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章 惊宴

乱清 第三章 惊宴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洪绪元年,正月初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撤帘大典”和除夕那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堂会之后,宁寿宫的热闹,并没有停下来,皇帝奉三宫皇太后赐宴宗室亲贵的“曲宴”,在宁寿宫的宁寿宫举行。

宁寿宫的宁寿宫?

呃,是的,您没看错,狮子也没有写错。

前文有过交代,宁寿宫是一个独立的建筑群,是一个“宫区”,这“宁寿宫的宁寿宫”的第一个“宁寿宫”,指的就是这个“宫区”;第二个“宁寿宫”,则说的是这个“宫区”中一座叫做“宁寿宫”的宫殿位处“前朝”,为皇极殿之后殿。

所谓“曲宴”,即禁中之宴、私下之宴,可算是宗室的“家宴”,虽然重要,但不载于典制,高兴就办,不高兴就不办,举办的时间、地点,也不是固定的。

不过,原则上,只要不在“国丧”期间,外头也没有太大的战乱,大过年的,怎么都要举办一次这种“家人子侄”的宴会的;另外,作为皇太后,原则上,一年之中,也只有“曲宴”之时,才能够和宗室的男性成员“同席”这也是“曲宴”的重要之处之一。

至于元旦一过,就举办“曲宴”,除了表示对与宴者的重视外,也暗示,“上头”都很“高兴”前边儿不是说了,“高兴就办,不高兴就不办”嘛。

照规矩,“曲宴”不设歌舞,“传戏”什么的,就更加不必说了,不过,如果什么“佐宴”的花样也没有,只是一味吃喝,必定索然寡味,弄不好气氛还会比较尴尬,于是,还是宝出了个主意:请亲贵之中雅擅“子弟书”的“走票”。

“子弟书”之“子弟”,即“八旗子弟”之“子弟”,据说,国初的时候,有戌边的旗籍子弟,将彼时的俗曲和萨满的巫歌、所谓“单鼓词”的调子,杂糅而成,编词演唱,并配以八角鼓击节,以发戌思之念。

大约是干隆年间,这个调调传入北京,一班饱食终日、风花雪月的八旗子弟,一听之下,大为激赏,乃以之为本,再融入京韵大鼓的调子,别创出一种七言为体的书段,称为“子弟书”。

不过,说是“书”,其实只唱不说,同时,仍旧以八角鼓击节,近乎清唱,算是介乎说书和唱戏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了。

“子弟书”本就主要在八旗子弟中流行,大多数情形下,就是在家宴、婚庆一类场合表演的,而表演的性质,绝大多数,亦都是“走票”,“曲宴”算是宗室的“家宴”,又有一个“孝娱皇太后”的大名目在,演唱“子弟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此,亲贵之中,雅擅此道的人,都很起劲儿。

“子弟书”分“东城”、“西城”两派,“东城”一派近弋阳腔,激昂慷慨;“西城”一派近昆曲,婉转缠绵。

第一个上场的,是人称“心泉贝子”的奕谟,公认的“西城”一派的翘楚,他是老惠端亲王第五子,借着新帝登基的东风,爵位刚刚由贝子衔的镇国公升了固山贝子,终于“名副其实”了,因此尤其巴结,抖擞精神,将一套《凤鸾俦》唱的百转千回,似断若续,绕梁不绝。

“曲宴”之上,不能喝彩,但连同“上头”的三位皇太后和皇帝在内,人人听的入神,只苦了咱们的辅政轩亲王,既听不大明白他唱些什么,更痛苦于他那个没完没了的长腔几次都以为他要唱下一句了,结果,兜了个圈儿,还是在原地打转儿!

我滴个神哎,有完没有?

心想,昆曲被皮黄取而代之,还真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奕谟可不晓得关三的难受,愈唱嗓子愈“在家”,“欲将赤线传千里,为种蓝田玉一池,骏马难逃伯乐顾,黄金须要试顽石,全凭尤振归来语,大舍说量女妻男事最宜……”

正在这时,宁寿宫的总管太监匆匆的进来,走到席末的宝身旁,弯下腰,低声说着什么。

宝不是亲贵,不过,他是内务府首席大臣,相当于皇家的大管家,这种场合,一定要在场“总司照料”的。

宝站起身来,从后边绕到辅政王的一桌,低下头,附耳说了几句。

关卓凡看向皇太后和皇帝,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他们两个的动作,自然都落入“上头”的四个女人眼中,慈安和慈禧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目视奕谟,奕谟十分醒目,立即收声、停鼓。

“是不是有什么紧急的公务?”慈安看着关卓凡,“如果有,你就尽管去办,反正我瞧你的样子,也不是很明白奕谟的书说的好在哪里?”

一众亲贵,包括奕谟在内,都笑了。

不过,大多数的人,心里头都在嘀咕:什么“紧急公务”?竟紧急到这种程度?居然追杀到“曲宴”上来了?

今儿个,可是大年初二呀!

关卓凡离席而起,先向三位皇太后和皇帝告了罪,再向奕谟歉然的拱拱手,“心泉,得罪!”

奕谟不好回礼,赶紧颔首致意。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关卓凡就回来了,满面春风。

咦,像是有什么好事儿哎。

“回皇太后和皇上,”关卓凡含笑说道,“是欧洲那边儿有些子热闹,并不关咱们的事儿,不过,对咱们来说,倒是件好事儿。”

都没听明白什么叫“并不关咱们的事儿,不过,对咱们来说,倒是件好事儿”?

没有人追问,包括“上头”的四个女人。

第一,两宫皇太后已经“撤帘”,不能再“干政”了;第二,这种场合,自然也不宜谈论什么军国大事。

可还是有人觉得奇怪:若果真“不关咱们的事儿”,那么,不管“对咱们来说”,是不是件“好事儿”,至少,不会是什么急事儿,何至于竟会“追杀”到“曲宴”上来?就不能等“曲宴”结束再说吗?

欧洲那边儿,到底生了些子什么“热闹”出来?

既然“并不关咱们的事儿”,辅政王也没有表示要急着去处理这件事儿,那么,奕谟的《凤鸾俦》就继续,关卓凡也就安之若素的继续忍受着他没完没了的兜兜转转。

一直到“曲宴”结束。

*

“追杀”到宁寿宫来的,是今天值班的军机章京,没法子,他也被人“追杀”“追杀”他的,是外务部的一名司官。

普鲁士驻华公使馆,送给外务部一封密函,说要立即面呈辅政王,另外,李福思公使有极其重要的事宜,需要秘密拜会辅政王殿下今天之内就要见面,不能拖到明天!

外务部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子的情形喂,今天是大年初二,你们普鲁士人的新年,自然不是这个时候,我们中国人,可是要过年的呀!

当然,这只是“腹诽”,外务部值班司官,晓得轻急缓重,特别是收到的是“密函”,要求的是“秘密拜会”,可见事情之重大紧迫!

他不敢怠慢,立即套车,直奔紫禁城,进了宫,到了军机处,找到了值班的军机章京。

军机章京为难了。

“呃,辅政王正在宁寿宫与宴啊!我这个点儿冲进去,是不是太冒失了些”

“冲进去的不是老兄,”外务部司官打断了他的话,“是宁寿宫的总管太监!”

顿了顿,“如果是紧急军情,就算‘上头’已经安置了,不也得喊了起来?筵宴又算什么?”

军机章京微微苦笑,“这毕竟不是‘八百里加紧’……”

“我看也差不多!”外务部司官说道,“普鲁士那头儿,也都是懂规矩的,人心急火燎的送了这么件东西过来,又这么说,一定是真有极紧迫的事情,耽误不得的!”

“好罢!”军机章京下了决心,“我现在就去宁寿宫煞风景什么的,顾不得了!”

宁寿宫外,关卓凡拆开密函,上面寥寥数语:

西班牙政变成功,伊莎贝拉二世被推翻。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