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乱清 第二十七章 挑拨离间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越南,顺化,皇城。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皇城之中,另有一座城中之城,曰紫禁城。

是的,紫禁城同名同姓,您没有看错。

越南的“皇城”,肇建之初,是想照着北京的皇城依样画葫芦的,可是,越南的国力和中国的国力没法儿比,因此,成品的“皇城”,较之北京的皇城,大大缩水,其性质和功能,其实更接近于中国的紫禁城。

越南的“紫禁城”呢皇城里的城中之城,原名“宫城”,后更名“紫禁城”则大致可以对应中国的紫禁城的“内廷”,即皇帝和后妃的住所。

总体上来说,越南的“皇城”,算是中国的皇城 紫禁城的“高仿、低配、简化、混合版”。

乾成殿,“天子居停”,在越版“紫禁城”中,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乾清宫。

好了,不说什么越版、猴版的了,说说这个越版、猴版的主人嗣德王。

目下,乾成殿内,嗣德王正对着御案上的一份禀帖发愣。

说是禀帖,其实是封信西贡的法兰西交趾支那总督送过来的。

这封信,嗣德王已经反反复复的看了七、八次了,大致意思如下

“据悉,中国政府发布了一道斥责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的诏书,并向越南派出了一位问罪的特使已经上路了。”

“这道诏书,无中生有,颐指气使,对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横加指责,很不礼貌,很不友好!作为越南最亲密的朋友,俺们法兰西对此很抱不平啊!同时,也对中国政府对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进一步有所不利的可能性,深表忧虑。”

“这个,嗯,作为越南的最亲密的朋友,俺们希望,不论越南政府,还是陛下您本人,都能对此早作绸缪啊!”

“不过呢,越、法两国,世代交好,邦谊敦睦,俺们对陛下您呢,又一向抱有特别的敬意,所以呢,如果中国政府真的对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有所不利,俺们是绝不会坐视不理的!俺们乐意以任何形式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向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伸出援手,嗯,还希望贵我双方,互通声息,保持密切沟通!”

落款是“您忠实的拉格朗迪埃尔。”

拉格朗迪埃尔法兰西帝国交趾支那总督。

信后,附上了那道“中国政府斥责越南政府和陛下您本人的诏书”,不过,诏书是根据法国驻华公使馆的电报翻译过来的,即中文翻译成法文之后,又翻译成越南的“喃字”,语气含义,走形走的厉害,只能说大致意思还在。

饶是如此,“颟顸糊涂”、“查问一切”、“力惩前衍”等字眼,依旧看的嗣德王脸上青一阵、红一阵。

他站起身来,绕室徘徊。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驻足,“来人!”

乾成殿总管太监杨义赶紧上前,“陛下有什么吩咐?”

“传张庭桂、阮知方!”

张庭桂官拜勤政殿大学士,居“四柱大学士”之首,是为首辅;阮知方官拜武显殿大学士,“四柱大学士”之中,排名第三,不过,他还兼着机密大臣相当于中国的军机大臣,因此,实际的权力,犹在张庭桂之上。

这两位,算是嗣德王目下最信用的两个大臣了。

张庭桂、阮知方入殿,行过了礼,嗣德王指了指御案上的信件,“西贡的富浪沙人送来了一份禀帖,你们两个都看一看杨义,拿给他们!”

越南称法国为“富浪沙”。

杨义应了声“是”,拿起禀帖,微微躬身,双手递给了张庭桂。

张庭桂结果禀帖,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道:“富人无礼!怎么敢拿字喃给陛下写禀帖?”

字喃即喃字,在十九世纪中叶的越南,喃字被视为一种低俗甚至“滥淫”的文字,明命王之时,朝廷便明文规定,政府文诰、科举考试、学校教书,一律使用汉字,不得使用喃字;汉字、喃字混用,也不可以。

喃字其实也是汉字,只是做了许多变形,以达到在表意的同时、兼具表音的功能,这样,文字就可以更好的和越南人使用的语言京语契合了。

喃字主要在民间流行,越南的民间文学,大多用喃字创作这也是政府为什么要打压喃字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来,这些民间文学,在士大夫眼里,都是“诲淫诲盗”,不但登不得大雅之堂,而且毒害社会风气,士林之中,有“男不看《潘陈》,女不看《翠云翠翘》”之说。

二来,他娘的,老百姓如果都认了字儿,还要俺们读书人做什么用?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嗣德王摆了摆手,“你们赶快看一看,然后咱们好好儿议一议,以定进止。”

张庭桂犹自愤愤说道,“污人眼目!”

嗣德王不耐烦了,“嫌脏,看过了,你洗洗眼睛就是了快点儿看!”

张庭桂这才不说话了,皱着眉头,看了下去。

很快,张、阮二人,都看过了。

“都说说看吧!”嗣德王说道,“富夷的这些话可不可信啊?”

“回陛下,”张庭桂大声说道,“不可信!”

“哦?”

“臣以为,”张庭桂说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无中生有’者,实富浪沙人也!富酋狡诈,妄图在我大南和大清之间,行挑拨离间之事!”

嗣德王沉吟了一下,“阮知方,你说呢?”

“回陛下,”阮知方说道,“张庭桂说的不错,富人挑拨离间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不过,臣以为,诏书、特使云云,未必空穴来风。”

“怎么说呢?”

“陛下,”阮知方说道,“诏书、特使是做不得假的呀!如果始终不见诏书、特使,富人的离间计,如何可以得售呢?”

“也是,”嗣德王叹了口气,难掩一脸的忧色,“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个事儿,怕有**成是真的。”

顿了顿,“果真如此我是说,若大清果真遣使问罪,咱们……如何是好啊?”

“陛下,”阮知方说道,“‘问罪’是富酋拉某自己的说法,诏书的语气,虽然不善,却并没有‘问罪’二字再者说了,拉某所附之诏书,既然以喃字书就,自然是由富文转译而来,诏书的原文,咱们都没见着,不必现在就乱了方寸。”

顿了顿,“大清的使者到了,斥责几句,大约是免不了的,我看,未必会有什么实在的‘问罪’的举措;咱们呢,低个头,认个错,然后,赶紧派出贡使,赶赴北京谢罪,保证以后‘二年一贡,四年一遣使,两贡并进,岁贡不绝’,也就是了。”

“是啊,是啊!”张庭桂附和着说道,“再者说了,这些年咱们没有入贡,也不是成心的咱们也有咱们的苦衷嘛!”

“唉,”嗣德王蹙眉说道,“咱们是有苦衷,可也得人家肯听才行我是怕大清的使者,需索无度,咱们若不能餍其所求,事情就不好办了!”

这倒不可不虑。

此时的越南,为了筹赔给法国的那四百万银元的款子,王室的“内库”也好,政府的“部库”也好,都刮的很干净了,若屋漏偏逢连夜雨,可就真的受不了了。

“就不晓得这个叫汤金颂的特使,”张庭桂说道,“是个什么来头?是廉?还是贪?看他这个名字嘛”

打住了。

言下之意,此人的名字里,有一个“金”字,只怕

哼哼。

张庭桂的这个话,嗣德王很不爱听,冷冷说道:“你这不是废话吗?名字能看出些什么来?”

“陛下,”阮知方慢吞吞的说道,“名字或许真能看出些什么来看到这位汤特使的名字,我想起一个人来”

“谁呀?”

“大清云贵总督刘长佑的幕僚,”阮知方说道,“叫唐景崧的,您还接见过他,您记得吗?”

“唐景崧?记得啊”

嗣德王突然打住了,滞了一滞,“唐景崧汤金颂?”

“陛下圣明!”阮知方说道,“诏书既然自富文转译而来,使者的名字,谐音而已!这个‘汤金颂’,会不会就是‘唐景崧’呢?”

微微一顿,“‘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也对得上。”

嗣德王轻轻的“啊”了一声,“是啊……”

张庭桂兴奋起来,连声说道:“有可能,有可能!唐维卿在越南呆了好几年,熟悉越事,充任特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嗣德王犹豫了一下,“我记得,唐景崧只是一个六品京堂,这个‘汤金颂’嗯,四品京堂、加按察使衔,这个,旬月之间,连升四、五级,呃,可能吗?”

“陛下,”阮知方说道,“我也只是揣测不过,目下大清是轩亲王掌国,他用人的不拘一格,是出了名的。”

“果真是唐维卿的话,”张庭桂兴奋的说道,“事情就好办了!毕竟是故人,怎么都好说话的!”

“最关键的是,”阮知方说道,“唐维卿其人,似乎不贪。”

张庭桂连连点头,“对,对!”

嗣德王叹了口气,“好吧,但愿你猜的不错……”

话音刚落,一个小太监来报,“掌卫胡威,有事回奏。”

皇城掌卫,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领侍卫内大臣,负责整个皇城的保卫。

“叫他进来!”

胡威匆匆而入,神色异样。

“陛下,大清的钦使到了!”

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