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乱清 > 第三十九章 防火、防盗、防额驸

乱清 第三十九章 防火、防盗、防额驸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52:47 来源:笔趣阁

敦柔公主古怪,整座公主府,便跟着她一块儿古怪,尤其是她一个贴身的马姓精奇嬷嬷。

这个马嬷嬷,是汉军镶红旗的,名义上由内务府派出,其实是恭王府出身,敦柔公主小时候,做过她的乳娘的。恭王夫妇心疼女儿,想着总要有个知根知底的老成人,照料敦妞儿的起居才好,于是通过内务府,将马嬷嬷安插进了小苏州胡同的公主府。

每次关卓凡到小苏州胡同,从敦柔公主出迎始,这个马嬷嬷,就呆在公主和额驸身边“侍候”,侍候更衣,侍候茶水,侍候膳点,侍候沐浴,一直“侍候”到夫妻俩准备安置了,她才行礼离开。

关卓凡面前,马嬷嬷总是满面微笑,举止从容,礼数周全,一派大家仆妇气度。可是,你半老徐娘的,虽多少还存着一点儿风韵,可也算不上什么佳人迟暮,这么由头至尾不错眼地盯着我,你以为我很爽?怎么,我是贼吗?防火、防盗、防额驸?生怕一不留神,我就吃掉了你的公主?

道光以前,公主出嫁,内务府派的精奇嬷嬷,相当于公主府的管家婆,权柄极大。按照规矩,额驸或居府中外舍,或居自己的额驸府,公主不宣召,不得入内,更不得共枕席。这个“宣召”的权力,名义上在公主,其实全为精奇嬷嬷把持,公主、额驸若想相会,必须贿赂精奇嬷嬷,不然,精奇嬷嬷必多方阻拦,甚至责公主、额驸以无耻。

有清一代。公主出嫁。不但少有子嗣。且大多郁郁而终。皇女们的悲凉日子,同这个悖逆人伦的制度,大有关联。

这个混蛋制度,终于在宣宗手里被废除了,不然,老子和自己的老婆嘿咻,还得事先给你这个奴才塞银子?靠,如是。老子大约要杀人。

哼哼,算你捡了一条命。

不过,这股牛皮糖的劲儿,也实在够烦人的了!

关卓凡眼里,敦柔公主府上,唯一勉强算是正常的,大约只有小熙了。

小熙,敦柔公主的贴身侍女,跟着敦柔,从恭王府到紫禁城。又从紫禁城到了小苏州胡同。

敦柔公主的“试婚格格”,就由她来充任。

慈禧说两个“试婚格格”——小熙和翠儿。都是“十分人才”,大致不错,论容色、论身段,小熙比起敦柔公主,也差不到哪里去。最重要的是,这个小熙,活泼泼一个新鲜**的人儿,不像她的主子,说的好听点,只好叫做“冰山美人”了。

按照宫里“试婚”的奇葩规矩,“试婚”当晚,如无十分必要,“试婚格格”是不可以和额驸说话的;而且,一俟行房结束,便要离开额驸,不许缠绵温存。

小熙基本遵守了这个规定。

“试婚”的过程中,她除了无以自抑地发出了各种没有明确含义的象声词之外,确实什么话都没有和关卓凡说。

可是,眉梢、眼角、嘴边,却都盈满了话!

走的时候,到了门口,略一回头,眼波横流,宜喜宜嗔,如怨如诉,惹得关卓凡差一点就要伸出手去,将她拉了回来。

仔细考察关额驸在“试婚”中的表现,以及“试婚格格”的种种反应,想来这妞儿回去,断不会说她家额驸什么坏话的。

再见到关卓凡,小熙必是未语先笑,眉梢、眼角、嘴边,重新盈满了话,可惜,她和关卓凡,几乎没有独处的机会,这些话,基本上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重温“试婚”的鸳梦,更不晓得是啥辰光的事儿了。

如果公主或者马嬷嬷在场,小熙便尽可能低眉顺眼,照她主子的模范,扮出“沉静如水”的样子。只是,敦柔公主的“沉静如水”,真正是波澜不惊,小熙的效颦,却时不时涟漪点点,眉眼之间,动止之际,都是消息。在关卓凡看来,她这个“东施”,倒比那位原版的“西施”,要可爱的多。

可爱是可爱,可是没有用啊。

可惜,可惜。

两个公主府,既有这样的天差地别,关卓凡更愿意往哪个老婆哪儿跑,便不言而喻了。

事实上,他并没有忽悠慈禧,上一次,确实是敦柔公主自称“我的身子不爽利,实在照应不过来,王爷不如……去看看丽姐姐好了”。

“身子不爽利”大约不假,“去看看丽姐姐”的大方建议,就很可能半真半假了。不过,关卓凡如蒙大赦,管你是真是假,我总当成真的,于是顺水推舟,“那你好好儿歇着,这两天,我就不来聒噪你了”。

倒也没有说“去看看丽姐姐”,可是,第二天下值,车子出了东安门,即右转南下,直奔理藩院后胡同了。

敦柔会不会因此不满,向她的“皇额娘”诉委屈,告了自个儿老公一状?

敦柔……似乎不是这样的人。

可是,成亲之后,夫妻相处的日子,加起来不过十来天,她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关卓凡并摸不着底儿,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

不过,慈禧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这到底也是为了你好!别的不说,你成了亲,敦妞儿嫁了给你,老六就迟早得退出军机处了。如果敦妞儿在你这儿……不如意,他能放心?不放心的话,能放手?”

关卓凡清清楚楚:敦柔公主“釐降”,是地地道道的政治联姻。

一方面,圣母皇太后要用自己最亲信的“女儿”,来加强对关卓凡的笼络和控制;另一方面,也是“恭系”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两宫皇太后既认了敦柔做女儿,恭王对自己的生身女儿的婚姻,就没有了直接的话语权,事实上,他也未必十分愿意敦柔嫁给关卓凡。

但是,这个问题上,“恭系”的着眼点,和恭王本人,是很不相同的。

敦柔公主“釐降”关卓凡,“恭系”诸将,自文祥以下,包括一度和关卓凡水火不容的宝鋆,都力赞其成。

这是因为,大家伙儿都看得清楚,一山难容二虎,以恭王的身份、地位——宣宗亲子、世袭罔替的亲王、曾经的议政王、长期独领机枢,是不宜久居于关卓凡之下的。

关卓凡既不能“下来”,就只好恭王“出来”了——拿慈禧的话说,“放手”,退出军机处,安富尊荣。

问题是,恭王退出政治中枢之后,“恭系”的利益如何保证?

关、恭联姻,就是“关恭联盟”、“关恭合流”的最好保证。

宝鋆“不计前嫌”,作为 “掌钥”的内务府大臣,为关卓凡的“大婚”竭心尽力,根本原因就在这儿,而非母后皇太后分析的,怕出了篓子,被人说小话——当然,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可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所以,如果敦柔和关卓凡的夫妻关系有隙,“关恭联盟”就是有裂痕的,就是不稳固的,就谈不上真正的“关恭合流”。

恭王本人固然不能放心,“恭系”更加不能放心。

所以,关卓凡一定得搞掂敦柔公主。

这不仅仅是夫妻和美、家庭和睦的问题,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政治任务”,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靠,关卓凡长长地叹了口气,之前,老子多多少少是疏忽了点儿啊。

不过,他绝不是畏难的人,何况,征服一个难缠的女人,也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挑战呢。

嗯,俺接受这个挑战。

下药必须对症,现在,我还不晓得症结到底在哪里。

正在浮想联翩,车子停了下来,图林说道:“王爷,别邸到了。”

“别邸”,就是柳条胡同的旧府邸。既然朝内北小街的新府邸被赐名“敕造轩亲王府”,柳条胡同的这座旧王府,就叫做“别邸”了。

关卓凡的心,倏然热了起来:唔,我的嫂子。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