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六十二章 为王前驱

乱清 第六十二章 为王前驱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吧。”

关卓凡略略沉吟了一下,说道:“甘肃的回匪,分为四大股。最北边的一股,亦是四股中势力最大的一股,老巢在宁夏府灵州的金积堡,匪酋叫做马化龙。此酋狡黠凶悍,又颇有蛊惑人心之能,算是整个甘肃的回匪的主心骨。”

“最南边的一股,老巢在河州、狄道一带,匪首叫做马占鳌,四股之中,势力最弱。”

“最西边的一股,老巢在肃州一带,匪首叫做马文禄。肃州那个地方,已经快出嘉峪关了,距中原甚远,距其余三股回匪,也有相当距离。按照左宗棠的策略,必定要先剿灭其余三股回匪,然后由东而西,最后才轮得到这股回匪的。”

“这第四股回匪,也是最东边的一股,就是被逼入董志原的这一股了。”

“这一股回匪,势力驳杂,没有一个凌驾其余的大头目。不过,陕西回匪余孽多在其中,包括白彦虎。”

听到“白彦虎”三个字,慈禧的秀眉微微向上一挑。

“这一股回匪,原在北起固原、南迄清水一带肆虐——这一带距陕西很近。陕西的回匪溃入甘肃后,便同这一股回匪合流。因为乏食,这股回匪曾经想窜回陕西就食,但左宗棠严密设堵,在华亭和回匪打了一仗,颇有斩获。回匪在固原、清水之间立不住脚,只好经平凉、泾州北窜,进入庆阳府的董志原,呆了下来。”

关卓凡见到慈禧眉头微微皱起。是思索的样子。便歉然说道:“臣思虑不周。没有带一张图过来,请太后恕罪。”

慈禧的眉头舒展开来,微微一笑,说道:“你要办的事情太多,这样的小事情,想不到不怪你,明儿再补上吧。”

说完这句话,圣母皇太后脸上不由一红。原来御姐紧接着想到的是:这个家伙。过来“扰驾”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又是什么呢?不会都是要和我那啥啥吧……

御姐的这个细微的变化,依然没有逃过关卓凡的眼睛。灯下美人,桃李之妍,看得关卓凡不禁心中一荡。

他收摄心神,说了一句:“谢太后。”

“甘肃回乱的要害在金积堡,马化龙在金积堡经营已久,设防甚固。欲攻金积堡,非南北两路夹击不可。董志原在金积堡东南方向,正扼我进攻金积堡之南路要道。我军如果绕过了董志原,必后路不靖。所以。欲攻金积堡,必先攻董志原。”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明白,虽然没有地图,我也大致想象的出来。嗯,这个董志原,是什么地形?好打么?”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董志原的地形是很奇特的。地势很高,远望如山,但爬上了坡,却是一马平川,极目不见边界,其实无险可据。加上回匪立足未稳,统领不一,臣以为,不会多么难打。”

慈禧悠然说道:“咱们中国的地方,实在是太大了,什么模样的地势都是有的。”

御姐神情之中,竟隐隐约约有一丝向往之意。但下面那句“什么时候能去看一看就好了”,当然说不出口来。

慈禧继续说道:“既然无险可据,回匪为什么会聚到这个地方?董志原是否地方富庶,便于就食?”

关卓凡心中喝一声彩:我的御姐好见识!

心中的欣赏,挂到脸上,便被他夸张成一片敬服倾慕:“太后圣明!臣拜服!回匪猬集于董志原,正是为了就食!董志原百里沃野,素有‘陇东粮仓’之誉。甘肃地方,大多贫瘠,加上回匪反复肆虐,甘东一带,除了这个董志原,哪儿的地里边还找得出什么收成?这股回匪二三十万人马,众口嗷嗷,不想饿死,就算明知董志原蜜里藏毒,也得吞了下去!”

慈禧本来被情郎捧得脸上飞金,但听到“这股回匪二三十万人马”,不由轻轻“咦”了一声,说道:“二三十万?这么多人?”

关卓凡笑道:“太后不必担忧。回匪起反,都是整条村子的回回加入进去,因此扶老携幼,拖家带口,十分累赘。这二三十万人中,真正能打仗的青壮,不过四五万人。对这二三十万回匪,我军不说以一击十,以一击五是没有问题的。”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你在陕西剿过回匪,自然深知他们的底细。”

关卓凡说道:“是。甘肃虽然不是陕西,但情形是相差仿佛的。”

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左宗棠的策略,是分北、中、南三路,同时进甘。”

“北路,刘松山部由绥德西进,直指金积堡。”

“中路,左宗棠自将中军,会同展东禄部,自乾州出发,取董志原。拿下董志原之后,即北上,和刘松山部南北夹击金积堡。”

“南路,刘典率部由宝鸡西进,趋秦州。这一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威胁河州、狄道一带的马占鳌匪股,使其不能北上援救董志原;接下来左宗棠、展东禄从南边攻打金积堡的时候,亦使其不能在后面骚扰我军。”

慈禧微微仰起头,认真地想象着。过了一会儿,回过神色,展颜笑道:“我虽然不懂军事,可也觉得筹划的很妥当。嗯,左宗棠果然是个实心任事的;你在中枢,‘伙计’搭的也好!”

关卓凡赶忙低头说道:“谢太后奖谕!”

慈禧说道:“好啦,就咱们俩,就算是奏对格局,规矩也不用那么多。嗯,刘松山是老湘军吧?这个人,曾国藩、左宗棠都看好,你觉得如何呢?”

曾国藩、左宗棠“都看好”,我怎么好意思说不好?

关卓凡说道:“刘松山真正是忠勇为国之士!嗯,他长年从军在外。几乎耽误了自己的婚事。这件事。不晓得太后听过没有?”

这个事儿,慈禧可没听过,不由得来了兴趣,说道:“我没有听过,是怎么一回事,你倒说说看?”

“十五年前,刘松山刚刚十八岁,家里头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家是洛阳人。可是刘松山从军十数年,一直征战在外,期间仅仅为了募勇回过一次老家湖南湘乡。因此,始终无法完婚。”

“他的那位未过门的夫人,十五年下来,实实在在等成了老姑娘。这一次,刘松山奉旨随左宗棠西征,想着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多久,甚至也不晓得,还能不能够生归乡梓?万一枪弹不长眼睛。他的夫人,已经三十多岁了。却还没有过门,岂非误了人家一辈子?”

“可是,出征在即,把夫人从洛阳接到湘乡成礼,万万赶不及了。于是刘松山北上的时候,取道河南,就在洛阳女家,和夫人拜了天地,圆了房。”

听到这儿,慈禧失声笑道:“哎呦,刘松山这不成了‘上门女婿’了吗?”

关卓凡也笑道:“是。成礼之后,不过十日,刘松山就告别新妇,赶赴陕西了。”

慈禧连连赞叹:“难为他,难为他!真正是‘先国后家’了!这次西征,如果打了胜仗,倒要扎扎实实给他个恩典。”

关卓凡说道:“臣有一个想头,也不知道妥不妥当?臣想着,给刘松山本人加恩,当然要等他打了胜仗;不过,他的夫人……”

没等关卓凡把话说完,慈禧便欢然说道:“你这个主意好!我就给他的夫人一个诰封!”

关卓凡暗赞御姐反应好快,说道:“太后圣明!如此,刘某感戴慈恩,必激发天良,为王前驱,奋身报国!”

这种超常规的封诰,是慈禧一向最爱干的事情,她兴致勃勃,说道:“刘松山是什么品级?”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刘松山新授肃州镇总兵,加提督衔。”

慈禧说道:“好,他的夫人要压过他!嗯,就是一品镇国将军夫人!”

关卓凡心想:这可是和我们家双双一个级别啦。嘴上说道:“太后圣明!”

顿了一顿,说道:“臣请旨,这个事情,是回銮之后再办,还是现在就办?”

慈禧想了一想,说道:“西北都已经开打了,这个事情,既然是为了激励士气,还是办得愈快愈好。嗯,现在就办吧。”

关卓凡说道:“臣遵旨。回营之后,臣即命随扈的军机章京拟旨,明儿一早,请太后御览,如无不妥,用印后,就可快马送回北京,交军机处上呈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也用了印,便可明发上谕了。”

前边的“印”,指的是慈禧的“同道堂”;后边的“印”,指的是慈安的“御赏”。 这套程序,都是事先拟定好的。因为两宫一个“东巡狩”,一个“守社稷”,暂时分了开来,而若要颁发上谕,“同道堂”和“御赏”两印,一个都是少不得的。

慈禧感叹地说道:“西征进甘,北路,刘松山是老湘军;中路,展东禄是轩军;南路,刘典是楚军——你看,这场仗,曾国藩一个,你一个,左宗棠一个,竟是携起手来了!大臣同心共德,这是国家兴盛的征兆!关卓凡,你努力放手去做,朝廷不会负你,我……不会负你。”

这话说的……我不能不表示感动啊!

关卓凡单膝跪下,屈肘平胸,朗声说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好啦,时辰不早啦,你回营后还有事要忙,这……就跪安吧,咱们……明儿见。”

关卓凡掀帘退出,来到外屋。玉儿站了起来,向他福了一福。小姑娘红晕满面,丰满的胸脯微微起伏,两鬓的头发似乎也有一点散乱。大大的眼睛里边,如水如雾;目光和关卓凡略一接触,眼波立即荡漾了开去。

关卓凡心中大动,就要向伊人伸出手去。右手抬起,心中惊觉,自己在心里面大喝一声:剁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