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敦煌天机 > 第199章 超级领袖(2)

敦煌天机 第199章 超级领袖(2)

作者:飞天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05:16 来源:笔趣阁

“为了超级水源,我们愿意全力协助你,消灭外来力量。”那声音说。

一直以来,都是他一个人跟我交谈,其余七条影子,只是尾随其后。

“怎么合作?”我问。

八条人影起身,一直走到我身边,无声地散开,把我围在中央。

“既然你已经答应合作,就是我们的自己人,一同追随‘超级领袖’”那声音说。

我微微皱眉,却没有出声打断他。

“这一战以后,无论谁活下来,都得全力保护永久水源,等待‘超级领袖’到达。”那声音又说。

我点点头,这一目标与保护敦煌、保护莫高窟没有偏差,我完全同意。

“谁有不同意见,此时可以退出。”他又说。

另外七条人影缓缓摇头,没有一个人选择临阵脱逃。

“好了,我们”

他只说了几个字,轰隆一声,有一个巨大的东西撞透了地板,突然出现在我们正前方的二十步之外。

那是一个“人”,但是只有一个“人”的形状,浑身都被蛊虫爬满,看不出五官面目。

凭直觉,我判断对方就是左丰收,那个阴魂不散的黄花会弃将。

“我来了,龙飞,不管你逃到哪里,我都能找得到。我是敦煌的主人,我无处不在,只要是有空气,我就能长生不死,跟我的蛊虫一起,所向披靡炼蛊师之矛,无坚不摧……”那“人”狂笑起来。

蛊虫在他脸上来回游走,盖住了眼耳鼻口,我甚至不知道到底是他在说话还是蛊虫在发声。

我现在只知道,左丰收就是“炼蛊师之矛”,其身体、元神早就与蛊虫融为一体,人即虫,虫即人,所以“炼蛊师之矛”才能激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

正派中人常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勉,而任何一个行业,比如左丰收所钻研的炼蛊师这一行,也都遵循同样的真理。

当一个人全情投入于某一事业,其获得的回报、取得的成就也就远远高于其他人。

大魔手虽然也是蛊苗高手,但现在看来,已经无法跟左丰收相提并论。

唯一遗憾的是,此刻的左丰收已经由“虫”入魔,无法回头。即使到达了炼蛊师的终极境界,也不可能重新找回“左丰收”这个身份了。

这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悲哀,也是选择了“炼蛊师”作为终身职业的必然结果。

“向下,跟着我们向下。”那声音说。

八恶人对于基地相当熟悉,而其智商也足够筹划出对付蛊虫的最佳方案。所以,我此刻愿意听他们指挥。

八条影子向右去,迅速钻入一条仅供一人通过的狭仄甬道。

这是最佳应对策略之一,左丰收满身蛊虫,体型庞大,根本无法顺利通过这甬道。

甬道共有四个转折,长度约为一百五十步。

在我身后,轰隆、轰隆声不绝于耳,看来左丰收正在全力追击。

“去军火库,用毒气弹消灭蛊虫。”我在高速奔跑中,向那声音提议。

左丰收将所有蛊虫集合起来,正好给了我们将其一举消灭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我早就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消灭蛊虫,不能让左丰收活着离开基地。

事实上,控制罗盘村的左丰收早就死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蛊虫的幽灵,也就是炼蛊师之矛的真核。

“不行,不能用毒气弹。”那声音拒绝。

“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我大声问。

“基地最底,真空室。”那声音回答。

甬道尽头是一扇黑沉沉的铁门,上面用黄色油漆喷涂着醒目的“禁入”标志。

“从那里下去,快!”那声音吩咐。

铁门右侧有密码门禁系统,八条影子一闪,那门禁的绿色指示灯就亮起来,铁门立刻向外敞开。

门内五步,是一架仅供一人乘坐的铁笼式简易逃生电梯。

“不要担心,很安全。”那声音说。

我踏进电梯,刚要开口,电梯突然高速下沉,转瞬已在无尽黑暗之中。

“是逃生舱,不是电梯。”我立刻明白了。

逃生舱的最大用途不在于上下,只在于从危险地带转运到安全地带,中间没有出口,只有起点与终点。

这种结构建成后,也许直到建筑物废弃都不会用到一次。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要能用一次,它的使命就完成了。

我用脉搏跳动计时,大概在下沉了四分钟之后,电梯开始减速。又过了半分钟,电梯猛地一震,终于停下来。

在电梯下降过程中,我始终站着,身体呈“大”字形,双手紧攥栏杆,双腿的膝盖、脚尖死死抵住电梯的左右立柱,浑身绷紧,如同一张已经拉开的强弓。

这种姿势能够最大程度地抵消电梯急速下坠、突然停止带来的惯性冲击力,是最佳的自救方式。

我希望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保持足够的清醒,既听从八恶人的安排,又保持自救的能力。

哗的一声,一扇门在我面前敞开,一缕黯淡的白光投射进来,照亮了这架仅有钢板、铁栅组成的史上最简陋的“逃生舱”。

“走吧,在前面,就能消灭敌人。”那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影子是不占据空间的,我刚刚过度沉溺于个人思考,浑然不觉他们的存在。

离开电梯,我进入了一个十分宽敞的地下大厅,至少有二十步长、十五步宽、四米多高,如同一个小型的室内篮球场。

除了入口,大厅的另外三面各有两扇铁门,全都是一扇绿色、一扇红色。

按照全球通用的颜色标志定义,绿色代表通道、生路,而红色却是阻断、死路。

我停下来,深深地喘息,清除掉因高速下坠带来的全身肌肉紧绷感。

这里的地面、墙面、屋顶全都包裹着黑色橡胶,我脚下传来的感觉厚重而柔韧,而且极富弹性,由此可知,橡胶层至少有半米以上。

距我最近的一扇有红色铁门上喷涂着黄色的警告标志,下面的文字内容为“真空禁入”。

“这里是气压实验室?”我的心猛地一沉。

“对。”那声音直言不讳地承认。

另外两扇铁门上,分别有“高压禁入”和“毒气禁入”的标识,令人触目惊心。

透过“黑太阳731”部队的解禁秘档可知,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即开始了化学武器的研究,其延伸领域,就是眼前这种“空气实验室”。

“明治维新”给日本的政治、军事、航海、工业、科研插上了腾飞之翼,早在中日甲午海战开始前,日本便有了最原始的毒气弹。

说起来,这段历史十分诡异,因为就连日本的史官都无法解释“明治维新”是如何兴起的。

仿佛一夜之间,日本就由藩镇混战、大名割据的军阀乱世变成了天皇执政、万众一心的盛世,很多领先技术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数年之内就在亚洲遥遥领先。

如果日本没有这种睥睨群雄的实力,轴心国的另外两国又怎么可能远渡重洋,与其联盟?

日本正史的记载十分简略,将日本腾飞的一切功劳都归于“明治维新”,甚至还将“欧美商船通航”列为振兴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比较同一时期的中国大陆,清朝由昌盛突然堕落,也是因为“欧美商船通航”这一主因。同时,商船抵达,才引发了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砸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城门。

时代相同、地理位置近似、国际形势相差无几,却造成了中日两国迥然不同的国运。

起初,各国史学家也相信了日本正史上的记载,认为“明治维新”成就了新日本,并发出“改革救国、守旧误国”的大声疾呼。

到了后来,也就是冷战后期,中国的历史学家首先提出了“日本即强秦”的新观点。

“强秦崛起”是一个历史的伪命题,因为任何考据都无法说明秦国是如何崛起的。

彼时,“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称“战国七雄”,国力不相上下,除了边境鏖战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展开“和亲、联盟”等等政治手段,以保持彼此制衡、相安无事的局面。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开篇曾如此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以上十二个字,已经将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做了最精确的概括。

在史学家看来,“毕、一、兀、出”四个字,正是对“强秦崛起”那段历史的一种微妙影射。尤其是“兀”字,极言其崛起之“突兀、突然”。

试着举一个微末例子就能证明这种“兀”究竟有多诡异中国山西、陕西、浙江等地发掘的秦墓、楚墓、西汉墓中,多有陪葬宝剑,剑上铭文显示,只要是来自秦国的宝剑,全都历两千年而不朽、不锈,仍旧削铁如泥、寒气逼人。

春秋战国时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铁匠无法获得足够硬度的好铁,自然也就无法锻造好剑。

那么,秦国是从哪里找到的好铁?又是通过什么技术锻造出杀人如麻的好剑?这些问题,正史上从未提及,野史上则归功于地外生命,全都无法令人信服。

“强秦崛起”和“日本崛起”有很多相同之处,而更加巧合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赴东海寻找不死神药,其目的地正是东瀛扶桑岛。

在史学家创造出的历史、当今、时间、空间四维模型中,更加明显地将这两大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私底下,历史学界有一个很武断的说法“日本即强秦后代,日本破解了强秦崛起的密码,所以才会在半个世纪中横扫亚洲,与公元前220年左右强秦横扫六国一模一样。”

百年河东,百年河西。

天下兴亡,倏忽一梦。

强秦与日寇,一先一后在亚洲大地上谱写了两曲“强梁者死、柔弱者生”的历史挽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