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四八章 三载绸缪岂寻常

乱清 第二四八章 三载绸缪岂寻常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晴天’唉,那叫什么‘晴天’啊!”

“太阳出来了,明晃晃的,但天空永远是灰白的,没有一丝儿蔚蓝这倒没有什么,关键是,这个太阳,太毒辣了!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好像头顶吊着一个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火盆,烤的整个人浑身上下往外冒油!”

“还有,雨明明停了,空气的湿度,为什么反而更大了呢?”

“这个湿度,大到了什么程度?许多人都言之凿凿,说,只要伸出手,凭空抓一把,便能够攥出满手的水来!”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水’,也许只是汗水伸出去之前,就已经是‘满手的水’了。uu234uu234”

“雨住天晴,‘烂泥带’却没有任何干爽硬化的迹象,反而变得更难走了泥浆被太阳晒的滚烫,士兵们都在骂:不等到达宣光,我们的脚,就会被烫熟啦!”

“说到这儿,您大约可以想象我们的处境了对,就像走在一个大大的蒸笼里,浑身的毛孔都像嘴巴一样大张着,拼命的呼吸着,想吸进清凉干爽的空气哪怕只是一小口也好!”

“然而,徒劳无功。”

“这样的‘晴天’,不要也罢!我们宁肯重新回到雨天里!”

“幸好,雨季里的晴天,不会持续太久,继之而来的雨天,雨滴初初掉落的时候,也是热乎乎的我们开玩笑,叫这个做‘洗热水澡’。”

“但无论如何,总比在大蒸笼里苦苦煎熬舒服点儿呀!’”

“在这样的天气、地理条件下行军,中暑,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如果有人走着走着,开始垂下头,晃晃悠悠,那就表明他已经中暑了,马上就要不行了!这个时候,后头的人要赶紧上前扶住;若慢了一步,或根本就没留意到,接下来,前头的那位,就会一头栽倒在‘烂泥带’里。”

“中暑的人头昏、恶心、胸闷、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发高烧,有的能够烧到四十多摄氏度,四肢抽搐,嘴吐白沫若遇到这样的情形,那就是有生命危险了!得赶紧抬到路边的树荫下,脱下帽子,解开衣扣,灌几口水,再往头上、脸上泼洒一些,同时,拿帽子、衣襟以及能够找到的任何扇状物替他使劲的扇风,还要掐人中、掐虎口。”

“如此简单的急救手段,未必能够挽回重度日射病者的生命。”

“我亲眼见过一个中暑死亡的士兵:脸上的肌肉,因为抽搐而扭曲那个模样,就好像在笑似的;张大的嘴边,满是干涸的白沫。”

“北圻战事结束后,在端雄地区的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具法国士兵的尸体,尸体虽然早已经腐烂,但衣饰基本齐整,没有外伤以及搏斗的痕迹;后来,又在树林的边缘也即是路边,发现了他的背包和枪支背包大致完整,枪支未开过火,距尸体,大约十五码左右的距离。”

“端雄位于宣光和越池之间,并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事,因此,人们做出如下的推断:这是一个中暑的士兵,倒地之后,未被同伴及时发现,昏昏沉沉之中,他本能的进行了自救:解下背负,向阴凉的地方树林深处爬去,进入树林之后,一口气泄下来,彻底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步兵尤如此,您可以想像一下,炮兵、骑兵,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处境?”

“前文有过介绍,一架炮车包括一架前车、两架弹药车由六匹马牵引,正常情况下,六匹马排成三行两列一列前后三匹、一行并排两匹;可是,‘烂泥带’的宽度,不过一米多点儿,根本不容两匹马并排行进,因此,炮兵们只好将前车和弹药车分开,马儿也分开,一列牵引前车包括火炮,一列牵引弹药车。”

“这样做,当然麻烦,但并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您一定也想到了,这个‘烂泥带’,徒步行走,犹时不时‘难以自拔’,车子上去了,焉有不‘难以自拔’之理?”

“可怜的炮兵!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好像永远在同陷入泥泞中的炮车较劲儿除了这件事情,他们好像就没有时间做任何别的事情了!”

“炮车非常沉重,车轮一旦陷入泥泞,单靠马匹是拉不出来的,因为,马蹄也深深的陷入了泥泞,不断打滑,使不上劲儿;一定要多人同时协力,套上绳索,拉马的拉马,拉车的拉车炮车才可能继续前进。”

“如此一来,炮兵的人手就不够用了,于是,走陆路的步兵,摇身一变‘步改炮’一多半都派去帮炮兵‘拉炮’了。”

“这是走‘烂泥带’,若连‘烂泥带’亦欠奉,譬如,要通过前文提到的稻田,又该怎么办呢?”

“炮车肯定是走不了田埂的太窄啦!”

“两个办法。”

“第一个,绕路。”

“若实在无路可绕,便只好用第二个办法了:将整架炮车连同火炮拆成散件,较轻的零件,人背;较重的零件譬如车轮,马驮;最重的零件,譬如炮管,连马也不好驮的,就拴上绳索,拖在地上拖过去!”

“因为地面湿滑,只要不陷进泥泞里,这个拖行的摩擦力,倒不算很大呢。”

“通过了稻田,再将这些散件一一的组装起来。”

“您可以想见这个麻烦!”

“麻烦还在其次,我们最害怕的,是马儿失蹄,跌进水田田埂那么的窄!那么的滑!”

“如果人跌进水田,不过泡一身泥水,虽然狼狈,但爬上来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可是,负重的马儿一旦滑跌,是很容易受伤的万一跌断条腿,这匹马就算废了!”

“前文说过,‘远东第一军’的炮兵,一个连大约配置六十匹马,这个数字,较之欧洲本土的炮兵,少了一截,基本上,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再少了,少一匹马,很可能就等于少一门炮没有马,炮兵是根本动弹不得的呀!”

“即便没有受伤,把马以及马背上的负重从水田弄回田埂,也是件叫人想起来就头大的事情啊!”

“事实上,军马原本都是训练有素的,炮火连天,也不会不听指挥;可是,它们走在田埂上的时候,有的瑟瑟发抖,有的任尔前拽后推,就是踟蹰不前可怜的马儿!它们从来没走过这样的‘路’呢!”

“炮兵既如是,类似的麻烦,骑兵一样不少。”

“越池到宣光,直线距离不过五十公里,可是,我们足足走了一个礼拜!最狼狈的一天,只走了不到两公里!”

“嘿!一天不到两公里这个速度,一定是破了什么纪录喽!”

“结果,走水路的部队已经进抵宣光城下了,走陆路的部队炮兵、骑兵以及部分步兵,还未走到端雄连一半的路都没走完!”

“唯一叫我们心里略觉平衡的,是想到:中国人也不是本地土著,我们遇到的这些麻烦,他们一样会遇到。”

“然而,后来才晓得,我们想错了。”

“中国人确实不是本地土著,但入越的‘轩军’,绝大部分都是广东、广西和福建籍的,这几个省份的地理、气候,同越北是很相似的,因此,‘轩军’远比我们更适应这里的地理、气候。”

“而且,入越之前,这部分‘轩军’,曾在中越边境地区当然是中方一侧进行过长时间的适应性训练。”

“还有,入越的‘轩军’的军马,以云南产的‘滇马’为主,体格远较欧洲马小,冲刺的速度也慢的多,但是,耐力好,既灵活,又稳当,极善走山路和‘烂泥带’一类的道路田埂啥的,也不在话下。”

“因此,‘轩军’的炮兵的移动速度,要比我们快的多。”

“唉!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晓得入越的‘轩军’其实是有成建制的炮兵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