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七章 不惜代价

乱清 第六十七章 不惜代价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觐见中国皇帝行单膝跪礼,对泰西各国公使,并不存在“有碍国体”的问题——因为他们觐见本国君主,就是行的这个礼。

但公使们搬出《中英天津条约》第三款,“惟大英君主每有派员前往泰西各与国拜国主之礼,亦拜大清皇上,以昭划一肃敬”——俺们觐见友邦国主,都是行鞠躬礼的,对大清皇帝,亦应一体办理呀。

靠,你要扯《天津条约》,咱就扯《天津条约》。

关卓凡毫不客气,指斥四国公使之言“不尽不实”:你们向泰西各国国主递交国书的时候,确实是行鞠躬礼的,但其他的场合呢?什么舞会、酒会呢?难道每一次和驻在国国主见面,你们都行鞠躬礼?

你们和驻在国国主见十次面,大约只行一次鞠躬礼,其余九次,都是单膝跪礼吧?

我们中国的皇帝,年纪还小,尚未亲政,除了最重大的典礼,原则上不和臣子见面;代行皇帝职权的是两宫皇太后,因为是女性,按照中国的习俗,不宜善听善见。所以,各国公使,除了递交国书之外,几乎不再有觐见皇帝的机会——怎么,就这么一次机会,你们却打算用那个只有百分之十概率的鞠躬礼,而不是那个有百分之九十概率的单膝跪礼?

这是什么道理?

再请你们看看清楚《天津条约》第三款:上边儿有提到“递交国书”四个字吗?

英、法、俄、荷四国公使,无言以对。

美国访华代表团乾清宫觐见之后,在这个问题上。四国公使就更加被动了:约翰逊副总统以美利坚副国主的身份。行一鞠躬礼。然后赐坐;代表团其余人等,一律行单膝跪礼,礼成赐平身。

美利坚还是共和国哦。

其实既然没有“有碍国体”的问题,行单膝跪礼,法、俄、荷三国公使是没有什么太大所谓的,但各国驻中国使节,在这一类事情上,一向唯英国马首是瞻。阿礼国既哼哼叽叽,不情不愿,这个事儿,便一直拖了下来。

其实阿礼国也不是真的“不情不愿”,但他是职业外交家,讨价还价是他的职业习惯,几乎等同本能和天性了。他不能够那么容易就关卓凡的范,这张底牌,得留着,得在最合适的时机。才好翻它出来,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至于关卓凡。坚持驻华公使觐见小皇帝和两宫皇太后,行单膝跪礼,可不是为了维护“下跪的权利”,而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

美国访华代表团觐见的时候,美国人行鞠躬礼和单膝跪礼,他却要率领中国的亲贵大员,行三跪九叩礼,两相对照,无比别扭。

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当时,他就在心中暗暗咒骂,很对自己说了几句狠话。

可是,现阶段国情如此,无可奈何。

变革之路,任重道远。

因为中国人在皇帝面前,暂时还站不起身来,就不能不把洋人往下拉一拉,叫彼此的高度,差得没那么多,距离没那么扎眼。

还有,四国公使行单膝跪礼,对关卓凡,是重大的政治利好。

关卓凡已经叫人放出风去:四国公使请行鞠躬礼,明载于《天津条约》,黑纸白字,咱们非常被动——要怪,只能怪当初条约没签好。

这种舆论形成了,到了时候,四国公使觐见皇上,却不得不行单膝跪礼,这——岂非皆轩郡王折冲樽俎、力挽利权、旋转乾坤之功?

至于《天津条约》那些微妙的文字纠葛和泰西各国的实情,除了他,中国有几个人搞得清楚?

到时候,朝野内外,不论新派、旧派,还不都是一片欢声雷动?

关卓凡和阿礼国各怀心思,你来我往,终于在“博览馆”一事上,彼此的利益,形成了交集。

“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成行,英国人是非常紧张的,阿礼国接到伦敦的训令,严密监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互动,要确保美国不会对中国的市场,形成垄断,以致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

铁路是前车之鉴。

中国庞大的铁路网建设,“一期工程”几乎全部落入美国人之手,英国人异常懊恼。但木已成舟,无可奈何。而且,英国人判断,“一期工程”之后,美国人修筑超长距离、复杂地形铁路的经验和技术,会更加成熟,英国恐怕更难和美国竞争中国的铁路份额了。

毕竟,人家有一条“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太平洋铁路,正在国内修着呢。

论工业能力,其他任何一项,英国都有完爆美国的把握,唯独铁路,比较心虚。

但是,铁路的覆辙,决不能重蹈,就是说:啥事都要开个好头——等人家签了约,开了工,自己再往里边儿掺和,可就晚了。

“美利坚访华代表团”的动静,英国公使馆盯得极紧,但是,美国和中国的所有实质**务的会谈,都是“闭门”的,很难打听出来,他们到底达成了哪些协议?

阿礼国想方设法,终于拿到了这么一条情报:中国委托美国,在首都北京,建设一个大型的“博览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阿礼国了解到,这个“博览馆”,重点并不为展示中国自己的物产和成就,而是要搜罗世界各国最新式、最先进的技术、机器,以及款式最新、品质最佳的出品,荟萃一堂——就是说,这是为给中国人“看世界”,在首都北京开的一扇“窗口”。

很像1851年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

只不过,“万国工业博览会”主要是展示英国及其殖民地、保护国的先进成就,以“邀请‘日不落帝国’的‘世界’,来达成真正的‘世界’博览会”。

中国的这个“博览馆”,思路更像是真正的“世界博览会”。

当然,“英国及其殖民地、保护国”—— “‘日不落帝国’的‘世界’”,和真正的“世界”,也差不了多少了。

阿礼国的嗅觉极其敏锐,他判断,这个“博览馆”,必将对中国人的视觉和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个冲击波,将从首都北京,迅速辐射全国。

这个“博览馆”,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加速器之一。

如果“博览馆”由美国人单独承办,那么,可以想象的到,美国人必然用最大、最佳的展位,力推本国的技术、成就,中国人先入为主,自然以为,这些技术、机器,就是世界上“最新式、最先进”的了,中国开办新式企业或对企业装备进行更新换代的时候,就会首选这些技术、机器——法克!这如何能够容忍?

所以,要不惜代价,将这个“博览馆”的承办权抢了过来!至少不能让美国人吃独食!实在不行——法克,搅黄它!

一拍两散,拿句中国人的俗语来说,就是“打翻狗食盆,大家吃不成”!

其实,为了拿到这条情报,英国人已经付出了一点“代价”。

阿礼国对关卓凡说的“可靠的渠道”,其实是不名誉的:这条情报,是由英国公使馆一位姓史密斯的一等秘书的妻子,从“美利坚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国务卿西沃德的一个随员那里,轻怜蜜意之后,“拿”过来的。

这位史密斯先生和他的妻子,除了外交人员及家属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地形测量和统计局”的雇员。

不要被“地形测量和统计局”的名字骗了,这其实是英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情报机构,十一年前——即1855年,正式成立,后世的神马“军情n处”,统统是它下的蛋。

中国目前的情形,洋太太的身份,很难有对中国人直接开展工作的机会,所以,这位叫做艾米的史密斯太太,主要的工作对象,暂时是西洋各国驻华的机构和人员,包括公使馆、舰队、商人,等等。

*(未完待续。。)

ps: 没有爆更,狮子不晓得,可不可以厚着脸皮,向各位书友求一张保底月票?这几天忙得有点喘不过气儿来,过了这个劲儿,一定努力爆更,回馈书友们的支持!拜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