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一五五章 觊觎大宝

乱清 第一五五章 觊觎大宝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一十四人,一齐望向醇王,看看他这一次,又有什么“高见”拿出来?有的人,已经准备再次“相互以目”了。UU小说,uu234

醇王见人人瞩目,不由得意,大声说道:“当年,世祖章皇帝就是在天花上头出的‘大事’——这个,各位想过了没有?”

这两句话石破天惊,芙蓉榭内,果真“相互以目”。不过,不论谁看谁,看出去,对方的脸上,并没有任何讥嘲的表情,而是“瞿然色变”,则自己在他人眼中,必亦如是了。

其实,除了一、两个年轻识浅的,在座之人,得知今上“见喜”后,对于醇王说的世祖的“大事”,哪一个没有想过?只是谁又肯宣之于口?一不防头,醇王直愣愣地就将之捅了出来,直抉各人心底隐秘,这下子,装不成傻了!

庄王强笑道:“何至于此?何至……”

话一出口,已是懊恼无比:妈的!我接什么口?“于此”两个字,生生地咽了下去。

一片极沉重、极难堪的沉默。

在柔和的晚风中,呼吸声、心跳声,似乎都清晰可闻。

过了好一会儿,关卓凡轻轻地咳了一声,开口说道:“二哥说得对,眼下,确实还谈不上这一层……”

“逸轩,你这话不对!”

醇王打断了关卓凡的话,声音依旧很大:“二哥可以这么说——他毕竟不管事儿;你呢,可是当家的人!”

关卓凡哑然,不做声了。

“不管事儿”的那位。一脸的尴尬。嗫嚅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

醇王环视众人,说道:“讳疾忌医不管用!啊,不对,我是说,把耳朵捂起来,不管用!咱们……可不能够掩耳盗铃!”

在座的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十分古怪了。

“世祖章皇帝‘出事’——”醇王说道。“我记得,没几天功夫,快得很!我记得,我记得……”

呃,我实在不记得了。

他转向文祥:“博川,你们军机上的人,这些事儿,应该更清楚些吧?”

文祥微微犹豫了一下,说道:“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世祖章皇帝‘见喜’,召大学士、学士草遗诏。呃……初七日,于养心殿……龙驭上宾。”

说完,转向坐在身边的曹毓瑛,低声说道:“琢如,是初七吧?”

曹毓瑛点了点头:“是。”

“你们听听,你们听听!”醇王大声说道:“初二到初七!这才几天的功夫?”

顿了一顿,“不是我说丧气话,是,是……还是那句话,把耳朵掩起来,没有用的!”

众人雅雀无声,静夜之中,醇王的声音,愈发显得响亮了:

“世祖章皇帝‘见喜’的时候,可是已经有了好几位皇子了!一共有,有……呃,博川,是吧?”

文祥心中苦笑:你算是卯上我了?

“是,”他平静的说道,“有皇二子、皇三子、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一共六位皇子。”

“皇三子就是圣祖仁皇帝,”醇王大声宣布这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彼时,也已经‘见’过‘喜’了——世祖章皇帝身后无虞!”

顿了一顿,终于说出了这句话:“今上呢?”

今上……嘿嘿,还用说吗?

“万一——我是说万一——有了‘不讳之事’,”醇王环视众人,一副意气昂扬的样子,“请教诸公,何以为计啊?”

“不讳之事”?我靠,我靠。

“何以为计”?我靠,我靠。

醇王加了一句:“我是说,到了时候,再手忙脚乱地……手忙脚乱地……呃,那国家得乱成什么样子啊?”

我靠,你的意思,目下就开始寻找嗣皇帝的人选?皇上可是刚刚开始发病,还没怎么着呢,就这么干,国家又得乱成什么样子?

见还是没有人说话,醇王有点儿急了,大声说道:“在坐诸公,不是懿亲,就是重臣,都是与国同戚的人!咱们可不能因循敷衍,到时候……到时候……到时候可就对不住列祖列宗了!”

顿了一顿,盯着关卓凡:“逸轩,你是当家的,你说呢?”

关卓凡不能再不表态了,他环视众人,缓缓说道:“醇郡王责以大义,我无言以对,不过……”

他转向醇王,语气极其诚恳:“朴庵,这个事儿,大伙儿心里有数,先摆着就好,眼下,确确实实,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别的不说,现在就来议立……唉,这得多伤皇太后的心啊?朴庵,你在皇太后面前,可千万别提这个话头!就当我求你了!”

说罢,站起身来,对着醇王,深深一揖。

醇王没想到关卓凡来这一出,赶忙也站了起来,手忙脚乱地还礼。

不过,关卓凡的举动,叫他觉得自己的面子足了,也就不已为甚,点了点头,说道:“逸轩,你说的也有道理,你放心,在皇太后跟前,我不会说什么的。”

“这就好,这就好!”、

关卓凡连连点头,然后转向庄王和恭王:“二哥、六哥,你们说呢?”

醇王那句石破天惊的“世祖章皇帝就是在天花上头出的‘大事’”出口之后,庄、恭二王,便如坐针毡,尤其是恭王,身上的汗,一层又一层地往外冒,到了后来,真正是掐死他七弟的心都有了。

为什么涅?

如果小皇帝未能闯过“天花之喜”这一关,果然有了“不讳之事”,则因为大行皇帝尚未大婚、亲政,便“龙驭上宾”,嗣皇帝的人选,首先要在大行皇帝的同辈、即“载”字一辈中挑拣。

理论上来说,在座的庄、恭、睿、怡、郑、礼、豫七位亲王。醇、钟两位郡王。他们的儿子。不管“近支”还是“远支”,都有入继大统的资格。

当然,其中不包括科尔沁亲王伯彦讷谟诂,他是蒙古人。

也不包括轩亲王——他不姓爱新觉罗。

让我们来看看,虽然说“都有资格”,但谁是其中“最有资格”的呢?

这个“资格”,分量轻重,天差地别。有的人的“资格”,是实打实的;有的人的“资格”,仅存在于抽象的“理论上来说”。

嗯,先不说这个,先说什么呢?先说你有没有儿子——因为,单有“资格”,没有儿子,“资格”神马的,就毫无意义了。

几个小年轻,郑亲王承志、礼亲王世铎、豫亲王本格。以及钟郡王奕诒,都还没有生育。

还有。醇郡王奕譞虽然生育过,但是很遗憾,没有养住,目下膝下无子。醇王能够大发上述石破天惊的一番议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既没有儿子,就没有谁能说我“觊觎大宝”,就没有瓜田李下之嫌。

醇、郑、礼、豫、钟五支,首先出局。

接下来,睿王一系,也可以出局了。

睿亲王仁寿,自然是有儿子的,别说儿子,孙子都有了,问题是,辈分不对。

睿王自己和小皇帝是同辈的,他的儿子,自然矮了小皇帝一辈,除非小皇帝的堂兄弟中,实在挑不出来,才会往下一辈里去挑——总不成,叫老头子仁寿来做这个皇帝吧?

还有,睿王这一支,和郑、礼、豫三支,同为“远支”,且较郑、礼、豫三支,远得尤其之过。

这个“过”,并非单指血缘意义上的疏远。

老睿亲王多尔衮无嗣,过继了弟弟豫亲王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为嗣,就是说,目下的睿王这一支,其实是从豫王一支分出来的。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多尔衮死后得罪,不但削爵,还被逐出了玉牒。对多尔博,世祖稍稍客气一点,只削爵,未逐出玉牒,但既然多尔衮被拆了牌位,多尔博就只能“归宗”,即回归豫王一系。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高宗下诏为多尔衮平反,多尔博才追赐复封睿亲王。

别看睿王现在挺风光的,又是宗人府宗令,又是宗室银行总裁,但某种意义上,他这一支,也算“罪余之家”,两百年来反复折腾,早就绝了入继大统的可能性了——除非再没有别的候选人了。

怡亲王载敦,同睿亲王仁寿的情形,十分相似。

载敦虽然有儿子,但一来呢,辈分不对——载敦和小皇帝同辈,他的儿子,是“溥”字辈,低小皇帝一辈;二来呢,上一任的怡亲王载垣,可是在祺祥政变中被赐自尽的,可以说,就是死在“今上”的手里,真真正正,地地道道,“罪余之家”,哪儿有入继大统的可能性?

好啦,就剩庄亲王和恭亲王了。

庄亲王有儿子,恭亲王也有儿子,辈分呢,也都对,目测——嗯,都符合要求,都有入继大统的资格。

不过,就如前面说的,“资格”和“资格”,大不相同。

本朝从圣祖开始“钦定字辈”,即我们熟悉的“胤、弘、永、绵、奕、载、溥”等。其中,“胤、弘”两个字辈为圣祖钦定,“永、绵、奕、载”四个字辈为高宗钦定,宣宗钦定了“溥、毓、恒、启”四个字辈,文宗钦定了“焘、闿、增、祺”四个字辈。

当然,我们都晓得,在原时空,清朝的帝系,在“溥”字辈之后断绝,其后的“毓、恒、启、焘、闿、增、祺”,就跟“帝系”神马的,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了。

留意,这个“钦定字辈”,仅限于圣祖一系,爱新觉罗氏其他的支系,是不可以使用这些字眼,为自己的儿子起名字的。

因此,单看名字,就知道其人是否为圣祖一系。譬如,今天在座的几位王爷,庄亲王奕仁、恭亲王奕?、怡亲王载敦、醇郡王奕譞、钟郡王奕诒,为圣祖一系;睿亲王仁寿、郑亲王承志、礼亲王世铎、豫亲王本格——非圣祖一系。

“钦定字辈”,垄断的,绝不仅仅是几个“嘉名”。

在“钦定字辈”的同时,潜规则就形成了:大清的皇位,只能由“钦定字辈”承继,就是说,只能由圣祖的子孙承继。

所谓“近支”、“远支”,就在这里分野:圣祖一系、“钦定字辈”,为“近支”;非圣祖一系的、非“钦定字辈”,为“远支”。

“近支”既然垄断了皇位的继承权,“远支”的皇位继承权,其实就仅存在于“理论上来说”了。

庄王属于“近支”,他这一支,是有实打实的皇位继承权的,这是醇王“石破天惊”之后,他如坐针毡的原因。

庄王性格恬淡,与人无争,根本不想卷入嗣位争夺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麻烦,现在,“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我招谁惹谁了?

不过,他仅仅是“如坐针毡”,恭王却是不折不扣的“吾居炉火上”,且这一次,恭王自觉,非外焦里嫩,彻底被烤熟了不可!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