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颂 > 第0318章 各自盘算

北颂 第0318章 各自盘算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1:54 来源:笔趣阁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北宋开国将领,有灭国之功,活着的时候,官封侍中、武宁节度使,枢密使。死后,被追赠中书令、济阳君王,谥号“武惠”。

咸平二年,先帝赵恒诏令由曹彬与赵普配享宋太祖庙庭。

赵祯登基以后,又追封其为尚书令、冀王。

曹彬膝下子嗣众多,其中最耀眼的是嫡系七子。

分别是长子曹璨、次子曹、三子曹、四子曹玮、五子曹、六子曹、七子曹琮。

曹彬死后,曹家由其长子曹璨当家。

曹璨死后,曹家由其四子曹玮当家。

曹口中的四哥,便是曹玮。

曹找上曹玮的时候,曹玮正在喝药。

曹强压下了心头炫耀的心思,担忧的凑到曹玮身前,道:“四哥……”

曹玮一口喝完了碗里的苦药,眉头也没皱一下。

放下了药碗,对曹笑道:“人老了,喝两碗药养养身子,不碍事。”

曹皱眉道:“前些日子您还中气十足的,怎么今日开始喝药了?”

曹玮请曹坐下,感叹道:“打了一辈子仗了,身上留下的暗伤无数。忙起来的时候,它们全都避着我,闲下来的时候,它们一个个都找上身了。”

眼见曹一脸担忧,曹玮笑道:“我已经习惯了,不碍事。大夫说了,我还能多活几年。”

说完这话,他看向曹道:“你来找我,所为何事?”

曹不满的道:“我没事就不能来找你吗?”

曹玮笑骂道:“屁……你我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我能不了解你?”

曹被拆穿了谎言,也没有感觉到羞愧,反而贼兮兮的道:“四哥,我发现咱们曹家,出了一个有锐气的,能成事的?”

曹玮猛然瞪大眼,急忙追问道:“谁?”

曹家三代有能成事的,曹玮很在意。

在很早以前,曹玮兄弟几人就发现,曹家三代里没有一个能成事的,没有一个有锐气的,没有一个能扛起曹家这面大旗的。

比起他们兄弟七人,那真是天差地别。

毕竟,他们兄弟七人中,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能扛起曹家的大旗。

而曹家三代里那些崽儿,早已被荣华富贵腐蚀了身心,一个个只知道在官爵、钱财上奔波,却没有一个敢拼敢闯的。

曹家是什么地方?

将门。

将门子弟若是没了冲劲,没了闯劲。

最终就只能在富贵荣华中慢慢被消亡。

最后的结果就是身死族灭。

所以曹玮兄弟几人一直对曹家三代的子弟充满了担忧。

原本曹玮还得打算培养培养曹旭,让曹旭在他们兄弟死后,扛起曹家的大旗,纵然不能让曹家的门楣更上一层楼,至少能守住曹家这片基业。

只是曹旭在战场上表现的很英勇,可在为人处事方面却差强人意。

有些自持身份,眼光过高,无容人之量。

难堪大任。

在曹玮急切的询问中,曹笑道:“我儿,曹佾……”

曹玮一愣,愕然道:“佾儿?”

曹点点头,把刚才在他书房内发生的一切,告诉了曹玮。

曹玮听完以后,若有所思。

“听你这么一说,佾儿倒是有几分冲劲,有几分胆劲……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寇季这个人,我有些看不透。”

曹玮盯着曹说道。

“看不透?”

曹疑问。

曹玮点点头道:“以前的时候,这小子做事还有点章法,有点规矩可循。我多少能摸清一点他的心思。如今这小子做事,云里雾里的,让人猜不透他有什么心思。

就拿他要去工部来说。

谁都知道工部是一个清水衙门,谁都知道工部是一个水很深的衙门。

别人唯恐避之不及,可他却一个劲的非往里面钻。

佾儿跟他深交,福祸难料。”

曹沉吟道:“他或许是想去工部,想方设法的从少府监、将作监抢权,加强工部的权力,然后牢牢的把工部握在自己手里。”

曹玮摇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他若是真是单纯的想帮工部争权,那就不应该去工部。借力打力才是最好的选择。就像是他当初对付提刑司一样。”

曹疑问道:“那他去工部到底为了什么?”

曹玮依旧摇头,“这也是我想知道的。按理说,寇准年事已高,在总摄国政的位置上坐不了几年了。他这个时候去工部那个清水衙门坐着,无疑是自寻死路。

一旦寇准倒台,继任者无论是谁,都会打压他一二。

若是太后借此重新出现在朝堂上,那么他很有可能会被清算。

以他的智慧,应该能够看出这一点。

可是他仍旧去了工部。”

从曹玮的话不难听出。

他在跟曹佾提及寇季,和在跟曹提及寇季的时候,明显是两套说辞。

在跟曹佾提及寇季的时候,他话里话外充满了担忧。

可在跟曹提及寇季的时候,话里话外都表达着,寇季可能谋划着什么。

曹听出了曹玮话里的意思,他沉吟道:“那依照四哥您的意思,佾儿到底应不应该跟寇季搅和在一起?”

曹玮思量了一下道:“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吧。寇季素有智慧,他胸中谋划的事情,肯定不小。若是谋划成了,佾儿跟着他,也许能帮我曹家多开辟出一条路。

若是没成……”

“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儿子……”

“嗯……”

……

曹佾逃出了书房,拿上了管家从账房支取的两万贯钱,一口气冲到了刘府。

他全然不知道,他的父亲还有伯父,正在背后,借着他,在为曹府多谋出路。

到了刘府,通禀了一声以后。

刘亨披着一身血衣,出现在了门口。

曹佾见刘亨身上充满了血腥味,一脸愕然的盯着他。

刘亨满不在乎的道:“我求我爹帮我升官,我爹不乐意,拿鞭子抽了我一顿。”

曹佾倒吸着冷气道:“何至于此?”

刘亨淡淡的道:“我爹教训我们兄弟,向来如此。他又没读过多少书,给我们讲不通道理,所以只能棍棒加身。”

说完这话,他目光在曹佾身上打量了一二。

见曹佾怀里抱着一个匣子,就问道:“想清楚了?”

曹佾点点头,苦着脸道:“我以后……可能无家可归了……”

刘亨盯着他看了许久,拍着他的肩膀,道:“跟我去万象楼。”

刘亨带着曹佾到了万象楼,把曹佾带来的两万贯交给了张成,同时吩咐张成,将他的一成份子,划拨到了曹佾名下。

又让人给曹佾准备了一间客房,让曹佾住下。

曹佾在万象楼住了几日,就被曹派人叫回了府上。

曹佾再次回到府上,无言面对曹,只能耷拉着脑袋。

却没料到,曹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把他震慑到了。

“你想不想升官?”

曹佾一脸愕然的看着曹。

曹面无表情的道:“我只帮你一次,以后得靠你自己。”

曹佾小声的试探道:“爹,我做的事情,明明违背了府上的利益,您为什么还会帮我?”

曹不咸不淡的道:“我只是不想看到,你跟府上对上的时候,被府上欺负的太惨。毕竟,你是我儿子。”

曹佾听到这话,感动的一塌糊涂。

……

对于刘亨、曹佾二人的所作所为,寇季并不知情。

直到张成派人送来书信,告诉寇季,刘亨破了一成份子给了曹佾以后,他多多少少才了解了一些。

寇季觉得,刘亨这个兄弟没白交。

至少在他看似陷入绝境的时候,刘亨会想方设法帮他。

他能舍弃自身的利益,拉拢曹佾入伙,就是明证。

寇季回了一封信给张成,让张成从自己的份子中,破出一成,送给了曹佾。

至于这一成的份子,价值多少,刘亨没在乎,他也不会在乎。

明月初升的时候。

寇季一个人站在四君园,抬头是清冷的月光,低头是一道孤独的黑影。

向嫣怀里抱着一个大氅,缓步走到了寇季身后,为他披上。

绑紧了大氅的系带以后,担忧的问道:“还在为去工部的事情担忧?”

寇季低下头,看向向嫣,低声笑道:“谁告诉你,我在为工部的事情担忧?”

向嫣疑问道:“除了工部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你忧愁呢?”

寇季咧嘴一笑,敞开了大氅,把向嫣包裹了进去,笑道:“你们似乎都不看好我去工部?”

向嫣依偎在寇季怀疑,叹气道:“汴京城的人都知道,工部不是个好地方。”

“但对我而言,工部却是一个最好的地方。”

“那你为何待在院子里,不肯回屋?”

向嫣疑问。

寇季沉吟了片刻,淡淡的道:“有点想家了……”

“华州吗?”

“大概吧……”

夫妻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一阵冷风吹过。

夫妻二人感觉到了一丝寒意。

寇季抱着向嫣回到了房内。

寇季询问道:“府上的财物点算完了?”

提到府上的财物,向嫣笑容灿烂,“点算完了,出乎妾身意料。”

“多少?”

“一千零四十七万八千四百五十六贯,其中有一部分是金银,有一部分是古玩字画,还有一部分珠宝玉石。余者皆是铜钱。

地契、房契,妾身并没有算进去。”

寇季笑道:“有点多的出乎意料。”

向嫣骄傲的道:“妾身算过了,其中有一大半,就是相公你赚回来的。”

寇季缓缓点头,道:“府上的铜钱你回头点算一下,让寇忠派人送去江陵的食邑。”

向嫣愕然道:“你要把府上所有的铜钱,全部铸成寇钱?”

“寇钱?”

“就是府上铸币作坊铸造出的铜钱。”

寇季失笑道:“以后可别叫那些铜钱为寇钱,让府上的人也别那么叫。”

向嫣疑惑道:“为何?”

寇季吧嗒着嘴道:“会死人的……”

“额……不可能吧?”

“等交子铺开张以后,它们每年会成倍数增长……”

“嘶……那真的会死人。”

“所以,以后要叫它们宋钱。”

“相公……”

“嗯?”

“你不会……你不会是想造反吧?”

“胡说八道!看家法!”

“……”

寇季在府上陪着向嫣玩闹了几日。

对于如何在工部打开局面,也有了一些眉目。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去工部任职,而是先丢了一份文书到吏部。

调任甄官署令毕到工部,任职工部辖下工部主事。

工部辖下所属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属。

工部为主司,其余三部属于子司。

四属设有郎中一人,从五品,又各设员外郎一人,从六品。

辖下又有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皆从九品上。

寇季要调任毕去工部,吏部、三司皆没有阻挠,而是痛快的批复了寇季的奏请文书。

寇季自己去工部当倒霉蛋也就算了,还要拉着毕一起去当倒霉蛋。

他们自然不会阻止。

况且毕出自于寇府。

寇季算得上是他的举主、恩主。

他要调遣毕到自己麾下任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调任了毕到了工部以后,寇季就再也没有任何动作,一直蜗居在寇府。

毕也被他留在了府上,专职搞印刷。

反正工部衙门无事可做,他去不去工部,都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挑刺。

他在寇府一待,就是一个月。

一个月内。

曹佾、刘亨职位相继出现了变动。

曹佾悄无声息的擢升了一步,坐上了刑部司门郎中一职,从五品。

刘亨的官位虽然没有升迁,但是身上多了一个提点皇城司公事的职务,在皇城司内的职位,仅在其父刘美的提举皇城司公事之下。

掌管守阙入内院子五百人。

一个月以后。

当向嫣告诉他,府上在城外的印刷作坊已经建成后,寇季于离开了寇府,带领着毕前往了工部。

寇季到了工部,召集了一下工部的属官。

十人之中,仅有两三人在他的传唤下,到了工部大堂。

比之寇季之前任职的吏部,还差了三分。

寇季也没有在意。

宣任了毕为工部主事以后,令工部属官们开始向朝野内外,推行毕氏活字印刷术。

毕氏活字印刷术的一营流程,寇季已经让毕编撰成册,放在了工部存档。

工部属官们对此只是应承了几句,并没有在意。

寇季也没有催促。

在吩咐完了这件事以后,又继续回府窝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