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三四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乱清 第一三四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雁行阵”,也叫“楔形阵”。一舰居中,分队其余舰只两旁排列,形成倒“v”字的队形,犹如雁行长空,因此得名“雁行阵”。

这种“阵法”,迄今为止,从未在实战中使用过,美国人没用过,保守的英国顾问们更加是兴趣缺缺。

在演习中加入这个“阵法”,主要出于关卓凡的主张。

关卓凡声称,他的灵感来自纳尔逊勋爵的“双纵队战斗队形”。不过,纳爵爷的“双龙入水”,我舰队垂直于“一字长蛇”的敌舰队,接敌过程中,主要靠首舰的舰艏炮击敌,火力实在是弱了一点,能否成功楔入敌阵,过于依赖主帅的指挥能力。这个,非英明神武如纳勋爵者不能办啊。

还有,这种“阵法”,对整支舰队的纪律、素质、通联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个,亦非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不能行啊。

为了降低难度,我觉得,是否可以对“双龙入水”稍稍做个调整?你们看啊:合二为一,变“双龙”为“雁行”——如此一来,接敌过程中,虽然还是主要以舰艏炮击敌,但整个分队所有舰只的舰艏炮都可开火,火力大大增强了;另外,分舰队所有舰只,彼此可见,距离也近,通联就会容易许多啦。

嗯,各位以为如何呀?

关卓凡的马屁,拍得几个英国佬晕乎乎的。乔百伦说道:“亲王殿下的想法很有创意,我非常欣赏。不过,受阅编队一共二十一艘舰船。若摆这么个……哦。‘雁行阵’。这大雁的两只翅膀,每一只就是十艘舰船,这个……会不会太长了一点?如果因而运作不灵,反为不美啊。”

关卓凡连连点头,说道:“将军的看法很有道理!这样吧,咱们把受阅编队分成两个分队,一个分队摆一个‘雁行阵’——如此,大雁的翅膀就是五艘舰船。不算太长了;然后,一阵在前,一阵在后,如何?”

呃,好像还是长了一点……

还长?靠,那咱们就把受阅编队分成三个分队,摆前、中、后三个“雁行阵”。一支分队七艘舰船,一只大雁翅膀三艘舰船,这样,总可以了吧?

嗯……可以啦。

于是。划时代的“雁行阵”,便“大雁展翅”。横空出世了。

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半年之后,关卓凡对利宾说的“必有一战”的普鲁士、奥地利俩兄弟,终于正式开打。普奥战争中,意大利和普鲁士结盟,对阵奥地利。意大利海军大举进攻奥地利治下的克罗地亚利萨岛,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铁甲舰海战爆发了。

这是一场和关卓凡有密切的“间接联系”的海战。

第一,“冠军号”——原名“翁贝托国王号”、“射声号”——原名“杜里奥号”,这两艘最先进的巨型铁甲舰,原本是意大利海军的订货,只是当时意大利政府财政紧绌,一时无力支付货款,才让关卓凡捡了个大漏。如果“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按期进入意大利海军序列,利萨海战的结果,恐怕会大不相同。

第二,利萨海战中,奥地利舰队司令、海军上将特格特霍夫,将全舰队编成前、中、后三个纵向排列的倒“v”字楔形队,铁甲舰编在前队,木壳舰编在中队,其余小型舰编在后队——这个阵型,和半年前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的“雁行阵”,几乎如出一辙。

当时的意大利海军,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利萨海战对阵双方,论国力,奥地利当然远胜意大利,但实际投入这场海战的军力,意大利却远胜奥地利——意大利有十二条铁甲舰;奥地利只有七条铁甲舰,全部都编入第一个楔形队里边了。

意大利海舰队以“一字长蛇阵”对阵奥地利舰队的“雁行阵”,结果大败亏输,连旗舰“意大利号”都被击沉。

利萨海战,奥地利舰队以弱胜强,大大震动了西洋诸强。海军将领和军事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奥地利海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倒“v”字的楔形队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奥地利舰队的“楔形阵”,“参考”了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使用的“雁行阵”。

众口一词,连特格特霍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受到了关亲王的启发”。

于是,关卓凡“海战‘雁行阵’之父”的地位,载诸史册,不可动摇了。

嘿嘿,穿越就是有好处啊。

言归正传。

“双龙入水”开始变阵,“射声号”、“海军上将号”、“马里兰号”,分别担任前、中、后分队的长官舰——即阵中居中兼居首的军舰。

如果是正式作战,是不会这么安排三个分队的长官舰的——应该按照利萨海战奥地利海军的做法,把最强的舰只统统编入第一梯队,以便形成最大的攻击力,一举突破敌舰队的火力网。

不过,现在毕竟是演习,而且,演习的主要目的,是给一个女人“看热闹”。如果最强的舰只全部编入第一梯队,那么,第一梯队倒是神气了,但第二、第三梯队,却会大大失色,那位尊贵的观众看在眼里,难免会有“虎头蛇尾”之感。

嗯,“军盲”有“军盲”的玩儿法嘛,大伙儿理解一下。

海面上,二十一只军舰,前进后退,左趋右转,旗帜纷飞,黑烟滚滚,两条“长龙”,慢慢儿变成了三只“大雁”。

圣母皇太后眼花缭乱,挢舌难下。明黄面纱后面,清亮的剪水双眸,一直睁得大大的;鲜红的樱唇,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微微张启的状态。

“这个……‘雁行阵’,是不是最厉害的一种‘阵法’啊?”

关卓凡一愣,心想这真是一个典型的“军盲”问题。想来是因为“雁行阵”看起来最复杂,又排在最后出场,所以御姐以为就是“最厉害”的。

要认真回答,不能给她无谓的错觉。

“回太后,《宋史》里边,记载过岳飞说的一句话,叫做:‘阵后而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说,阵法很重要,但是,如何运用,却更加重要。临阵对敌,须根据实际情形,确定用哪种阵法,最忌死背兵书,拘泥不化。”

“‘一字长蛇’也好,‘大雁展翅’也罢,其实并无优劣之分。该用‘一字长蛇’的时候,要用‘一字长蛇’;该用‘大雁展翅’的时候,要用‘大雁展翅’。如果本该用‘一字长蛇’,却用了‘大雁展翅’,就难保不吃败仗了。”

御姐点头:“有道理。”

关卓凡继续说道:“就是同一种阵法,同一种情形之下,现在用得,十年之后,未必也还能用得。”

“哦?怎么说呢?”

“臣就拿这‘雁行阵’来做譬喻好了。‘雁行阵’的好处,在一路锐进,突入敌阵,将敌舰队一分为二,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各部乱作一团,最终为我一一击破。”

“现下的铁甲舰,都是‘蒸汽风帆混合动力’,即:舰上设风帆,乃因蒸汽机的力量,尚略嫌不足,不得不以风帆为助力之故。也就是说,现下的军舰,速度还不太快,转动尚不太灵,‘一字长蛇’还躲不开‘大雁展翅’的急突锐进。因此,用‘雁行阵’,可收奇效。”

“但是,蒸汽机的力量,只会愈来愈大,不会愈来愈小。臣敢打包票,十年之内,风帆就要从蒸汽舰船上陆续撤下来了。那个时候,舰只速度愈快,操纵愈加灵巧,再用‘大雁展翅’来冲‘一字长蛇’,若敌舰队这条‘长蛇’快速游动,咱们的‘大雁’,靠不靠的上去,就难说得很了。”

(小预告:明天两更,中午十二点左右一更,晚上八点钟左右二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