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七三章 由量变而质变

乱清 第一七三章 由量变而质变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伊克桑本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被劈头盖脸臭骂一顿的,万没料到,爵帅的第一句话,问的居然是这个,他慌慌张张地说道:“回爵帅,这个,呃,说了……还没有……”

这句话语无伦次,关卓凡微微一笑,说道:“到底是说了呢,还是没有说呢?”

伊克桑定了定神,说道:“回爵帅,倒是有几个上门提亲的,不过……”

“不过你没有看中?”

伊克桑的脸红了,嗫嚅了一下,说道:“这倒不是……我,呃,这个,军务……忙着,实在是顾不上……”

关卓凡喟然而叹:“唉,把你们关在这儿,害得你连个相亲的空儿都抽不出来了!”

伊克桑大急,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爵帅明鉴,我不是这个意思!”

关卓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别着急,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嗯,这么说,你的亲事还没有说定,是吧?”

“呃,是的……”

“好,如此说来,我也不算多事——子山,我给你做个媒如何?”

啊?!

伊克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张了张嘴,没发出什么声音。

“怎么,不愿意?”

伊克桑回过神来:“啊,不是,不是……”

顿了一顿,暗暗吸了口气,然后高声说道:“全凭爵帅做主!”

关卓凡笑了:“这种事哪里是我能‘做主’的?子山,我就是个媒人,女孩子那边儿我也没有见过。合适不合适。总得你们两个自个儿见过面了。才真正晓得!”

“呃,这个……”

“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日子到底是你们俩自个儿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子山,咱们都是放过洋的。如果要讲究,该多讲究点‘洋派’!”

“是……谨遵爵帅训谕!”

“快过年了,过年前,你请个‘探亲假’,回一趟北京,我安排你们见个面,如何?”

“是,全凭爵帅做主!”

伊克桑的心,又一次怦怦地跳了起来。

“哦,你看我。说了半天,还没跟你说说女家的情形。嗯。这女家说起来,也算是你的远亲呢!”

啊?

“这个女孩子,是工部屯田清吏司郎中庆海的内侄孙女,这头亲事,就是庆海托我说和的。嗯,庆海和你,都是他他拉氏一族吧?”

伊克桑的脑子,电光火石般地转了几转,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中闪过,一颗心猛地加快了速度,大跳特跳。

伊克桑和庆海确实同族,但彼此几无关联。伊克桑微寒之时,双方固然没有任何交集;伊克桑发迹之后,庆海为人老实本分,一向少和本部之外的朝臣交往,因此,伊爵爷虽然当红,双方还是没有什么往来。

庆海似乎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则伊克桑何以如此激动?

这是因为:庆海本人虽无足轻重,但他生了一个了不得的女儿——丽贵太妃。

这也罢了,关键是,江湖传言:母后皇太后一门心思,要把荣安公主——丽贵太妃所出之女,嫁给关爵帅。

江湖另有传言:圣母皇太后则一门心思,要把敦柔公主——恭亲王之次女,嫁给关爵帅。

不晓得,爵帅会“尚”哪一位公主?

最近,江湖又有传言:爵帅很有可能,两位公主一起娶了。

哇!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自己娶了庆海的内侄孙女,岂非……就和爵帅拐弯抹角地攀上了亲?!

轩军诸将之中,和爵帅如此“亲近”,自己可就是第一人了!

因为那两个案子“站错队”而生出的些许不安,瞬间烟消云散。

伊克桑激动得脸都红了:“是,是!标下和庆海,确是一族。”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这头亲事成与不成,还是得像我方才说的,彼此看看‘合适不合适’?可不能因为媒人是我,就委曲求全了!”

“这个……爵帅的眼光,必是极好的!标下……全凭爵帅做主!”

第三次“全凭爵帅做主”了。

关卓凡笑着微微地摇了摇头,随即脸色变得郑重:“不过,子山,有个地方,你要多留意。”

“是,请爵帅吩咐!”

“如果相了亲,彼此不中意,自然没什么好说;如果彼此中意了,你军务繁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喜事的。我的意思,‘放大定’之前,此事先不必张扬,两家父母至亲知晓就好了——这是因为,嗯,庆海的身份比较特别的缘故,你——明不明白?”

伊克桑愣了一愣,忽然恍然大悟,说道:“是!标下明白!”

“还有,我白嘱咐一句:这个事儿,丽贵太妃是全然不知情的——明白?”

“是,明白!”

*

伊克桑离开之后,偌大的会议室,就剩下关卓凡一个人了。他靠在椅背上,吐了口气,微微闭上了眼睛。

他要好好儿的捋一捋自己的思绪。

就要回銮了——已经定了大后天,卯正二刻上路。

这一次天津之行,前后近一个月,通盘算下来,何所得呢?

既然是“太后阅兵”,自然,此行之重心,全在圣母皇太后一人身上。

一个月下来,关卓凡认为,他和慈禧的关系,以及慈禧本人,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慈禧对他的信任,有了质的提升,已类似甚至超过了普通人家妻子对丈夫的信任,隐隐然有血脉相连的味道了。

生理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接近,慈禧因关卓凡主动打开轩军门户而带来的心理防备的解除,以及随之而来的和关卓凡共同拥有一支强大军队的错觉,共同导致了,慈禧对关卓凡的信任,在短短一个月内,由量变而质变。

另外,近现代生活方式也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奇妙的催化剂。

近现代生活方式带来的愉悦和便利,在天津之行前,即便“以天下养”的太后,亦是无从想象和感受的。这种在眼下的中国绝无仅有的生活方式,既由“他”提供,又和“他”一起享用,这种携手并肩凌于天下人之上的优越感,进一步催化了慈禧对关卓凡的欣慕和信任。

就是说,慈禧已经把自己和关卓凡,视为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了。

信任之中,已经加入了依赖。

关卓凡认为,以他和慈禧现在的关系,再出现安德海一案中、一个“外人”三言两语就能加以挑拨的情形,概率是极低的了。

信任加深的明显证据,是愈到后来,慈禧于他的“君臣分际”,愈不明显。

在“君臣分际”的问题上,关卓凡是异常小心的,他反复提醒自己,除了亲热欢好之外,对待慈禧,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主动“僭越”的行径。所有淡化“君臣分际”的举动,都是慈禧主动做出的。

有的时候,关卓凡坚辞不受;有的时候,关卓凡判断,慈禧是真心实意的,同时,夹杂了其他的需求在里边——不一定是直接的生理需求。如果自己坚守“本分”,可能会让她失望;另外,也会让她觉得,彼此的信任度还是有限。

比如,前天留宿行宫。

这种时候,关卓凡就先做足“辞让”和“告罪”的姿态,然后,“领旨谢恩”。

昨天早上,陪慈禧传过早膳,关卓凡即返回小站军营,辞别的时候,他明显能够感觉到她的怅然。

慈禧要送他到楼下,关卓凡坚辞不受。慈禧改了说法:“传过了早膳,我得下楼走走,溜溜弯儿,消消食儿。”

到底还是“送”了他到楼下。

关卓凡上马之后,不敢回头,但感觉得到,御姐一直伫立阶前,目送他出了行宫的庭院。

女人落在他背上的目光,似乎是有重量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