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二章 跟他斗一斗 (二更)

乱清 第六十二章 跟他斗一斗 (二更)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谢谢候鸟的打赏,言小的评价票,也感谢各位给赞的朋友)

顾命大臣的名单,确实是由肃顺所进拟的,但既然经过了大行皇帝的同意,那就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可是这份名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仅冷落了最有资格的恭王,而且名单中没有任何一名帝系的近支亲贵。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才把身为大行皇帝姐夫的六额驸景寿,放进了名单中,拿来搪塞天下悠悠之口。

这样一来,不仅清议都在为恭王抱不平,而且帝胤的势力,也自然而然地向恭王身边集合,让恭王的实力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但恭王也有一桩头痛的事,那就是苦于没办法与两宫太后建立联系——要推翻肃顺,必须取得两宫的支持与谅解。虽然一向听说两位年轻的太后与肃顺不睦,特别是西宫太后,在还是懿贵妃的时候,就曾与肃顺发生过很大的龉龌,但现在世易时移,不知她们对作为顾命大臣的肃顺,观感有无改变?

“东太后,西太后”的说法,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起因是慈安太后搬进了烟波致爽殿旁边的东暖阁,而慈禧太后搬进了西暖阁,宫里头的人,为了方便,在私下里便称呼“东边儿的”,“西边儿的”,逐渐形成了这个说法。

凑巧的是,当恭王为无法联络两宫而苦恼时,两宫太后,也正为无法联络恭王而苦恼。

“关大哥,”安德海还是在西角门的老地方请关卓凡吃饭。国丧期间,不敢用酒,因此两个人坐在包间里,都只是喝茶,“肃顺是越来越嚣张了,今天又害主子生了好大的气。”

自从两次带关卓凡夜见懿贵妃,安德海对待关卓凡,更是与众不同。虽然不知道懿贵妃究竟对他说了些什么,但关卓凡是“自己人”,肯定毫无疑问。

“哦?”关卓凡故作惊讶,他很想听听是什么事,“肃顺在太后面前,还敢这么大胆?”

“我看他压根就没把两位太后放在眼里。”安德海恨恨地说,“就连年号,也敢擅定!”

新君登极,照例要改元,新的年号,该由顾命大臣提出几个备选,再请皇太后圈定。而肃顺不知是一时忘了,还是根本没把这个规矩当成一回事,径直把新年号写进谕旨,只待两位太后用过印,就要颁行天下。

新年号写的是“祺祥”,文意的好坏先不去说,这样藐视太后,却为多少通晓几分政事的慈禧太后所不能接受。

“先帝在日,也是这个规矩么?”慈禧太后看了一眼慈安太后,将谕旨向外一推,紧紧盯着肃顺说。

肃顺一时语塞,没想到被她捉住了漏洞。但他并不引以为咎,而是立刻便讲出一番大道理,从民生凋敝谈到国库空虚,从江北的捻匪谈到江南的“长毛”,强调现在人心惶惶,早定年号可以有利于稳定政局。口沫横飞地说到后来,干脆让人取来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六枚铮光瓦亮的崭新母钱,上面是“祺祥重宝”四个字。

“太后请看,这是钱样子!”肃顺指手划脚地说,“只要年号一颁,新钱立刻就可以开铸通行,民间的物价,也就可以稳定下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

这等于是在反诘太后,语气可以说是无礼已极。他所说的一番道理,虽然不错,但却始终弥补不了那个漏洞:拟几个备选的年号请太后当面圈定,又能花费几刻钟的时间?何以敢自作主张,连新钱的模子都做好了?这样**裸的蔑视,就连忠厚的慈安太后,也觉得实在不像话。

然而事已至此,竟没办法不听他的,终不成把新钱的模版毁了重铸?只得忍气吞声,在谕旨上矜了印,回到宫中,自然大骂肃顺可恶。

“肃顺可恶!”关卓凡听完,当然也要做这样的表示,“难道就没办法治治他?”

“两位太后都说,要治他,非恭亲王不可,”安德海压低了声音说道,“只是不知道六爷是什么个打算,竟是一点声息也没有。”

我倒知道,关卓凡心中苦笑。他现在的处境,甚为尴尬,明明两头都视他为自己人,他却偏偏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做这个牵线搭桥的红娘。

自己是恭王派在热河的卧底,而且一卧就是半年。恭王有这样的心术,如果自己向太后明言,那两宫以后对恭王会是个什么观感,难说得很,对自己也不见得是个好事。

而自己缘何能取得太后的信任,就更难向恭王一方启齿——难道还能跑去对曹毓英说,自己跟年轻的太后之间,曾有过两夜风流?

“唉,难。”关卓凡不自觉地摇摇头。

“是啊,真是难。”安德海却误会了他的意思,悄声说:“主子跟东边儿说,实在不行,就要逼一逼六爷了。”

“哦,怎么个逼法?”

“说是要找个御史上折子,献议垂帘!”

“这……”关卓凡大惊失色。

*

找人公开献垂帘之议,是慈禧太后想出来的一着狠棋。自从她得到了大行皇帝赏下的那一方印,她的自信心便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是源于肃顺的失误。在如意洲的那一次,他错判了咸丰的意愿,贸然提出来按“钩弋夫人”的例子来处置懿贵妃,手段太烈,引起了咸丰极大的不安。虽然还不至于影响到咸丰对他的信任,但咸丰警惕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惨变,终于在临死前做出了这样的重大安排。

给皇后和懿贵妃的印,不是拿来看的,而是实实在在代表了最高的权力——凡是顾命大臣拟就的谕旨,不经两位太后用印,则视为无效。这等于是咸丰的遗命,为当时在场的王公大臣众目所见,即使跋扈如肃顺,也是不敢不承认的。问题在于,太后是否有权更动谕旨的内容?太后和顾命大臣之间,已经为此发生过几次激烈的交锋,但在肃顺的高压之下,结果都是以顾命一方的胜利而告终。

“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这两方印章,还有什么用?”一向生性平和的慈安太后,被气得掉下了眼泪,“不等于把咱们就当成摆设了么?”

“姐姐说的是,”慈禧太后趁机说,“所以得想个法子,逼着老六他们,出来说话。”

慈安太后知道,她说的法子,就是那个“垂帘听政”的折子。

“妹妹,我还没弄明白。”慈安擦了擦眼泪,抱歉地说,“咱们现在不是也在听政吗?说要‘垂帘’,就是加一道帘子么?”

都是“听政”,却大不相同。慈禧便向她解释,现在的听政,是只能见顾命大臣,而垂帘听政,太后则可以召见所有的外官,这样一来,肃顺就不能再一手遮天。

“可是垂帘听政,肃顺他们能同意吗?”慈安提出了疑问。

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但慈禧的用意,原也没指望他们会同意。

“把水搅一搅,”慈禧说,“就算千年的老鳖,也要让他冒头。”

这又是指的恭王了,话虽然不好听,但道理是有的。这个折子一上,两宫便可以借机让京中的恭王,明白她们对肃顺不满的态度。

“也好,”慈安太后欣然点头,“肃顺这样跋扈,也该有人来说一说。”

“是啊。”慈禧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得意地想,一旦真的跟恭王取得联络,那就不仅仅是“说一说”的事情了。不过这一点,先不忙揭破,以免吓到了老实的慈安。何况,有这两方印在手里,即使恭王仍然不肯出头,她也准备了一记更厉害的杀招,来对付顾命大臣。

不是不许更动谕旨么?到时候,她打算干脆直接在那个奏折上矜印,公然表示接受所请。肃顺能有多厉害?偏要跟他斗一斗!

然而,年轻的慈禧,毕竟还是缺少了实际政务的历练,没能够想到,自己这个贸然的举动,必然招致顾命大臣的强烈反击,造成致命的后果。

关卓凡的大惊失色,为的就是这个原因——这哪里算是政治斗争?简直就是两位年轻的太后,在跟肃顺闹意气。若是以为掌握了两方印章,就可以为所欲为,那就不免大错特错了。印章所代表的,只是名分,想转化为真正的权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绝不是一道谕旨那么简单的事情。

他冷静地想了想,现在他即使通过安德海,对两宫有所劝谏,慈禧也绝不会听从——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五品的军官,要说在朝务上能有什么见识,任谁也不会相信。

说不得,只好救她一救了。关卓凡心想,且不说她以肉身布施,如意洲上那两晚的情分,只论不能让大事毁于一旦,自己便有非出手不可的必要。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