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懒癌治愈法则 > 172 文华阁建设中

懒癌治愈法则 172 文华阁建设中

作者:温筳不语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0:47:04 来源:笔趣阁

“宿主,你记得在地球的时候,刚跟着周梁胤他们考察完文华阁。”胖球努力回忆着,唉,早知道会有今天,当时就该跟着宿主一块去考察了。

石头有点惊讶:“也就是说,文华阁确实存在,而且还存在了至少几千年?所以他没骗我们?”

“不知道,我们那时的文华阁是公元一万一百年重建的,因为受到战争影响,文华阁被炸毁重建了好几次。”胖球在奚珞准备考察文华阁前,仔细查过这里的资料,所以现在回答起石头的问题很有底气。

说完这些,胖球已经能猜出自家宿主下面要问的问题了,干脆一口气回答掉了:“据史书上记载,最早的文华阁建立于公元六千年前后,我们现在处在的时间段是公元5988年。我刚才查过了,这里在地球上的经纬度与在未来能找到的文华阁遗址定位完全一致,所以吧,刚刚那个男人说的话还真可能没骗人。”

“未来的文华阁的作用也是保护文物吗?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途?阴谋论呢?”石头不死心的问道,军师所说的话她半点都不信,很明显是挖坑让清宁村的人往里跳,还是心服口服往里跳的那种。

“额,这个……史书上还真没写。不过从宏观的史学上来看,文华阁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文化保护作用。”胖球揉了揉自己脑袋,突然间灵光一闪,“宿主,我想起来一件事。你当时是和闻星熠一起离开文华阁的,你回基地是为了处理灵犀星的事,但是闻星熠好像是为了取什么山体探测仪,文华阁又建在山里,你当时会不会已经发现了些什么?”

石头主动跳过了人名,捡自己能听懂的地方听:“你是指这座山有问题?”

“也许现在没问题,但可能在文华阁的建造过程中出问题了呢?他们之前还说了要把清宁村的人最后都关进密室饿死。对了,山里会建密室!密室来藏宝藏!这样事情就能串联在一起了!”自从奚珞没了记忆,胖球就学着靠自己动脑子了。

“可以这样解释。”石头说着重新回到了村民里去,她的存在感不强,离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也没什么人注意到,“一位乱世军阀的首领找地方藏下自己掠夺来的财宝的情况,并不少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华阁的建造工程量不会小,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清宁村的村民们都是安全的。

这么想完,石头变得安心多了。

为了款待这些外来客人,村里子的每个人都忙碌了起来,烧柴的烧柴,抓鱼的抓鱼,就连那只被圈养了很久的下蛋母鸡都被炖成汤放上桌了,这顿饭菜可以说是石头这一年多时间以来见过最丰盛的了。

吃完饭后,那些军装的人便在附近驻扎下来,还时不时有小兵拿着图纸到山底附近比对起来。村子里只有老爷子一人有幸见到那群人的图纸,其余人得知的情况,都是靠老爷子的口头描述,石头算是这群人当中听得最仔细的了。

这次的建筑总共分为两个部分,在悬崖峭壁上砸出一条上坡的路,路尽头建设的就是文华阁。在建造文华阁的同时,山底下也同时要凿洞,做个防空洞当文物临时存放地,万一有敌人发现这里,也好在第一时间把阁楼里的宝贝撤离到洞里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爷子每次作为代表过去参与讨论都笑呵呵的,回来时还不忘给大家带来好消息:“两位军官人都特别好,还说等文华阁建好之后要立一块纪念石碑,将我们每个出力人的名字都刻上去,说不定咱们还能流芳百世呢!”

看着清宁村村民们听完后乐呵不已的样子,石头莫名的想叹气,她记得墓志铭好像也是会把人名字刻在石碑上的吧?

渐渐地,那帮军人开始不断地往清宁村运入工具,这些工具普遍有些年头了,外表都很简单朴素,不会引入瞩目;但这样的缺点就是,这种老式工具使用时得依赖更多的人力,但谁叫清宁村的人们各个都热血高涨,压根没在乎这个细节。

石头慢慢发现,军师之前许诺的粮食和衣服都没带过来,甚至他们自己的兵都吃的都是清宁村存下的粮食,她找了个机会把事情事情告诉吕医生后,吕医生也为此找过老爷子。

老爷子却是笑眯眯的叫他们别那么见外,战争年月,一切从简,能理解能理解。

所有人都好像被军师画的那张大饼吸引住了。

这时候,石头倒是开始担心另一个更大的问题了,等那群军人真的放松警惕时,她再让村子里的人离开,他们大概也不会愿意信自己吧?

这分明就是在温水煮青蛙。

石头也没办法,没恢复记忆前,她只能暂时服从,每天帮忙搬搬石头,运运货物。除了文华阁工程的建筑外,她晚上还要跟着村民们继续种地,日子过得一言难尽。

到了冬天的时候,老爷子为了激发大家热情,特地在村子里举办场颁奖仪式,石头更是以四分之三票数的压倒性优势获得了‘文华阁建设优秀员工奖’。这差点没把胖球笑死,这里最不希望文华阁建好的大概就是自己宿主了,简直造化弄人!

令石头郁闷的事,也不止这一件了;更令人心累的是,她脸上的伤疤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胖球还给她到外界找了个面具带上。石头用了点无害的树胶在脸上涂了层遮挡,这样即便面具掉落也不会太快被人发现。

来年开春,山底长满了蒲公英,风一吹,到处都是白色絮絮。经过了村民们大半年的努力,崖下的防空洞也算凿出了个雏形,军官们也渐渐开始往清宁村运送一些珍贵宝物了。

自从宝物运来了之后,清宁村外的防守又加重了几层,但是村子里的人没想过要离开,自然没在意这些细节。运送东西过来的,是一对笑起来很和蔼的老夫妻,据说他们年轻时都分别当过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和副馆长,对文物的认知远超一般人。

之后,清宁村的人对军师的话,更加深信不疑了,对着对老夫妻也是贵宾之礼供着,有时候还会邀请他们给孩子上课,老夫妻很好说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