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七六章 冲啊!一切为了皇帝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维多利亚公主姊妹觐见两宫皇太后的第二天,上海那边儿,一大早,楠本稻即携女登船,四天之后,到埠天津,早已等候在大沽码头的车子,将她们娘儿俩直接送到火车站,首途北京。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到达北京之后,楠本稻母女被接去了朝内北小街的轩亲王府。

次日,楠本稻进宫,请安,请脉。

不过,楠本稻进宫的第一件事情,还不是“请安、请脉”,而是前往太医院,拜会相关人员院使王守正、左院判魏吉恩、右院判韩一翰。

这是必须的。一来呢,楠本稻这一回,相当于过来抢太医院的生意且是太医院最重要的一单生意,不能不有所敷衍;二来呢,皇帝的“喜脉”,出于王、魏、韩三人的诊断,这里头也有一个“交接”的问题。

楠本稻一出现,非止太医院,整个紫禁城都轰动了

这是大清开国以来,第一位正经的女“太医”吧?虽然,楠本稻的“编制”并不在太医院,可是,她既是正经的“御医”,冠以“太医”的衔头,也没有什么不对吧?

本来,被抢走了一单天字第一号的生意,王、魏、韩三个,心里不能没有些吃味,可是,待见了楠本稻的面儿,立马手忙脚乱,甚至有点儿瞠目结舌了再也没想到,这个楠本稻,竟是个绝美的女子!而且,竟是个黄、白混血的!

再一想,她非但做过圣母皇太后的“私人医生”,更是辅政轩亲王的“私人”,而此女虽然徐娘半老,依旧姿容艳丽,嘿嘿,就和辅政王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不稀奇!如是,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泛酸呢?

尤其是王守正,他是最晓得在穆宗“邪毒”一事上,辅政王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就连圣母皇太后,何等厉害的一个角色,都被其摆弄于股掌之上,身不由己?而自己,小小一个太医,与闻天字第一号的机密,事后非但没有被灭口,反而由左院判升了院使,因此,对于辅政王,王守正的畏惧、感激,都到了骨髓里,这位楠本先生,既是辅政王的“私人”,那不简直就是……我的那啥了吗?

啥呀?

不好说“主子”太过了;那就“堂官”?也不对,太医院,我就是“堂官”呀!

哎,反正就是那个意思了!

嘿嘿!

王守正以下,三位太医院的首脑,一口一个“楠本先生”,口口声声,“一切都仰仗楠本先生主持,我等竭心尽力,追随骥尾”,云云。

听起来颇有些肉麻,不过,仔细掰扯掰扯,也不算太过分:楠本稻的品级,竟比王院使还要高些楠本稻的“恭人”,是四品;院使呢,不过正五品的官儿,实实在在,矮了人家一头。

想当初,穆宗“见喜”的时候,母后皇太后倒是承诺过,如果穆宗皇帝大安,就给王守正一个四品京堂,可是

唉,那也不必多说了。

王守正的举止,还算从容,魏吉恩、韩一翰两个,却都有些神魂颠倒的样子,尤其是魏吉恩,目光闪烁,几乎不大敢直视楠本稻了,觑上一眼,面红耳热,心跳半天,楠本稻在太医院不过呆了半柱香的时间,魏吉恩掌心、额头,都见汗了。

出太医院,入乾清宫。

西暖阁觐见。

磕过了头,行过了礼,皇帝即命赐坐。

楠本稻大大一怔,她晓得,乾清宫暖阁赐坐,是亲王、郡王才能有的恩典,寻常一品大员,都无此待承,不由惶惑的看向和皇帝并坐于榻上的辅政王,辅政王微微颔首,楠本稻只好谢恩,斜签着身子,沾着椅子边儿坐了。

皇帝觑着楠本稻,含笑说道:“哟,楠本先生原来生的这么俊的?之前,我可是没有想到呢!”

楠本稻也没有想到,皇帝正经第一句话,居然是什么俊不俊的,不由红云上面,站起身来,欠一欠身,“皇上金赏,臣妾惶恐!不过,‘先生’二字,臣妾……万不敢当。”

皇帝一笑,指了指关卓凡,说道:“对楠本先生,他是一向称先生而不名的,我呢,夫唱妇随,并没有什么不应当的。”

“夫唱妇随”自然是应当的,不过,皇上是君,辅政王是臣,若说谁唱谁随什么的,难道不是应当“妇唱夫随”吗?

楠本稻不敢再在这个题目上纠缠了,低声说道:“是,臣妾感激天恩。”

“先生坐!”

待楠本稻坐了回去,皇帝又问了几句路上的温寒,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咦?高子妹妹呢?怎么不见呢?没和先生一块儿进宫来吗?”

哎,“先生”还没有拎清,又出来个“妹妹”!

楠本稻再次站起身来,“外眷无职,非奉旨不敢入宫。”

顿了顿,“还有,‘妹妹’的称呼,小女就是粉身碎骨,也是当不起的,臣妾伏乞皇上”

“伏乞”皇上干嘛呢?将“妹妹”收了回去?皇帝的话,“金口玉言”,能随便收了回去吗?

楠本稻不晓得该怎么措辞了,只好跪了下去。

“哎!先生请起!先生也太执着了吧?好,好,就是‘高子’,就是‘高子’!”

“谢皇上!”

楠本稻暗暗透了口气,站起身来。

可是,皇帝并没有放过她,“明儿个,先生带高子进宫吧?我可是很想见一见她呢!”

楠本稻滞了一滞,求援似的看向关卓凡。

“皇上也太心急了!”关卓凡微笑说道,“高子是两宫皇太后点名儿要的人,到了北京,自然要先去颐和园,替两宫皇太后请安,然后,才好进宫的。”

“啊,对!对!”皇帝笑道,“是这个理儿!我确实是心急了些!”

楠本稻生怕皇帝再扔出什么自己招架不来的题目,轻声说道:“请皇上和王爷的示下,是否……这就请脉呢?”

皇上看向丈夫,关卓凡点了点头,“好,请脉吧!”

西医“请脉”,自然不止于“望、闻、问、切”,妇科检查,更加别致些,其中花样,亦不必多表了。

请过了脉,楠本稻先向皇帝致贺,“恭喜皇上!胎位极正!皇上诞育的,一定是一位极健康、极活泼的皇嗣!”

皇帝笑靥如花,“承先生吉言!嗯,一切都有劳先生了!”

顿了顿,“哦,先生大约还要开方子、写病案什么的,翠儿,你陪先生出去,我就在这儿懒一懒了。”

“孕检”是在乾清宫西暖阁“内室”做的,关卓凡虽为皇夫,也不能在一边儿杵着,只能留在“外室”等消息,皇帝之所以说要“懒一懒”,是她晓得,关于“孕检”的情形,楠本稻一定还另有话要和丈夫说的,自己身为孕妇,不宜与闻。

这小半个时辰里,“外室”的关卓凡看似从容淡定,内心其实颇为煎熬,太医院报告的,虽然也都是好消息,可是,在“孕检”方面,他当然更信任楠本稻。

不过,楠本稻并没有忽悠皇帝,胎位确实很正,一切情况良好。

关卓凡大大舒了口气。

可是,隐忧并非完全没有。

“皇上的体质,”楠本稻说道,“既不算如何强健,孕期的培养,便十分紧要了”

顿了顿,“充足、合理的营养之外,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皇上在整个孕期,必须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第二,整个孕期,由头至尾,皇上一定要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可一天到晚,关在屋子里,连一口新鲜空气,都不呼吸。”

关卓凡反应极快,马上便听出楠本稻的弦外之音了,“先生的意思,是否是说……乾清宫非孕妇宜居之场所?”

楠本稻略略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是的,乾清宫虽然壮丽华美,但很明显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呆在屋子里,还有调节气温的法子,但一出了宫门,周围没有一棵树、一株草,无遮无拦”

顿了顿,“可是,皇上是不可以长时间呆在屋子里的!不然,活动、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什么的,就都谈不上了。”

关卓凡皱起眉头,过了片刻,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其实,非止乾清宫一处,整个紫禁城,都差不多除了御花园,到处都光秃秃的,没有树,没有草,也没有什么水除了一条金水河;兼之殿阁方正、道路笔直”

顿了顿,“所以,一点儿不出奇冬天太冷,夏天太热!”

“是,”楠本稻说道,“另外,以我的小见识,皇上九五之尊,观瞻之系,在紫禁城里活动、锻炼,也……似乎不是十分的方便。”

关卓凡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住了,说道:“是啊!莫说出乾清宫了,单说在乾清宫范围内,南庑有上书房、南书房,西庑有批本处”

说到这儿,打住了,摇了摇头。

事实上,乾清宫是一个生活区、办公区相互叠加的场所,其中,“生活区”是皇帝本人的“生活区”,“办公区”却不止于皇帝本人的“办公区”上书房、南书房、批本处,都不是皇帝本人的办公室,朝臣往来不止,到时候,皇帝挺着个大肚子,在外头遛弯儿,叫大伙儿看见了

嘿,西洋景啊。

作为二十世纪生人,孕妇保持开朗、愉悦的心情,坚持适当的锻炼,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等等,这些,关卓凡都是百分百认同的。

除此之外

关卓凡是学历史的,相关数据也叫他心悸。

有清一朝,皇子、皇女的夭折率很高,不计同治、光绪、宣统这三位都没子嗣,之前的九位皇帝,共诞育子女一百四十六人,若将十五岁视为成年,以十五岁划线,在此之前便亡故者,拢共七十四人。

“殇亡率”竟然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如果单算皇女,“殇亡率”更高,超过百分之六十。

打头儿的几胎的“殇亡率”,更加触目惊心。

世祖的长子、长女早夭;圣祖的前六个子女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统统早夭;世宗的长女和前三个儿子早夭;高宗的长女、次女早夭,仁宗的长子和长女、次女早夭,宣宗的次子、三子和长女、次女早夭……

又譬如,高宗第五子荣亲王永琪,前四胎全部夭折,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

靠,血迹斑斑呀。

之所以造成如此骇人局面,除了医学水平的局限,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生育头几胎的时候,不论父亲母亲,年纪都还很小,自身的发育都未必成熟,生下来的孩子,也就很难健康到哪里去了。

另外,相关制度以及紫禁城本身,大约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怀胎十月,由头至尾关在寝宫里看四方天,热的时候热死,冷的时候冷死,孕妇的心情、身体,能好到哪儿去呢?心情、身体不好,又能生下多健康的孩子呢?

呃,这可是皇帝的第一胎可万万不能重蹈她的祖宗们的覆辙呀!

当然,俺的身体,是早已发育成熟的了,可是,皇帝的年纪,毕竟不算太大呀。

小心没过逾的,小心没过逾的!

关卓凡下定决心了,“先生说的对!皇上不宜在紫禁城里住下去了必须尽快移跸!”

顿了顿,“照先生的看法,什么样的地方,才算孕妇真正宜居之所呢?”

楠本稻微微压低了声音,“自然是官港行宫一类地方”

官港行宫?

“我想,”楠本稻恢复了正常的音量,“北京的皇家园林甚多,皇上若移跸某皇家园林,与御体就很合宜了”

顿了顿,再次轻声说道,“不过,在制度上,是否合宜,就不是我可以置喙的了。”

“制度”上,自然会有些麻烦,不过,皇帝的身子第一,皇嗣的健康第一,别的,都得让路!

可是,北京的皇家园林虽多,主要集中于三山五园,一场庚申之乱,除了一个西苑,其余的,几乎都叫英法一把火烧的光光,迄今为止,三山五园只恢复了一个清漪园,也就是说,皇帝若要移跸,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西苑,一是清漪园颐和园。

西苑是皇帝自个儿的;颐和园,呃,那不算是皇帝自个儿的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