险,立刻发动以五行符文为主的五行防御阵,直接将整座城市笼罩保护起来。

由此,但凡陷入阵中之修士,除非实力已达入道,可御剑飞行躲避武者强手围攻,否则被直接擒拿是免不了的。

至于阵外修士,想要攻破保护城池的防护阵法,没有金丹修士的持续轰击,又怎么可能攻得破?

也正是因为官府的努力,那些底层修士却是不敢再嚣张跋扈,就算下了山来到城中也很少再仗势欺人。

当然,地方上的豪强依旧给这些底层修士背后的大佬上供,每年都有大笔银钱和礼物孝敬,并没有短了高层修士的利益。

不仅如此,官府还花费精力整修城中的城隍庙,以及周围村镇的土地庙,竟是带头隆重供奉,引领民间一阵小小的拜神风潮。

百姓自是不知其中原由,不过随着官府大力推广城隍和土地庙祭祀,民间倒也形成每逢节日拜祭的风俗。

他们却是不知,随着城隍和土地庙的香火逐渐鼎盛,愿意入城或者跑去人烟密集处的入道修士越来越少。

这些隐秘的变化,百姓自是难以察觉,他们现在感觉生活越来越好,与外地的信息交流也越发通畅。

官府有了空闲就大修与外共同的官道,而随着符文马车的大量出现,运输成本一降再降,外地的本地的货物价钱也是跟着下降,货物品种反而大为增加,百姓们可以采购的货品数量和种类连连增长。

可以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货物,家里的收入却比以往要多得多,这样的日子大有奔头。

另外,官道两旁都树立了一排排的符文通讯基干木桩,普通百姓只需花费一点点钱财,便能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戚朋友交流,这可比书信往来方便得多。

不仅通讯方便了太多,而且新朝也逐渐放开了人员流通的限制,只需要带好户籍资料,又在官府的特别衙门挂了号,就是普通老农都能轻易通行天下。

不再像是前明那般,一张路引限制了大部分百姓的自由,很多百姓一生都在方圆百里甚至十里之内打转转。

各种符文器具纷纷出现,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不少的新产业和各类型工厂。

在朝廷和官府的直接调控下,这些新产业和新工厂,还有原本的传统产业扩大生产化,造就了太多的岗位赚钱。

百姓有钱了,自然会追求更好的生活,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舍得花钱,大量银钱涌入流通市场,又造就了各种工坊,还有各种农产品畜牧产品的热销,如此良性循环之下,整个新明王朝都呈现义冢勃勃生机。

最重要的是,随着各地通讯的便捷,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发严密,不仅有符文通讯系统,还有报纸的宣传,以及符士和武者的大量出现,使得地方官府没法再欺上瞒下,借着由头胡乱增加各种苛捐杂税。

朝廷法毒通过报纸一再对外宣传,凡是没有朝廷认可的地方官府推行的规矩,那都是不合法的,一经发现整个衙门上到主官下到直性的吏目统统都要问罪,概不宽恕。

朝廷拿了几颗血淋淋的犯事官员人头,好好向全天下官府警告一番,不要乱来,否则朝廷定不轻饶。

如此威慑还是很有效果的,同时辅以‘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密探,还有民间的上告信件,足以叫地方上的主官老实下来,起码表面上得如此。

所幸新朝新气象,地方官员还比较朴实,没有经历多年官场形成的所谓规矩侵染,皇帝林沙这个规矩制定者又以身作则,很多与以往陈腐规矩不同的新规立下,以后会逐渐发挥作用的。

此时的新明王朝,说是开国皇帝林沙的一言堂也不为过。

要不是林沙没啥心思折腾,只怕朝堂上一干久经儒家经典熏陶的大臣们,会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林沙登基后没有表露出讨厌儒家的神态,却也没有再给儒家那么大的面子,甚至科举考试的内容都大有变化,只重实务策论,至于其它的一概不论。

为此,林沙登基以后的历次科举,因为皇帝最后严厉把关的缘故,每期进士的数量从来都没过百。

后来更有符文和武道的冲击,不少读书人半途改换门听,使得科举出身的进士数量进一步减少,到了上一期科举朝廷只取了区区二十三位进士,几乎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这么低的录取数量,怎么看都不对劲。

朝堂上很有一批出身儒家的官员,想要跟皇帝陛下好好说道说道,只是皇帝陛下态度坚决,一直都不肯松口,明言科举取的是实务人才,他不需要夸夸其谈之辈冲塞朝堂。

得,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回去之后,这些朝臣很明智要求家族子弟全部改换门庭,愿意学习符文的送去皇家学院学习符文,愿意在武道之途发展的,也送入知名武馆练武,至于科举之路么,明显已经走不通了。

这些年符文之道大兴,皇家学院和各地的符文学院,已经培养出了大量符士,尽管这其中九成七以上都是初级符士,却也是一股不弱力量。

比起普通人,初级符士强得太多了,能制五行符文,一旦准备妥当,就是入道修士想要拿下都相当困难。

这样的存在,已经打破了之前的传统阶级,就算他们不是官员士子,却也容不得丝毫欺辱。

普通官员和地方乡绅,也没胆子针对这样的强手。

如此,兴起了符士这样的阶级,地位比起官员稍低,却是还在士子文人之上,要到了关键时刻连官员都比不上。

尽管符士还没有大举进入官场,可苗头已经开始出现,想必等符士的数量更多一些,符文之道与整个天下结合得更紧密一些的时候,便是符士大举进入官场的时候了。

朝堂众臣,还有地方官吏全都看得清楚,以后的新明王朝,符士才是主流,至于科举士子已经快要断了出路。

符士可不同于普通的科举士子,那可是某种力量的代表,想要与之抗衡,光靠阴谋诡计完全不行,还得自身有同样的实力和本事才成。

一旦符士大举进入官场,之前的官员肯定会受到影响,到时候是个什么章程,眼下的朝臣和地方官员心中忐忑得很,很想探明皇帝陛下心中想法,也好提早做好应对安排。

谁也不乐意将手中权力拱手相让,只是实力不如人,要是朝廷还不鼎力支持的话,以前的科举出身官员都将没了前程。

这才是他们最惶恐的地方,也是他们阻止架子子弟继续科举入仕的主要原因,以后还不知晓有没有科举存在呢。

朝臣不是傻子,符文之道培养出来的符士自然需要制衡,肯定不会选择手无缚鸡之力的儒家弟子,拥有极强个人武力的武者倒是更加合适一些。

这时候,反应过来的朝臣不得不佩服当今陛下的手段,符文之道催生出的符士阶层,乃是其一手推出,不等之前占据绝对优势的儒家子堤反应过来,符文之道和符士便成了天下主流之一。

他们就是想打压都没了机会,而且他们手里的实力,也不一定干得过符士阶层。

符士阶层,毕竟是掌握了神秘力量的存在,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可以对付得了的。

而唯一能制衡符士阶层的人间力量,便只有武者一家了。

直到这时,朝臣们才惊讶发觉,整个天下武者千千万,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武者数量却是不多,其中绝大多数,却是出身禁卫军,乃是由皇帝陛下拿出各类厉害武功秘籍,培养出来的存在!

也就是说,皇帝陛下手中掌握的武者力量,才能制衡突然崛起的符士阶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