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铁血大唐行 > 第49章 只能我去

铁血大唐行 第49章 只能我去

作者:迷茫的老舟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6:48 来源:笔趣阁

第一步计划通过了,稍稍等了一下,张直方再次说道:“这只是本将大的布局,在这个大布局之下,本将还有几步小棋要走。一个就是在我军进攻元俟哲部的时候,为了稳住相邻的度稽部,本将决定委派一人代我前往度稽部送大礼给他们的首领。要他在我军进攻元俟哲部的时候能够保持中立,不给我军添乱。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前往?”

送礼啊!

按说这是好事,大大的好事啊!

有理不打上门客,你去给他们送礼,至少也得招呼一下是不,再不行也得给你管吃管喝的。

但就是这样的好事,张直方问了半晌就是没有人回答。

张威这就纳闷了,明摆着的好事情怎么就没有人答应呢?

至于这些唐代人是怎么想的,张威不知道,不过他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这些唐代人,特别是那些当将军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想法,最好能够青史留名,实在不能青史留名,至少也应该是马革裹尸吧。

哼,死脑筋,你们难道不知道这出使别国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晏子不就是因为出使别国出名的吗?诸葛亮不就是因为舌战群儒出名的吗?

当然苏武就算了,这只是一个个例。

你们不去我去。

想到这里,张威出列对张直方道:“副使大人,我愿带人出使度稽部。”

你?

当张威提出申请自己要带人前往度稽部的时候,张直方的眼睛都睁大了,“你怎么能够带人出使度稽部呢?你刚来辽东才几天啊!能认识路吗?再说了你一个幕僚,又不会武功,没经过一次战争,路上万一遇到了元俟哲部的骑兵你能对付得了吗?”

张威刚一张嘴,张直方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连珠炮似的问话,让张威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张直方问了这么多,但张威知道张直方实际上还是很关心自己的。

在张直方看来张威确实不是出使的合适人选,一则张威是恽王的人,路上万一出个什么事情,他担待不起;二则张威是一个新人,理论知识虽然不错,但真正用到实践中未必就能够行得通了,万一弄砸了,张直方的脸上也无光的;这第三吗就是通过昨天晚上的一番谈话,张直方知道这个名叫张威的幕僚还是有些能耐的,至少在出谋划策方面人家还是有两下子的。

面对辽东这么多的大老粗,张威这智慧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如此厉害的参谋人物,能让他去跟度稽部那些粗人打交道吗?

还是留在自己身边的好。

至于出使度稽部这事情还是让辽东那些粗人去做。

但人家辽东的将领们似乎是商量好的,任凭你怎么暗示、动员、诉说等等,人家就是不为所动,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环视了一圈,除了张威之外,还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接受这出使度稽部的重任。

哎哎哎,你们这些人一点面子都不给节度副使大人吗?如此下去让节度副使大人的脸上咋挂得住呢?

于是张威继续道:“大人,这出使度稽部这事您就交给属下吧,我虽然不知道路,但是辽东那么多的将士,他们中间肯定有人知道路,给我安排几个知道路的士兵,我一定能够到达度稽部。至于其他的事情,将军尽管放心我会随机应变,绝不辜负将军的重托。”

人就这么一个,用不用就这样了。

张直方还能说什么,只好说道:“那就有劳你了。”

莫要说是张威不知道该如何前往度稽部,就是辽东的将士也未必就知道度稽部的具体位置,这些山奚人都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哪里有固定的居住位置呢?

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只要知道大致位置就行了,等到了距离度稽部很近的地方,就不用你费心了,度稽部巡逻的士兵一定会把你带到他们首领所居住的地方。

带上该带的东西,张威领着一个队正和几十名士兵一路向北出发了。

之所以先向北而向西,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刚刚在辽西走廊杀了那么多的元俟哲部百姓,不管你做得多么神秘,敌人肯定会发现的,毕竟血还没干,尸体还陈在那里,不要说人,就是地上的野狼野狗也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而且稍稍一推断就知道是**所为了。

张威等人如果不想找死,最好在大战之前别去招惹人家元俟哲部,再说了就你张威带的这几十个**士兵,也不是人家的对手。

明知不可为,那就不去为。

初春的辽东还是挺冷的,骑在马上就更冷了。

虽然这战马是纯天然真皮座椅,声控操作,而且是自然吸气装置,但是坐在上面真心不好受啊!

室外多冷,马上就有多冷,甚至更冷。

走了一段平原之后,张威的队伍进入了医巫闾山地界,原以为医巫闾山周边布满了山奚敌人,但是一路过去并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的迹象。

“张公子,原以为这医巫闾山上定会遇到元俟哲部敌人,没想到这一路过来并没有见到敌人的踪迹。”过了医巫闾山,队正高兴地说道。

“节度副使张直方带兵在辽西走廊杀了那么多的元俟哲部百姓,敌人早就受惊了,你想想受惊之后的敌人还能够继续待在这里吗?为了自身安危,他们也会收缩战线的。”张威说道。

张威虽然不是什么军事战略家,但基本常识还是懂的,那就是拳头只有攥在一起才有力量,分开定会被一一消灭。

**在辽西走廊杀了那么多的元俟哲部百姓,敌人早就惊动了,为了自身的安危,他们肯定会把分散在医巫闾山的百姓集中在大凌河下游地区。一则为了收紧拳头,出击**;二则大凌河下游乃是扼守辽西走廊的咽喉地带,守住这里就等于控制了整个辽西走廊。

孰轻孰重,元俟哲部还是知道的。

既然元俟哲部开始收缩队伍了,医巫闾山上当然见不到敌人了。

翻过医巫闾山就进入了大凌河流域。

“张公子,这里就是大凌河流域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度稽部的大营应该就在大凌河上游。”望着山间的平原,队正对张威说道。

大凌河上游就是度稽部的大营?

听完队正的话,张威对山奚五部的分布更加清楚了。

游牧民族原本就是逐水草而居,而医巫闾山、努鲁尔虎山和七老图山之间相对大点的河流就是老哈河和大凌河、小凌河三条河流了,于是山奚五部就沿着这三条河居住了。

明白了,这下我算是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啊,我也该给你们想想对策了。

“队正,照你这么说度稽部居住在元俟哲部的上游了,如此一来,两个部族之间会不会因为水源而发生冲突呢?”

水源问题历来都是部族、家族、村庄等等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之一,今天如此,过去亦是如此。

度稽部和元俟哲部两个部族同时生活在一条大河的上下游,不打架才怪呢?

“公子说对了,山奚五部中度稽部距离元俟哲部最近,为了水源的问题,双方已经发生了多次冲突,最严重的的一次就在前年,双方都打在一起了,随后还是阿会部出面调停,最后才制止了争端。”队正说道。

近邻是冤家,这话一点都没错。

当年秦国就是利用了这个原因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一个一个消灭了东方六国。

今天我们再次利用这个战略呢?

“队正,这大凌河水丰富不?”想到这里,张威问队正道。

河水丰盛不?

自从张威来到辽东之后,经常会在突然之间问起这种没头没脑的问题。

大凌河河水丰盛不丰盛?

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又不是天上的龙王还会吞云吐水不成?河水多了收回一些,河水少了,你还能下雨不成?

“张公子,当下是春天,河水刚刚解冻,还很不丰盛。公子问这话是何意?”

队正虽然是刚刚跟着张威出来,但就从这几天张威的表现来看,很清楚这位爷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更是一个经常会突发奇想的人。

这个时候问大凌河水这事情,肯定是有想法的。

张威当然有想法了,历史上黄河改道了那么多次,不知道祸害了沿岸多少百姓,今天为何就不能会让大凌河水改道呢?

一旦大凌河水改道,那下游的元俟哲部还有水喝吗?牛羊还能饮水吗?

如果百姓没有水喝,牛羊没有了饮水,这个责任谁来付呢?

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或者说是被人欺侮到没有一点脾气的地步,谁都会提起刀找上游算账的。

哈哈,只要元俟哲部百姓提着刀找到度稽部,度稽部还会支持元俟哲部吗?

如此一来,**攻打元俟哲部的时候肯定就轻松多了。

不过要让河水改道这事情确实有些难做,仅凭着自己手下这几十个人一时半会是难以完成的。

这事情需要好好想想。

沿着大凌河一路向西北前行,张威等人来到了一处地势狭长地带,大凌河水沿着这条狭长的小道一路向东流去。

“队正,如果在这里修筑堤坝把河水拦住,下游是不是就没有了水源?”张威问道。

“那是当然的了,这大凌河原本就是度稽部和元俟哲部的饮用水源,如果从这里进行拦截,下游肯定就没水了啊!”队正说道。

“如果元俟哲部三天没水,他们会找谁算账呢?”

还能找谁算账,肯定是上游的度稽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