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十二章 月华如水,夜沉如海

乱清 第十二章 月华如水,夜沉如海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小官手足抽搐,“哇”的一声,放声大哭。

慈禧一惊而醒。

寝卧之内,极其安静,似乎,一根针掉到厚厚的地毯上,也能够听得见。

她侧耳细听,隔壁——小官和乳母在隔壁——也没有任何动静。

整座官港行宫,都在沉睡之中。

嗯……我又被魇到了。

慈禧微微苦笑:是关心过甚?还是……真如楠本稻所说,我有一点儿……“神经衰弱”了?

“怦怦”的心跳,终于慢慢儿的平复了下来。

可是,已经走了困了。

慈禧合上眼睛,尝试着再次入眠,过了好一会儿,终于确定:睡不着了。

她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小憩片刻,起身,下床,披上了睡袍。

光着脚,走到落地玻璃窗前,扯动帘绳,拉开了长长的窗帘。

眼前一亮,月华如水,透过一尘不染的玻璃窗,由头至脚,流泻而下。

慈禧取下门扣,推开了门。

一阵极清冽的空气卷了进来,她不由微微的打了个寒颤,浑身上下,起了一层细小的微栗。

慈禧一面裹紧了天鹅绒睡袍,一面贪婪的深深呼吸着。

过了片刻,觉得头脑清醒了,伸出一只雪白的赤足,在门外的地面上,小心翼翼的轻轻一踩,不由就倒吸了口凉气。

露台的大理石地面,太凉了。

时已入秋,早晚的温差,很不小了。

慈禧趿上拖鞋,将睡袍的纽子扣好,腰带束好,这才走出寝卧,来到了露台之上。

露台极为宽大,一大两小的三张案几,一长两短的三张“梳化椅”,亦不过只占据了其中一角。

慈禧没有坐下,她走到露台边缘,手扶汉白玉栏杆,仰起了头。

一轮玉盘,当空而挂,偌大一个园子,草木亭台,“水法”雕像,历历在目,清晰几如白昼。

视线越过围墙,湖面上素晖朦胧,波光粼粼,隐约可见。

再往远看,浓重的夜幕,四垂于地面,一切景物,便不大可辨了。

慈禧生出了一种错觉:此身所在之处,好像一座孤岛,四周皆为汪洋大海,目下虽然平静,可是,不晓得天亮之后,会不会波涛涌起?

月光洒在她光洁白皙的脸庞上,浮动着一层莫名的淡淡的光辉,生产之后丰腴起来的面容,依旧艳丽不可方物。

只是秀眉微蹙,山黛之间,隐现乌云。

她伸出手去,月光之下,柔嫩的掌心,似有流水晃动。

轻轻摇晃着手掌,地面上,影随人动。

流水,无从把握,无可捉摸。

她缩回手,长长的、无声的透了口气。

*

昨天下午,胡氏过来请安,进门的时候,满脸堆笑,慈禧一眼看去,便晓得,这个女人,一定“有事”。

胡氏行了礼,起身之后,朗朗说道:“启禀圣母皇太后,奴婢刚刚得了一个极好的消息,赶着过来回给太后——轩王爷明儿个就要来天津了!”

慈禧一双凤目,倏然放出光来:“哦?”

一旁坐着的楠本稻,站起身来,深深一福,欢然说道:“臣妾给圣母皇太后贺喜!”

侍立的玉儿,也满面笑容的请下安去:“奴婢给主子叩喜!”

楠本稻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民女”了,慈禧封了她一个“朝议大夫恭人”,这是从四品官员的正妻的封诰,楠本稻虽然没有老公,也照封不误。只是,这个恩典,暂时只能是口头的,还不能就过了明路——圣母皇太后“静修默祷”期间,实在找不到理由去封诰一个还没有入籍的日本女人。

慈禧承诺,一俟“静修默祷”的一年之期结束,一回到北京,就吩咐礼部,替她正式办理相关手续。

对于这个“朝议大夫恭人”,楠本稻十分惶惑,辞了几次,不得要领,只好向轩王爷请示,轩王爷的回复是:这是好事啊,应得应分,何必辞?

于是,楠本稻就变成了“朝议大夫恭人”。

慈禧虽然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但脸上的喜气,却是难以掩饰,她对楠本稻和玉儿报以一笑,虚抬了抬手,示意她们起来,然后,转过头来,对胡氏说道:“明儿?嗯,什么时辰到咱们这儿啊?”

口吻是平静的,声调却有一点点颤抖。

“回圣母皇太后,大约是中午吧。”

慈禧的秀眉,微微一扬:“他要……连夜赶过来?”

心想,这么赶,是天津这边儿,出了什么急事儿吗?抑或是要赶着回北京?——如是,他在官港行宫这儿,可就待不了多久了。

“回太后的话,”胡氏说道,“天津到北京的火轮车,已经开通了,轩王爷到天津来,坐的是火轮车,快的话,一个半时辰就能到,慢得话,也不会超过两个时辰,一大早启程,中午就能够到天津的,用不着连夜赶路。”

慈禧露出讶异的神色:“‘京津线’通车了?”

“是。”

“好快——我竟不知道!”

说罢,她转向楠本稻和玉儿,自嘲的说道:“你们看,我真正成了桃花源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楠本稻陪笑说道:“臣妾想,这个‘京津线’,大约是刚刚开通的,还赶不及回禀给圣母皇太后知晓。”

“是,”胡氏说道,“楠本先生说的,一点儿也不错,‘京津线’确实是刚刚开通,还没有正式对外头……这个,‘运营’!就是轩王爷这次到天津来,也是‘京津线’头一回办军务之外的差使呢!”

“你说——”慈禧的秀眉,又是微微一扬,“这是‘京津线’头一回办军务之外的差使?”

“是啊。”

“就是说,”慈禧说道,“‘京津线’虽然还没有正式‘运营’,不过,在此之前,可也是办过正经差使的——都是军务,对吧?”

“呃……是。”

“军务——就是运兵了,对吧?”

“呃……是……”

“运兵——从哪儿往哪儿运呢?从北京往天津运,还是从天津往北京运?”

胡氏没有想到,自己话中一个小小的漏洞,一露头,便被圣母皇太后抓的牢牢的,不过,圣母皇太后的敏锐凌厉,她不是第一次领教了,也早就有了应对的法子。

“回太后的话,”胡氏从容说道,“这个,奴婢哪儿晓得呢?就知道天津的火车站,一队又一队的兵,来来去去的——这个,呃,如果不是运兵,这么些个兵,跑到火车站里去做什么呢?”

“这些兵,”慈禧说道,“自然都是轩军了?”

“呃,回太后,奴婢也不晓得,不过,应该……是吧?”

“这可奇怪了,”慈禧沉吟说道,“北京、天津两处,会有什么调兵的事情呢?”

“这个事儿,”胡氏陪笑说道,“何必太后劳神儿呢?反正,轩王爷明儿个就到了,太后当面问问他,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这么说,也有道理。

慈禧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他这次来,什么叫做‘军务之外的差使’?他到天津来,难道不是用‘查看军务’的名义吗?”

“呃……不是的。”

“那——”慈禧微觉疑惑,“用的是什么名义呢?

“回太后,”胡氏小心翼翼的说道,“电报上说,轩王爷奉母后皇太后出巡天津……”

“什么?!”

胡氏的话还没有说完,慈禧的脸色已经变了。

楠本稻和玉儿,也是一脸愕然。

“母后皇太后?”慈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下来,“你说的是……母后皇太后?我没有听错?”

“回太后,”胡氏愈加陪上了小心,“电报上是这么说的。”

顿了一顿,“呃,电报上还说……‘七福晋随侍’。”

七福晋?

“醇郡王福晋?”

“呃,回太后,电报上说的,是……‘七福晋’。”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