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二一章 纵横天下

乱清 第一二一章 纵横天下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洪绪,新帝的年号。

洪绪元年、洪绪二年、洪绪三年……听在耳中,几位大军机,都有种隐约的、莫名异样感觉。

“洪绪十年之前,”关卓凡加重了语气,“无论如何,这条‘京乌线’,必须通车!”

听者的心跳,加快了。

“京乌线”工程之钜,前无古人,其雄伟恢弘之处,略一思之,便令人难抑激动,古往今来,怕只有……长城、大运河,可以比拟吧?

更何况,“京乌线”通车之日,就是对俄开战、收复故土之时!

如何不叫人心跳加快?

再深想一层,洪绪十年,即十年之后,彼时的中国,又将变成一副怎么样的光景?

一念及此,心跳得更快了!

关卓凡好像知道几位下属在想些什么,说道,“洪绪十年,如果一切顺遂,‘两纵、两横’,应皆已竣工并通车,彼时,中国铁路网的‘二期工程’,应该正在进行之中了!”

二期工程?

这是第一次听轩亲王提起“一期工程”之后铁路的规划和发展。

“请王爷训谕!”

“好,”关卓凡微笑说道,“既然话赶话的说到了,就顺口说多几句。”

顿了顿,“我拟议中的铁路网‘二期工程’,主要是‘一期工程’——‘两纵、两横’的顺延、互联,嗯,姑且叫他‘三纵、三横’吧!”

顺延、互联?三纵、三横?

“诸公,请看地图。”

随着关卓凡的手势,文、曹、许、郭的目光,齐刷刷的转到了地图上头。

关卓凡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说道:

“‘京汉线’、‘京沪线’,分别南展——‘京汉线’南展至广州,‘京沪线’南展至福州。”

“‘京奉线’北展,暂止于阿勒楚喀。”

阿勒楚喀,即后世之哈尔滨。

“以上是为‘三纵’。”

关卓凡的手指,虚点着地图,在京师和奉天间轻轻一划,“‘京奉线’的走向,是西南而东北,勉强可以算是‘横线’,因此,在‘一期工程’中,归入‘两横’,不过,其北展至阿勒楚喀这一段,基本是南北走向的,在‘二期工程’中,就归入‘三纵’了。”

“阿勒楚喀和黑龙江,”曹毓瑛紧盯着地图,目光炯炯,“不过一江之隔,如果咱们的铁路修到了这儿——”

顿了一顿,“西北对俄的战事,又打赢了,那么——”

说到这儿,已经难掩兴奋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沦于俄罗斯的故土,大约就可以不战而重归中国之版图了!”

彼时的“阿勒楚喀”,归吉林将军该管,还没有划给黑龙江,曹毓瑛话中的“一江之隔”的“江”,指的是松花江。

关卓凡“哈哈”一笑,“琢如说的不错,正是如此!”

微微一顿,“哼,俄罗斯人好像挺爱‘谈判’的,咱们落到他手里的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多少是咱们打败了输给他的——大都是他‘谈’过去的!到时候,咱们就跟他好好儿的‘谈一谈’,看看耍耍嘴皮子,就能够‘谈’回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个什么滋味?”

当然,也不能仅仅“耍耍嘴皮子”。

彼时,阿勒楚喀的火车站,必然整日汽笛长鸣,烟汽缭绕,一长列、一长列的“军列”,呼啸抵埠,一队又一队士兵,号令声中,跳下车厢;一架又一架大炮,从火车上卸了下来,挂上炮车,车辚辚,马萧萧,迤逦出站,源源不绝。

不过,仗,小打,虽不可避免;大打,确实是打不起来的。

东北距俄罗斯的欧洲核心地带,太远了,在中国有铁路、俄罗斯没有铁路的情况下,如果大打,俄罗斯几乎是必败无疑的,老毛子虽然凶蛮,却也不会打这种没有任何取胜希望的仗,因此,东北的失土,确实有可能用以武力为后盾的谈判收回的。

几位大军机,都不由心旌荡漾:铁路、铁路,居然有如许大、如许多的好处,真正是要大修、特修啊!

“说过了‘三纵’,”关卓凡说道,“咱们来说说‘三横’——”

“‘三横’主要负责‘互联、互通’——”

“‘京汉线’南展段上的湖南长沙,‘京沪线’南展段上的江西贵溪,要连了起来,是为‘南横’。”

贵溪境内,有一个小镇,叫做鹰潭,在原时空,这个鹰潭的区划,愈变愈大,终于反了过来,将贵溪纳入治下了。

“‘京汉线’上的河南郑州,‘京沪线’上的江苏徐州,要连了起来,是为‘东横’。”

“同时,郑州和‘京乌线’上的陕西潼关,也要连了起来,是为‘西横’。”

“‘东横’、‘西横’,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合起来,可以算成一条‘中横’。”

“‘中横’不能东止于徐州,应东展至海州——在海州出海。”

海州,即后世之连云港。

“至于‘三横’之‘北横’,是将‘京汉线’上的直隶石家庄,‘京沪线’上的山东德州’,连了起来。”

彼时的石家庄,还是一个小小的“石家庄村”,不过,因为被挑出来做了“石太线”和“京汉线”相交的枢纽站,已经名声在外了。

“‘北横’亦不能东止于德州,亦应仿‘中横’例,继续东展,至烟台出海。”

“以上,是为‘三横’。”

几位大军机,一边听着轩亲王洋洋洒洒,一边不错眼的盯着地图,同时在脑海中努力铺排:二期工程的“三纵、三横”,一期工程的“两纵、两横”,再加上“京乌线”,一条一条,形状鲜明,宛若游龙——中国铁路网的骨干架构,呼之欲出了!

“补充一点,”关卓凡说道,“我方才说了,‘三横’主责‘互联、互通’,不过,这个‘互联、互通’,并不是仅仅将两条‘大线’连了起来就好,还要尽量照顾到沿途的地区,譬如‘南横’,长沙、贵溪之间,有一个南昌,‘南横’要么经过南昌,要么干脆先将南昌和长沙连了起来,然后,从……嗯,且称之为‘南长线’吧——引一条支线出来,联通贵溪。”

“好!”

文祥右拳轻握,在左掌心轻轻一砸,神情激动,“两纵、两横于前,三纵、三横于后,南连北,东通西,海陆相连,气脉贯通,略无阻滞!这,就不是‘西北一盘棋’了,这是……‘全国一盘棋’!”

关卓凡微微一怔,随即放声大笑:“好个‘全国一盘棋’!博川,这五个字,真正是点睛之语!”

“不过,王爷,”文祥叹了口气,“说回到‘西北一盘棋’,我多少还是有一点杞人之忧的——‘京乌线’的工程,何其浩大维艰?同样的里程,工程的进度,总要比内地的线路,慢一些吧?”

顿了一顿,“我是说,即便工程的款项都到位了,这个……七、八年的工期,是不是……还是紧张了一点儿?”

“确实不轻松,”关卓凡点了点头,“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七到八年的工期,我是有所本的。”

“这个‘本’,就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

“太平洋铁路全长三千余公里,不比咱们的‘京乌线’更短;工程的难度,实话实说,较之‘京乌线’,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平洋铁路一八六三年、亦即同治二年开工,迄今五年,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工程——尤其是最艰难的内华达山那一段,经已打通了!”

“我估计,再过个一、两年,太平洋铁路就可以正式全线通车了——”

说到这儿,关卓凡环视诸人,“美国人做得来的事情,咱们中国人,凭什么就做不来?其实,这条太平洋铁路,倒有一半,是咱们中国人替他修的!——轩军的第一次扩军,兵源就是来自于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是!”郭嵩焘高声赞附,“我亦以王爷之说为然!咱们只要狠下心来,洋人能做好的事情,咱们必定也能做得好!”

关卓凡对着郭嵩焘,大拇指一翘。

“至于工程的款项,”他转向文祥,“博川,你方才用了‘即便’二字,可见,对这笔钜数是否能够按时到位,还是心存疑虑的——”

文祥不由尴尬了,“王爷——”

“没关系,没关系!”

关卓凡微笑着摆了摆手,“其实,我晓得,这不是博川一个人的疑虑,琢如、星叔、筠仙三位,大约也是人同此心的。这不能怪你们——我既然暂时不能把‘底牌’掀开来给你们看,你们心里没有底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请各位放心——如果真是做不到的事情,我怎么会在各位面前夸下这样子的海口?我这个人,别的不说,至少——没有吹破过什么牛皮吧?”

这倒是真的,几位大军机,都笑着点头。

“我拍胸脯——‘京乌线’一定可以按时开工!工程的进度,一定不会受累于资金之不能及时、如数到位!”

“是!”

“万一——”关卓凡用一种半玩笑的口吻说道,“我说的是万一——万一法国人的赔款,不够修‘京乌线’的,那剩下的数目,我自己掏出来好了!”

几位大军机,都“哈哈”一笑。

“自己掏出来”云云,自然是轩亲王在开玩笑。

没有一个人想的到,轩亲王这句话,竟然是当真的。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