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九十七章 忠诚?

乱清 第九十七章 忠诚?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尊重慈禧的男人很多,但是,如果她抽去“君”的身份,只剩下女人的身份,那么,跪在她面前的男人,落在她身上的视线,都会变成俯视,甚至藐视。

在关卓凡之前,她和任何一个男人的关系,都是一个相互俯仰的关系,从来没有和哪一个男人,彼此平视。

她从来不知道,水平视线中的男人,会如此令人心动。

也从来不知道,处于另一个男人的水平视线之中,那种感觉,一般令人心旌摇动。

天津之行,日夕相处,纵情欢好,无所顾忌,不但急速放大了这种叫人心醉的感觉,甚至让慈禧隐约有了“居家过日子”的错觉。心甜意洽,不知不觉中,说出了“嗯,到家了”这种话。

在她的潜意识中,和关卓凡耳磨厮鬓之地,更像自己的“家”了。

犹如醉酒,她开始深深地依恋这种感觉了。

于是,水汽氤氲之中,慈禧吃惊地发现自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嫁给他!

她被自己吓了一跳,这怎么可能?太荒唐了!可是……

她记得上一次临幸贝勒府——不对,那个时候,他还是贝子——他说过一句“我想娶你”。

当时,圣母皇太后心里虽然大起波澜,但也明白,这只是燕好情浓之际的“情话”,不敢当真的。可现在想起来,不由自主的,她极愿意把这句话想做是他的真心表白——怎么可能是假的呢?每一次两人单独相处,他看自己的眼光,都像见到了鲜嫩猎物的猛兽。一错眼便要扑了上来。扯下自己的衣裳。然后——

嗯,圣母皇太后脸儿红,心儿跳,呼吸也急了起来。

郎有情,妾有意,那么——

当然,有一大堆叫做“祖制”的东西压在头上。但是,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之一的慈禧。心里面门儿清:“祖制”这玩意儿,说到底,只是吃“祖制”好处的人维护自己利益的幌子。天底下没有真不能动的“祖制”——两宫垂帘就不是什么“祖制”!

“祖制”动不动得,全看要动它的,和要维护它的,哪一边的势力更大一些。

慈禧从来不是畏难的人!思绪连翩之中,一个念头又冒了出来:这个事儿 ,以前觉得不可思议,是因为自己和“他”的力量不够大而已!

如果,自己和“他”的力量足够大了呢?

整个身子浸泡在水里。口中却微微发干,这个念头。叫她无可自抑地亢奋起来。

慈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昨天的这个时候,她还没有足够的底气,来产生这样的念头——仅仅一夜之间,她的腰杆就硬了起来!

为什么?

龙行千里,结穴于此——这份底气,源于今天上午这场旷世的阅兵。

首先,她认为,可以完完全全确定关卓凡对自己的忠诚了。

圣祖之后,世宗开始,清朝的皇帝就不直接插手军队了。这是因为,经圣祖之手,清朝的皇权开始高度集中,皇帝已经没有直接掌握军队的必要。

一百数十年间,清朝没有私军。

但洪杨乱起,情形大变。旗营、绿营朽木不堪雕用,朝廷只能另起炉灶,依靠地方自办团练。由此起家的湘淮诸军,不但兵员由将领自募,粮饷亦由将领自筹。人事、财政,都不在朝廷手里,中国的军队,开始变成私军。

轩军的情形倒是不一样。轩军骨干出自天子近卫,军饷由江海关税支应,人是自家人,财权也算是抓在朝廷手里,原是可以十足放心的。

但是,轩军有两个很特殊的地方。

第一,轩军的脱胎换骨,是在美国实现的;包括亚特兰大之役后的大规模扩军,从头到尾,花的都是美国人的钱,不干朝廷的事。

第二,轩军的体制、训练,太特殊了,朝廷的章法,水泼不进,针插不入。认真说起来,比之湘军、淮军,轩军更加像一个“独立王国”。

只是,关卓凡的旗人身份、两宫皇太后对其似乎不可移替的帘眷,相当程度上掩盖了这一点。

但不是没有人心存疑忌的。

关卓凡自己先就心虚。不然,也不至于在安德海一案中,听到李莲英的密报后,惊骇失措到冒出称兵造反的念头。

慈禧也曾隐隐约约地想过:“他”对自己,是否百分之百地忠诚?

特别是,朝廷既然已经定了抑制湘淮的章程,那么,湘军、淮军裁撤之后,国家有事,就更加要倚重轩军了。所以,慈禧不论是为了她个人的利益,还是为了朝廷和宗室的利益,都必须百分百确保轩军的忠诚——关卓凡的忠诚。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百分百的忠诚”?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说是世宗刚刚继位没多久的时候,年羹尧平定了罗卜臧丹增之乱,自青海凯旋回京,率部在丰台为世宗演兵。时骄阳似火,军士汗湿甲胄,世宗温谕“去甲”,军士不应,直到年羹尧下令,诸军方才“遵旨”。世宗由此惊觉,年羹尧跋扈已甚,尾大不掉,乃下定决心去年。

这忒扯淡了。演兵场上,世宗以九五之尊,又是何等精明练达的一个人,怎么可能越过年羹尧,直接对军士指手画脚?我们能够想象阅兵的时候,慈禧不通过关卓凡,下懿旨受阅部队如何如何吗?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世宗真的一时糊涂,下了这么一道“温谕”,军士“不遵旨”,也是理所当然的。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而服从的对象,是自己的指挥官——世宗并非他们的指挥官,直接命令他们如何如何,叫他们何以适从?

所以,如果军士“不遵旨”,只能说明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绝不能说统兵大帅跋扈不臣。不然,一支军队,如果听了风就是雨,还打个屁仗。

这个段子虽然不靠谱,但以其流传之广,却说明了时人对皇帝、统兵将领和军队三者微妙关系的心态:正因为皇帝不直接掌握军队,所以,评断统领将领的忠诚度,就隐然以此人是否愿意朝廷或皇帝直接和军队接触,是否视军队为自己的禁脔,不容朝廷甚至皇帝本人“摸顶”?

关卓凡主动邀请慈禧赴天津阅兵,并为此排除万难,做出了一系列没有先例、甚至大干禁制的安排,在慈禧的眼里,就是一种全力对自己“输诚”的表示——关卓凡不但愿意、而且主动要求自己和轩军直接接触,这不正说明他忠心耿耿、可对日月吗?

还有,自己毕竟只是太后,既不是皇帝,又是个女人——慈禧晓得,有多少人不愿意她“牝鸡司晨”一直“司”到军队的头上?“太后阅兵”能够成行,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关卓凡又为此担了多大的干系!

嗯,这还不算“百分百忠诚”,什么才算?!

念及于此,圣母皇太后不禁心头火热,油然兴起“风雨一路,相互扶携,同甘共苦”之念。

你对我好,我会对你更好!

安德海一案的时候,如果有人拿“关某人政权、军权一把抓”,示虑于圣母皇太后面前,慈禧可能确实有所疑忌。但现在若有人这么说,御姐听在耳中,只会认为“来说是非者,便是非人”,不是多虑了,就是过来挑拨离间的。因为,她再也不会相信,关卓凡可能对自己起二心了。

既然关卓凡对自己忠诚不二,那么,关卓凡的力量——轩军的力量,就等于是自己的力量了。

于是,御姐觉得,自己的力量,从未如此时此刻这般强大!

为什么一夜之间,她的腰杆就硬挺了起来?缘故就在这里!

今天上午的“阅兵”,这个本不应该于此时出现在这个位面的物事,对慈禧的震撼,几乎到了笔墨难以形容的地步。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