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四五章 血浆地

乱清 第一四五章 血浆地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马化龙身材长大,面白无须,举止从容,看上去一副洵洵儒雅的样子。单就形貌,倒想不大出,此人竟是一方枭雄,糜烂陕甘二省,涂炭百万生灵,朝廷数度征伐无功,损兵折将,虚耗钱粮,数载之内,无如其何。

马耀邦的个子没有父亲高,但筋骨结实,剑眉朗目,一脸英悍。

马化龙父子长跪在地,叩头行礼,脸上却皆是一丝惧色也无。马化龙说道:“往日种种,痛心疾首,无复可言,惟愿以朝清一人之死,赎万众无罪之生。”

嗯,你已经易名为什么“马朝清”了。

左宗棠没有跟他废话,提出:一,交出堡内所有器械,一柄匕首也不许留;二,堡内所有回众,不管有没有受伤、能不能走路,全部出堡受降,一个婴儿也不许留在堡内。

黄崖山教案殷鉴不远,“入堡受降”这种事,俺左季高是绝对不干的。

“马化龙!”左宗棠疾言厉色,“你若一五一十,遵命而行,或许可稍减你的罪孽于万一;若有一丝一毫的反复,哼,金积堡必玉石俱焚,一只狗子也留不下来——你不要误你的教民!”

左宗棠还是叫他“马化龙”,不叫他“马朝清”,就是说,至少现在,对他自诩的“朝清”是不认可的。

还有,左宗棠说,你只有半天时间,我这儿万事皆备,明日辰正,见不到堡内回众出堡受降,官军便大举攻击。以后。什么降不降的。再也不必提了。

马化龙一诺无辞。

左宗棠下令,放马化龙父子回去。

诸将大出意外,有人进言,马逆狡诈,须防他施缓兵之计,应趁此良机,将他扣了下来,放马耀邦一个人回去传话就好了。

左宗棠说。马逆之言,未必可以尽信,不过,缓兵之计是谈不上的——半天时间,他能玩出什么花样?因此,马逆的降意大致是不假的,虽然其中不见得没有水分。如果把马化龙扣了下来,金积堡内回众心思不一,马耀邦年轻,未必压得住场子。说不定会有什么反复。一人倡乱,万夫响应。咱们又得多费手脚。

大帅高屋建瓴,诸将齐声称善。

官军整夜严加戒备。

第二天,卯初一刻,全军造饭;卯正时分,天色放亮,各部开始进入攻击位置;卯正二刻,各部到位;辰初时分,所有攻击准备完成。

全军屏息以待。

辰初三刻——距左宗棠给的最后期限还有一刻钟的时候,金积堡堡墙上白旗竖起,接着堡门大开,枪、炮、刀、箭,流水价送了出来。

官军各部,枪上膛、刀出鞘,不错眼地盯着。

器械过后,就是人了。

金积堡内回众,相互扶携,迤逦而出。轻伤的或者拄着拐杖,或者由别人搀着;重伤的、缺胳膊少腿的,或者躺在担架上,或者几个人挤在一架马车上。

几乎所有的人都像是在泥浆里滚出来的——事实也差不多,官军开闸放水,金积堡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黄泥塘子。

有的人木无表情,但大多数人无法掩饰自己的不安、恐惧和愤怒,长长的队伍中,压抑的哭泣声、伤者的**声,此起彼伏。

降众络绎进入事先划好的营地,周围竖起栅栏,全副武装的看守,四面八方,虎视眈眈。

直到未初一刻左右,金积堡内才没有人出来了。一小队官军先行进入堡内,四处搜索,小半个时辰后,带队千总回报:堡内确实已空无一人。

金积堡克复了!

*

金积堡不仅仅是甘回的主心骨,也是整个陕甘回乱的中心,金积堡克复,标志着陕甘剿回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余下的河州马占鳌、肃州的马文禄,拿左宗棠的话来说,不过“釜底游鱼”,剿平只是时间的问题。至于陕西混不下去、狼狈退回甘肃的马正纲、马朝元,就更加不必说了。

大喜的事儿,自然是第一时间,“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一同上路的,还有给轩郡王写的信:拿马化龙怎么办呢?

本来,出京之前,关卓凡和左宗棠已经议定了:马化龙决不能留。

非但马化龙本人不能留,他的亲信骨干也不能留。

此人在回民中的威望太高了。除了把持门宦、教权独揽这一层,马化龙还造了些疗病则愈、求嗣则得的奇迹,教民几以“半神”、“先知”目之,对其的盲从,到了如痴如醉、牢不可破的地步。如果放虎归山,异日风吹草动,此枭未必不做李元昊!

可是,正因为其人在回众中威望太高,金积堡未经鏖战而马化龙主动请降,如果没有过硬的杀他的理由,只怕降众不服,人心浮动,引起新的变乱。

什么“以朝清一人之死,赎万众无罪之生”,彼此心照,自然只是两句便宜话。

左宗棠是极有决断的人,亦向来勇于任事,本不愿拿这件已经有了成议的事儿再去麻烦关卓凡,但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向关卓凡请示了。

关卓凡的回信亦是“八百里加紧”。信上,恭贺金积堡大捷之余,关卓凡提醒左宗棠说,根据线报,马化龙手上,可是有一批辗转入自俄罗斯的洋枪,那么,金积堡“片铁不留”,包不包括这批俄制枪械?

左宗棠睁大了眼睛: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马化龙交出来的,大多是土枪、土炮,洋枪也有,可是加起来不过几十支——不可能这么少的,确实十分可疑!

左宗棠下令:金积堡全堡,掘地三尺!

金积堡被翻了个底朝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个马圈下面,挖出了宝贝:整整一千两百支洋枪。

马化龙父子,立即桎梏加身。

就在这时,负责监视马万春部的雷正绾报告:马万春部有异动。

左宗棠恍然:你第一个投降,是这么回事啊!

展东禄部、雷正绾部,同时行动,两面一夹,马万春部第二次“缴械”,马万春以下大小头目,尽数成擒。有想反抗的,官军毫不容情,当场格杀。

官军继续大举动作,除陈林部外,金积堡回众头目,无论大小高低,全部逮捕。

事情很快水落石出了。

马化龙自知如果硬抗,破堡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玉石俱焚,死无孑类,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抚不成,打不过,不能不投降。他的投降倒不能说全然是假的,但留了后手:就是那一千二百支洋枪。

他想着,自己只身赴营请降,算是将左宗棠一军,若果然不死,逃过这一劫,就可以靠这批洋枪东山再起;若毕竟难逃一死,那么就由马万春接替他的“遗志”,待官军撤退后,掘出洋枪,时机到时,再起风云。

因此,马化龙安排马万春第一个出堡投降,以取得官军的信任。

不过,陈林投降可不是他安排的,那是真的,确实是“人心散了”。

左宗棠乃大开杀戒,马化龙父子凌迟处死,金积堡回众大小头目一千八百余人,尽数枭首。

只有陈林一部独存。

金积堡的泥浆地,变成了血浆地。

河州、狄道的马占鳌部,收到金积堡失陷、马化龙就戮的消息,士气完全崩溃,马占鳌向刘典请降。

回到甘肃的马正纲、马朝元二部,无处可去,分崩离析,马正纲运气不好,撞上了保护北路军粮道的轩军骑兵,被乱枪射杀,马朝元则不知所踪。

甘南的回乱,彻底平息,陕甘回乱,只剩下最西头的肃州马文禄一部了。

上谕明发,左宗棠由一等恪靖伯,进三等恪靖侯。左宗棠大为得意:左季高可是压倒李少荃了!

至于关卓凡,上谕中亦大大褒彰了一番,说他在后方“擘画运筹,厥功甚伟”,暗示,就算进亲王也是应当应分的。不过,该王谦逊自抑,坚辞不受,论功行赏什么的,只好以后再说啦。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