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九零章 同志们好!

乱清 第一九零章 同志们好!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陛见的第二天,曾国藩入宫陛辞。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陛见、陛辞,前后紧连在一起,这是极少见的情形。

摆在台面上的理由,是年近岁晚,既然登基大典“宣诏官”的差使已经交卸了,就该赶回保定,处理年底积压的公事,好从容封印过年。可是,赶得如此匆忙,就不免有人暗中嘀咕了:京师是什么是非之地吗?曾涤生这一趟差,怎么仓促到了这种地步?一副对什么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

反正,在京期间,由始至终,除了轩亲王,曾国藩再也没有正经见过第二个客。

陛辞依旧由轩亲王带班,皇帝不像陛见时那么长篇大论,整个过程,不过行礼如仪,就毋庸赘述了,值得一说的,是曾国藩得到的赏赐。

朝珠、笔砚等文绮珍玩,算是例行公事,没有什么太出奇的;较为引人瞩目的,是“赏穿带素貂褂”通常情况下,这是王公亲贵才有的荣耀。

这些都罢了,真正“逾格”的是赐御书匾额御书匾额本身不稀奇,可一次过赐御书匾额四方,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了。

这四方匾额是:“元辅休戚”、“礼堂硕望”、“德侔厚载”、“夙延庭诰”。

名是“御书”,其实不是洪绪皇帝的亲笔不好意思,洪绪皇帝的法书,不过童蒙水准,远远不到可以“御书匾额”的程度,这四块匾,其实是“南书房行走”、“上书房行走”的翰林们的代笔。

就是匾额的内容,也不是皇帝自己亲撰的皇帝虽然已经跟婉贵妃习学了半年,撰拟匾额的本事,却也还没有四块匾额的内容,都是皇夫代皇帝拟定的。

有人说,一口气御赐四方匾额,真正是好生别致,倒像是替曾涤生提前“盖棺定论”了似的“立德”、“立功”、“立言”,嘿,“三不朽”,占全了!

何以言之?

“诸位请看,‘元辅休戚’,典出《旧唐书》之《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无宜避事’这自然是指‘立功’。”

“另外,本朝的宰辅,即大学士,位秩虽隆,毕竟不同于唐朝的宰相,其实‘备位’而已。‘与国休戚’一类说法,通常只用于亲王、郡王,至少,也得是个贝勒、贝子,极少用于汉人和外臣,天语以此褒奖,真正是异数了。”

“嗯,有道理!”

“再说‘礼堂硕望’,‘礼堂’者,自然是指‘习礼堂’,这是说曾涤生的经学,造诣深湛,卓然有成,足以嘉惠后学这是‘立言’。”

“嗯!”

“‘德侔厚载’,自然是指‘立德’至此,‘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就全了!”

“‘夙延庭诰’,是说他会治家好家伙,‘三不朽’之余,又能把儿子教的很好,那曾涤生不成了,嘿嘿”

“我晓得老兄的意思‘曾圣人’?”

“是啊!嘿嘿!”

“曾涤生不过就做了一回登基大典的‘宣诏官’,‘上头’就这么给他面子?”

“恐怕不止于‘宣诏官’之一端听说,昨儿个,曾涤生到朝内北小街,和轩亲王竟一夕之长谈,就是不晓得谈了些什么?”

“你是说……”

“嘿嘿,我啥也没说。”

“嗯……这四方御书匾额,不晓得曾涤生是运回湖南老家呢,还是就悬挂在直隶总督衙门里?”

“那得看‘元辅休戚’、‘礼堂硕望’、‘德侔厚载’、‘夙延庭诰’曾涤生是否皆居之不疑喽!”

“到底是御书匾额,无论如何,也不能束之高阁的吧?”

“嗯……也是!”

……

种种议论,慢慢发酵,不过,暂时都不关关卓凡的事情,他带过曾国藩陛辞的班,就出宫办自己的差使了,今天的差使有二,上午一桩,下午一桩,上午要去东堂子胡同的外务部,下午要去银杏胡同的顾问委员会。

两桩差使,性质其实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事项要办,就是那套年终岁晚、“中央领导莅临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广大一线工作人员”的把戏,这一套嗑,《乱清》的读者在电视上看得多了,毫不稀奇。

不过,不稀奇的是二十一世纪,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轩亲王此举,可是一等一的稀奇!

北京城的“部委”太多,这出戏,轩亲王不可能一家家的唱过去,只能择其二、三要者,以为典型。

关卓凡身上既兼着“外务部总理大臣”的差,外务部便为其本职,是一定要去的。

郭嵩焘未入军机之前,关卓凡是顾问委员会“管部”的大军机;郭嵩焘入直军机之后,顾问委员会“管部”的大军机,名义上自然就换成了郭主委自己,不过,关卓凡于顾问委员会的角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

顾问委员会重大事宜的“终审权”,依然握在关卓凡手里,顾问委员会一切重大事宜,郭嵩焘依然只是向关卓凡一人报告,顾问委员会依旧是和关卓凡关系最紧密的一个“部委”,因此,外务部之外,轩亲王“视察、慰问、看望”的,就选了顾问委员会。

轩亲王到达之前,东堂子胡同就戒了严,不过,只是不许“闲杂人等出入”,正经来办公事的,并不受影响多了一层“安检”而已。

两个“部委”,由上而下,都事先打了招唿:见到轩亲王,站起身来,俯首致意即可,不要上前请安,更不要行大礼,不然,多少司官佐吏,此去彼来,什么正经差使,都不用办了;如果一拥而上,那更加是乱了套了。

轩亲王由文中堂陪着文祥兼着“外务部协办大臣”的差,到了东堂子胡同,外务部尚书钱鼎铭已率侍郎以下一众高级官员在大门外迎接,行过国礼,迎入大门。

此后,外务部的官员,无分职位级别,见到轩亲王,“俯首致意”即可了。

文大臣、钱尚书陪着,轩亲王一个司、一个司的“看望”过去,他的身边,除了图军门等亲卫之外,还有一华一洋两个“摄影师”随侍,镁粉不断燃起,烟雾弥漫,外务部里,大大的热闹起来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