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七章 拍卖的奇迹

乱清 第二十七章 拍卖的奇迹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慈善拍卖”是个什么东东?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事儿!

居然将自个儿的妆奁统统“拍卖”了上缴国库?大方到这个地步的公主……呃,还有额驸,大清开国两百年看,没见过呀!

还有,既然这些妆奁是“太后和皇上赏的”,那么就是“御赐物件”了——“御赐物件”拿出来鬻售,更是亘古未之有也!

平头老百姓,再有钱,“御赐物件”神马的,也是闻不着、摸不到的;就算你花大把银子捐官,一直捐到了捐官的“顶衔”——道台,如果对朝廷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御赐”二字,还是和你八竿子打不着。

现在,不但闻得着,摸得到,还可以真真正正地据之为己有,炫耀于人前,传之于子孙!

要知道,王公大臣犯事儿了,一切“御赐物件”都是要追缴回去的;大员出缺,如无特旨,子孙也要上缴该员生前所得“御赐物件”的——就是说,某种意义上,所谓“御赐”,不过是皇帝叫你暂时替他保管着这些物件罢了,就是个虚好看,一点实惠都没有,你还得小心翼翼的供着它们,生怕磕着、碰着,成日价心惊胆战的。

怎么及得上“拍卖”来的“御赐物件”?那才真真正正叫做“落袋平安”!

还有,这个“御赐物件”,不是寻常“御赐物件”,而是“公主妆奁”——是荣安公主、敦柔公主的嫁妆!这两位,不但是固伦公主。还是……嘿嘿,绝色公主哦!她们的老公,可是当朝第一人的轩亲王哦!这桩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婚事。可是亘古未见的盛事哦!

哦,哦,哦——唉,都不晓得该怎么说好了!

拿二十一世纪的话,就是,嗯,这个“想象空间”呢。特别、特别的大;“附加值”呢,特别、特别的高啊。

还有,大伙儿都说。荣安公主、敦柔公主两位,这辈子只好成一次婚;今后,别的公主“釐降”,想来不会再有荣安公主、敦柔公主的体面。更不会再有“拍卖”公主妆奁的花样了。则这一次的“慈善拍卖”,不仅前无故人,更加后无来者,拥有“御赐物件”加“公主妆奁”的天赐良机,只此一次,错过了,您就悔青了肠子跳脚吧!

上边儿这段话,有一个潜台词。翻译成现代卖假古董的忽悠买家的话,就是:这批“公主妆奁”。有着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升值空间,简直……咳咳,一眼望不到头啊。

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说,怎么可能有这样子的好事儿?别是以讹传讹,忽悠人的吧?

不几日,上谕明发,“公主、额驸拳拳之意,甚慰慈心,朕乃恭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敕下有司,着将公主妆奁鬻售事宜,一切妥善办理”。

这个“有司”,指的是“顾问委员会”。

好,再无可疑了。

京城内外,中了魔怔一般,沸腾起来了。

“公主妆奁拍卖会”,不是一次过的,而是分成了“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入场之前,先要买筹,凭筹入场。

这一根筹子呢,作价五十两。

就是说,您要把“公主妆奁拍卖会”四个专场转一圈儿,就算一个“御赐物件”也不“拍”,也得先掏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

看起来不少,然而,在有意参加“公主妆奁拍卖会”的人士中,能够拿到这根“认筹”的,还不足五分之一。市面上,一根“认筹”,直炒到了一千两银子。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主妆奁拍卖会”的好处,不能叫北京人全占了,不然就不公平了嘛。为示“圣恩普降,雨露均沾”,顾问委员会决定,“公主妆奁拍卖会”在上海另设一“分会”,亦分为“绸缎衣物”、“文玩器皿”、“首饰镜奁”、“木器家什”四个专场。

于是,举国上下,都沸腾了。

江浙皖一带的富商,蜂拥而入上海,

广东的富商,坐海船北上;两湖的富商,沿长江水道,买舟东下,目的地相同:上海。

围绕着“公主妆奁拍卖会”,上海一时众商云集。

大半个中国都晕乎乎的,连洋商也争先恐后的搀和进来了。

同样的“公主妆奁拍卖会”,北京和上海,还是有着微妙的分别的:北京,更多的人盯着“公主”二字;上海,更多的人盯着的,是“轩亲王”三个字。

后来的事实证明,同样热潮滚滚,但“轩亲王”三字,似乎比“公主”二字,更有吸引力。“公主妆奁拍卖会”的收益,上海的“分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远远超过了北京的“主会”。

说到“收益”,嗯,所有的人——包括关卓凡自己,都或多或少的被最后的数字吓到了。

“认筹”加“拍卖”,再除去办这个“拍卖会”的各种使费,余款一共是三百五十五万六千三百两白银。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几乎是一台一万两白银。

不对,应该是三百五十八台,那两张紫檀雕花的“合卺床”,并没有参加“拍卖”——这也是唯一没有参加拍卖的“公主妆奁”。

这是期望值最高的两件“公主妆奁”,如果参加“拍卖”,“起拍价”大约要白银数以万计,成交价十倍于“起拍价”亦不稀奇,偏偏——唉!

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中,这两张“合卺床”是公主和额驸唯一正经使用过的,是额驸抱着公主在上边儿打过滚儿的,“想象空间”最大,“附加值”最高。

可也正因为如此,才不适合拿出来公开拍卖。

唉,理解一下吧。

回到三百五十五万六千三两白银这个数字上来。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雍正三年,朝廷岁入总额三千五百八十万两白银。

就是说,一个“公主妆奁拍卖会”,就收净入了“康乾盛世”某一年岁入之什一。

上自两宫皇太后,下到六品户部主事,大伙儿统统懵了:这个戏法,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没有人不佩服轩亲王的“鬼斧神工”,其中,对关卓凡最最服膺的,甚至可称得上“五体投地”的那一位,是户部尚书阎敬铭。

因为,这三百六十台公主妆奁,并非大伙儿想当然的“花费甚钜”,其中的大部分,几乎可说是“无本生意”。

这笔“无本生意”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阎敬铭完成的。

怎么回事儿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