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四十五章 爵爷高见

乱清 第四十五章 爵爷高见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23:22 来源:笔趣阁

幕府方面的感觉也是复杂的,不过还是那句话,现在顾不上这些。德川庆喜以下,个个都已经焦头烂额了,但还是要打迭心思,准备为天朝大军办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张勇闻讯,坚决谢绝,要求马上召开紧急会议。

参加会议的,幕府这边是德川庆喜、松平容保、板仓胜静和小栗忠顺;轩军这边,是张勇和徐四霖。

为照顾天朝上将的习惯,开这个会,大伙儿都坐在椅子上,而不是席地而坐。另外,会议室的一面墙上挂了一副大大的法国人绘制的日本地图。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天皇一行人的去向。

小栗忠顺说道:“长、萨贼子勾连宫内丑类中御门氏、岩仓氏等人,劫持天皇陛下出走——此事确定无疑。那么,这一行人应该不是往长州藩、便是往萨摩藩去了。请教张侯爷和徐大人,咱们是否要循这两个方向追踪下去?”

张勇微微摇头,说道:“此事为长、萨所为无疑——这一点小栗大人说的对。不过,长州藩危若累卵,朝不保夕,天皇过去干什么?陪葬吗?萨摩藩呢,未必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心思,不过,换了我是岛津久光,得等中国人撤出日本之后再来做这个事。现在就把天皇弄到鹿儿岛去,除了给自己招祸、进而重蹈长州覆辙之外,又有何好处?”

这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幕府几位要人都觉得言之成理。互相以目。微微点头。

徐四霖暗暗称奇:平日打交道。张提督大大咧咧,不觉得他的脑子这么好使啊。

小栗忠顺说道:“张爵爷高见。那么以爵爷之见,这一行人,会往哪个方向去呢?”

张勇封一等子,幕府特别巴结,称他“爵爷”,勉强也说得过去。

张勇站起身来,走到地图之前。其余几人也站了起来,围了过来。

张勇说道:“诸位请看,长州藩和萨摩藩都在京都的西边,但天皇被挟持出走之时,我军正由西而来,这班贼子,也是醒目的,断不会主动送上门去。而我军在来路上也没有发现任何的疑似人物。因此,就算这班人最终的去向是长州藩或萨摩藩,也得想法子绕路。所以。第一,他们不会往西去。”

看着众人一齐点头。张勇心中得意,继续说道:“第二,也不可能往南去。京都的南边是大阪,这大阪既是幕府的直辖之地,同时还是长州征伐的‘本阵’,里里外外,布防森严,过去也是自投罗网。”

众人继续小鸡啄米,张勇愈加得意,他嗓门本来就大,这下子声音愈加洪亮:“第三,也不大可能往东去。京都的东边是江户,虽然京都距江户的路程还远着,但愈往东走,愈接近江户,幕府的力量愈强。贼子想来亦不会行此飞蛾扑火之举。”

众人的目光都自然而然地向京都北边看去,张勇开始做总结性发言:“不错,这班人只能往北去,入琵琶湖,待机而动!”

琵琶湖是日本的第一大湖,位于京都以北,北宽南窄,形似琵琶,故此得名。

琵琶湖位处日本中部,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其水路往来,为东西南北交通之要津,在日本历史上,算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代,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围绕琵琶湖,兵兵乓乓,颇为精彩。织田信长所筑之安土城、丰臣秀吉所筑之长滨城,都在湖边。

琵琶湖四周多山——湖水的来源就是诸山上的众多河川。山上有许多寺庙。这些寺庙几乎都有介入政治的传统,各有各的支持对象,有的寺庙本身就是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拥有数量庞大的僧兵,对周围村庄也有相当的号召力。

因为历史和地理的渊源,这些寺庙有不少是亲皇室的。天皇一行人藏身于某间寺庙,匿迹于深山密林,完全是可能的。

如果陆地上呆不住,往烟波浩淼的大湖里面一躲,猫在哪个小岛上;或者由此岸而彼岸,湖岸曲折,地形复杂,找起来也没那么容易。

琵琶湖地区还有一个特点:几乎“自古以来”,湖边的村民便亦耕、亦渔、亦猎、亦匪,一个村子,便是一个匪窝。这些村民,乘着小船,在湖上向来往客商、行者勒索“过路费”;如果觉得对方比较有油水,便一拥而上,杀人越货。

这些村民凶悍异常,下手不分对象。普通商人固然不放过,寺庙的和尚、大名的武士,也照抢、照杀不误。

当然,也有不少村子会奉某寺庙、某大名的号令的,只是,这不是一种固定的藩属关系。

千余年来,琵琶湖周边的村民“不服王化”,很让历代统治者头疼。

幸好,各村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有时互相之间还抢来杀去,从未结成过统一的、坚固的联盟,不然麻烦就大了。

说到琵琶湖,幕府的几位要人,几乎都第一时间想到了这班又臭又硬的土著。板仓胜静说道:“如果贼人匿迹于琵琶湖一带,官兵大举搜索,只怕……”说道这里,犹豫了一下,斟酌着该如何措辞。

小栗忠顺接口向张勇说道:“张爵爷可能有所不知,琵琶湖周边,有一班土著,亦民亦匪,杀人越货,千百年来,不服王化,板仓大人的意思,是担心官兵会和他们发生冲突。”

张勇呵呵一笑,说道:“两位大人说的,不就是坚田的那帮村民吗?这帮人,黑眼珠只认得白银子,什么‘尊王’、‘攘夷’、‘佐幕’、‘倒幕’,不关他们一个铜板的事。幕府只要高悬赏格,有觅得贼踪、通传消息者,许以重赏——这些钱,只怕他们抢一辈子也抢不来!如此,他们难道还会和官军为难?这班人是琵琶湖的地主,消息最是灵通,有他们的帮忙,贼子何处容身?”

幕府诸人对张勇都是又惊又佩,小栗忠顺大为兴奋,说道:“爵爷高见!我们想得左了!”

徐四霖心道:从此之后,真是要对张提督刮目相看了。

张勇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官兵搜索之时,如果骚扰地方,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幕府诸人颇为尴尬,小栗忠顺干笑道:“当然要严明纪律!当然要严明纪律!”

张勇的意思,这个搜索,并不求快,而是一定要细,不可以有什么遗漏,要由南而北,一点点将藏匿着的天皇一行人“挤出来”,最终“挤出”琵琶湖地区,挤到琵琶湖北边的越前藩去。

张勇说道:“我晓得越前藩是幕府亲藩,应该十分得力,在越前藩境预先设下防线,贼子便插翅难飞了!”

然而,幕府诸公却没有人接张勇的话头,一时间会议出现了尴尬的沉默。

越前藩是亲藩不假,但藩主松平庆永的政治取态,却是**的。

松平庆永字春岳,这位“春岳公”素有“开明”的名声。在幕末,有这种名声的人,几乎都是倒幕派的同情者,松平庆永亦不例外。比如说,胜海舟办的那个“神户海军操练所”的启动资金,就是坂本龙马向松平庆永拉来的“赞助”。

松平庆永和胜海舟很像,本人并不倒幕,但总在有意无意地挖“幕藩体制”的墙角,算是“幕藩体制”的又一位大“公知”。

但松平庆永和胜海舟不同的地方在于,胜海舟同情倒幕派,更多是出于超前的认知和个人的理想,而身为幕臣,又不能违背基本的政治伦理,背叛主家,只好变成“公知”;松平庆永的“开明”,更多是两面下注,以求在乱世之中自保。

无论如何,松平庆永虽然也同宗家幕府合作,但作为地方大名中“公武合体派”的代表,他向来以“天皇的支持者”而著名,由他出手,把天皇拦下来,交给幕府,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