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仗剑皇子闯天涯 > 第六十八章 无果又如何?

仗剑皇子闯天涯 第六十八章 无果又如何?

作者:叹清萧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8:29 来源:笔趣阁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匆匆相见,我本话意连连,寒暄不断。你却异常焦躁,不依不饶,与一个长辈争论得失、意境,稍有不和,便招招致命。难道,素海棠在你心中已然超过了若锦的分量?”故遗名微叹连连,意味深长的道。

郭明轩神情自若,缓步而行,拉起柳韵锦的手,道:“海棠行踪未果,你又生出毁掉韵锦的心思,你自己是什么人,难道你不清楚吗?哈哈,寒暄?我想没有必要,无论交情,还是若锦所做出的决定,都不必如此虚情假意。”

故遗名手颤连连,面色铁青,气不成声道:“虚情假意?难道你我不是翁婿吗?难道若锦不是我的女儿吗?难道韵锦不是我的孙儿吗?何来的虚情假意?”

郭明轩冷然一笑,道:“我如今的年岁,已无需给任何人面子。也许,你是真心关切,但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关系,都显得生硬恶心。我只是不想假情假意的对你寒暄罢了;我更不想隐瞒心中的感受,该是怎样,就是怎样。”

郭明轩将手中的天岚紫霄剑递向柳韵锦,又对着故遗名道:“你既言不知素海棠的下落,那我就要在你的灭影门中搜上一搜,我不但要搜,还要光明正大的搜,且是带着韵锦一起去搜。你若再阻碍,就算与你杀得双双毙命,我也绝不罢手!”

故遗名闻言,已然气得说不话来,驻足原地,脸色暗沉。

郭明轩却拉着柳韵锦,欲直奔灭影门正堂。

“慢。想我故遗名离开苍琼阁至今,所向披靡,说一不二。今日,你要搜灭影门随你便是,在自己女婿面前尊严扫地又算得了什么?但是,韵锦,还请让她留在灭影门。”故遗名突然轻喝道。

郭明轩背对故遗名,低声道:“这世间有千万种方法,之所以有遗憾、分歧,均因坚守私心所致。你解散灭影门,到无极阁出家为僧,难道身为佛门宽宏之地,会不收留你吗?就算不收留你,你虔诚参拜,赖着不走,身为父亲的你,若锦还能赶你离开不成?”

“至于,韵锦。同样身为父亲的我根本无权阻碍她的去留,我深爱我的女儿,但我更尊重她,她可以毫无畏惧地在我身边体面得活着。是去是留,全然在她。”

柳韵锦急忙拽了一下郭明轩的手,将持着天岚紫霄剑的右手也搭在了郭明轩的手腕处。这是下意识的寄托,生怕父亲郭明轩留她而去,她怎么可能留在一个突如其来的外公身边呢。“父亲,韵锦只愿留在你身边,尽心报答十六年来的养育之恩。”

此等情景下,故遗名忽然觉得自己很失败,败得一塌涂地。可眼下名震天下,让人闻声生怯的灭影门是决然不能撒手不管的。

因为这就是江湖,名望和地位比生命还要重要,有了这些,无论在哪,任谁都是要敬畏的。不止敬畏,还会有人千方百计的讨好你,为你杀人、为你献上万两金银、更有美女佳人主动投怀。

地位,有时就是这样。顶端的人,往往被视为神佛,受人敬仰,享受着不费吹灰之力而来的一切。倘若地位没了,什么也就没了,不但与常人无异,还会处处受欺,时时忍气。

故遗名当初毅然决定闯关气父,离开苍琼阁,正是为了如今眼前的一切。而当下,郭明轩却要让他放弃这一切,绝非可能。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享受云端之上的尊崇,也许就要失去常人所不能离弃的所有。

“好,随你们去吧。想如何便如何吧。”无力的声音,微弱极了,故遗名的脑中一片轰鸣,在这无奈的言语中,这位天下间的王者,江湖中的神话倍感疲倦。灭影绝杀江湖戮,干戈寥落泯悲愁的豪言壮语,早已荡然无存…

“门主,溶月如今已睡意全无,我陪他们二人在门中转一转吧。”冷溶月来到念顺夫人身旁,望了一眼故遗名,她忍着心中的不悦,道。

“遗名,你看我们的溶月,小小年龄如此体贴,有她相随郭明轩搜府,你也可放下心来。”念顺夫人带着微笑,柔声道。

“去吧。”故遗名道。

“是,门主。”尽管冷溶月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但身在甚是娇宠于她的灭影门中,她意识到自己是否也要做些什么。当下,已成如此局面,由她这个局外人出面再合适不过了,且郭明轩也不会处处防备一个金钗之年的少女。

郭明轩与柳韵锦前行,冷溶月随后,逐渐离开了念顺夫人的视野,“遗名,今日你是怎么了?岂能容得郭明轩如此胡闹?”

“遗名?”

念顺夫人凝望着故遗名,出神得打量着他,对念顺夫人一向恭敬的故遗名居然没有任何回答,只是呆呆地站着。

随着“呃”的一声,故遗名居然在念顺夫人的面前吐出了一口鲜血,他单膝跪地,紧紧捂住胸口,颤声道:“你是否已经知道原因了。”

念顺夫人一脸诧异,道:“怎么可能?你已身负重伤?”

故遗名无力道:“是的。郭明轩的招式,我根本无法全部躲过,太快了,我根本没有机会。”

念顺夫人上前扶起故遗名,道:“这绝不可能!五门绝世法门是你修习在先,又是你忙于出阁挑战生父,把五门绝世法门留在峰顶的铁房密室中的。如今,怎么可能郭明轩能将你伤成这般?真让人匪夷所思啊。”

故遗名抹了下嘴角的鲜血,望着地面上的海棠花瓣出了神,缓缓道:“事实的确如此,我早已败下阵来,若不是暗行御火真经,恐怕我也坚持不到现在。”

“若被江湖中人知晓,你败了阵,还身受重伤,恐有人上门挑衅。不行,绝不能让人知道。”念顺夫人忙道。

故遗名叹声道:“这些年,我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还暗中辅佐朱棣登位,才换来如今的无限威严风光,无论在江湖之上,还是朝堂皇家均有我故某人的一席之地。可当下,居然要隐瞒实情而换取灭影门的兴衰荣辱,想想真是有些可笑。”

念顺夫人平抚着故遗名的胸口,微声道:“你与郭明轩到底差了几许?”

故遗名道:“有时人不得不服老,功法上倒没有差距,意境上却截然不同。若没看错,郭明轩已然悟出道家的观微境。而我,依旧停留在求狠求快,就算悟出魔境,也实难收发自如。”

“哎,万事到头一场空,果真没错。只是可怜了我那执念甚重的女儿素海棠了…”念顺夫人只觉万念俱灰,伤痛不断。

故遗名抬手轻摇,沉吟道:“往事莫提,往事莫念…看来我要闭关一段时日了。”

…………………

“公子,灭影门故府不过一庭三院,您都搜了个遍,是否更加失落了呢?”冷溶月凝视着郭明轩,道。

郭明轩望着庭中荷塘,红鲤翻跃,震得水中月儿**晃晃,倍感凄凉。真如冷溶月所言,没搜寻之前,还有一丝念想;如今,连仅存的念想也没了,他的心中也绝不是原本的失落,而是失落中的失落,这种失落是绝望的,是无果的。

“你来故府多久了?”郭明轩突然道。

冷溶月闻言,一时神情恍惚了起来,低声道:“不久,不过两年有余。”

郭明轩道:“十岁之前,你在何处?”

冷溶月道:“在一个无比尊荣的地方。”

郭明轩道:“皇宫大内吗?”

冷溶月摇了摇头,道:“皇宫只是威严罢了,而我所在的地方,是人人惧怕,谈声色变的地方。”

郭明轩道:“噢?这还这种地方?”

冷溶月道:“高高在上的真龙天子,也会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而这些事情,总是会有人去做的。”

郭明轩道:“那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冷溶月道:“不然。我不但没有吃过苦,还甚是尊荣,享受着如同皇室公主一般的待遇。”

郭明轩道:“公主般的尊荣?”

冷溶月点头道:“是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幼时的一句童言,便能要了数十人的性命。”

郭明轩闻言后,对眼前的这位少女越发感兴趣了,“有趣,有趣。不过能得到念顺夫人的娇宠,视你如命,想必你的身世绝不简单。毕竟,念顺夫人已然不是普通人。”

冷溶月道:“如今,我也不过是个如影子般的多余之人罢了。至于长大之后,我想,更由不得我去选择去过怎样的生活。”

郭明轩道:“皇室公主长大后,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归处。”

冷溶月笑靥道:“哈哈,皇室公主虽选择不了嫁与何人,但她总有机会得到幸福,一旦得到幸福,也是尊荣无比的。而我,可能一言一行,做何事情皆由不得自己。”

郭明轩微微一笑,道:“可如今,你已然学会了‘五绝神针’、‘雪舞扇落’和‘漫天花雨’,试问若你想离去,谁能阻拦?当年‘玉面公子’素海棠是何等的随性自如,逍遥自在啊。”

冷溶月苦笑道:“公子,不止这些。”

郭明轩惊道:“什么?”

冷溶月道:“不止素海棠的绝技,我还学了故门主的‘冰魄寒光’。”

郭明轩迟疑道:“冰魄寒光?应该是御水成冰的法门吧?”

冷溶月道:“不,没有水,只有冰。”

郭明轩诧异道:“没有水?只有冰?莫非,要练就极寒体质,瞬间凝冰呢?”

冷溶月静静地倚在石栏之上,道:“与公子所言,有些相似。”

郭明轩急忙上前,握住冷溶月的脉搏。片刻之后,他眉锁紧皱,缓言道:“如此阴寒体质,你是受不得半点内伤的。一旦受了内伤,阴寒之气不能如常的与体内的血液循环更替,你的身体会逐渐变得僵硬,最后结冰而死的。”

冷溶月微微一笑,淡然道:“那又如何?世人只会羡慕我冷溶月得到了故门主的真传,谁会去在意这些隐患呢?正如你,明知无果,为何还要去寻找素海棠呢?”

郭明轩凝望池水,若有所思道:“无果又如何?只要心未死,找寻便不断。”

冷溶月微叹道:“有些人活在心中反而是最好不过的。”

郭明轩斜视着冷溶月,突然严肃道:“这里没有别人,可否告知我素海棠的下落。”

冷溶月神情凝重道:“活在心中之人,只能在心中寻找。”

郭明轩举头望月,轻拂了一下冷溶月的肩头,道:“只闻言语,任谁都不会猜到你只有十一、二岁。”

冷溶月莞尔而笑,道:“公子这是要离去了?”

郭明轩闻言,大笑连连,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冷溶月已然看穿了他的心思;也因郭明轩知道,用不了十年,冷溶月将成为江湖中的第一人。

冷溶月的第一绝不是武功上的,而是本就惊世绝俗的容颜下,还有一颗洞察先机、聪慧过人的七窍玲珑心。

不止如此,她以素海棠留下的银针,以死相逼郭明轩停止向她询问素海棠的下落,如此简单的举动,却包含着深思熟虑:一则郭明轩见到素海棠的银针必然慌神;二则郭明轩也绝不会去为难一个少女。综合种种,足以展现了她的手段,而把这些运用自如的却是一位未到豆蔻年华的少女,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惧怕。

“难道,你舍得我离开吗?”郭明轩笑道。

冷溶月烟视媚行,言不出话了。

郭明轩又道:“我的确要走了,希望日后江湖再见。”

“慢着!”站在一旁听了良久二人对话的柳韵锦,忽然轻喝道。

见郭明轩与冷溶月均诧异地望着她,柳韵锦接连道:“冷溶月,我很喜欢你,你已经是我柳韵锦的朋友了。不过,日后不要唤我父亲为公子,唤作:门主、前辈、大叔都行;还有,不许与我们为敌,否则你会死得很惨,要知道,女人与女人之间,是不会听你说那么多废话的,通常都会直接动手的。”

冷溶月双腿微屈,微俯首,两手互握在腰侧,道:“溶月铭记,此生绝不与你们为敌。”

…………………..

郭明轩携柳韵锦走出了故府,漫步在应天府的街道上。虽已寂静如野,但大小门店前悬挂的灯笼大多是彻夜不熄的,再加上空中的星盘冷月,一时之间,本是漆黑一片的宽敞道路,也是异常的明亮的。

郭明轩瞅了一眼柳韵锦,微微一笑,道:“韵锦,为何突然出现在故府的墙院之上?又出现的如此恰当?”

柳韵锦哈哈一笑,道:“父亲与外公故遗名打斗,大老远就能看到半空中的异景来。时而乌云密布,时而电闪雷鸣的,韵锦想不出现都难呢。不怎父亲,你是不是该感谢一下女儿及时为你送去天岚紫霄剑?不然面对灭影刀,你可要惨了。”

郭明轩大笑道:“要感谢你的是你那外公故遗名,若不是你出现,恐怕他会有生命危险。”

柳韵锦侧脚踩了一下郭明轩的靴子,没好气的道:“如今都从故府出来了,父亲你怎么说都行喽!”

郭明轩用手指点了一下柳韵锦的额头,朗笑道:“哈哈,你啊!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改日父亲再行感谢,哈哈哈。”

柳韵锦又道:“父亲,今夜到灭影门故府一无所获,是否有些大失所望?”

郭明轩微笑着望了一眼柳韵锦,淡然道:“无果又如何?无果反而意味着安然。你这‘玉面公子’海棠姑姑啊,看来很会捉迷藏哦。”

“哈哈….”

“哈哈….”

求推荐票、月票;求收藏、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你们。叹清萧

求推荐票、月票;求收藏、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你们。叹清萧

1408年,明朝永乐六年

1、《永乐大典》开始编纂是在明永乐元年(1403年)。那时,明成祖朱棣刚刚从他侄子建文帝手里夺来政权,为了表示讲修文治以笼络人心,遂命解缙等人编辑这部书。1404年编完,命名为《文献大成》。不久明成祖朱棣认为该书内容不够详备,不符修此书的原意,故而又增派太子少师姚广孝等参与,重新编修。这次参加编校、抄写的达2100多人,历时5年,于永乐六年即1408年12月14日完工,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总计近22900卷以上,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亿7千万字,赐名《永乐大典》。

2、永乐六年(1408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简定起兵后,自称日南王,后为招揽人心,又立所谓陈氏后人陈季扩为大越皇帝,改元重光。陈季扩打着陈氏后人的招牌,得到安南人民支持。

3、永乐六年(1408年)泥(今文莱)国王率使团来中国访问,病逝于南京会同馆,葬于南京城南,即南京泥国王墓。

4、永乐六年(1408年)三月,居于忽的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女直野人头目哈刺等”朝明,明“遂并其地入建州卫”。忽的河疑为今辉发河支流富大河,海刺河疑即今松花江支流海浪河。至此,建州卫管辖的女真人分布区,西扩至今吉林市东南,东近日本海,北达穆棱河,南过图们江。明廷在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的同一年,又在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把尔逊所领的胡里改部另一支女真中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胡里改部虽分设两卫,但明廷常委任建州卫或毛怜卫的女真头人到对方卫分任职,因而后来史书称居建州、毛怜等地的均为建州女真。

5、永乐六年(1408年)四月,大明政府把这种优待安置政策制度化,“兀者右等卫指挥千百户贾你等奏,愿居辽东三万等卫,从之。赐钞币、袭衣、鞍马,其居室、什器、薪米、牛羊,命所在官司给之,自后愿居边卫者,赐予准此例。

6、南京早在六朝时的梁代即与文莱苏丹国有友好交往,这在梁代的书籍中都有记载。到了明代,与文莱苏丹国(当时叫做泥国)的关系已发展得十分热络,以致苏丹二世泥国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于公元1408年亲率王妃、子女、随员共150多人到中国的首都南京朝贡访问。国王此行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热情招待。十分不幸的是,麻那惹加那乃未及回国,即客逝南京。明成祖遵其遗嘱,以王礼将其葬于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附近,辍朝3日,以示哀悼。由于朝代的更替,历史尘埃的掩埋,数百年来仅见史书记载,却不知国王究竟葬于何处。新中国成立后,在文物大普查中发现了残损了的泥国王墓墓碑,才将这段历史续接上。

7、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大事记

1409年

1、1409年6月20日修建“长陵”始,到清顺治初年完成“思陵”止,时间长达200余年。

2、1409年10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启航。

3、中国明王朝置奴儿干都司。

4、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发起大祈愿法会,显示其权威地位。同年建甘丹寺为主寺,故该派亦称甘丹派。以后该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诸大寺,势力日渐扩张。

5、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从1409年起,为对会蒙古贵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后五次北征,防止了蒙古贵族的入塞骚扰,使明代社会经济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6、甘丹寺是宗喀巴于1409年倡建的首座格鲁派寺院,与哲蚌寺和色拉寺一并被称为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全称甘丹朗杰林,意为喜足尊胜洲。因其为宗喀巴预言“你从这里去兜率天宫弥勒佛的身边”,所以甘丹寺的宗教地位居于格鲁派各寺之上。

7、1409年,举办了拉萨大祈祷法会。

8、嫩江县历史悠久,1409年(明永乐七年),在今县城置木里吉卫。

9、公元1409年黄教格鲁派首建甘丹寺和十五世纪哲蚌寺、色拉寺、扎西伦布寺的相继建成,反映出寺院建筑进入了全盛时代。

出生 1、拉萨传召**会是一个纯粹的宗教节日,从1409年诞生,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逝世

长陵1、房宽:(公元?~1409年待考),陈州人(今河南周口淮阳)。著名明朝将领。

明洪武中期,以济宁左卫指挥从徐达练兵北平,遂为北平都指挥同知,移守大宁。宽在边久,凡山川塞,殊域情伪,莫不毕知,然不能抚士卒。

燕兵奄至,城中缚宽以降。明成祖朱棣释之,俾领其众。战白沟河,将右军,失利。从克广昌、彰德,进都督佥事。以旧臣,略其过。封思恩侯,禄八百石,世指挥使。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逝世。

长陵2、茹:(公元1358~1409年),字良玉,号恕庵;衡山人藻江(今衡东石湾乡枣山村)。著名明朝大臣。

茹少怀大志,聪颖好学。年十六岁即由贡生拔入国子监。

明太祖曾夜梦一人,伟貌修髯,伏俯陛下。自称南岳神也,来辅助陛下。次晨太祖幸国学见公髯貌与梦中神相肖,奇之。询其籍,答衡山人也。明太祖大喜,即授公承敕郎,后迁通政司。

明洪武三十三年,拜右副都御史、试兵部尚书,次年实授兵部尚书。

明洪武三十五年加封太子少保。明惠帝即位于后,改任吏部尚书。因与太常卿黄子澄政见不合,出掌河南布政使。不久,仍诏还任兵部尚书。

明洪武三十四年六月。燕王举兵南下,逼临龙潭。惠帝遣等人赴营议和。燕王入金陵,召问公安邦大计。公首劝燕王继统大位,以定天下,燕王纳之。燕王即位后之明成祖也。

茹为官三十三年,辅佐朝政,宵衣旰食,勤于职守,慎于言行。深得明太祖、明成祖信赖。明太祖每称茹为贤人君子。并颁“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铁券丹书,蠲免其田塘园林赋税。赐“绳愆纠缪”图章一枚。下旨在衡山城南门外建贡元坊一座。

明成祖更是恩渥有加,登基后的一个半月内,连颁两道诰敕,封茹之子茹鉴为中奉大夫,将秦王次女长安郡主许配茹鉴为妻。赐“贤人君子”图章一枚。

明永乐元年,明成祖封茹为忠诚伯,食禄一千石,特进荣禄大夫。于衡山开云楼下敕建宫保牌坊一座。明成祖除赞誉茹“威仪山立,气宇渊深。品物咸熙,令闻昭著于四方”外,还特赐御诗一首。诗中称道:“古今多出忠良士,罕有茹公立大勋。”

明永乐六年,茹除政还乡。经长沙时因谷王阴蓄异志,遂不谒。谷王传言官劾之。时重藩礼,明成祖不得已以违祖制将茹下锦衣狱。茹悲愤交加,知难免一死。命子茹铨市毒药服之。明永乐七年二月遂冤死于狱中。

二十年后,其没收的田庐由明宣宗下旨悉数发还,其亲属遣戌广西河池亦释还。至此,冤狱方得平反昭雪。在《明史茹传》中记载:“居官谨慎,谦和有容。其卒也,人皆惜之。”

茹生前,有关系南岳神降生的传说即已在湘衡间流传,贩夫走卒,僧人老妪,皆口碑。后编入《二十四史》,注有《忠诚集》。

茹有三子:长子茹鉴、次子茹铨、幼子茹镛。二女:长适府军卫佥事王昭、次适神策卫指挥史黄隽。

朱棣北巡

永乐六年(1408)八月初一日,朱棣即决定北巡,命礼部、翰林院议定巡狩之仪。十一日,诏告天下:将于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亲王只离王城一程迎候,官吏军民于境内朝见,非经过之处,毋得出境。凡道途供应皆已节备,有司不得有所进献。不久,命礼部颁巡狩礼。并行各省:凡有重事及四夷来朝进表,俱达行在所,小事达京是由,启皇太子奏闻。永乐七年二月初八日告北巡于郊庙社稷,初九日成行,命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左春坊大学士黄淮、左谕德杨士奇留辅太子;户部尚书夏书吉、右谕德金幼孜、翰林学士胡广、右庶子杨荣扈从。三月十九至北京。

再征简定

永乐六年(1408)十二月,沐晟征剿简定失利,乞请援兵,于是,朱棣于永乐七年二月初九日命英国张辅佩征虏副将军印充总兵官,清远候王友为副,发南畿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等卫所军四万七千人赴交趾,会同沐晟,协力征剿简定。五月二十日,张辅率兵屯北江之仙游造舟,招周围郡县逃民复业。而此时,简定已称大越上皇、从子陈季扩称皇帝,改元重光。至八月初二日,简定兵来攻,张辅遣仪真、徐政接战、徐政督兵殊死战斗,简定兵败去,而徐政中飞枪身亡。同月二十一日,张辅转战于咸子关,简定将阮世海率众二万、列船六百余艘来战,张辅调兵遣将,乘船齐进,炮矢并发,斩首三千余级,溺死不计其数,生擒二百余人,获船四百余艘。阮世海收集败兵,退保黄江。张辅乘胜进击,遂平定交州、北江、谅江、新安、建昌、镇蛮等府。九月,张辅又率兵至太平海口,大败简定将邓景异。由于简定兵屡战屡败,陈季扩恐惧,遣人至张辅军中,自言为陈氏之后,请求封王,张辅痛斥道:奉命讨贼,不知其他!遂斩使者段自始,遣朱荣、蔡福等以步骑先行,张辅亲率舟师紧随,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清化,分道入磊江。于十一月初十日,在美良山中生擒简定及党羽,械送京师伏诛。十二月二十八日,朱棣令张辅班师。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永乐七年(1409)闰四月初七日,朱棣应奴儿干卫官员于其地建立元帅府的请求,决定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六月增置经历司,设经历一员。经过一段筹备之后,于永乐九年春,由宦官亦失哈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王肇舟等官员,至亨滚河对岸的特林,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从而成为直属朝廷、军政合一的地方最高权力机构,管辖辖区的军政事务,统属其众,岁贡海青等物,仍设驿站递送。标志明王朝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

封蒙古瓦剌部诸王

瓦剌原在叶尼塞河上游,一直受元分封,且可与元皇室通婚。元末瓦剌已向西发展,至阿尔泰山以西。元亡后,猛哥帖木儿占据瓦剌。他死后,瓦剌部落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首领控制,势力日盛,与蒙古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相仇杀。朱棣为利用矛盾,削弱、牵制阿鲁台的势力,遂于永乐七年(1409)五月二十四日,成祖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丘福征本雅失里全军覆没

永乐七年(1409)六月初十日,百户李咬住及伯兰奏报:给事中郭骥奉命出使,被本雅失里诛杀。又奏:本雅失里、阿鲁台近被瓦剌击败,今逃至胪朐河(今蒙古克鲁伦河),准备驱败散之卒掩袭兀良哈诸卫,再侵扰边境。朱棣大怒说:我以诚相待,遣使还其部属,居然执杀使臣,欲肆剽掠,必将歼除。遂命将士严守边境。二十六日谕甘肃总兵官何福,令其整饬士马以待。且告知将遣将率兵征剿本雅失里之意。七月初三日,朱棣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武城候王聪、同安候火真为副,靖安候王忠、安平候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十万,北讨本雅失里。告谕丘福毋失机,毋轻战,一举未捷俟再举。同时遣谕本雅失里,指斥其杀使者、肆剽掠的罪恶。八月,丘福出塞,率千余人先至胪朐河、遇虏前锋,遂遣轻骑千余进击,虏败逃遁,丘福乘胜渡河,获一尚书,询问本雅失里处所,答称自此北去三十里。丘福大喜,急忙发兵追击。诸将建言不可轻进,先遣军士侦察,待大军聚集后发兵。丘福不听,以尚书为先导,进至虏营接战,相持一日,虏兵败退。丘福更加自信,命火真使诈与虏和,自率轻骑继其后,火真犹豫不决,丘福厉声说:不从命就地处斩!先驱而行,诸将士勉强相从,行不数里,本雅失里挥兵而来,包围数重。王聪率五百骑突阵,斩杀数百,死于战阵。丘福、李远被执,不屈而死。王忠、火真亦战死。同月十五日全军覆没。朱棣得报震怒,以诸将无一能任,遂决计亲征。

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

永乐七年(1409)九月,郑和奉命第三次出使西洋。此次率海舶四十八号,统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由太仓刘家港起锚,至福建长乐太平港稍事停留,于次年春从五虎门出洋。首抵占城新洲港,再南航至爪哇,西进满剌加,经阿鲁、苏门答腊、南里抵锡兰。分派一支船队访加勒异(今印度半岛南部东岸)、阿拨巴丹、甘正里;自率宝船小葛兰、阿枝、古里。返回经过锡兰。阿烈苦奈儿诱郑和至国中,令其子纳言索要宝货,郑和不予。遂暗中发兵五万余人出劫郑和,且断其归路。郑和出于自卫而用兵。他深机密策,令众官兵衔枚疾走,趁夜半之际,发信炮,奋勇杀人,生擒阿烈苦奈儿。于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回京献俘。朱棣将其释放回国,受到诸国的钦佩。

朱棣论治国安民之道

永乐七年(1409)正月初三日,北京行部及天下布政司、府州县官来朝的一千五百四十二人还任,朱棣告谕道:君国之道,以民为本。因此设官分职,简贤用能,目的在于安民。为臣者若能体其君爱民之心,付诸行动,天下之民即可得其所。文武群臣,受国家委任,应操节励行,尽诚竭虑。治民之官,专务恤民;治军之官,专务恤军。察其饥寒,体其劳勤。为其除害兴利,教以务本力业,孝悌忠信,尊君亲上,敦行礼义,无作违法之事,才能永享太平之福。

申严边关茶禁

洪武五年(1372)二月,于秦洮河雅等处设茶马司,以川陕茶易西番马。其时,上马给茶八十斤,中马六十斤,下马四十斤。永乐初,朱棣为招致远人,递增其,致使西番马日多,而茶经常告匮。至永乐七年(1409),碉门茶马司用茶八万三千零五十斤仅易马七十匹,而且多为瘦弱。于是,朱棣在同年正月初八日,命户部申严边关茶禁。同时设洮州、甘肃二茶马司,加强以茶易马事务的管理。

朱棣赐元宵节假

永乐七年(1409)正月初十日,以元宵节临近,朱棣谕礼部官:高皇帝法度明备,我恪遵成宪,令四方无虞,民物康阜,思与臣民同乐太平。自正月十一日起,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有急事具本封进处分;许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驰夜禁。著以为令。

城门郎的设置

永乐七年(1409)二月初三日,朱棣命在京二十五门置城门郎,正阳、朝阳、通济、聚宝、太平、三山、石城、金川、仪凤九门为内门,每门设城门郎二人;江东、驯象、安德、凤台、双桥、夹冈、上方、高桥、沧波、麒麟、仙鹤、姚方、观音、佛宁、上元、金川十六门为外门,每门设城门郎一员,皆正六品,选武职舍人充任。同月二十五日,皇太子召各城门郎告谕:朝廷设城门郎,专以关防守备,毋受制于权豪。不可纵奸人,亦不可阻平人。宜尽其职。将别遣人巡视,不能尽职者受罚。永乐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罢京师城门郎而不设。

柳升大败倭寇

永乐七年(1409)三月二十九日,总兵官安远候柳升奏报:奉命率兵至青州海中灵山,遇倭寇,与之交战,斩杀及溺水而死的不计其数,倭寇仓惶乘夜逃去。后与平江伯陈追至金州白山岛等处、浙江定海卫百户唐鉴等亦追至朝鲜义州界,不见踪迹。朱棣令柳升等还师。

朱棣戒谕皇太子

永乐七年(1409)四月十八日,朱棣在北京得知皇太子谴责大臣,便赐书戒谕:我命你监国,凡事务必宽大,严戒躁急。大臣有小过,不要遽加折辱;亦不可偏听以为好恶,育德养望,正在此时。天下机务之重,悉宜审察而行,稍有疏忽,遗害无穷。二十七日,又赐太子书:优容群臣,勿任好恶。凡功臣犯罪、调发将士,必须奏决。

李法良起义

永乐七年(1409),江西人李法良以传弥勒教为掩护,在湖南湘潭率众起义,应者云集。事起以后,丰城候李彬发江西、湖广兵剿之,李法良转战江西安福,后败走吉永。同年九月初二日李法良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