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四十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乱清 第四十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是!”文祥接口说道,“陶文毅改纲为票,没过多久,楚西各‘岸’,盐价骤贱,民众为之欢声雷动!”

说到这儿,他掩不住自己兴奋的神色,说道:“非但如此!我记得,陶文毅行‘纲改票’之前,淮北盐场,每年行盐,不过二十万‘引’,新法之后,每年行盐,大增到四十六万‘引’,翻了一倍有多!真正是‘一纲行两纲之盐,一纲收两纲之课’!‘纲改票’,实在是官民两便之法!”

陶澍谥“文毅”,文祥身份不同恭王,为表示对前辈的尊重,乃以谥号称呼陶澍。

所谓“票”,和“引”一样,也是一种食盐销售许可证。不同之处在于,获取这个食盐销售许可证的资格,“票”、“引”大有分别。

文祥说完,本以为必会大获同僚的呼应,不料除恭王微微点头,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外,关、曹、许、郭四人,都沉吟不语。

他颇为奇怪,想了一想,说道:“当然,有人笑就有人哭。陶文毅之‘纲改票’,究其竟三个字——‘解盐禁’!只论盐课之有无,不问商贾之南北!一票不过十‘引’起计,所需本钱无几,纳课之后,即可领票赴场买盐;到‘岸’行销,亦无需斥巨资租借‘引窝’——如此,虽小商小贩亦可行盐!”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什么‘总商’、‘引商’、‘窝商’,再也吃不了独食,卖不了高价。日子就难过了!‘场商’也一样——一票之盐数量有限。‘票商’、‘票贩’买盐。不需要和他们打交道,直接找灶户就好!”

关卓凡微笑说道:“博川譬解的明白极了!拿洋人的话来说,陶文毅的‘纲改票’,就是‘破除垄断,降低门槛,自由竞争’。”

“破除垄断,降低门槛,自由竞争”。众人听在耳中,大感新鲜,略略深想,真正是“指画明白”,相互以目,都是微微点头。

文祥心里更奇怪了:你这十二个字,说得多好!但为什么神色之间,对“纲改票”,似有不以为然之意?难道……

不过,这不像轩郡王一向以来做事做人的套路呀!

他试探着说道:“王爷这十二个字。真正深惬我心!只是,‘自由竞争’之下。必然有人笑、有人哭,两淮的盐商,既交不起朝廷的重课,又没有生意可做,破产散家者,不知凡几?有家产庭园皆没于官者,子孙流离失所,甚至外出乞讨!唉,‘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思之令人恻然!”

关卓凡可没“恻然”,他哈哈大笑:“博川,原来你也看《石头记》的!”

众人都是会心一笑。

关卓凡敛了笑容,一字一顿地说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

文祥心里愈加奇怪了,用探询的目光看着关卓凡。

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博川,你必是在想,我方才似乎对陶文毅的‘纲改票’,有一点不以为然的意思,现在又来说什么‘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啊?”

文祥脸上微微一红,但他的心地,风光霁月,随即坦然说道:“是有一点不解,就请王爷指教。”

关卓凡说道:“博川,你方才说的,其实一个字也没有错,‘纲改票’之后,盐价骤降,盐课大增,看上去,确实是‘官民两便’。”

顿了一顿,说道:“可是,我担心的是,这个头开得虽好,可日子长了,是否会无以为继?”

无以为继?

关卓凡在文祥和恭王的眼睛中看出疑问:何以云之?

他微微正了正身子,平静地说道:“‘纲改票’的初衷,是官盐壅滞,私盐猖獗,为抑私扬官,不得不行。改制之后,官盐的销量,确实有所增长,这个很好。但是,私盐呢?可曾有所裁抑?”

文祥略一深思,不由心头大震。

“纲改票”之后,私盐不但没有得到“裁抑”,反而愈加猖獗,不然,也不会生出来张六、李世忠这等枭獍。“纲改票”之前的私枭,顶多持械冲卡、拒捕,决不至于如张六般揭竿而起,更没有李世忠那么大的势力,为朝廷心腹患!

这是怎么回事?

文祥的背上渗出汗来。

恭王也变得面色凝重。

关卓凡叹了口气,说道:“这其中缘故,其实也没有多么复杂。陶文毅‘纲改票’,‘降低门槛’,小商小贩亦可行盐。这其中,有多少是原先的私枭私贩?难道朝廷许可他们正大光明的行盐,他们就不贩私了?私盐可是不用纳课的!”

顿了一顿,关卓凡加重了语气:“他们原来都是见不得光的,现在可好了,有了‘官身’了!一张盐票在手,经过的地方,关卡上面,明知他们挟私,也难以查处!有这张‘官符’傍身,略假时日,私盐岂有个不做大的道理?”

文祥的额上也见汗了。

关卓凡继续说道:“以前,私盐虽多,到底还算得出来,官盐多少,私盐多少?嗯,我记得有这么一个数目:‘纲改票’前,两淮每年产盐一百六十万‘引’,实际行盐仅四成,官四私六,就是说,每年少卖了六千万两银子的官盐!嘿嘿,整整六千万两,真正不得了!不改确实不行!”

顿了一顿,说道:“是吧?”

不晓得他是问“数目是否属实”呢?还是“不改确实不行”呢?文祥含含糊糊地答了声:“是。”

关卓凡说道:“现在,官盐多少,固然还算得出来,私盐多少,可算不出来了!人家直接向灶户买盐,晒盐、煎盐那一关,咱们把不住了!就是说,每年产盐多少,已然变成一笔糊涂账了!”

文祥脸上,一阵青,一阵红。

“这还不是最紧要的,”关卓凡叹了口气,“最紧要的是——我担心,官盐刚刚上去的销量,过不多久,就要下来了!”

“官盐的销量能够上去,两个缘故:一个是多了许多贩盐的小商小贩,另外一个,是盐价降低了——这个缘故尤其紧要。可是,官盐的价格再低,低得过私盐?还是那句话:私盐不用纳课的!”

“这些小商小贩,很快就会发现,贩私如此方便,风险也不大,我何苦交那份盐课?再者说了,就算我力疾从公,我又怎么争得过私盐?”

文祥无语,半响,轻轻叹了口气。

关卓凡微微一笑,看了一眼郭嵩焘,说道:“有一次,我和筠仙议论盐务,筠仙说,盐务一道,可以向他的一位儿女亲家请教。”

儿女亲家,难道是——

郭嵩焘笑笑说道:“我向王爷荐的这个人,是左季高。”

果然。

关卓凡说道:“我当时有点奇怪:没听说左季高办过盐务啊。左季高戎马倥偬,真正主政方面,也就是在浙江那一小段日子。浙江的盐务也极紧要,可是,左季高的精力似乎都放在了船务上面,没怎么搭理盐务啊?”

“我拿这个问筠仙,筠仙说,左季高之通晓盐务,其来有自——亦得力于他的儿女亲家。”

大伙儿都看向郭嵩焘:什么意思?这不又转了回来吗?

郭嵩焘哈哈一笑,连连摆手:“不是我,不是我!”

许庚身反应最快:“啊,是陶文毅!”

大伙儿一想,不由哑然失笑。

陶澍的幼子,娶左宗棠的长女,这两位,是地地道道的儿女亲家。

恭王说道:“陶云汀和左季高这段风云际会,略有耳闻,只是不晓得内里详情,到底如何?”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