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一二章 大海战之二:扬吾之武,振吾之威!

其中,装甲巡洋舰“龙骧级”、穹甲巡洋舰“策电级”入役之后,不足一年,不论英国顾问,还是中国将士,便咸以为,此两种军舰之性能和表现,皆符合关亲王殿下“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之要求,于是,海军追加订单,“龙骧级”乃多了一只“豹变号”,“策电级”乃多了一只“驭风”号。

海军总教习乔百伦曾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箴言,叫做……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这个,‘重防护’、‘高机动’,本来是一对天然的矛盾,‘重防护’就是‘熊掌’,‘高机动’就是‘鱼’,理论上,不可能同时集于一舰之身现在,居然可以‘得兼’了!”

顿一顿,“亲王殿下虽非理工科出身,可确确实实是一位舰船设计的天才啊!而‘古人诚不我欺’一说哎,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对啊!”

“确实如此啊!”海军助理总教习狄克多接口说道,“不过,为了这个‘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还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的煤舱缩小了!如此一来,续航力就减弱了!呃,您说,这两种军舰,还好叫做‘巡洋舰’么?”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巡洋舰”渐渐演变成一种排水量在驱逐舰之上、航母之下的重型舰只,但是,这并不是“巡洋舰”的本来面目,自十七世纪诞生后,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后叶,两百年时间内,“巡洋舰”的吨位,长时间位居战列舰、护卫舰之下,其任务,顾名思义,就是“巡洋”。

包括:

保护商船,打击海盗,巡弋海外殖民地;战时,给主力舰打打下手,做一些通讯、侦查的活儿,以及和敌方的同事们进行竞争袭击敌方商船,破坏敌方海上运输线。

原则上,“巡洋舰”是不参与舰队决战的。

出于以上的特殊用途,自然而然地,“巡洋舰”就具备了以下特点:高航速、大续航力,同时,轻防护或无防护,火力也相对有限。

然而,关亲王提出的要求却是: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

对此,英国人表示异议:“大火力”也就罢了,可是,“重防护”,就要给军舰披上铁甲,如此一来,“巡洋舰”就变成了“小铁甲舰”,军舰重量大增,还怎么能跑得快?跑不快,又如何“高机动”?

关亲王轻描淡写地说道:换个大马力的发动机不就成了?

英国人哭笑不得:亲王殿下,更大马力的发动机,需要更大的机舱和更大的煤舱,舰只的排水量,既然已经设定在两、三千吨之间,舰上的空间,就是相对固定的,最好的设计师,也没有办法变出新的空间来,安置好这两样同时变大了的东西。

关亲王:你说的对,机舱变大,大约是免不了的;可是,煤舱嘛,我看就不用变大了别说变得更大了,我看,缩小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因为要执行的大多是远洋的或是时间较长的任务,为保持大续航力,巡洋舰都有一个超大的煤舱。

英国人愕然:缩小煤舱?那么,如何保持大续航力?

关亲王笑了:我提出了三个要求“大火力、重防护、高机动”,您瞅瞅,这里边儿,有“大续航力”么?

呃,还真是没有。

这就是狄克多的疑问所在:不具备“大续航力”的“巡洋舰”,还好叫“巡洋舰”么?

嗯,狄上校说的,似乎也有点儿道理,那么,打过了这一仗,这两种军舰,就易名为“濒海战斗舰”,如何?

“装甲濒海战斗舰”、“穹甲濒海战斗舰”嘿,拉风的很嘛!

不论叫什么名字,这两种军舰,本就不是为了执行远洋任务,而是专为“近海舰队决战”设计的某种意义上,是专为法国人准备的。

至于“装甲”、“穹甲”之别,主要是装甲敷设的数量及方式之别。

不论关亲王如何天才,“重防护”、“高机动”,总还是矛盾的,二者之间,需要做适当的平衡若只对舰船的重点部位进行保护,舰体重量增加有限,对速度和机动的影响,就比较小了。

舰船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

当然是发动机啦。

英国人的方案:在机舱的顶部,平平覆盖一层装甲甲板;装甲甲板之下,在机舱两旁、靠近两舷的地方,各设置煤舱。这样,顶部的装甲甲板、两侧的煤舱,从三个方向,共同对机舱进行保护装满煤的煤舱,炮弹是没有法子打穿的。

关亲王对此设计表示赞赏,不过,指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保护机舱的装甲甲板,位于水线之下四英尺处,万一水线处被打穿了,海水必然趁势涌入,整个装甲甲板的上方将被淹没,这个,最终……会不会导致军舰的倾覆?

第二,高航速需要大机舱,装甲甲板如此之低,一定会压缩机舱的空间,想加台锅炉都不成,操作起来也逼仄得很,实在不大方便啊!

英国人面面相觑:好家伙!这两个问题,切中肯綮,即便是最优秀的工程师,也未必能够提得出来呢!

那,该如何改进呢?

关亲王继续建议:

咱们把平面的装甲甲板,改成中间平、两边斜的穹面装甲就叫它“穹甲”好了。“穹甲”中间的平甲,提到水线之上;两边的斜甲,落到水线下四英尺处。这样一来,因为中间的平甲高出水线,即便水线处被打穿了,海水涌入,也无法淹没高出水线的装甲甲板,军舰依然能够保持较大浮力,不致倾覆。

同时,两边的斜甲,加强了对机舱的两侧的保护不仅仅是靠煤舱啦。

还有,大家都晓得的:有一定倾角的斜面,能够消解炮弹的一部分动能啊。

这一次,英国人真正目瞪口呆了。

万万没有想到,这位亲王殿下,除了政治家和军事家两个身份外,竟然还是一位工程设计的天才啊!

设计团队按照关亲王的设想拿出了最后的方案,“穹甲巡洋舰”就这样诞生了比起原时空,足足提早了十几年。

哦,还有,“穹甲巡洋舰”的相关专利,由关亲王和英国设计团队共享。

至于“装甲巡洋舰”,乃是仿“冠军号”、“射声号”,自舰艏至舰艉,在舷身上加装水线带装甲,即竖甲,事实上,就是把“巡洋舰”变成了“小铁甲舰”。

论防护面积,“装甲巡洋舰”远远超过了“穹甲巡洋舰”;论速度,前者自然就要逊后者一筹了,不过,因为缩小了煤舱,机舱获得了足够的空间,马力足够的强劲,“龙骧级”的最高航速达到了十五节,也算是中了关亲王的“高机动”的要求的式了。

至于“策电级”,最高航速达十七节,几乎赶上“冠军号”了。

“装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这两位,算是各有千秋吧!

另外,“龙骧”、“虎贲”、“策电”、“驱雷”四舰入役之时,武备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前膛炮,目下,已经全部更换为后膛炮;至于新入役的“豹变”、“驭风”,自然是交货的时候,就是一水儿的后膛炮了。

好,修订后的“龙骧级”、“策电级”的相关参数如下:

装甲巡洋舰“龙骧级”:

排水量两千九百吨,舰长七十一米,宽十三米,吃水六米半,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水线带装甲厚五至六英寸,装备两门八英寸后装滑膛炮、四门六英寸后装滑膛炮,六门六十四磅后装线膛炮。

穹甲巡洋舰“策电级”:

排水量两千四百吨,舰长六十八米,宽十四米,吃水近六米,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装备两门八英寸后装滑膛炮、两门六英寸后装滑膛炮、八门六十四磅后装线膛炮。

相较“装甲巡洋舰”、“穹甲巡洋舰”的挂羊头、卖狗肉,以“伏波号”领衔的“标准巡洋舰”,才是这个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巡洋舰”。

虽然,“伏波级”一千四百五十的吨位,只有“龙骧级”的一半,“策电级”的三分之二,防护力更是不好与后二者比较,可是,“标准巡洋舰”既适合浅海、内河作战,又可执行出洋远巡任务,用处多多,因此,海军也追加了订单,而且,一次性加了两只一只“弄涛号”,一只“脍鲸号”。

这两个名字,都是关亲王手拟,取义自梅尧臣的“欲观弄涛仍脍鲸”;另外,陆游也有“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状”之诗句。

“福星号”领衔的四条炮舰,皆为福州船政出品,至于名字,“福星”的来历,前文已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福胜”,亦为关亲王手拟,较之“福星”,还要“接地气儿”,不过,大伙儿也只以为,这或是善颂善祷,或是对该舰出身之纪念,都没有往深处去想。

没有人晓得,“福胜”的来历,同“福星”是一样的都是来自于原时空那场全军覆没的水战。

“扬武”、“振威”,则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撰拟。

这两个名字,丁汝昌早在日本的时候,就想好了,原本是打算用在“翁贝托国王号”和“杜里奥号”上的,但被关卓凡干净利落的否定掉了。

丁汝昌也不晓得,这两个名字,哪儿不对劲儿?为新炮舰拟名之时,他小心翼翼,旧事重提,这一回,王爷批准了。

原时空,“扬武”未能扬武,“振威”未能振威;本时空,“扬武”定要扬武,“振威”定要振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