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四十一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乱清 第四十一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慈禧抬起头来,厚厚的云层之后,似乎隐现清光。

月亮要出来了?

她眨了眨眼睛,再看,依旧是一片浓重的化不开的墨色。

风露中宵,寒意浸肤,她微微打了个寒颤,接着,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

倦意开始袭来,眼皮有些沉重了。

回屋吧,可不敢在露台上睡过去了。

回到寝卧,通体温暖,倦意更重了。

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上床睡觉?

睡的着吗?

如果睡着了,那几个人,又“回来”了……

想起那张斑驳的面孔,慈禧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她的目光,落在墙角一大一小两个皮箱子上,犹豫了一下,偏过头,目光又转到了梳妆台上的护书——那里边儿夹着“节略”,即目录。

可是,现在真的是倦怠的很,硬要“挑灯夜战”,确实可能像玉儿说的,“漏掉了什么紧要的字眼儿”。

圣母皇太后本来是最有决断的,在这样一件“小事”上,却踌躇了老半天,最后,一狠心:管他呢——睡觉!

谁怕谁啊!

当然,心底其实还是怕的。

她就怀着这样一种“严阵以待”的心态,辗转反侧了好一阵子,终于,倦意抓住了每一根神经,不知不觉之中,她终于彻底放弃了“抵抗”,朦朦胧胧的睡过去了。

一觉无梦。

慈禧醒来的时候,只觉天光耀目,有些睁不开眼睛——她夜里从露台回屋的时候,没有将窗帘拉合。

躺在床上,便能看的见蓝天白云,便晓得外头阳光明媚了。

哎哟,这个天儿,又变回来了!

呃,我睡了多久了?

扭过头,去看金自鸣钟——时针指在“x”和“Ⅺ”之间,分针则指在了“9”上头。

哎哟,巳正三刻——快十一点钟了!

慈禧有点儿懵了:昨儿个……不,应该是“今儿个”……呃,我是什么时候回屋的?大概……还没到丑正吧?这一觉,竟然睡了……四个半时辰?整九个钟头?

我还以为,最多打个盹儿,天不亮就得醒过来呢!

哎……我啥时候起身起的这么晚?啥时候睡过这么长的觉啊?

多年的宫廷生活以及“垂帘听政”的实际要求,使慈禧早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来到天津,无需处理政务了,但这个作息习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今儿个是怎么回事儿?

叫了玉儿进来,服侍洗漱梳妆,慈禧用半埋怨的口吻说道:“我睡过头儿了,你这个小蹄子也睡过头儿了不成?也不叫醒我!”

“就算刀子架到奴婢的颈子上,”玉儿满脸堆笑,“奴婢也不能叫这个醒儿的!主子难得睡个好觉,怎么可以打搅?再者说了,还有中午、下午、晚上——尽够时间看折子了,耽误不了事儿!”

顿了顿,“其实,奴婢是进来过的——还不止一次,看主子睡的香甜,又出去了——主子不晓得罢了!”

说罢,抿嘴儿一笑。

“啊?”慈禧微微愕然,“你进来过?我可是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要不怎么说——”玉儿一边儿替慈禧梳拢着头发,一边儿说,“主子这一觉,睡的……踏实呢!”

顿了顿,微微放低了声音,“奴婢的手艺,还是比不了老李,今儿个,主子怎么不叫他来替主子梳头呢?”

“他?”慈禧淡淡的说道,“过两天再说吧。”

玉儿很知趣的转过了话头,觑着梳妆镜中的慈禧,欢然说道,“主子请看,您的气色,可真是好多了!——这一觉,嗯,睡得好!”

果然,镜中人的面庞,白里透红,粉光融滑,实在不大想象的出,昨天那副风雨梨花的模样。

慈禧骨子里,还是比较迷信的,出乎意料的良好睡眠,不仅带来了饱满的精神,还给了她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事情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婉贞说的,该是对的,他,是不会对不起我的!

看,今儿的天儿,也好得很嘛!

圣母皇太后既然这个点儿才起身,早膳就免了,洗漱梳妆之后,直接就传了午膳——慈禧也是真的饿了,昨天的消耗,确实是很大的。

撤膳之后,玉儿试探着问道:“主子,咱们出去溜溜弯儿吧?”

慈禧看着窗外的灿烂秋色,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过了片刻,她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道:“不出去了,看折子吧!”

“那……是去书房呢,还是就在寝卧?”

“就在这儿吧!”

玉儿不再多说什么,过去将一大一小两只皮箱子拎了过来,放平了,解开扣带,打了开来,只见箱子里头,分成一格一格,几份折子一格,码的整整齐齐,每一份折子上,都贴上了标签,上面写了号码和标题。

打开护书,照着里面的节略,将对应号码的折子取出来,交给慈禧,慈禧看过了,玉儿再将之放回皮箱内原先的位置,如此看完一份,再看一份,有条不紊。

这些折子,包括:

穆宗从“天花之喜”到龙驭上宾的所有脉案。

太医院左院判王守正、右院判魏吉恩的“密奏”——阐明何以确诊穆宗的“邪毒”为“杨梅”。

前、后两个重大会议的会议记录,一个是穆宗升遐当天在军机处召开的亲贵重臣会议,一个是在内阁大堂召开的“王大臣会议”。

宝廷、鲍湛霖、奕譞、吴可读四人,关于统嗣之争的奏折。

督促关卓凡“销假入直”的诏书。

斥责奕譞“淆乱小宗大宗之别”、“拟于不伦”、“意存周内”、“殊属荒唐”的诏书。

李鸿章、瑞麟、刘长佑、丁宝桢四位封疆大吏,力陈轩亲王不能去位的折子。

“着轩军接防大内”的懿旨——宣旨的时候,其实是“口谕”,这道明发,是后来补上的。

神机营三个全营翼长文衡、荣禄、恩承“出首”的密折。

奕譞造的两份矫诏——一份是矫母后皇太后的,一份是矫文宗显皇帝的。

敕令神机营汇集王府井大校场的诏书。

黜神机营“出旗”的诏书。

奕譞的请罪折子。

恭王的“劝进”折子。

钟王、孚王、睿王、伯王、庄王、载治、载详、载漪……以及其他宗爵的“劝进”折子。

打开第一份折子,即穆宗的第一份脉案,慈禧心中,不禁微微一痛。

不过,仅此而已——微微一痛。

如果有人说,慈禧对自己亲生儿子的感情不深,她是绝对不肯承认的——即便在心里,也是不肯承认的。

可是,事实却是,从昨天到今天,她没有为穆宗流过一滴眼泪。

昨天,她哭的昏天黑地,撕心裂肺,这辈子,再没有哪一次,哭成了那个样子的——父亲过世的时候没有,文宗宾天的时候没有。可是,那些眼泪,是为她自己流的,不是为了穆宗流的。

听到穆宗宾天的消息,她头昏目眩,几乎把持不住了,不过,那是因为震惊,不是因为悲痛——至少是震惊远远大于悲痛。

之前,她误会妹妹戴孝是因为母亲过世了,一时之间,面青唇白,口干舌燥,手脚发颤,连冷汗都出来了——那个反应,才是因为悲痛,虽然,仅仅是预感。

同样是自己的至亲,儿子和母亲,自己的感情……呃不,是感觉……这个感觉,全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她绝不愿意深究,略一思及,便用这样的理由替自己开解:载淳是皇帝,身系天下,可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他“弃天下而去”,自己的震惊压过了悲痛,是正常的反应。

母亲呢,仅仅是自己的母亲,所以……

理由十分苍白,连自己都觉得没有什么说服力,她只好尽量不去想这个事儿。

事实上,现在念及穆宗,不可避免的,就要想到梦里那个面目斑驳的人,因此,慈禧对于穆宗的“出现”,生出了本能的排斥,也更加……哭不出来了。

所以,看穆宗的脉案,慈禧不由自主加快了速度,同时,心里这样为自己辩解:反正我也不是医生,认真看,也不见得就看得明白……

直到了王守正、魏吉恩的“密奏”,才放慢了速度,细细看了起来。

“邪毒”何以为“杨梅”,这个,同自己今后的利害荣辱,可是大有关联的……

看过了,再和脉案一一对照,慈禧基本确定了:穆宗的“邪毒”,确为“杨梅”,这一层,应该没有人做什么手脚。

问题在于,穆宗的“邪毒”,到底是怎么来的?目下,这盆脏水,竟然泼到了自己的身上,可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儿——自己是清清白白的!这个“邪毒”,一定是宫里的哪个女人,“过”给穆宗的!这个该千刀万剐的妖精,就算把紫禁城翻个底儿掉,也要把她找了出来!

还有,是哪个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慈禧认定,这后头,一定有个始作俑者,抓到了他,我,我……我也剐了他!

慈禧咬着牙,美好的面容,微微的扭曲了。

玉儿在一旁觑着,见太后脸上微现狰狞,心不由提了起来。

不过,太后看折子的时候,只要没有起反走水,那是不敢轻易打扰的。

慈禧兀自在想:是谁呢?老七?他……没这个脑子吧?不,他没有,他下头的人——譬如,那个姓刘的师爷,不见得没有!

还有谁呢,宝鋆?嗯,有可能……

老六?应该不会……

嗯,应该倒过来想:我“脏”了,哪个的好处最大?

能落好处的人,多了去了,最大的那个嘛……

想到这儿,心中猛地一跳:不会是……他吧?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