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二四四章 以其油炸其肉

乱清 第二四四章 以其油炸其肉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啊?”慈安看着文祥手中抱着的白匣子,失声说道,“‘他’……真的撂挑子了?”

“回母后皇太后,”文祥艰涩的说道,“轩王府闭门不纳,门上传轩亲王的话,说,呃,自今日起,‘白折’再也不要往朝内北小街送了,免得……贻误机务。+UU小说,uu234”

“唉,这,这……这个意气闹的!”

不同几位大军机,对“黄、白折制度”被迫中止的严重后果,慈安并没有完整的认识,她只是觉得手足无措:“那……那现在该怎么办?呃,‘黄折’……大约已经送到钟粹宫了,可是,我还没有看。”

“大约”?

“黄折”必定是在徐用仪将“白折”拿给四位大军机之前,就已经由内奏事处送进了钟粹宫——到现在都多长辰光了?还“大约”?

这说明,母后皇太后已经有日子没正经看过折子了,对基本的程序都有些糊涂了。

至于您“还没有看”,这就不必说了,早在俺们意料之中——就算您不“大约”,而是清清楚楚的知道“黄折”什么时候进的钟粹宫,您也不会看。

四位大军机,愈发觉得局面严重了。

“怎么办”?

俺们也不知道。

“启禀母后皇太后,”文祥说道,“折子是兰州的电报,又是左宗棠领的衔,因此应该是新疆的军报,臣等以为,军情急如星火,万不能稍作拖宕,因此就把‘白折’带上了,恭请母后皇太后御览。”

说罢,站起身来,走上前去,将白匣子轻轻的放到御案之上,然后退回原处,重新跪好。

那就“御览”吧。

慈安打开白匣子,取出奏折,用象牙裁纸刀挑开封口,取出内文,先看题目,认认真真的觑了一会儿,等的四位大军机都有点儿急了,母后皇太后才说道:“哦,这个托……托克逊、吐鲁番大捷……”

话未说完,四位大军机便喜动颜色!

原先有人就想,达坂城攻克之后,就该进兵托克逊、吐鲁番,这份军报,会不会是托克逊、吐鲁番打了下来?

不过,转念又想,不能这么快吧?达坂城大捷的奏折,是在大行皇帝宾天那天收到的,这才几天的功夫?

未曾想,竟是真的!

犹如一整天都是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几乎就要透不过气来了,一抬头,总算看到了一线明亮的天光!

四位大军机都不由暗暗的透了一口长气。

文祥的心理压力最大,因此,对于这个好消息,也最为敏感、最为激动,他鼻酸眼热,竟至不可自抑,连忙俯下身去,但是,两滴眼泪,已经渗出了眼眶,赶紧偷偷的用袖子拭了拭眼睛。

慈安刚刚好在这个时候抬起头来,于是,文祥的这个小动作,刚刚好落到她的眼中,不由愕然:“文祥,你怎么啦?”

文祥磕下头去:“臣是高兴的!臣……臣失仪!请母后皇太后责罚!”

慈安微微一怔,心里随即涌起了莫名的感动和感慨,她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养心殿东暖阁内,一时十分安静。

过了一会儿,曹毓瑛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托克逊、吐鲁番既克,北疆底定,新疆大局,其实也是底定了的!‘金瓯已缺总须补’,新疆全境恢复,只是早一点、晚一点的事儿了,臣等为母后皇太后贺!”

四位大军机,一起磕下头去。

“‘金瓯已缺总须补’,”慈安微笑说道,“我记得,是……之前关卓凡的一份折子里的话吧?”

“是,”曹毓瑛说道,“轩亲王隽言永句,毂辇之下,早已传遍。”

“唉,”慈安幽幽的说道,“这个好消息,目下,不晓得‘他’晓不晓得呢?”

这个问题,四军机都不能回答,不过,四军机心里门儿清:您放心,轩亲王一定是“晓得”的。

慈安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说道:“折子挺长的,我慢慢儿的看,太花时间了,你们先看,看过了,有什么,说给我听就好了。”

说着,将折子向前推了一推。

手缩回来的时候,轻轻的“咦”了一声,说道:“匣子里还有一份‘夹片’。”

一边取出夹片,一边说道:“你们先看折子,我看看这个‘夹片’。”

只要不是密奏,折子的内容,都是可以公开的,可是,“夹片”就不一定了——就是因为有些话,不方便写进折子里,才要另行弄一个“夹片”出来。

曹毓瑛见文祥还没反应过来,便“越次而出”,上前取了折子,回来跪好,然后将折子递给了身边的文祥。

这个场合,不能相互推让,文祥接过,赶紧看了起来。

他看折子的速度,自然十倍于母后皇太后,一会儿看过了,转身交给曹毓瑛。

曹毓瑛看过,交给许庚身,如是,一刻钟多一点的功夫,四位大军机都看过了。

*

达坂城大捷,叛匪失去了达坂城这个赖以阻止西征大军南下的天然屏障,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展东禄一边稍事休整,一边加速对叛匪的心理攻势。

折子里有一句看起来很“俚俗”的话,叫做“以其油炸其肉”——事实上,这确实是新疆本地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分化瓦解、挑拨内斗之意。

自改“缠回”为“维吾尔”始,西征大军尚未正式入疆,就已经开始了对叛匪的心理攻势了;西征大军入疆之后,对以浩罕兵为主体的喀什噶尔叛匪,只“剿”不“抚”,照着“死无孑类”的路子打;但是,对新疆本地土著,即维吾尔人,却恩威并施,剿抚并用。

维吾尔人被俘,不但不杀,还“均给以衣粮,纵令各归原部,候官军前进,或为内应,或导引各酋自拔来归”。甚至,有的本地土著,“回归原部”之后,“未曾觉悟”,继续“抗拒天兵”,以致第二次被俘,官军还是不杀,不过,会给以严重警告:“事不过三”,再被官军俘虏,就绝无侥幸可言了。

这一做法,同之前关卓凡靖陕、左宗棠平甘的残酷杀戮,是大不相同的。刚开始的时候,西征大军上下,都不是十分理解轩亲王、左爵帅的深意,但是军令如山,这些规定,轩和老湘军,都认真执行,不敢或违。

特殊的政策产生了特殊的效果。

西征大军尚未入疆,维吾尔人的抵抗意志,便开始动摇,妥得璘政权的人心浮动,就是很好的例子。

西征大军入疆之后,北疆的本地土著,对阿古柏、白彦虎这班外来的征服者而言,便只剩下经济上的价值了——重税盘剥,抓伕征粮;军事上,不但不是可靠的战斗力,甚至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个情形,在乌鲁木齐战役中,表现的十分明显:阿古柏、白彦虎方面,不但不敢对本地降人委以重任,还得分兵监视,大大的打乱了防御部署;战事一开,本地降人一枪不放,便一哄而散,顺带还把自家的阵脚冲得七零八落。

在不久前的达坂城战役中,本地土著,则替西征大军送来了大量的第一手情报,对官军顺利通过天山隘口和渡过围护达坂城的大草泽,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此,西征大军上下,都对轩亲王和左爵帅的深谋远虑,佩服的五体投地。

事实上,关卓凡和左宗棠在此事上的“深谋远虑”,远不止于此,这个,暂时按下,容后再表。

被官军放归的本地土著俘虏,在官军那儿,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回来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心思,阿古柏方面,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海古拉——托克逊的守将、阿古柏的次子,居然下了这样一道命令:被官军放回的俘虏,凡本地土著,一律处死,以免他们“动摇军心”。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了:逃过海古拉屠刀的俘虏,一路奔至达坂城,“自请为讨伐阿逆、白逆之前锋”;托克逊附近堡寨,纷纷“对安集延匪闭门不纳”,同时,公推代表至达坂城,请求官军对“安集延匪”,“速加洗剿”,并称,“蒙恩所遣免死维人驰归,宣布官军威德,维众无复疑惧,延颈以待官军。”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展东禄、刘锦棠提军上路。

在白杨河,轩军、老湘军分兵,老湘军进军东南,攻吐鲁番;轩军西南而下,直捣托克逊。

轩军行至小草湖,遇上了从托克逊逃出的维吾尔人,说海古拉见大势已去,已弃城西窜;白彦虎则指挥陕回,焚烧堡寨,抢掠人畜。

海拉古不战而逃,不算意外,可是,白彦虎不是和那个玉努斯江一块儿,驻防吐鲁番吗?他跑到托克逊来做什么?驰援?海拉古已经弃城,白彦虎又不进城,还“驰援”个什么劲儿呢?

再者说了,他目下的所作所为,也不是“驰援”的样子——托克逊周围堡寨,虽然跟叛匪翻了脸,但毕竟没有主动攻击叛匪,白彦虎干嘛去打人家?打下来,也不能“拒险扼守”啊!那些土寨子,官军的大炮,几炮就轰塌了,这个,别人不晓得,白彦虎还不晓得?

展东禄迅速做出了判断:白彦虎也打算逃跑了!他目下之所作所为,是为了临走之前,捞上一把!

他晓得,白彦虎是王爷得之而后快的人物,这一次若再叫他逃掉,新疆这么大,真不晓得去哪儿找他了!

于是下令,全军疾进。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