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三五章 大王之风,起于青苹之末

乱清 第一三五章 大王之风,起于青苹之末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不同年龄、身份、地位的旗下贵妇,“旗头”的式样,是不一样的,这个差异,并不载于《大清会典》,也没有后世的清宫剧演绎的那么夸张,不过,三六九等的“潜规则”,确实是存在的。

可是,不论怎么个“三六九等”,都是“宫眷”、“宗女”以及“官眷”的“等”——

“宫眷”,上至皇太后、皇后,下至答应、姑姑。

“宗女”,上至固伦公主,下至六品格格。

“官眷”,上至亲王福晋,下至七品孺人。

扒拉来,扒拉去,没有哪一“等”,是可以放在皇帝的……呃,这个头上的啊?

皇上若梳“旗头”,不用说,自然得是“第一等”的——犹在皇太后、皇后之上,哎哟,那个样式,得是如何的富贵繁丽啊?

太监、宫女对这个问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私下底替皇帝设计的“第一等”的“旗头”的样式,林林总总,有十几种之多。

也有人独持异调,“皇上未必就梳旗头……”

话一出口,还未说完,便被人反问,“不梳旗头梳什么?像秀女那样,‘光板儿’?”

“呃,这……”

答不上来了。

除了“旗头”,还有“花盆底”。

俗称“花盆底”的“旗鞋”,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入关之前,没有这样东西。

入关之前,旗人女子,骑射劳作,无异男子,自不能穿什么“花盆底”——穿了“花盆底”,只能挺胸凹腹,摇曳生姿,基本上是干不了什么活儿的。

入关之后,旗人女子,始仿佛汉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才慢慢儿的折腾出“花盆底”的花样来。

第一,穿上“花盆底”,走起路来,风摇荷摆,赏心悦目。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穿上了“花盆底”,快走和跑步,就是个高技术的活儿了——即是说,请您走慢儿点儿。

说穿了,“花盆底”是物化和约束女子的一种手段。

“物化”也好,“约束”也罢,太监和宫女里头,自然没什么人有这种超越时代的认识,不过,还是有不人私底下说,皇上不是后妃,穿着“花盆底”,总感觉有那么点儿……“怪怪”的。

可是,不穿“花盆底”,更加奇怪啊。

旗下贵妇的形象,和“花盆底”是紧密相连的,若不穿“花盆底”,连她们起坐、走路、行礼的姿势,都有点儿想象不大出来了。

还有,旗装是很长的,裙摆可及脚背,“花盆底”则有三寸之高,穿上“花盆底”,裙摆不及地面,如果不穿“花盆底”,裙摆就可能拖地,走起路来,颇为不便。

关于皇帝的“旗头”和“花盆底”,太监里头,甚至有人真金白银的打起了赌。

当然,拿皇帝打赌,这得算是“大不敬”,如果叫“上头”晓得了,轻则一顿板子,赶出宫去;重则扔到打性乌拉,慢慢儿的烂掉,一辈子甭想回来关内。遇到圣母皇太后这样的主儿,当场“拖出去打死”亦不稀奇。因此,赌约都是两个人私底下之间的事儿,还得赌咒发誓,“守口如瓶”,“愿赌服输”,等等。

无论如何,就要“揭盅”了。

朝霞烂漫,**、端门、午门,次第洞开。

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

銮驾在轩军近卫团礼兵护卫之下,浩浩荡荡,一路通过**、端门、午门,进入了紫禁城。

太和门两侧的昭徳门、贞度门,太和殿两侧的中左门、中右门,以及保和殿两侧的后左门、后右门,都是“礓蹉慢道”的设计,车辆可以直接通过,因此,銮驾过金水桥之后,并不停驻,而是沿左路继续前行,昭徳门、中左门、后左门,一气穿过了三大殿。

负责“銮仪”的四百名轩军近卫团礼兵,是一水儿的骑兵,马萧萧,车辚辚,一千六百只铁蹄铮铮,踏在青条石的地面上,声势悸人,即便身在乾清门北的内廷,也能感觉到外朝传来的隐隐的震动。

紫禁城上空,宿鸟惊飞,盘旋不绝。

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亲贵、在京从四品以上官员,早已齐聚天街,等候迎接圣驾。隆隆的马蹄声传来,人群之中,隐约的骚动起来,有人面色微变,有人木无表情,有人却露出了按耐不住的兴奋的神色。

銮驾通过内左门,进入天街,终于停了下来。

礼兵由东而西列队,八匹雪白的“醇驷”驾辕的“黄金马车”,刚刚好停在居天街之中的乾清门前。

阳光照耀之下,白马好像变成了金马,鎏金錾银的“黄金马车”,更是通体散发着一种异样的、近乎神圣的光芒。

赞礼官朗声唱礼:“跪——”

王公大臣们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此时尚在“国丧”之中,一眼看去,天街之上,白茫茫的一片。

亲自担任“扈从大臣”、一身戎装毕挺的皇夫,跳下马来,快步走到“黄金马车”前,拉开了车门。

按规矩,跪迎的王公大臣是不可以抬头的,不过,头和脖子管得住,眼睛却管不住,几乎所有人的眼角余光,都瞄向了“黄金马车”的车门。

只见轩亲王伸出手去,车里头,一只纤纤柔夷伸了出来,搭在了轩亲王的手上。

什么?!

轩亲王搀皇上下车?

我们没有眼花吗?

现场既没有“命妇”,这个差使,难道不就应该是太监或宫女的吗?

倒不是说身份高低,而是——

男女授受不亲呀!

呃……

不对,人家是两口子啊。

这个……好像也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问题……

不过,总是大庭广众啊……

这么着,呃,合适吗?

没等大伙儿想明白,一只小巧的掐金明黄皮靴伸了出来,踩在脚踏之上。

哎哟,皇上穿的是皮靴子,不是“花盆底”!

好,第一“盅”,揭开了!

紧接着,皇帝的臻首,探出了车厢之外。

啊……

第二“盅”也揭开了——

皇上没有梳“旗头”!

呃,皇上梳的是……

没有人见过这种发型——

三千青丝,拢在头顶,绾成一个极大的髻,上面没有簪子、扁方,只有一个……呃,发箍?

发箍——是叫这个名字吧?

这个白金发箍,雕镂繁复,耀目生辉,阳光之下,闪的人眼睛都花了,上边儿不晓得镶嵌了多少粒大小不一的“火油钻”?

这个发箍的款式嘛……

怎么说呢?倒有些像……呃,泰西君主戴的那种王冠?

没有人见过这种发型,也没有人见过这种发箍。

皇帝搭着轩亲王的手,走下车来。

大伙儿看清楚了:皇上大氅之内,穿的还是旗装,只是——

玉立之时,那对掐金明黄皮靴,还是能够看得见大半。

这就说明,旗装的下摆,必定是裁短了的,不然,裙摆就会盖住脚背。

正常的旗装搭配“花盆底”,“花盆底”会刚好好整个露了出来,“花盆底”的高度,有三寸之多,也即是说,皇帝的旗装的下摆,至少被裁短了三寸。

这——

这个时代,衣冠的变化,有着二十一世纪生人难以想象的高度敏感性,普通人尤如此,何况皇帝为天下一人,动止皆系四海之重?

更何况,眼前,皇帝“衣冠”的变化,真正是“从头到脚”?

“旗头”变成了不晓得该叫什么名字的发髻。

发簪和扁方,变成了从来没见过的“发箍”。

旗装被裁短了。

“花盆底”变成了皮靴。

……

这些变化,略一深想,似乎都有不得不为之的苦衷,可是——

无论如何,是变过了!

本来,皇帝的“朝服”,采用和前任们相同的款式,这个“不变”,令许多人感到莫名的心安,现在,这份本就很不牢靠的“心安”,摇摇欲坠了。

事实上,皇帝“衣冠”上头的变化,比臣下们目下暂且看见的,还要多。

只是因为大氅的遮掩,以及不能抬头仰视御颜,更多微妙却重大的变化,暂时未被发觉。

涨潮了。

潮水初起,没有人能够预计,前浪推后浪,一浪赶一浪,眼前还算平静的大海,最后,能够变成何等样的巨浪滔天?

毕竟,大王之风,起于青苹之末。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